第七百七十三章:经济建设(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七十三章:经济建设(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听到马铮自称大老粗,罗政委不由的笑了,随即说道:“要是我们的大战神是大老粗的话,我们这些人干脆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了,呵呵呵。”
接着罗政委又继续说道:“我抵达军区也有几天了,虽然对咱们军区的事务了解的还不是很全面,但是可以看的出来军区的经济发展的还算不错,你看着归绥城每天车来车往的好不热闹,比起晋东南的那些大城市也不承多让。要是让主席等人看到了,肯定会很满意的!”
马铮摇了摇头说道:“满意?我看未必!”
“怎么,我们的马大司令似乎对军区的经济发展很不满意?”罗政委笑问道。
马铮叹了口气说道:“哎,不是我不满意,而是军区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部队的发展,绥察两省的自然环境你是知道的,在这里搞农业生产肯定是不行的,绥察两省最肥沃的土地是在河套地区,但是那边却是国民党所部的地盘,准确的说是第八战区傅作义所部的地盘。”
“农业不行的话,税收肯定要受影响。事实上这两年我们从农民手中征得税收微乎其微,要是算上我们补贴进去的种子的话,我们甚至还得往里贴上不少。但是就算是如此,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下,家里的存粮依然少的可怜。’’
“今年更是勉强够个温饱,有的个别地区甚至还得军区救济,这样下去一旦遭到日伪军的经济打击的话,或者是遭遇一个灾年的话,就算是日军不来攻打我们,我们自己就会吃不消的。而且我想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日军肯定会落井下石的,到时候恐怕连国民政府也会向我们下黑手,所以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啊!”
这倒不是马铮杞人忧天,而是他很清楚接下来的这两年八路军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可以这样说,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延安的党政机关的财政来源分两个阶段两个不同来源。
1937年至1940年期间,外援是边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使边区财政困难。此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才开始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由此也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所以发展经济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而马铮更是想在绥察地区树立一个榜样,让全国所有的根据地都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罗政委刚刚上任不足半月,所以对于绥察军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绥察军区现在的防区倒是知道的很详细,绥察军区所有的地盘都是马铮带领部队从日军手中夺回来的。
不过日军在被马铮所部消灭之前也没有拿下整个绥远,在包头以西尤其是巴彦淖尔一带还有大批的国民政府的部队,而其最高指挥官大家也不陌生,就是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5军军长的傅作义。
第三十五军做为地方杂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不是浪得虚名,尽管多次和日军交手,战绩也是互有胜负,但是却一直都是紧守着自己的地盘,虽说没有收复多少失地,但是却没有让局势恶化。
而第三十五军的驻地就是塞北最肥沃的河套地区,尽管那里没有什么大城市,区区一个临河也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城市,但是河套地区的经济状况却不是塞北任何一个地区所能比的。
再结合这段时间在绥察地区的所见所闻,罗政委倒是相信了马铮的话,不过对于经济他本人也没有搞过,所以对于马铮说的这些东西他也只能耐下心请教了:“老马,你说的这些东西我勉强能理解,但是要是让我提意见我是不行的,我没有你看的那么透彻,更没有你看的那么长远。况且我的特长是搞政治工作和军队的内部事务,对于经济并不在行。”
马铮也清楚罗政委说的是实情,而且在开口之前他也想到了这个结果,毕竟他对这个后世的老元帅的平身经历有个大致的了解,这位后世被誉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老革命家,其一生不管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再或者是建国之后都是从事军队的政治工作,其担任的职务一般也是政治委员之类的政工领导。
所以罗政委一身最有建树的还是在政治工作上,当然了他在军事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其作战指挥能力比之陈赓、聂荣臻等人也一点不差。但是这位大帅却不是搞经济的料,一身中也没有几乎没有从事过经济建设的主持工作,所以向他请教经济建设倒也算是为难他了。
不过马铮这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要搞经济建设那是绕不过罗政委这一关的。要是没有他的支持,但单凭马铮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保不准北平城里那个新来的日军司令官阁下头脑一发热,再来个十万大军攻绥察军区,那他有的巴巴的往战场上跑,到时候军区没有一个压得住脚的人守着那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他也知道这位说起政治工作头头是道的老帅听不懂他说的那些,就算听得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干,但是只要他听明白搞经济的重要性,不反对马铮在军区大搞经济建设,那么就算是帮了马铮的大忙了。
“老罗,现在军区的情况看起来很不错,但是我们的肩上的责任也很重。不说我们要承担整个绥察地区的防御问题,同时还要承担得起对友军的物资以及弹药武器的支援。”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也许你并不知道,从37开始,我们这支部队一共给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以及八路军下辖的各部队支援了将近二十个团的武器装备和大批的粮饷,而今年单单资金一项就多达几百万大洋,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现在供养着大半个八路军,我们那点家底还是有点薄啊,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折腾。”
马铮缓了缓又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我们这里的地理条件以及气候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农业是所有行业尤其是工业的基础,绥察军区现在的防区尽管很大,东西横跨十几个经度,但是却只有刚刚占领的冀东最东部才适合农业生产,剩下的地区都是地处西北半干旱地带,农民全年都是靠天吃饭,收成好还勉强有个希望,收成不好连活命也够呛。所以也就逼着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不然不需要日军来攻击我们,单单我们自己就有可能将自己拖垮。”
这一次马铮说的很明白,所以罗政委也弄清了军区现在所处的环境,在咂舌绥察军区财大气粗的同时,也不得不感觉到军区现在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而塞北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等情况罗荣桓也是很清楚的,毕竟这里距离陕北也不远,两地间相似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十年九旱是常事。小旱不足以要命,还算是有点收获,大旱却是足足可以造成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畜难活。
尤其是今年,连续的大旱已经导致了大面积的农作物减产,尽管马铮从一开始就强制性命令辖区内的群众种植耐旱的作物,但是也只是能勉强让辖区内的农民们收获一点活命的口粮。今年况且是如此,但是明后两三年又该怎么办,这也怪不得马铮着急。(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听到马铮自称大老粗,罗政委不由的笑了,随即说道:“要是我们的大战神是大老粗的话,我们这些人干脆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了,呵呵呵。”
接着罗政委又继续说道:“我抵达军区也有几天了,虽然对咱们军区的事务了解的还不是很全面,但是可以看的出来军区的经济发展的还算不错,你看着归绥城每天车来车往的好不热闹,比起晋东南的那些大城市也不承多让。要是让主席等人看到了,肯定会很满意的!”
马铮摇了摇头说道:“满意?我看未必!”
“怎么,我们的马大司令似乎对军区的经济发展很不满意?”罗政委笑问道。
马铮叹了口气说道:“哎,不是我不满意,而是军区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部队的发展,绥察两省的自然环境你是知道的,在这里搞农业生产肯定是不行的,绥察两省最肥沃的土地是在河套地区,但是那边却是国民党所部的地盘,准确的说是第八战区傅作义所部的地盘。”
“农业不行的话,税收肯定要受影响。事实上这两年我们从农民手中征得税收微乎其微,要是算上我们补贴进去的种子的话,我们甚至还得往里贴上不少。但是就算是如此,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下,家里的存粮依然少的可怜。’’
“今年更是勉强够个温饱,有的个别地区甚至还得军区救济,这样下去一旦遭到日伪军的经济打击的话,或者是遭遇一个灾年的话,就算是日军不来攻打我们,我们自己就会吃不消的。而且我想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日军肯定会落井下石的,到时候恐怕连国民政府也会向我们下黑手,所以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啊!”
这倒不是马铮杞人忧天,而是他很清楚接下来的这两年八路军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可以这样说,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延安的党政机关的财政来源分两个阶段两个不同来源。
1937年至1940年期间,外援是边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使边区财政困难。此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才开始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由此也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所以发展经济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而马铮更是想在绥察地区树立一个榜样,让全国所有的根据地都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罗政委刚刚上任不足半月,所以对于绥察军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绥察军区现在的防区倒是知道的很详细,绥察军区所有的地盘都是马铮带领部队从日军手中夺回来的。
不过日军在被马铮所部消灭之前也没有拿下整个绥远,在包头以西尤其是巴彦淖尔一带还有大批的国民政府的部队,而其最高指挥官大家也不陌生,就是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5军军长的傅作义。
第三十五军做为地方杂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不是浪得虚名,尽管多次和日军交手,战绩也是互有胜负,但是却一直都是紧守着自己的地盘,虽说没有收复多少失地,但是却没有让局势恶化。
而第三十五军的驻地就是塞北最肥沃的河套地区,尽管那里没有什么大城市,区区一个临河也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城市,但是河套地区的经济状况却不是塞北任何一个地区所能比的。
再结合这段时间在绥察地区的所见所闻,罗政委倒是相信了马铮的话,不过对于经济他本人也没有搞过,所以对于马铮说的这些东西他也只能耐下心请教了:“老马,你说的这些东西我勉强能理解,但是要是让我提意见我是不行的,我没有你看的那么透彻,更没有你看的那么长远。况且我的特长是搞政治工作和军队的内部事务,对于经济并不在行。”
马铮也清楚罗政委说的是实情,而且在开口之前他也想到了这个结果,毕竟他对这个后世的老元帅的平身经历有个大致的了解,这位后世被誉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老革命家,其一生不管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再或者是建国之后都是从事军队的政治工作,其担任的职务一般也是政治委员之类的政工领导。
所以罗政委一身最有建树的还是在政治工作上,当然了他在军事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其作战指挥能力比之陈赓、聂荣臻等人也一点不差。但是这位大帅却不是搞经济的料,一身中也没有几乎没有从事过经济建设的主持工作,所以向他请教经济建设倒也算是为难他了。
不过马铮这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要搞经济建设那是绕不过罗政委这一关的。要是没有他的支持,但单凭马铮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保不准北平城里那个新来的日军司令官阁下头脑一发热,再来个十万大军攻绥察军区,那他有的巴巴的往战场上跑,到时候军区没有一个压得住脚的人守着那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他也知道这位说起政治工作头头是道的老帅听不懂他说的那些,就算听得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干,但是只要他听明白搞经济的重要性,不反对马铮在军区大搞经济建设,那么就算是帮了马铮的大忙了。
“老罗,现在军区的情况看起来很不错,但是我们的肩上的责任也很重。不说我们要承担整个绥察地区的防御问题,同时还要承担得起对友军的物资以及弹药武器的支援。”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也许你并不知道,从37开始,我们这支部队一共给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以及八路军下辖的各部队支援了将近二十个团的武器装备和大批的粮饷,而今年单单资金一项就多达几百万大洋,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现在供养着大半个八路军,我们那点家底还是有点薄啊,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折腾。”
马铮缓了缓又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我们这里的地理条件以及气候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农业是所有行业尤其是工业的基础,绥察军区现在的防区尽管很大,东西横跨十几个经度,但是却只有刚刚占领的冀东最东部才适合农业生产,剩下的地区都是地处西北半干旱地带,农民全年都是靠天吃饭,收成好还勉强有个希望,收成不好连活命也够呛。所以也就逼着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不然不需要日军来攻击我们,单单我们自己就有可能将自己拖垮。”
这一次马铮说的很明白,所以罗政委也弄清了军区现在所处的环境,在咂舌绥察军区财大气粗的同时,也不得不感觉到军区现在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而塞北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等情况罗荣桓也是很清楚的,毕竟这里距离陕北也不远,两地间相似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十年九旱是常事。小旱不足以要命,还算是有点收获,大旱却是足足可以造成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畜难活。
尤其是今年,连续的大旱已经导致了大面积的农作物减产,尽管马铮从一开始就强制性命令辖区内的群众种植耐旱的作物,但是也只是能勉强让辖区内的农民们收获一点活命的口粮。今年况且是如此,但是明后两三年又该怎么办,这也怪不得马铮着急。(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