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三三八 琼州府的未来(上)

三三八 琼州府的未来(上)

小说:迷失在一六二九作者:陆双鹤字数:3086更新时间 : 2010-10-06 21:25:54
  三三八 琼州府的未来(上)

  时间流逝,犹如白驹过隙,并不因时事变迁而稍有停歇。

  随着时间进入五月份,有些急性子的同志开始担心起来——“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万一那姓钱的一去不复返,咱们岂不是白费劲儿?”

  对此参谋组却并不着急,进军大陆乃是大战略的既定方针,如果此次招安不成功,本着不与大明王朝正面冲突的原则,最多放弃山东兵变这个时间点,再将出兵的时机和地点调整一下。下次再找个合适机会介入也行——反正崇祯一朝,各种天灾**源源不断,他们总能找到机会下手的。

  况且即使不出兵,海南岛自家的事情也是源源不绝——公元一六三二年,大明崇祯五年的上半年,对于海南岛和相邻的大明帝国两广地区,都是难得安静祥和的一段时期。特别是对于琼州岛上,与短毛进行合作的商户们,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

  自从唐宋以来,海南岛历来都是获罪官员的流放之地,在世人心目中一直都是所谓“蛮荒之地”,无论社会发展还是经济发展,都属于最为落后的那种。仅仅一水之隔,琼州府比起海峡对面的雷州府,在经济和人口规模方面都要差一个档次,虽然在大明朝的户籍资料中属于中等府,但各项税收,徭役,都只能按下等府收取——这还是要岛上黎人没造反的前提下。可这种和平年景不多,海南岛天高皇帝远,官府力量薄弱,岛上黎人十几年一大反,三五年一小反,几乎已成定例。

  不过所有这一切,在大明崇祯二年以后就成为历史了。这一年琼州岛上闹起的“髡匪”规模虽然不大,其顽强程度却远远超过以往那几万几十万的黎人作乱。朝廷大军几次进剿都被打了个落花流水。这倒也罢了,大明历史上不是没出过悍匪,然而这些“髡匪”与历朝历代所有造反者的截然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完全不靠劫掠过日子,反而大张旗鼓的作生意,种田,开矿……而更令所有朝廷官员目瞪口呆的是,这些人治理地方的能力竟然要远远超过大明朝廷——在短毛的统治下,琼州府以几乎是一月一个样的变化,正在飞速发展起来。

  ——琼山许家的家主许敬许信安对此是最有感触的,当初他是迫于无奈才同意和短毛联手做生意,然而到现在才不过年把年工夫,他投入的资金已经翻了两倍有余。家族里原本有几个专门跟他做对的老头子,现在看到他却都是客气无比,许氏长房的地位已是彻底稳固。

  和这个时代大多数财主一样,琼山许氏原先的主要投资手段是购买土地,在他们眼中只有能够种出庄稼来的上好田地才是唯一稳定可靠的财产保障。要不就是把黄金或白银铸造成上百斤一个的大锭子,藏于家中地窖或者密室,让小偷即使摸进来也拖不走,当然碰上强盗就没法子了。

  不过在与短毛接触多了以后,许敬的想法也渐渐改变,其中最关键一条,他开始逐渐认同短毛的理财观念——只有流动起来的资金才是财富,藏在家里的金银不过一堆死物而已。而投资渠道也绝不再仅仅局限于土地一种,在对短毛政权的信心支持下,许敬作出了他生平最大的一笔商业投资——将许氏长房名下所有不动产统统置换成现金,然后全部用来购买海船,雇用水手……建立起一支私家船队,虽然跟短毛的规模不能比,但在海南岛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规模了。

  到现在许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捧着一个玻璃茶壶,坐在白沙港附近最高那座酒楼的观景廊台上,看着前方港口熙熙攘攘的船只进进出出。特别是每当有他许家商船出港或入港时,许员外都会笑眯眯摸出个小算盘,盘算一下这趟又能赚上多少,就跟一个抄着双手盘算田里庄稼收成的老农民没两样。跟人交谈时则动不动捧起那个小茶壶就着壶嘴滋上一口,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尽管短毛多次跟他说玻璃茶壶其实不好,用来品茶远不如紫砂壶正宗,但许敬依然坚持用这新鲜玩意儿——紫砂壶外头有的是,玻璃壶可就稀罕了,他整天捧着这东西的原因可不是单纯为了解渴。

  其实就连许敬自己都没意识到,他这种行事风格还是受短毛潜移默化影响——短毛干的很多事情在他们这些明朝人眼里都是莫名其妙,画蛇添足的典型。但在真正干出来以后,却又让人非常震撼,而且情不自禁就想去模仿。

  最近的一个实例,乃是从琼州府到白沙港口之间的道路——随着道桥组的工作成果日益显现,灰白色的硬质路面一天一天往白沙那边延伸过去。而通往大市场的水泥路面已经修通,现在每天都有许多车辆在上头来回跑,除了短毛的高档四轮马车,当地人自制的驴车骡车牛车之类也不少。

  这种道路本身就已经让当地人很有震撼感了,这个年代最好的道路无非是用石头铺筑,普通用碎石,高档用石板,就是天子御街也不过是最大块,最平整的石板而已。而短毛道路却是另辟奇径,用能够凝结成石头的灰泥铺成一整块。这种整块而极少缝隙的硬质路面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利用效率,无论载人还是运货,都方便了很多。

  不过最让当地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短毛竟然在整条路上设置了路灯!由财大气粗的贸易公司出钱,在这条道路上设置了和大市场内部完全一样的照明系统。

  每天傍晚,以及凌晨,都有专人负责往路边高杆上悬挂或回收玻璃油灯。这种油灯周边是用玻璃片遮挡,还用小镜子反射光源,照度极好,而且基本不受刮风下雨影响,是一种非常适合野外使用的照明灯具。每到晚上,道路上处处可见繁星闪烁,远远就能看见一条长长光带将港口与市场联系起来。加上港口旁边新建的一座大型灯塔,以及本就灯火通明的大市场……“玉带绕白沙”已经成为琼州府轰动南海地区的又一盛景。

  而当路灯刚刚投入使用的时候,在很多当地人看来这简直是发疯了,且不说这一晚上要耗费多少灯油,就是灯具本身也经常会遭遇偷窃和损坏。虽说城管大队破案迅速,已经前后把好几个偷灯贼送去了矿场劳改,但总难免有人抑制不住贪心——类似的野外照明灯具在大市场里头要卖到好几十个银元一盏呢!如今却被短毛随随便便挂在路边,就好像白花花银子丢在路上,这不存心诱惑人么?

  就连琼州府的新任执政胡雯对于这种夜间亮化工程也是很不以为然的,她觉得这有点超越当前时代了,属于没必要的铺张浪费。但贸易公司总经理茱莉却始终坚持要把亮化继续下去。哪怕灯具损耗和保养的花费始终居高不下,贸易公司也愿意承担这个损失。

  “形象工程是必须的,要让我们海南岛在东南亚诸多天然良港中崛起,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宣传手段!”

  按照茱莉的理论:在结束了与大明帝国的敌对状态之后,海南岛即将获得在东南亚贸易体系中自由发展的机会。但中国东南沿海从来不缺乏良港。广州,泉州,月港这些著名贸易口岸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而海南白沙在此之前一直籍籍无名,若想在短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越那些老牌贸易港,除了优良的货物以外,口口相传的名气也至关重要。

  哪怕那些船长和水手们仅仅是出于对传言的好奇,前来白沙港看一看,这里的货物也肯定可以将其牢牢吸引住,一传十,十传百,海南白沙港在东南亚贸易网络中的地位自然会飞速提高。

  “我的目标,是要把白沙这边建设成将来东南亚的第一大港口,眼下一点小小破费怕什么。多引几条商船过来,多买些货品,不就什么都补回来了。”

  对于茱莉的野望,同为女性的胡雯自是全力支持。而包括李老爷子在内,后方的参谋组在了解到这一打算之后,也认为茱莉的计划可行性很大。当前全力发展白沙港更是一个最好时机——由于东南亚一带的西洋人势力受到重创,马尼拉,大员等几处洋人据点尽数被扫荡,以往在南海上最为霸道的西洋船队到如今已不见踪影,那些传统对外贸易的港口最近都有些冷清萧条。

  相比之下,对面大明帝国的高傲官员们在连续吃了几场败仗之后,却终于明白过来,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对待琼州短毛。如今虽然朝廷招安旨意尚未明发,但来自海南岛上的贸易船却已经在大陆沿岸各港口畅通无阻,连通常恶吏的敲诈刁难都很少碰见了。

  -

  明天争取再发一节^-^{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