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勋贵
“老臣是天顺三年生人,如今已是五十有五。”
朱厚炜笑了笑,五十五岁对于官员来说可真的不算老,历史上的严阁老可是到了八十多岁,还在为了大明社稷兢兢业业的搞破坏呢。
杨廷和丁忧回来也不到六十,君臣之间倒不是没有继续共事的机会。
“杨爱卿回乡之后内阁当由谁来继任首辅?”
杨廷和一怔,他走了自然便是次辅梁储进位为首辅,可皇帝说这话,很显然是不打算任用梁储为首辅,那么皇帝属意的是杨一清?
杨一清排第三,皇帝总不能跳过排第二的梁储,再跳过排第三的杨一清,去任命排第四的蒋冕吧。
“老臣举荐杨一清为内阁首辅。”
“梁次辅呢?”
杨廷和正色道:“梁储与杨一清年纪虽然差不了几岁,然而梁次辅明显老迈的多,恐怕无非跟得上陛下锐意革新的步子,老臣当去梁府,为陛下分忧。”
“好。”朱厚炜淡笑点头道:“过去的这一年,大明发生了太多事,也改变了太多事,杨爱卿离去两年多,只怕要错过很多很多啊。”
杨廷和闻言也确实郁闷,天子要革新大明,而且手段层出不穷,处在这样的风口浪尖,对于重臣而言不知是福还是祸,但是他很有可能会因为丁忧而错过了……
只希望当他回来的时候,不要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朕今日接到奏报,威武候出关三月,终于在马加河找到鞑靼小王子的主力,一举歼灭其主力,小王子北逃,如今威武候已退回固原,不日便会继续出征蒙古,扫荡残余。”
正德帝……
大明奉行的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制度,也就是说只要嫡子占着大义的名份,别管是什么货色,那个皇位就肯定是属于你的。
朱厚照是嫡长子,大明的江山自然只能由他来继承,这一点就算是弘治皇帝也不可能改变!
儒家秉承这样的理念,自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去消弭掉诸子夺嫡,进而引发大乱的可能,根源上来说,这出发点是好的,因为可以断绝其他没有名份的皇子的非分之想,从而造成国之动荡的风险。
至于拥有大义名份的皇帝适合不适合当皇帝,这一点根本就不在群臣们考虑的范围之内,因为皇帝不擅长治国没关系,皇帝只需要当好吉祥物的角色,实行垂拱而治的策略就行,治理天下这种吃力的活交给群臣也就是了。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比如像正德皇帝这种荒诞不经,奢靡无度还好色不择食的肯定不行,所以他是昏君。
但是朱厚照不行,群臣也只能忍受。
然后正德皇帝弃国了,大明迎来了嘉靖帝……
群臣以为终于不需要继续忍的时候,却没想到会被新登基的嘉靖皇帝连番组合拳给锤了个晕头转向。
于是满朝被嘉靖皇帝接连而至的新政给弄的浑身无力的时候,便没来由的回想起了正德皇帝的好……
然而在杨廷和的眼里却又是另外一番考量。
儒家的官员其实并非多反对革新,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儒家官员主持的变法革新取得过不俗的成效。
就好像嘉靖帝说过的那样,这天下没有永远一成不变的成法,更没有万世不移的祖制,不管什么样的制度都需要适应当前的时代,而不是让时代去配合祖制,那样国家就永远会裹足不前,对于江山社稷而言,弊肯定大于利。
儒家在乎的是利益,他们自身的利益会不会在变革当中受损,如果会,那么变革就是错的,如果不会,那么就没关系,如果受损不大,面对强势君主,也会屈服。
作为嘉靖朝的第一位首辅,杨廷和跟嘉靖帝接触的最多,也自认最了解嘉靖,所以他很忧虑。
因为他相信,今天嘉靖帝还没有触及儒家的核心利益,十有八九是因为还没有能力,可等到嘉靖某一天觉得自己有这个实力了,那么或许儒家将会面对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或者是危言耸听,而是通过对嘉靖帝登基之后一件件事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那么儒家会在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变当中,最后走向何方,谁的心里都没底。
现在正德皇帝扫荡草原,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明将再无北境大患,那么杨廷和猜测,嘉靖帝的下一个目标就该是屯兵了。
内心深处叹了口气,杨廷和拱手道:“威武候立下滔天大功,老臣以为当晋其为公爵。”
儒家最不希望看见的一件事就是武人封爵,因为一旦封爵,就意味着大明又多出一位勋贵,而且还是新晋的勋贵,和老牌传承的勋贵不一样,新晋的勋贵是足以抗衡文官集团的。
至少传承的勋贵不会轻易犯下大错,否则文官的弹劾就算不会让其丢掉爵位,也足以让其焦头烂额。
老朱家对待勋贵本就刻薄,你要是有十恶不赦的把柄落在皇帝手里,人家把你贬为庶民,都是光明正大,而且还能在民间落个不错的名声。
但是新晋的勋贵,如弘治朝的张家兄弟,如薛后她爹,满朝上下基本上都是敬而远之,因为文官知道,只要有太后在,只要嘉靖帝和薛后夫妻和睦,那么这几位就是百毒不侵!
文官不喜欢天下诞生出新的勋贵阶级,皇室同样不喜欢,哪怕勋贵阶层天生是和皇家站在一起的也是一样。
新诞生一个勋贵,就意味着大明多出一个特权阶层,皇帝只要不担心自己的名声,他可以肆无忌惮的罢免官员,但是对勋贵阶层不能。
每一位非宗室勋贵,对于大明而言,其本身或者祖上都是为大明立过功的,就算是外戚,那和皇室也是姻亲,你对这些人刻薄寡恩,那真的会寒了天下人心。
对于武人来说,封侯拜爵乃是毕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目标,他们出生入死,为大明的社稷洒下热血,最后混到一个爵位,皇帝想撸就撸,想苛待就苛待?
那武人以后谁还为大明拼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朱厚炜笑了笑,五十五岁对于官员来说可真的不算老,历史上的严阁老可是到了八十多岁,还在为了大明社稷兢兢业业的搞破坏呢。
杨廷和丁忧回来也不到六十,君臣之间倒不是没有继续共事的机会。
“杨爱卿回乡之后内阁当由谁来继任首辅?”
杨廷和一怔,他走了自然便是次辅梁储进位为首辅,可皇帝说这话,很显然是不打算任用梁储为首辅,那么皇帝属意的是杨一清?
杨一清排第三,皇帝总不能跳过排第二的梁储,再跳过排第三的杨一清,去任命排第四的蒋冕吧。
“老臣举荐杨一清为内阁首辅。”
“梁次辅呢?”
杨廷和正色道:“梁储与杨一清年纪虽然差不了几岁,然而梁次辅明显老迈的多,恐怕无非跟得上陛下锐意革新的步子,老臣当去梁府,为陛下分忧。”
“好。”朱厚炜淡笑点头道:“过去的这一年,大明发生了太多事,也改变了太多事,杨爱卿离去两年多,只怕要错过很多很多啊。”
杨廷和闻言也确实郁闷,天子要革新大明,而且手段层出不穷,处在这样的风口浪尖,对于重臣而言不知是福还是祸,但是他很有可能会因为丁忧而错过了……
只希望当他回来的时候,不要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朕今日接到奏报,威武候出关三月,终于在马加河找到鞑靼小王子的主力,一举歼灭其主力,小王子北逃,如今威武候已退回固原,不日便会继续出征蒙古,扫荡残余。”
正德帝……
大明奉行的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制度,也就是说只要嫡子占着大义的名份,别管是什么货色,那个皇位就肯定是属于你的。
朱厚照是嫡长子,大明的江山自然只能由他来继承,这一点就算是弘治皇帝也不可能改变!
儒家秉承这样的理念,自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去消弭掉诸子夺嫡,进而引发大乱的可能,根源上来说,这出发点是好的,因为可以断绝其他没有名份的皇子的非分之想,从而造成国之动荡的风险。
至于拥有大义名份的皇帝适合不适合当皇帝,这一点根本就不在群臣们考虑的范围之内,因为皇帝不擅长治国没关系,皇帝只需要当好吉祥物的角色,实行垂拱而治的策略就行,治理天下这种吃力的活交给群臣也就是了。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比如像正德皇帝这种荒诞不经,奢靡无度还好色不择食的肯定不行,所以他是昏君。
但是朱厚照不行,群臣也只能忍受。
然后正德皇帝弃国了,大明迎来了嘉靖帝……
群臣以为终于不需要继续忍的时候,却没想到会被新登基的嘉靖皇帝连番组合拳给锤了个晕头转向。
于是满朝被嘉靖皇帝接连而至的新政给弄的浑身无力的时候,便没来由的回想起了正德皇帝的好……
然而在杨廷和的眼里却又是另外一番考量。
儒家的官员其实并非多反对革新,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儒家官员主持的变法革新取得过不俗的成效。
就好像嘉靖帝说过的那样,这天下没有永远一成不变的成法,更没有万世不移的祖制,不管什么样的制度都需要适应当前的时代,而不是让时代去配合祖制,那样国家就永远会裹足不前,对于江山社稷而言,弊肯定大于利。
儒家在乎的是利益,他们自身的利益会不会在变革当中受损,如果会,那么变革就是错的,如果不会,那么就没关系,如果受损不大,面对强势君主,也会屈服。
作为嘉靖朝的第一位首辅,杨廷和跟嘉靖帝接触的最多,也自认最了解嘉靖,所以他很忧虑。
因为他相信,今天嘉靖帝还没有触及儒家的核心利益,十有八九是因为还没有能力,可等到嘉靖某一天觉得自己有这个实力了,那么或许儒家将会面对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或者是危言耸听,而是通过对嘉靖帝登基之后一件件事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那么儒家会在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变当中,最后走向何方,谁的心里都没底。
现在正德皇帝扫荡草原,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明将再无北境大患,那么杨廷和猜测,嘉靖帝的下一个目标就该是屯兵了。
内心深处叹了口气,杨廷和拱手道:“威武候立下滔天大功,老臣以为当晋其为公爵。”
儒家最不希望看见的一件事就是武人封爵,因为一旦封爵,就意味着大明又多出一位勋贵,而且还是新晋的勋贵,和老牌传承的勋贵不一样,新晋的勋贵是足以抗衡文官集团的。
至少传承的勋贵不会轻易犯下大错,否则文官的弹劾就算不会让其丢掉爵位,也足以让其焦头烂额。
老朱家对待勋贵本就刻薄,你要是有十恶不赦的把柄落在皇帝手里,人家把你贬为庶民,都是光明正大,而且还能在民间落个不错的名声。
但是新晋的勋贵,如弘治朝的张家兄弟,如薛后她爹,满朝上下基本上都是敬而远之,因为文官知道,只要有太后在,只要嘉靖帝和薛后夫妻和睦,那么这几位就是百毒不侵!
文官不喜欢天下诞生出新的勋贵阶级,皇室同样不喜欢,哪怕勋贵阶层天生是和皇家站在一起的也是一样。
新诞生一个勋贵,就意味着大明多出一个特权阶层,皇帝只要不担心自己的名声,他可以肆无忌惮的罢免官员,但是对勋贵阶层不能。
每一位非宗室勋贵,对于大明而言,其本身或者祖上都是为大明立过功的,就算是外戚,那和皇室也是姻亲,你对这些人刻薄寡恩,那真的会寒了天下人心。
对于武人来说,封侯拜爵乃是毕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目标,他们出生入死,为大明的社稷洒下热血,最后混到一个爵位,皇帝想撸就撸,想苛待就苛待?
那武人以后谁还为大明拼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