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魏晋
一
问道,总会先去踏访自己最心仪的那个高台。
我一直喜欢魏晋时代。
对此,从来未加掩饰。很多年前,我写的《遥远的绝响》曾经轰动一时。直到去年,我还到河南太行山南麓考察魏晋名士的活动地区,终于在焦作云台山百家岩发现了比较确切的踪迹,便举笔留墨“魏晋名士行迹所在”,请当地立石镌刻。以志纪念。
魏晋名士的行止风范和艺术成就我已写过不少,这儿就不重复了。我只想说说他们在精神文化和人生哲学上的突破性贡献。这有点深,有点玄,却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巨大悸动。这种悸动,也带动了整部中国文化史。
这还要从整体背景说起。
二
在政治形态上,这是一团血腥的混乱;但在精神文化上,这是一段自由的光辉,而且,光辉得难以重复。
魏晋的精神光辉,源自于秦汉的精神黯昧。秦汉时代有如此显赫的政治、军事功业,难道精神是黯昧的?不错,外在的显赫和内在的黯昧,常常互为表里。秦汉的金戈铁马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深思,撞击得支离破碎。
你看,秦帝国接受了法家“专任刑罚”、“兼吞战国”的方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集权,却因暴虐不仁而短命速亡,几代法家学者也命运凄惨。汉朝初年,只能向另一个精神方向伸手了,以道家为根基的“黄老之学”一时风行,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但是汉武帝又想“大有作为”,听从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然而董仲舒的“儒术”,并非“孔、孟醇儒”,而是兼采阴阳五行之说而倡言“君权神授”,直接辅佐汉武帝的政治权力。后来,又渐渐滑向谶纬神学。在社会实践上,从腐败的东汉到纷乱的三国,儒学的伪饰和无效,更是展现无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魏晋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灭绝性清醒”。
照例,无论是汉初刘安的《淮南鸿烈》,还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都已企图摆脱诸子百家的狭窄门派,开拓有关宇宙天地的大思考。但是,由于思考者政治背景太深,权力纠缠太多,投射方向太杂,影响了思考的纯净度和可信度。
这种情况到了魏晋名士这里就不一样了。他们对政治若即若离,虚与委蛇,却坚守自己的个性立场,保持着俯瞰历史、俯瞰人世、俯瞰名位、俯瞰生死的超越高度。因此,也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来考虑一系列大问题了。
在精神文化和人生哲学上,他们走上了历史的山口平台。
他们太不容易,因为他们看到的一切实在触目惊心。宏大的功业,宏大的残忍,宏大的胜利,宏大的失败,宏大的仁德,宏大的阴谋,他们全部已一一翻阅。围绕着这些宏大所发出的各种高论,他们也都已一一倾听。他们似乎生活在一个高度浓缩的历史结晶体中,凡是人类能够想象的极端性状态,都爆炸式地呈现殆尽。因此,他们不可能再有什么企盼、梦想、担忧、防范,因为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幼稚、苍白、无聊、无稽。剩下的,只有看透一切的超然。
三
何晏
你看那个何晏,在曹操家里长大,中年后也一度拥有官职,不久就被惨杀。作为思想家的他早已腾身于成败生死之外,而是一直思考着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在于一个字:“无”。
何晏认为,人世间一般所说的“有”,其实只是因为“各有其名”,但这名都是临时外加的。只有无名、无声、无形,才有万物之生;有了万物之生,才有万物之名、万物之声、万物之形。因此,天地万物,以无为本。
何晏的思想显然来自于道家,又想对儒家作出新的阐释,即“援道入儒”。但实际上,却开拓了一种与正统道、儒并不相同的全新思维等级,被称之为玄学。
后世思想史对玄学常常颇多诟病,几乎所有的实用主义者都会断言“清谈误国”。清谈是玄学的基本展开方式,如果没有玄学和清谈,中国人在至高等级上的彻悟都会被取消,那么,整个人种的精神等级就会大大降低。
当然,很多时候人们所厌恶的“清谈”,是指那种陈腐刻板的官方教化话语,正好与魏晋时代的清谈南辕北辙,不应拿来玷污玄学的清名。
王弼
让何晏深深赞叹的,是小一辈的思想家王弼。被何晏发现时,王弼还不到二十岁。王弼的思考方向接近何晏,却又比何晏更周密、更完整。
王弼这个“古代年轻人”曾经对我产生过不小影响,不少语句都能背诵,因此忍不住多说几句。
王弼也主张“万物以无为本,自然以无为道”,但他在阐释老子学说时,对“自然”的论述显然超过了何晏。他认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无所拘束,无所执着,无为无造,无形无际,因此,也无仁无恩。人们常常认为天地有情,有恩有为,其实并不。水土果畜,养育众生,但这并非天地的仁恩,而只是自然。他说: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物施化,有恩有为。造物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
自然之质,各定其分,短者不为不足,长者不为有余,损益将何加焉。
正因为这样,对于万物的这种自然之性,“可因”,却“不可为”;“可通”,却“不可执”。
由此,他对政治人物提出了建议:“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施)。”这里所说的“不为始”,就是不骚扰,不干涉。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只是不做那些不自然的事,不做那些自然安排之外的事,不做那些伤害自然之道的事。由此他进一步推衍,认为儒家的某些主张如孝、慈、礼、乐,应该维系,因为它们出自于自然,符合自然之道。如果这些主张变成了一种虚名之教,掩盖着不仁不义之实,则应摒弃。总之,一切必须本于自然,包括名教在内。他认为,自然已经包容了一切,安排了一切,因此对人来说,只能抱着“无为”的恭敬心态,倾听自然的不言之教,无声之诗。
在王弼看来,无为,就是无框范、无名限、无意旨,因此是真正的“大”。他领悟了老子把“道”与“大”联系在一起的深意。
这种“大”,正因为没有名限,无法表述,只可感觉,且“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又称之为“玄”。
这一下,他就把自然、无、道、大、玄等等概念组接在一起了,成了一种哲学构架。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稍稍停歇,抢着说一句题外话:这么一个高度成熟的思想家,只活了二十四岁!我在上文说他是“古代的年轻人”,一点不错,他从来没有老过,甚至还远远没有靠近中年的门槛。我想以此来感受一种象征:这实在是中国思维重新焕发青春的时代。
说起来,中国思维的起点,缺少明显的年龄特征。那位高层思维的开启者老子,看上去年纪实在是很大了。跟在他身后的诸子百家,都有一种“老相”,似乎都是要以权威口气、如云徒众来为自己争取地位。因此,即便年纪不大,也年轻不起来。幸好有了魏晋,有了王弼,如此少年英气却一点儿也不掉份儿,让中国思想史补回了一种珍贵的童真血气。
前面讲到的那位何晏,七八岁时就因敏慧而受到曹操的宠爱。他后来被司马氏杀害时大概已经五十岁了,但那英俊的风姿还是让人难忘。《世说新语》曾提到,他“美姿仪,面至白”。魏晋名士中有很多美男子,他们的形象与人们习惯的中国思想大师很不相同,但他们是真实的存在。失去了他们的年少美貌,倒反而是中国思想史的失真。
比他们的年龄和外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宏观深度。
四
另一位美男子比王弼大三岁,在不到四十岁时被杀。他美到什么程度?我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曾引述当时人们对他的种种描写,例如,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还说他平日像一棵高大挺拔的孤松,一旦喝醉了酒就像一座巍峨的玉山即将倒下。
这么一个可以称为最高典范的“型男”,居然是中国古代的杰出思想家?不错,不仅仅是思想家,而且还是文学家和音乐家。直到临死之时,他还在刑场弹了一曲千古绝响的《广陵散》。大家一听就知道我在说谁了,是的,嵇康。
嵇康
嵇康已被我郑重写过,不再重复。但是,近几年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中,有一位名叫石天然的博士深研音乐,我建议他的论文不妨以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为目标。这一来,我又与这位古代美男子接近了好几年。
嵇康也是一位大思考者,可惜后世对他只远眺,不亲近。
关于天地的本源,嵇康的观点与何晏、王弼不太一样。他觉得“自然”、“无”这些概念固然排除了世俗的名限,但在解释天地本源时又显得过于被动。他选择的答案,是“元气”。
把天地的本源解释成元气,并不是嵇康发明,而是嵇康的选择。在他之前,一本实际上很重要却被后世轻忽了的汉代著作《淮南鸿烈》已经对“元气”作了明确的论定。书中说:“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淮南鸿烈·天文训》)
以“元气”来解释宇宙和天地,可能会让很多思维局囿的学者觉得空泛不经。然而在我看来,那些被刘安召集到淮南八公山下的庞大道家智者群体如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披、晋昌、五被等人,已经触及到了现代有关天体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范畴的初步猜测。我们现代在说宇宙间的“正能量”、“负能量”时,不能不经常想到这群淮南学子所说的“元气”。
嵇康与汉代的淮南学子已经相隔了四百年。他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以“元气”来解释艺术,尤其是音乐。他认为,元气分阴阳而成天地,然后又生万物,成四季,显五色,定五音。也就是说,最大的音乐是天地之音、自然之音、元气之音,而不是产生于什么人物要表达什么悲哀与快乐,什么官府要张罗什么礼仪。
他相信,音乐本身无所谓哀与乐,而只是纯净的自然组合,元气连贯。一般人认为有哀有乐,只是一种联想。其实,复杂的音乐和复杂的人间感情,并不能直接对位。一旦对位,便成模式,机趣全失,元气尽泄。他的音乐著作《声无哀乐论》,由此成为一部空前绝后的划时代之作。
按照他的思想,音乐如酒,谁说酒是制造欢乐还是制造悲哀的?酒就是酒,由天地灵泉发酵而成,与哀乐无关。又像柳树,曲身扬枝如含情告别,但柳树本身并无哀乐,只是与某种情感体形产生了“异质同构”关系而已。柳树临水,只是天地元气的一种体现。
嵇康的这种理论,从本性上驱逐了社会意念对艺术的羼杂。
嵇康还以“元气”解释了人类。
天地间为什么有各色人等?嵇康认为,那是各人对元气赋受的不同,由此产生了或昏或明的人性。有的人特别聪明,有的人特别勇敢,有的人特别贪欲,有的人特别廉洁。这就像原野上的草木,各不相同。有的人包容一点,显得宽广博大;有的人局促一点,却也安分自守。只有一种极至之人,把最纯净的美好都集中了,内外都很周全,一切都能具备。可惜这种人往往出现一下,就不见了。见到的,都是各有片面之人。
我忍不住要抄引一段嵇康的原文——
夫元气陶铄,众生禀焉。赋受有多少,故人性有昏明。惟至人特钟纯美,兼周内外,无不毕备。降此以往,盖阙如也。或明见于物,或勇于决断,人情贪廉,各有所止。譬如草木,区以别矣。兼之者博于物,偏受者守其分。……(《明胆论》)
对于这种“至人”,同时代的阮籍有过更完整的论述。他说:
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故。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也。(《大人先生传》)
我舍不得把这些精彩的原文翻译成白话文,但读者只须诵读一遍就能感受,这实在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人格理想。
虽然是理想,但他们自己却做到了。对此,我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已有描述。
五
我花了那么多篇幅来讲魏晋名士,是想说明,中国智者曾经有过一个集体彻悟的时代。彻悟的重要标志,是投入对宇宙、对天地、对生命的宏观思考、本源思考。
我每次去欧洲,看到从古希腊到米开朗基罗、罗丹对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的精彩雕像,在敬仰之余总会产生一丝对比性的悲凉。这些被花岗石凝冻的卷发、长袍、高鼻梁、深眼窝,不管蒙受多少浮尘和苔藓,不管熏染多少战火和劫灰,都依然屹立在民众的头顶。欧洲,也因他们而心气高扬。中国有没有这种可以镌刻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似乎图像模糊,其实一点儿不差。你看即便同代人形容嵇康,已经往雕塑的路上走了。
魏晋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至少在外形上绝不会输于希腊同行们。但是,中国的思想长廊里很少有这些雕塑,有的多是峨冠博带、表情刻板、大同小异的官吏画像。即使有孔子的木版画像,那也实在太粗陋了。幸好,当代出现了写意派雕塑家,开始用灵动的青铜之诗来再现先哲神貌。
失去了魏晋时代的“型男”雕塑长廊,中国思想史就删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大思考平台。明明醒过,却又睡眼惺忪了,惺忪得那么懒散又那么烦躁。
我有幸,不小心早早地碰到了魏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明白了在巨大的灾难中如何看穿世态、解脱身心。我当时就觉得,魏晋名士离我很远,又很近。有了他们在前面,我就回不到那个壅塞、嘈杂的山谷中去了。后来,那个山谷中总有一双双手试图把我拉拽回去,我心中只要一念叨“魏晋”,像是神咒作法,我便定住了。
但是,“魏晋”二字在后代中国的实际影响并不太大。为此,我写的那篇《遥远的绝响》,重点在“绝响”。
这事,既要怪中国历史,也要怪魏晋名士。他们确确实实存在一个巨大的缺憾。
那就是,他们太局囿、太自我、太排他、太小圈。他们的思想经天纬地,但他们的身影却躲进了竹林。他们追求个性自由,却又过于自以为是。他们轻视礼教,却忽视了儒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从容赴死,但周围的民众却不知他们为何而死。他们啸傲山野,却不知离他不远处那些炊烟茅屋下的世俗人心。
那么,如何来弥补他们的这种缺憾呢?
其实,一种宏大的精神力量已经在他们身边出现,那就是佛教的兴起。
于是,我也随之继续往前走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问道,总会先去踏访自己最心仪的那个高台。
我一直喜欢魏晋时代。
对此,从来未加掩饰。很多年前,我写的《遥远的绝响》曾经轰动一时。直到去年,我还到河南太行山南麓考察魏晋名士的活动地区,终于在焦作云台山百家岩发现了比较确切的踪迹,便举笔留墨“魏晋名士行迹所在”,请当地立石镌刻。以志纪念。
魏晋名士的行止风范和艺术成就我已写过不少,这儿就不重复了。我只想说说他们在精神文化和人生哲学上的突破性贡献。这有点深,有点玄,却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巨大悸动。这种悸动,也带动了整部中国文化史。
这还要从整体背景说起。
二
在政治形态上,这是一团血腥的混乱;但在精神文化上,这是一段自由的光辉,而且,光辉得难以重复。
魏晋的精神光辉,源自于秦汉的精神黯昧。秦汉时代有如此显赫的政治、军事功业,难道精神是黯昧的?不错,外在的显赫和内在的黯昧,常常互为表里。秦汉的金戈铁马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深思,撞击得支离破碎。
你看,秦帝国接受了法家“专任刑罚”、“兼吞战国”的方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集权,却因暴虐不仁而短命速亡,几代法家学者也命运凄惨。汉朝初年,只能向另一个精神方向伸手了,以道家为根基的“黄老之学”一时风行,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但是汉武帝又想“大有作为”,听从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然而董仲舒的“儒术”,并非“孔、孟醇儒”,而是兼采阴阳五行之说而倡言“君权神授”,直接辅佐汉武帝的政治权力。后来,又渐渐滑向谶纬神学。在社会实践上,从腐败的东汉到纷乱的三国,儒学的伪饰和无效,更是展现无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魏晋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灭绝性清醒”。
照例,无论是汉初刘安的《淮南鸿烈》,还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都已企图摆脱诸子百家的狭窄门派,开拓有关宇宙天地的大思考。但是,由于思考者政治背景太深,权力纠缠太多,投射方向太杂,影响了思考的纯净度和可信度。
这种情况到了魏晋名士这里就不一样了。他们对政治若即若离,虚与委蛇,却坚守自己的个性立场,保持着俯瞰历史、俯瞰人世、俯瞰名位、俯瞰生死的超越高度。因此,也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来考虑一系列大问题了。
在精神文化和人生哲学上,他们走上了历史的山口平台。
他们太不容易,因为他们看到的一切实在触目惊心。宏大的功业,宏大的残忍,宏大的胜利,宏大的失败,宏大的仁德,宏大的阴谋,他们全部已一一翻阅。围绕着这些宏大所发出的各种高论,他们也都已一一倾听。他们似乎生活在一个高度浓缩的历史结晶体中,凡是人类能够想象的极端性状态,都爆炸式地呈现殆尽。因此,他们不可能再有什么企盼、梦想、担忧、防范,因为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幼稚、苍白、无聊、无稽。剩下的,只有看透一切的超然。
三
何晏
你看那个何晏,在曹操家里长大,中年后也一度拥有官职,不久就被惨杀。作为思想家的他早已腾身于成败生死之外,而是一直思考着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在于一个字:“无”。
何晏认为,人世间一般所说的“有”,其实只是因为“各有其名”,但这名都是临时外加的。只有无名、无声、无形,才有万物之生;有了万物之生,才有万物之名、万物之声、万物之形。因此,天地万物,以无为本。
何晏的思想显然来自于道家,又想对儒家作出新的阐释,即“援道入儒”。但实际上,却开拓了一种与正统道、儒并不相同的全新思维等级,被称之为玄学。
后世思想史对玄学常常颇多诟病,几乎所有的实用主义者都会断言“清谈误国”。清谈是玄学的基本展开方式,如果没有玄学和清谈,中国人在至高等级上的彻悟都会被取消,那么,整个人种的精神等级就会大大降低。
当然,很多时候人们所厌恶的“清谈”,是指那种陈腐刻板的官方教化话语,正好与魏晋时代的清谈南辕北辙,不应拿来玷污玄学的清名。
王弼
让何晏深深赞叹的,是小一辈的思想家王弼。被何晏发现时,王弼还不到二十岁。王弼的思考方向接近何晏,却又比何晏更周密、更完整。
王弼这个“古代年轻人”曾经对我产生过不小影响,不少语句都能背诵,因此忍不住多说几句。
王弼也主张“万物以无为本,自然以无为道”,但他在阐释老子学说时,对“自然”的论述显然超过了何晏。他认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无所拘束,无所执着,无为无造,无形无际,因此,也无仁无恩。人们常常认为天地有情,有恩有为,其实并不。水土果畜,养育众生,但这并非天地的仁恩,而只是自然。他说: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物施化,有恩有为。造物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
自然之质,各定其分,短者不为不足,长者不为有余,损益将何加焉。
正因为这样,对于万物的这种自然之性,“可因”,却“不可为”;“可通”,却“不可执”。
由此,他对政治人物提出了建议:“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施)。”这里所说的“不为始”,就是不骚扰,不干涉。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只是不做那些不自然的事,不做那些自然安排之外的事,不做那些伤害自然之道的事。由此他进一步推衍,认为儒家的某些主张如孝、慈、礼、乐,应该维系,因为它们出自于自然,符合自然之道。如果这些主张变成了一种虚名之教,掩盖着不仁不义之实,则应摒弃。总之,一切必须本于自然,包括名教在内。他认为,自然已经包容了一切,安排了一切,因此对人来说,只能抱着“无为”的恭敬心态,倾听自然的不言之教,无声之诗。
在王弼看来,无为,就是无框范、无名限、无意旨,因此是真正的“大”。他领悟了老子把“道”与“大”联系在一起的深意。
这种“大”,正因为没有名限,无法表述,只可感觉,且“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又称之为“玄”。
这一下,他就把自然、无、道、大、玄等等概念组接在一起了,成了一种哲学构架。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稍稍停歇,抢着说一句题外话:这么一个高度成熟的思想家,只活了二十四岁!我在上文说他是“古代的年轻人”,一点不错,他从来没有老过,甚至还远远没有靠近中年的门槛。我想以此来感受一种象征:这实在是中国思维重新焕发青春的时代。
说起来,中国思维的起点,缺少明显的年龄特征。那位高层思维的开启者老子,看上去年纪实在是很大了。跟在他身后的诸子百家,都有一种“老相”,似乎都是要以权威口气、如云徒众来为自己争取地位。因此,即便年纪不大,也年轻不起来。幸好有了魏晋,有了王弼,如此少年英气却一点儿也不掉份儿,让中国思想史补回了一种珍贵的童真血气。
前面讲到的那位何晏,七八岁时就因敏慧而受到曹操的宠爱。他后来被司马氏杀害时大概已经五十岁了,但那英俊的风姿还是让人难忘。《世说新语》曾提到,他“美姿仪,面至白”。魏晋名士中有很多美男子,他们的形象与人们习惯的中国思想大师很不相同,但他们是真实的存在。失去了他们的年少美貌,倒反而是中国思想史的失真。
比他们的年龄和外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宏观深度。
四
另一位美男子比王弼大三岁,在不到四十岁时被杀。他美到什么程度?我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曾引述当时人们对他的种种描写,例如,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还说他平日像一棵高大挺拔的孤松,一旦喝醉了酒就像一座巍峨的玉山即将倒下。
这么一个可以称为最高典范的“型男”,居然是中国古代的杰出思想家?不错,不仅仅是思想家,而且还是文学家和音乐家。直到临死之时,他还在刑场弹了一曲千古绝响的《广陵散》。大家一听就知道我在说谁了,是的,嵇康。
嵇康
嵇康已被我郑重写过,不再重复。但是,近几年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中,有一位名叫石天然的博士深研音乐,我建议他的论文不妨以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为目标。这一来,我又与这位古代美男子接近了好几年。
嵇康也是一位大思考者,可惜后世对他只远眺,不亲近。
关于天地的本源,嵇康的观点与何晏、王弼不太一样。他觉得“自然”、“无”这些概念固然排除了世俗的名限,但在解释天地本源时又显得过于被动。他选择的答案,是“元气”。
把天地的本源解释成元气,并不是嵇康发明,而是嵇康的选择。在他之前,一本实际上很重要却被后世轻忽了的汉代著作《淮南鸿烈》已经对“元气”作了明确的论定。书中说:“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淮南鸿烈·天文训》)
以“元气”来解释宇宙和天地,可能会让很多思维局囿的学者觉得空泛不经。然而在我看来,那些被刘安召集到淮南八公山下的庞大道家智者群体如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披、晋昌、五被等人,已经触及到了现代有关天体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范畴的初步猜测。我们现代在说宇宙间的“正能量”、“负能量”时,不能不经常想到这群淮南学子所说的“元气”。
嵇康与汉代的淮南学子已经相隔了四百年。他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以“元气”来解释艺术,尤其是音乐。他认为,元气分阴阳而成天地,然后又生万物,成四季,显五色,定五音。也就是说,最大的音乐是天地之音、自然之音、元气之音,而不是产生于什么人物要表达什么悲哀与快乐,什么官府要张罗什么礼仪。
他相信,音乐本身无所谓哀与乐,而只是纯净的自然组合,元气连贯。一般人认为有哀有乐,只是一种联想。其实,复杂的音乐和复杂的人间感情,并不能直接对位。一旦对位,便成模式,机趣全失,元气尽泄。他的音乐著作《声无哀乐论》,由此成为一部空前绝后的划时代之作。
按照他的思想,音乐如酒,谁说酒是制造欢乐还是制造悲哀的?酒就是酒,由天地灵泉发酵而成,与哀乐无关。又像柳树,曲身扬枝如含情告别,但柳树本身并无哀乐,只是与某种情感体形产生了“异质同构”关系而已。柳树临水,只是天地元气的一种体现。
嵇康的这种理论,从本性上驱逐了社会意念对艺术的羼杂。
嵇康还以“元气”解释了人类。
天地间为什么有各色人等?嵇康认为,那是各人对元气赋受的不同,由此产生了或昏或明的人性。有的人特别聪明,有的人特别勇敢,有的人特别贪欲,有的人特别廉洁。这就像原野上的草木,各不相同。有的人包容一点,显得宽广博大;有的人局促一点,却也安分自守。只有一种极至之人,把最纯净的美好都集中了,内外都很周全,一切都能具备。可惜这种人往往出现一下,就不见了。见到的,都是各有片面之人。
我忍不住要抄引一段嵇康的原文——
夫元气陶铄,众生禀焉。赋受有多少,故人性有昏明。惟至人特钟纯美,兼周内外,无不毕备。降此以往,盖阙如也。或明见于物,或勇于决断,人情贪廉,各有所止。譬如草木,区以别矣。兼之者博于物,偏受者守其分。……(《明胆论》)
对于这种“至人”,同时代的阮籍有过更完整的论述。他说:
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故。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也。(《大人先生传》)
我舍不得把这些精彩的原文翻译成白话文,但读者只须诵读一遍就能感受,这实在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人格理想。
虽然是理想,但他们自己却做到了。对此,我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已有描述。
五
我花了那么多篇幅来讲魏晋名士,是想说明,中国智者曾经有过一个集体彻悟的时代。彻悟的重要标志,是投入对宇宙、对天地、对生命的宏观思考、本源思考。
我每次去欧洲,看到从古希腊到米开朗基罗、罗丹对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的精彩雕像,在敬仰之余总会产生一丝对比性的悲凉。这些被花岗石凝冻的卷发、长袍、高鼻梁、深眼窝,不管蒙受多少浮尘和苔藓,不管熏染多少战火和劫灰,都依然屹立在民众的头顶。欧洲,也因他们而心气高扬。中国有没有这种可以镌刻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似乎图像模糊,其实一点儿不差。你看即便同代人形容嵇康,已经往雕塑的路上走了。
魏晋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至少在外形上绝不会输于希腊同行们。但是,中国的思想长廊里很少有这些雕塑,有的多是峨冠博带、表情刻板、大同小异的官吏画像。即使有孔子的木版画像,那也实在太粗陋了。幸好,当代出现了写意派雕塑家,开始用灵动的青铜之诗来再现先哲神貌。
失去了魏晋时代的“型男”雕塑长廊,中国思想史就删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大思考平台。明明醒过,却又睡眼惺忪了,惺忪得那么懒散又那么烦躁。
我有幸,不小心早早地碰到了魏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明白了在巨大的灾难中如何看穿世态、解脱身心。我当时就觉得,魏晋名士离我很远,又很近。有了他们在前面,我就回不到那个壅塞、嘈杂的山谷中去了。后来,那个山谷中总有一双双手试图把我拉拽回去,我心中只要一念叨“魏晋”,像是神咒作法,我便定住了。
但是,“魏晋”二字在后代中国的实际影响并不太大。为此,我写的那篇《遥远的绝响》,重点在“绝响”。
这事,既要怪中国历史,也要怪魏晋名士。他们确确实实存在一个巨大的缺憾。
那就是,他们太局囿、太自我、太排他、太小圈。他们的思想经天纬地,但他们的身影却躲进了竹林。他们追求个性自由,却又过于自以为是。他们轻视礼教,却忽视了儒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从容赴死,但周围的民众却不知他们为何而死。他们啸傲山野,却不知离他不远处那些炊烟茅屋下的世俗人心。
那么,如何来弥补他们的这种缺憾呢?
其实,一种宏大的精神力量已经在他们身边出现,那就是佛教的兴起。
于是,我也随之继续往前走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