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之风起青苹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起社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起社

小说:大明之风起青苹作者:半瓶盐汽水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3-04-29 14:36:09
  吴国祯和孙传庭见卢飏说的和那书本写的基本一致,估计那大师对于以后的卦象真的没跟卢飏说,两人遂不疑有他,也不再追问卢飏。

  其后,几人又各个屋子寻找了一遍,却也再也没有其他书籍墨宝,便坐在大殿之上歇息,卢飏升了火,开始烤包子吃。

  走了一上午的路,三人都是很饿了,包子烤了以后特别的香,特别是肉馅的,一烤滋滋冒油。

  卢飏又拿出带来的水囊,洗了洗这庙中的陶罐,就着火烧水。

  这个时代没有碘伏,更没有自来水,虽然这水也是井水,但是卢飏出于安全考量,无论出门还是在家都喝开水,这水烧沸之后,起码能杀死百分之九十的细菌了。

  开水太过无味,卢飏又掏出茶叶泡了。

  一路上行来,吴国祯和孙传庭也都知道卢飏的做派,只道卢飏喜欢饮茶,却也没从别的地方上想。

  三人吃着包子,喝着茶水,坐在殿中谈论这推背图的卦象,卢飏借机向两人推销小冰河期的一些知识,借着推背图的卦象和大师的名头,说以后三十年,天气会越来越冷,水旱灾害会频发,特别是北方旱灾会越来越严重。

  因为有大师加持,卢飏说的话,两人也有几分相信,再加上最近几年,北方的山东河南安徽北部一带确实常发水灾,两人觉得卢飏说的也有道理。

  不过卢飏说的却不是依靠那推背图,而是说天气变幻的事,说每隔三百年,天气便会变冷,灾害频发,粮食减产,而且卢飏将此又与朝代更迭相比较。

  经卢飏这样一提醒,孙传庭和吴国祯两人发现,大多数王朝都没有超过三百年的,两相映照更觉得卢飏说的诡异,似乎又很有道理。

  “大明自洪武元年,至今也已经有两百多年了,按你这么说,咱大明岂不是要。。。。。。。”

  吴国祯说到这里,赶紧捂住了嘴巴。

  “你可别瞎说,我只是说之前的朝代鲜有超过三百年的,并没说咱大明,而且这个朝代的更迭也不光是天象变幻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土地兼并、吏治腐败,就拿去岁的山东水灾来说,若是各级官吏救灾及时,朝廷赈灾粮充足,还至于饿死人嘛。”

  卢飏话说的在理,孙传庭也是频频点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大明朝的国家运转就要停滞了。

  “反正若是按照现在这个节奏下去,这朝代更迭的规律,也很难逆转。”

  孙传庭敢说,性格也执拗,便将卢飏不敢说的说了出来。

  “唉,所以说咱大明务必要推行改革了,来场变法才是当务之急。”

  反正这是边远山区,四周也是无人,吴国祯胆子也大了起来,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探究历朝历代的变法之策,看看有什么良策能在大明施行。

  正值夏季,又是山间,这天气却是多变,几人说话间,屋外便已经天色大变,一股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黑云压到了这处山巅。

  卢飏几人正在讨论大明气数问题,忽然天象大变,几人顿时有些紧张,走到大殿之前查看,却见之前还是阳光明媚的天空,此时已经漆黑一片,加之狂风大作,砂砾漫天。

  卢飏心中一惊,心道:这不会是老天爷示警了吧。

  正思虑间,天上一道闪电劈过,接着就是轰轰隆隆的雷声,卢飏一个激灵,赶紧退回到大殿中。

  不过这时,却有一阵马嘶声,卢飏一拍大腿,心道:坏了,便又冲了出去。

  卢飏刚才将马栓到了院中的大槐树下面,此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那马虽然没有受惊,但却嘶鸣不止,估计也知道情况不大好,好让主人来救他。

  电闪雷鸣的山巅,又是空旷地带,卢飏去解马也是冒着生命危险了。

  冲到大树之下,赶紧解开缰绳,拉着那马便往大殿中飞奔,一人一马刚进到大殿中,便见一个闪电劈来,接着就是轰的一声爆响。

  卢飏转头看去,却见刚才那个老和尚居住的偏殿被雷劈中了。

  孙传庭和吴国祯这时也挤在大殿的门口往外看,这一看却是汗毛倒立,吴国祯一个趔趄便坐在了地上。

  “好险!”

  孙传庭是军户出身,定力要比吴国祯强的多,见那偏殿被雷劈中,也只是一声好险而已。

  不过卢飏却比孙传庭和吴国祯都后怕的多,因为他知道在这种山间的空旷地带,这样突兀的建筑物很容易招雷劈,而且他跟那俩人还不一样,他对目前三人待的大殿也是很担心。

  但是担心也没什么用,这时候待在屋内要比待在屋外更安全一些。

  好在那道闪电之后,接着便是倾盆大雨而下,闪电倒是没有了。

  被闪电击中之后,那偏殿猛然起了大火,但随之而来的大雨却又接着将大火扑灭了,似乎这闪电就是为了劈那偏殿而来。

  卢飏三人坐在大殿的门口,看着那已经损毁的偏殿,没有人说话,倒是卢飏的马一个劲的用嘴拱卢飏,好似是在感激卢飏刚才救了它。

  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刻钟的功夫,雨便停了,接着黑云散去,西边的太阳又冒了出来,一道彩虹挂在对面的山上。

  对于这等奇观,卢飏也是纳闷,莫非这闪电真是为了劈那偏殿而来?

  吴国祯此时再看手中那本推背图,却已经是不一样的感受了,对于这本劫后余生的书,吴国祯决定要好好保存。

  三人不敢再在庙中逗留,牵着马,径直便往山下而去,一路上说起这场奇遇,三人皆是暗道有机缘。

  这场雨下的很大,三人下山时,路边的小溪已经变成了小河,水流潺潺,最终汇到了山间的大河中。

  三人又行了一个多时辰,便回到了卢家洼,却发现卢家洼周边的地方并没有下雨,三人又道稀奇。

  不过这夏季的雨其实就是一片云彩,这云彩飘到了哪里就在哪里下,说起来却也没什么稀奇的。

  不过三人还是对那场雨,那场雷印象深刻,特别是劈了那座找出来推背图的偏殿,似乎也有什么隐喻。

  晚间,卢飏三人喝了酒压了惊,再说起那本推背图,吴国祯和孙传庭似乎都感觉自己身上有了中兴大明的责任。

  但是卢飏受过现代科学的教育,对于山巅建筑被雷劈的事他能用科学知识来解释,感受上便没有孙传庭和吴国祯强烈,不过因为他对于自己穿越到了明朝的事情也没法解释,所以也觉得那雷和那本推背图似乎在向自己传递什么。

  不过卢飏与其余两人不同,卢飏担心的是,这到底是是让自己改变历史的进程还是不让自己改变,但卢飏后来一想,若是不让自己改变历史进程,那为嘛又让自己穿越四百年迷雾来到这晚明呢。

  但是孙传庭和吴国祯却是不一样的心境,他俩则觉得这是上天选中自己,此生要为大明国祚绵长而奋斗了。

  对于这样的结局,卢飏也感到好笑,不过自己能在大明改革路上多两个死忠的帮手,卢飏还是很欣慰的,当下便又对着二人一阵忽悠,最终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他要结社。

  晚明文人都喜欢结社,朝廷上的各党各派自不用提,就是民间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社团,比如复社、湘社、赣社和齐社等等。

  这些民间的社团组织不同于朝廷的党派,只是一些士子聚在一些交流时文的组织,非常松散,这其中以复社最为庞大,而且组织也相对严密一些。

  当然复社主要是有一些在野的东林党大佬支持,将其作为东林党日后的补充力量的来培养,在朝堂上也有一些地位。

  因为卢飏也担心被朝廷以及其他党派注意,所以便以士子研习时文的名义来结社,当然这入社条件却要严密,一定要选择以改革大明为己任的士子来参加。

  等到日后卢飏羽翼丰满了,这些社团的士子便是卢飏推行改革的帮手和助力。

  这时代士子结社成风,有时候三五人便会结成一社,孙传庭和吴国祯两人听说卢飏要结社,便欣然同意,当下便与卢飏讨论起社名社规来。

  孙传庭和吴国祯开始提了几个名字,叫:中兴社或者复兴社、振明社,但是卢飏觉得这名字太过大气,不利于社团草创隐蔽发展的宗旨,便提议叫文起社。

  文起二字,取自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这是苏轼赞誉韩愈引领古文运动的文字,原文是“文起八代之衰”,而卢飏将文起二字用在这里,也是要传承历代变法之意。

  另外,晚明时期士人中间也发起了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言事,文种实际,所以在晚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话本小说,而且有许多经典传世的长篇小说,这才之前的朝代是绝无仅有,这意味着,传承数千年的华夏文化又诞生了新的文化形式。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这个社名,一看就是士子讨论八股时文的社团,非常普通,可以隐秘在晚明众多民间社团之中。

  一番说明之后,吴国祯和孙传庭便也同意的卢飏的意见,文起社的名字便算是定下来了,而且也有了三位首届社员。

  随后的几天,卢飏三人讨论了入社的条件,当然,这条件定的并不苛刻,卢飏打算在社里宣扬自己的一些理念,好让更多的人认同,所以社规便很松散。

  在卢家洼呆了五日,因为孙传庭和吴国祯还要赶着回乡,卢飏便也没有再留他们,给他们一人雇了一辆马车,便送他们往山西而去了。

  送走了吴国祯和孙传庭两人,卢飏又在卢家洼呆了几日,卢飏找了个机会跟老爹说了,将奴仆改为雇佣的想法,老爹自然有些不理解。

  “风哥,别的秀才家中都有奴仆,为什么咱家不能有,而且朝廷允许秀才家可以使唤仆人,这事爹跟张员外打听了,况且咱家奴仆也不多啊,人家张员外光伺候的奴仆就有五六个。”

  卢满仓坐在官帽椅上,有些犯愁。

  不过卢满仓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那伺候张员外的奴仆还都是十八少女呢。

  卢满仓看了看坐在另一边的卢飏老娘,想了想,又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爹,我没说不让你使唤人,就是换个形式,让穆叔秋菊和正叔一家跟咱家签个雇佣契,可以五年一签,到时候咱愿意用人家就让人家继续签,若是人家不想在咱家了,咱也不拦着他们,反正咱家有银子,想来咱家帮佣的有的是人。”

  对于卢飏老爹这种地道的农民,卢飏跟他说那些家国天下的大道理他也不懂,再讲明末投献成风影响朝廷财政收入更是对牛弹琴。

  卢飏没办法,也只能对老爹软磨硬靠。

  “爹,孩儿以后是要立志中举做官的,将来投献的人肯定还会更多,到时候咱们看不过来,那些人就会打着咱家的旗号在外面招摇撞骗,欺男霸女,这些到时候都会算到儿的头上,那时候反而不利于儿的仕途了。”

  卢飏灵机一动,从官帽子上来劝老爹,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风哥说的也是,我记得你姥爷当年就伺候过一任县太爷,那县官不休德政,放任家仆在外面打死了人,结果被人告到了八府巡按那里,结果官就没得做了,灰溜溜的回老家了。”

  卢飏老娘因为家庭原因,对于官宦仕途到有一定了解,卢飏一说,她便明白了。

  “真有这么邪乎?”

  卢满仓还是有些怀疑。

  “那可不是,你这种地的,哪知道官场的上的事,风哥姥爷说过,有一个官就八府巡按,权力大着呢,每天啥也不干,就看哪个官做得不好,到时候一封信送到皇帝面前,这官便做到头了。”

  卢沈氏知道一些官场上的事,但因为离家时年少,知道的也不过,所以将巡按御史说成了八府巡按。

  “哎呀,风哥,还真是你娘说的这样?”

  卢满仓又问卢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