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纳米崛起 > 第四百四十章 贯通

第四百四十章 贯通

小说:纳米崛起作者:岭南仨人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4-11-03 22:37:26
  11月26日。

  徐闻县西南角方向的琼州海峡。

  距离灯塔角大约17公里的海底,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一期工程的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进入了安全特种车中。

  飞鹏工程的总工程师黄新明、中建的副总工程师李丰,盯着操作页面的模拟画面。

  由于海底隧道是从两头向中间挖掘的,全长37公里的琼州一号线,处于海底的部分,长度是33.6公里,两头的汇合点,就在16.8公里处。

  经过一年多的全力施工,考虑到泥沙层容易崩塌的地质条件,在突破陆地岩层区后,施工团队采用了顶管的施工,配合盾构机的方案。

  平均每天可以推进50~60米,今天终于到了两头汇合的日子。

  从临高县过来的那一段隧道,目前已经完全停工,等待徐闻县这一段挖通最后10米的泥沙层。

  “5米,临时顶管跟上。”李丰紧张的喊道。

  “收到。”

  由超级材料打造的临时顶管,在八套液压机的作用下,缓缓跟着盾构机向全推进。

  在顶管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合金阻隔网,是为了预防前方突然崩塌,海水带着大量泥土冲击施工区域。

  而泥沙阻隔网后面,上百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配备了清一色的特制外骨骼,这是专门定制的潜水型外骨骼。

  就算是前方突然崩塌,他们也可以在海水中存活下来,上个月临高段就发生了一次崩塌,大量海水冲入施工区域,工人凭借外骨骼和特制安全车,成功从中撤退出来。

  琼州海峡海底隧道的修建,为国内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积累了众多经验和技术,以后修建其他地区的海底隧道,都可以用上这些经验和技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盾构机、顶管缓缓推进着,工人们快速铺设着管壁。

  4米……

  3米……

  ……

  当最后几十厘米的临时水泥层,被盾构机削开推倒的那一刻。

  布置在临高段那边的监控摄像头,清晰的将这一幕记录下来,被同步传输到安全车里面。

  “成功了!”一直默不作声的黄新明振臂高呼起来。

  “太好了!”

  “我们做到了!”

  “哈哈……”

  不少人喜极而泣,或者激动得语无伦次。

  随着最后10米泥土层被贯通,一众工程师和工人,也从激动中清醒过来,开始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顶管继续跟着盾构机向南缓缓移动,工人花费了三个多小时,将最后管道连接起来。

  从安全车中走出来,李丰看着这条巨大的隧道,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一系列海底隧道中,最大最长且难度最大的海底隧道。

  站在隧道底部,李丰仿佛走进巨人国度一般。

  “非常震撼!”一旁的黄新明,也是赞叹不已。

  由于采用套管方案,目前他们只完成了外管,而后面还有一条内管,内管不需要考虑挖掘隧道、岩土层崩塌,施工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经31公里的长度修建,只剩下最后的6公里。

  李丰戴上头盔,缓解一下胸闷:“外管完成了,内管估计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合拢了。”

  “我们要准备下一步工作了。”黄新明一边说,一边返回安全车。

  外管成功合拢,内管也快合拢,并不代表工作的完成,他们还需要考虑通气井的建设。

  超长海底隧道的通风透气问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不设置公路通过功能,只允许铁路通过,将可以不考虑通风透气的问题。

  海底隧道的内部非常密闭,而琼州海峡海底隧道的平均深度,为海平面以下150~180米,长度又达到了37公里。

  一旦大量机动车进入其中,发动机需要燃烧做功,会导致隧道内部的氧气被大量消耗,而废气则迅速增加。

  如果仅仅依靠自然通风,根本满足不了隧道内部的消耗,很快就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在隧道内部缺氧,除了电动车可以正常使用,燃料型的发动机都要歇菜,车上的司机和乘客都可能窒息而亡。

  总不能每一辆进入隧道的车,都配备一个氧气瓶吧!

  那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要维持隧道内部正常的气体成份,建造通气井,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

  安全车向北行驶,黄新明和李丰来到001号通气井,通气井的设计方案,并不是直接设置在外管上面的,而是先开一条水平纵管。

  水平纵管的直径12米,长度500米,同样是内外管设计,内部设置三道闸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将通气井和隧道隔开。

  在水平纵管内部,有进气管和排气管,通过电动机进行强制换气,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管径为1.5米,一个通气井布置两条进气管和排气管。

  进气管和排气管,从水平纵管的一端,延伸到海面的换气平台上,为了维持通气井的平衡,在水平纵管的下方,设置了一条深度200米的平衡固定柱。

  黄新明进入001号通气井的施工现场,目前这个通气井,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只要中船重工的换气平台送过来,就可以连接起来。

  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一共需要8个通气井,其中6个在海面上,2个在陆地上。

  本来4个通气井就够用的,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设计多一倍的数量,目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虽然大地震概率比较小,但并不是没有,而且琼州是台风高发地区,万一换气平台出现意外,还可以通过备用的通气井,保证隧道内部的正常通风换气。

  黄新明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转过头向李丰说道:“这边问题不大,我们去内管施工区看看。”

  “好。”李丰点了点头,将通气井的情况记录在平板电脑上。

  安全车继续向北,沿途都是内管,数以百计的工人,着工作型的外骨骼,在默默地忙碌着。

  内管其实就是一条超级公路。

  不过由于是在海底,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加多。

  比如照明系统、应急系统、救援系统、灭火系统都要考虑到。

  在设计过程中,一众工程师和设计师还是觉得内外套管不够,也增加了水密舱的设计方案。

  如果万一其中一段管道,内外管都破裂了,还可以通过水密舱门,将其中破裂区域和正常区域隔开。

  另外利用通气井的水平纵管,设计了紧急逃生通道,可在紧急情况下,就四条换气管道,变成人员离开的逃生通道,也可以变成救援人员的进入通道。

  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将是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考虑进入了,确保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可以安全使用百年以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