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盐制改革,朱由检的打算
“怎么,朕说的不对吗?”朱由检冷冷问道。
“陛下圣明。”洪承畴和袁可立流着汗附和道。
“大明设立了六个都转盐运司,还设立六个提举司,用来管理天下盐政。然而各个衙门中的官吏数量实在太少,根本就管不过来繁杂的盐政。
拿两淮盐运司来说,袁爱卿,你刚刚审过盐运司案子,当知道盐运司官吏数目?”朱由检看向了袁可立。
“两淮盐运司在册的官员有六十人,吏书皂快加起来一百多人。”袁可立回道。
“那两淮盐运司下属部门又有多少?”朱由检问道。
“两淮盐运司下辖三个分司,下辖三十个盐场,两个批验所。”袁可立道。
“三个分司,三十个盐场,总共才六十个官员,抛去扬州城盐运司和三个分司内的官员,每个盐场官吏数量也就一个人,一个人,能管得了诺大规模的盐场吗?”朱由检质问道。
洪承畴和袁可立皆默然无言。盐运司衙门官吏数量还算多了,像其他衙门,官吏数量更少!
比如县衙中,也只有县令、县丞、主簿、典史等寥寥几个有编制的官员,再加上几个身份低贱的胥吏,至于大部分衙役,只算役,根本就没有编制。
不仅是县衙,其他衙门也都如此。比如巡抚衙门,名义上在册的官员只有巡抚一个人!堂堂巡抚,管数个府甚至一个省的封疆大吏,朝廷竟然不给配备下属。只靠一个人怎么管的过来如此繁杂的事情,没办法只能自行招募幕僚,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事物。
官越大,养的幕僚就越多,以至于一些地方盛产幕僚,读书不成便给人当幕僚,也不失一个好的出路。
当然,朱元璋最初设置这么少官员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官员太多给百姓造成负担,然而官员少又如何处理过来繁杂的事务?
而虽然朝廷省了给官员发的俸禄,但却逼着官员贪污,不然哪里养活得了数量庞大的幕僚。毕竟不是谁都是海瑞,所有的政务都能自个来。
淮安、扬州两府沿海上千里的盐场,都归盐运司管理,灶户总人口加起来足有数十万之多。管理灶户,组织生产,保持航道畅通,兴修水利,赈济受灾的灶户,这些都是盐运司的职责,然而盐运司就这点人哪里管得过来。
对很多事情,盐运司根本不管不问,也问不过来。盐区的事情由豪灶们负责,豪灶是灶户中的强者,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其他灶户相当于豪灶的雇工。食盐转运贩卖的事情则交给了盐商。而盐运司只管收钱。
正是因为盐运司衙门的不作为,才催生了盐制的彻底败坏。而盐运司不作为的很大原因也是人手不足,根本管不过来,也懒得去管。
“故要想使得盐政得到改善,必须彻底改变现在的盐制!派出大量的官吏,从灶户管理,到食盐的收购,盐税的征收,私盐的查剿,都要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朱由检道。
“在生产食盐的盐区,要打击豪灶,把所有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两淮盐区共有三十个盐场,每个盐场设立一个衙门,衙门设立场长职位,其下设立各局,分别管理盐场方方面面,负责管理盐场所有灶户,管理盐场食盐的生产等一切流程。所有灶户从今以后皆为盐场工人,每月皆发给固定薪水,再加奖金,干的多盐场效益好挣得钱就多。
盐场设立专门的局,负责所产食盐的销售,再设专门的局,管理卖掉食盐的银钱。由税务部派专员进驻盐场,按照销售比例征收盐税上交朝廷。盐场的剩下的收益,一部分用于发放官吏工人薪水,剩下的再按比例上交一部分给分司和都转盐运司。都转盐运司要负责盐区河流道路交通,保证盐运通畅,要负责整修水利,负责管理监督所有盐场。
盐场食盐的出场售价,由盐运司衙门统一制定并征求朝廷同意,任何人不得擅改售价,违者严惩。
而食盐的转运、贩卖到各省各府,则由盐商们负责。取消窝本门槛,任何盐商只要在盐运司备案,每年缴纳一定管理费用,再按照贩盐数量照章缴纳盐税,皆可从事食盐生意。但是在各省各府,食盐售价统一确定,盐商没有销售定价权。如此盐商们不能擅卖高价,百姓们也不用吃高价盐,又打压了私盐的生存空间。
至于食盐出场价格和各地销售价格,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如何制定,总之要让盐场工人能靠着制盐养家糊口过上好日子,又能让各地百姓吃上低价盐,又要让朝廷获得较高盐税,还不使盐商利润太大。盐商靠贩卖食盐能赚钱,但赚的钱永远不能再是暴利!
从今往后,盐商贩卖食盐不需要盐引,只要在盐运司备案的盐商皆可去盐场买盐然后自行运到各地贩卖,其盐税由盐场税务部门负责征收,折合在食盐出场价格里面。如此从盐场出的盐不可能再有私盐存在。
每个盐场皆组织场卫,专门负责稽查是否有人私下制盐,盐运司衙门在各盐场派出专人监督盐场运转,再定期派出官员巡查各处盐场,严查有无贪腐违法现象。
各个税关的职责不再是征收盐税,而是检查盐商所带盐数量和盐场出场批条数量是否一致,否者即为私盐。
任何人敢贩卖私盐一律严惩,发配劳役直至抄家杀头!”
朱由检一口气把自己的关于盐制的想法全部说出,这些想法很多都是和洪承畴商议所致,故洪承畴表现还算淡定。而袁可立却听得目瞪口呆,简直惊为天人。
严控食盐生产,把所有灶户编为盐场工人,给以足以养家的薪水奖金,在生产环节杜绝私盐存在,再通过制定出场价和销售价控制食盐卖卖,使得盐商没了上下其手的空间,只能老老实实按照朝廷画出的路线去做生意。贩盐能赚钱,但不会有暴利,如此很多盐商便不会再冒杀头的危险去卖私盐。
没了私盐,所有食盐都要交税,如此朝廷的盐税收入将会大大增加,甚至能增加十倍也不一定。
每年上千万两银子的盐税,想想都让人感到激动!
而最重要的是,取消了窝本制度,降低了贩盐门槛,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去盐场买盐,至此一条,查抄大盐商们造成的恐慌便不复存在。能有机会从事食盐买卖,虽然是利润大大降低的食盐买卖,足以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如此,谁还管那些贪婪的窝商们的死活啊!
袁可立能够想象,只要盐制改革消息传出,扬州城很快便会从恐慌中稳定下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陛下圣明。”洪承畴和袁可立流着汗附和道。
“大明设立了六个都转盐运司,还设立六个提举司,用来管理天下盐政。然而各个衙门中的官吏数量实在太少,根本就管不过来繁杂的盐政。
拿两淮盐运司来说,袁爱卿,你刚刚审过盐运司案子,当知道盐运司官吏数目?”朱由检看向了袁可立。
“两淮盐运司在册的官员有六十人,吏书皂快加起来一百多人。”袁可立回道。
“那两淮盐运司下属部门又有多少?”朱由检问道。
“两淮盐运司下辖三个分司,下辖三十个盐场,两个批验所。”袁可立道。
“三个分司,三十个盐场,总共才六十个官员,抛去扬州城盐运司和三个分司内的官员,每个盐场官吏数量也就一个人,一个人,能管得了诺大规模的盐场吗?”朱由检质问道。
洪承畴和袁可立皆默然无言。盐运司衙门官吏数量还算多了,像其他衙门,官吏数量更少!
比如县衙中,也只有县令、县丞、主簿、典史等寥寥几个有编制的官员,再加上几个身份低贱的胥吏,至于大部分衙役,只算役,根本就没有编制。
不仅是县衙,其他衙门也都如此。比如巡抚衙门,名义上在册的官员只有巡抚一个人!堂堂巡抚,管数个府甚至一个省的封疆大吏,朝廷竟然不给配备下属。只靠一个人怎么管的过来如此繁杂的事情,没办法只能自行招募幕僚,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事物。
官越大,养的幕僚就越多,以至于一些地方盛产幕僚,读书不成便给人当幕僚,也不失一个好的出路。
当然,朱元璋最初设置这么少官员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官员太多给百姓造成负担,然而官员少又如何处理过来繁杂的事务?
而虽然朝廷省了给官员发的俸禄,但却逼着官员贪污,不然哪里养活得了数量庞大的幕僚。毕竟不是谁都是海瑞,所有的政务都能自个来。
淮安、扬州两府沿海上千里的盐场,都归盐运司管理,灶户总人口加起来足有数十万之多。管理灶户,组织生产,保持航道畅通,兴修水利,赈济受灾的灶户,这些都是盐运司的职责,然而盐运司就这点人哪里管得过来。
对很多事情,盐运司根本不管不问,也问不过来。盐区的事情由豪灶们负责,豪灶是灶户中的强者,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其他灶户相当于豪灶的雇工。食盐转运贩卖的事情则交给了盐商。而盐运司只管收钱。
正是因为盐运司衙门的不作为,才催生了盐制的彻底败坏。而盐运司不作为的很大原因也是人手不足,根本管不过来,也懒得去管。
“故要想使得盐政得到改善,必须彻底改变现在的盐制!派出大量的官吏,从灶户管理,到食盐的收购,盐税的征收,私盐的查剿,都要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朱由检道。
“在生产食盐的盐区,要打击豪灶,把所有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两淮盐区共有三十个盐场,每个盐场设立一个衙门,衙门设立场长职位,其下设立各局,分别管理盐场方方面面,负责管理盐场所有灶户,管理盐场食盐的生产等一切流程。所有灶户从今以后皆为盐场工人,每月皆发给固定薪水,再加奖金,干的多盐场效益好挣得钱就多。
盐场设立专门的局,负责所产食盐的销售,再设专门的局,管理卖掉食盐的银钱。由税务部派专员进驻盐场,按照销售比例征收盐税上交朝廷。盐场的剩下的收益,一部分用于发放官吏工人薪水,剩下的再按比例上交一部分给分司和都转盐运司。都转盐运司要负责盐区河流道路交通,保证盐运通畅,要负责整修水利,负责管理监督所有盐场。
盐场食盐的出场售价,由盐运司衙门统一制定并征求朝廷同意,任何人不得擅改售价,违者严惩。
而食盐的转运、贩卖到各省各府,则由盐商们负责。取消窝本门槛,任何盐商只要在盐运司备案,每年缴纳一定管理费用,再按照贩盐数量照章缴纳盐税,皆可从事食盐生意。但是在各省各府,食盐售价统一确定,盐商没有销售定价权。如此盐商们不能擅卖高价,百姓们也不用吃高价盐,又打压了私盐的生存空间。
至于食盐出场价格和各地销售价格,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如何制定,总之要让盐场工人能靠着制盐养家糊口过上好日子,又能让各地百姓吃上低价盐,又要让朝廷获得较高盐税,还不使盐商利润太大。盐商靠贩卖食盐能赚钱,但赚的钱永远不能再是暴利!
从今往后,盐商贩卖食盐不需要盐引,只要在盐运司备案的盐商皆可去盐场买盐然后自行运到各地贩卖,其盐税由盐场税务部门负责征收,折合在食盐出场价格里面。如此从盐场出的盐不可能再有私盐存在。
每个盐场皆组织场卫,专门负责稽查是否有人私下制盐,盐运司衙门在各盐场派出专人监督盐场运转,再定期派出官员巡查各处盐场,严查有无贪腐违法现象。
各个税关的职责不再是征收盐税,而是检查盐商所带盐数量和盐场出场批条数量是否一致,否者即为私盐。
任何人敢贩卖私盐一律严惩,发配劳役直至抄家杀头!”
朱由检一口气把自己的关于盐制的想法全部说出,这些想法很多都是和洪承畴商议所致,故洪承畴表现还算淡定。而袁可立却听得目瞪口呆,简直惊为天人。
严控食盐生产,把所有灶户编为盐场工人,给以足以养家的薪水奖金,在生产环节杜绝私盐存在,再通过制定出场价和销售价控制食盐卖卖,使得盐商没了上下其手的空间,只能老老实实按照朝廷画出的路线去做生意。贩盐能赚钱,但不会有暴利,如此很多盐商便不会再冒杀头的危险去卖私盐。
没了私盐,所有食盐都要交税,如此朝廷的盐税收入将会大大增加,甚至能增加十倍也不一定。
每年上千万两银子的盐税,想想都让人感到激动!
而最重要的是,取消了窝本制度,降低了贩盐门槛,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去盐场买盐,至此一条,查抄大盐商们造成的恐慌便不复存在。能有机会从事食盐买卖,虽然是利润大大降低的食盐买卖,足以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如此,谁还管那些贪婪的窝商们的死活啊!
袁可立能够想象,只要盐制改革消息传出,扬州城很快便会从恐慌中稳定下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