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明末第四天灾 > 附录:关于闯王宝藏的一些考据和猜测

附录:关于闯王宝藏的一些考据和猜测

小说:明末第四天灾作者:脑疯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1-07-10 10:33:10
  我从小就十分迷恋宝藏的故事,无论中国的或者外国的都十分的迷恋,在哪本杂志或者报纸上如果看到类似于宝藏的传闻,都千方百计的剪下来,集中粘贴到一个“大演算”的本里。

  后来看了金庸老先生的《雪山飞狐》,对辽东乌兰山玉笔峰后的闯王宝藏心驰神往。甚至把学校图书馆里那本画有辽宁朝阳一带的地图册反复拿来借阅,进行研究描红。在地图上,乌兰山的位置只是一个小点,我在上面不知道画了多少个红圈和标注。

  再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知道了闯王宝藏不可能藏在辽东。一个满清最大的敌人,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国家宝藏,埋到敌人的老巢里?即便是有灯下黑,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想法。那几十车的财物,千里迢迢之下,也运不出关啊。

  然而我对闯王宝藏终究是不死心的,在前几年张献忠的沉船之宝被陆续挖到之后,我更是激动不已。

  于是我沿着大顺军的发展脉络,希望能在纷杂的明朝时人笔记,或者历史典籍中,再加上一些个人主观猜想,能查到一些闯王宝藏的线索。(我对宝藏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反正只要没挖到,就不能否认它不存在。如果挖到了.......咳咳)

  总之,最后整理出来的,也就是现在读者大人您看到这篇文字了。

  那么首先是这个“闯王宝藏”是怎么来的呢,那就是李自成部队初期的主要经济来源————“追脏助饷”

  在大顺朝初期,一直宣传的是三年免征钱税,军队所需的银子,都是通过“追脏助饷”得来的。

  在崇祯十四年,李自成进入河南之前,李自成已经被明军打到销声匿迹,最多也就千、八百人。显然这时候李自成是没钱的。

  打下了河南的洛阳之后,开了福王朱常洵的王宫,赚到了第一桶金。具体拿了多少钱不知道,但是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第一个是明人的笔记,说是在李自成攻打襄阳的时候,守城的官军大骂“王府金钱百万,却一毛不拔,空着肚子让我们杀贼,让我们都饿死吗?”(《绥寇纪略》卷八《寄园寄所寄》卷九《二申野录》卷八)

  这里的金钱百万是一个虚数,但很显然福王府里是有很多钱的。

  后来李自成破了福王府,这个钱大致有两个去处。

  其一:是赈济了百姓,进行募兵扩军

  (《豫变纪略》:远近饥民荷旗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

  当然,这个赈济肯定不是白白拿出粮食和银钱给大家用,我想多半是要付出些代价的。

  (《平寇志》卷四、《绥寇纪略》卷九:募人为兵,月给银五两,饥民趋之鹜)

  其二:运往山里

  顾诚在《明末农民战争史》里说:运往山区,充作军用(P143页)

  当然,顾老先生写的书只能算作历史参考书籍,不能当做史料来用。但是顾老的考据,我想还是很扎实的,他既然这么说了,我想“运往山中”的说法肯定是在哪里看到过。

  可惜顾老爷子并没有说怎么运的,又运到了哪个山区。

  不过李自成大军的运动轨迹,这一段是很清楚的,十二月份从商洛山中而出,十二月初破郏县,二十一号破宜阳,再之后便攻打了洛阳。

  所以说,如果按照正常思维的话,当时李自成羽翼未丰,突然得到了福王府的大笔银钱,也一定会有藏些家底,防止以后万一兵事不利,有了这些银钱,也可作不时之需的想法。

  所以顺着自己的进攻路线,运回到最近的商洛山中。这一点是可信的。于是我在◆商洛山◆这个地方画了个重点符号。

  再之后的一个月,张献忠出川破了襄阳,拿了襄阳王宫的很多钱,等李自成后来再得到襄阳的时候,钱都被张献忠拿走,基本就是个空城了。(《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四:(张献忠)发银十五万以赈灾民)

  在此之后,李自成走上了发迹的道路。三打开封,最后开封被黄河大水淹了,(这段复杂,三种说法都有典籍佐证,有机会的时候需要单独讨论)整个城市都埋在了淤泥之下。

  反正开封里面的钱谁都没得到,后来崇祯皇帝还找了些太监去清淤挖宝,不过收获也不多。

  所以开封城肯定是没钱赚的,不过后来在陕西西安的秦王宫和陕西的太原,李自成都是赚了盆满体满。只是那个时候大顺军已经家大业大。军费开支已经成了一个甩不掉的重担。

  李自成在陕西东渡黄河以来,可以说明军望风而降。而这些投降过来的明军,就是一张张吃饭的嘴。人家投降过来了,崇祯多年积欠的饷银不说补发一下吧,至少这个月的饷银现钱总不该亏欠了吧。

  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时候李自成非但没攒下什么钱,恐怕还要花出去不少。一直到重头戏的来临,大顺军攻占北京。

  所谓◆闯王宝藏的传说◆也就是来自这里了。

  那么李自成在北京城弄到了多少钱呢,每个典籍上记载不一。

  《甲申纪事》说: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子一百五十万两。

  《甲申核真略》说: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金若干万

  《二素记事》:李自成括内库银九千几百万,金半

  研究明末的历史专家顾诚老先生也认为这笔钱相当的庞大,他的考据是:银子三千七百万,金子一百五十万两。

  之后就是“追脏助饷”了,按照官员的级别,明码标价。拿不出这些钱就打,甚至打死。

  (《甲申核真略》给出了拷掠官员的具体价码: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五万、三万科道五万吏部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署以千计.....)

  我想,按照常理来说。这种拷掠除了收黄金、白银等现钱外,其他一些珍贵首饰,古玩等应该是可以作价的。

  当然,后来“追脏助饷”扩大化了,或者说太“公平”了,没有做到团结一切需要团结的力量,居然追脏助饷到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的身上。

  导致了辽东吴三桂集团对大顺王朝的不信任,最后降而复叛,最后一片石顺军被辽东铁骑和清军的联合部队打出了惊天大逆转。

  一片石之后,李自成带着他从北京拷掠而来的财物(闯王宝藏)一路西奔。而吴三桂和多铎在一片石战役后,没有进入北京城修整,而是被多尔衮指派,想在河北境内截留住李自成从北京获得的大量财宝。

  那么吴三桂和多铎截留住闯王宝藏了吗?当然没有!

  在河北境内,清军的一路追击,大顺军逃跑之余,一共打了两场阻击战。

  第一场是在庆都打的(河北望都县),这一仗是谷英(谷可成)殿后,打的绝户仗。最后谷英部队为了殿后,阻止清军的追击竟然全部战死沙场,谷英也在此役中阵亡。

  谷英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是打开史料就可以看到,大顺军以军功封侯的不过寥寥十数人,蕲侯谷英在大顺军中的排位,应该是前十名的。也就是说可以稳稳进入大顺十大开国元帅的人物。

  这样一个大人物居然就在这场阻击战中死掉了,虽然史书上的记载只是寥寥数个字,但此战之惨烈,也可想而知。

  (由于史料缺失,这个大顺军蕲侯究竟叫“谷英”还是叫“谷可成”,又或者叫“谷大成”。现在都是个谜了,暂且叫谷英吧)

  第二场阻击战是在真定打的,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正定这个地方。李自成亲自出战,据说还受了点轻伤。

  然而这两场仗都没留住大顺军的主力,最后还是让大顺军逃了。

  在《保定府志》卷十七有一段记载很有意思,“大内锦绮缠挂在树上,铸金为瓴甋抛置道右”

  瓴甋就是瓶子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殿后的军队在逃跑的时候把绸缎挂在树上,把一些铸金的瓶子扔在道旁,来让追兵捡拾,以迟滞清军的追击速度。

  那么从这句话中就能有两个结论。

  第一个:李自成从北京得来的宝藏里面确是不光是金银,还有一些“财宝”。比如这个“铸金为瓴甋”。你说我能不能理解成宣德炉一类的东西呢?

  第二个:这些东西都是殿后的部队扔在地上的,那么最前面跑的主力部队,拿的宝贝肯定更多,也更好。

  换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如果后面有人追杀我,我跑的时候肯定把冰箱彩电这些笨重的东西先扔了,怀里揣着的是更为精细的大金镯子,小手表....嗯,或许还有笔记本电脑。

  最后,多铎和吴三桂他们一路追击到太行山的脚下,史书记载“马困人疲,不能远遂”于是回转了北京。李自成的大军连同宝藏也过了井陉、固关进入到了山西境内。

  李自成携带宝藏的大部队等过了太行山以后,就没有受到任何攻击了,李自成带着“闯王宝藏”安稳的进入了太原城。

  这个时候李自成做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就是分派各路人马守住太原城的几处碍口,(马崇禧守固关陈永福守太原,张天琳、姜瓖守大同)

  自己居然不在前线指挥山西的作战,而是带着部队回到了陕西。(正是这个决定,也导致了后期山西局势的全面败坏与崩盘)

  那么李自成为什么急着回西安呢。我认为很大的一个可能就是把“闯王宝藏”运回去!

  紧接着,历史就走到了我这本书《明末第四天灾》的开始阶段,清廷分派东西两路大军直取中原。(进兵路线就不详细说了,跟本文无关)

  李自成和多铎在潼关大战了十三天,由于阿济格军团这时候也从延安,御林方向下来了,两军夹击之下,李自成知道西安难保,最后决定放弃西安,以倾国之兵去攻打南京。(如果玩过早期即时战略游戏的玩家都知道,这里有个专有的黑话名词,叫做“换家!”)

  但既然称作“换家”,首先来说就要搬家,就像我书中所说的那样,金银什么的都好办,这玩意是硬通货。

  可你手里拿两个青花大梅瓶和一卷顾恺之的画轴,你找谁换钱去啊。要知道那可是乱世,有些地方甚至都人肉相食了,谁还要买你这古董。即便是再好的东西,也一时难以卖上一个好价钱啊。

  (关于◆闯王宝藏◆里到底有什么宝物,其实我在《明末第四天灾》里也大致猜测了一下,反正我估计也就是这些东西了)

  这些东西很多,卖没出卖,带又带不走,那么怎么办呢?我认为埋起来,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那么埋在哪呢?如果打开地图就会发现,离西安城最近的山区,就是下面的八百里秦川了。

  而商洛山区,也是秦岭的一部分。

  这个地方对于李自成来说,可是太熟了。

  首先呢,姚雪垠老在《李自成》的小说里干脆就说李自成在商洛山中待了两年,要知道姚老《李自成》在重要的地方可绝不含糊,看成半部史书并不为过。跟三国演义那种戏说可是完全不同的。

  明末历史专家顾诚老虽然不认可姚老在商洛山中待了两年的说法,但也说李自成在三省交界的山区里偃旗息鼓了两年(当然,这个山区也包含了商洛山),最后是从商洛山的方向进入河南,开始了征战天下的开端。

  而各种史料驳杂不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崇祯十一年——崇祯十三年的这段时间,李自成在商洛山的确是大量活动过的。

  第二呢,李自成不但对商洛山这地方极熟,而且根据我之前的研究,李自成在得到福王府的宝物后,曾在商洛山中埋了一次。

  按照“犯罪心理学”来说,人类的行为模式,很容易重复之前的成功经验。

  既然李自成在商洛山中埋了一次宝,那能不能埋第二次宝贝呢?我觉得大有可能!

  第三点呢,就是李自成的行动轨迹,别忘了李自成放弃西安后,进入湖北境内,是要经过商洛山的。有了之前的猜测,再加上这一条,是不是几率更大了一些呢?

  所以我才在《明末第四天灾》中,各种铺垫,让熊元霸又是跳崖,又是溯溪而上。跋山涉水,从水经注的松果山位置,一直跑到崤山的水流支脉,最后又费劲巴拉的跑到了商洛山区,才撞到了正在埋闯王宝藏的田见秀和张鼐。

  那么肯定有人要问了,你这么断定“闯王宝藏”就在商洛山,难道不能在其他地方吗?比如说九宫山,要知道李自成最后可是死在了九宫山。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李自成想埋宝藏的时候,无意中被程九公撞到打死了呢?

  好吧,那么我们再说一说排除法。在放弃西安之前的事情就不说了,我觉得已经说得很详细了,那么再说说李自成放弃西安之后发生的事情。

  首先来说,李自成的战略计划是“大顺军倾巢沿江而下,攻占南京,以作发展”

  这个计划即使现在我看来,也未必是一个坏的计划,只不过执行的中途出了两件最致命的事件。

  第一个致命事件就是田见秀的“仁慈”坏了大事。李自成撤离西安的时候,发现西安的辎重太多没办法带走,于是下令田见秀一把火烧掉。但是田见秀也是穷苦人出身,知道这粮食的珍贵,烧粮食这事,比割自己的肉还难受。

  (不用说那个时候,即便是现在,我看到综艺节目里糟蹋粮食都不舒服。更不用说那时候农民出身的田见秀了,要知道田见秀可是真正挨过饿,知道民间疾苦的)

  所以这个粮食就没烧,给后来的阿济格大部队获得了辎重上的重要补充。

  然而田见秀的这个宽仁的举动,非但给大顺军带来了灭顶的灾难,给老百姓也同样带来灭顶的灾难,这是田见秀万万没想的。

  李自成知道了这件事后,为了迟滞阿济格的追兵,进行亡羊补牢。在赶往荆襄的一路上,进行了残酷的坚壁清野行动,所过之处皆成废墟。连水井也全部填死。即使有侥幸逃到山里的居民,回来之后也无法生存了。

  第二个致命事件就是放弃襄阳,把所有人都叫上,全力攻打南京。不得不说,由于建国事件短,手下没有出色的谋臣,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败。

  当时荆襄都在李自成军队的控制之下,而襄阳更是经营了一年之久,当时的襄阳的守将白旺就建议留下一部分人来镇守襄阳,阻击阿济格的追兵,但是李自成拒绝了这个建议。

  我旅游的时候去过襄阳,城墙周围就是汉水。不到实地你绝对不知道那种震撼程度。可以说在蒙古铁骑挡在襄阳城外十几年是绝对有道理的。如果当时听从了白旺的建议。历史还不知道会如何改写。

  总之,当时的情形很有意思,整个地图变成了一场奔向南京的接力赛,跑在最前面的是左良玉的队伍,中间的是李自成,最后面追的是阿济格。而他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就是南京。

  那么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花上大量的篇幅说这件事情呢,因为在这种接力赛一般的跑步中,是很难有闲暇再去分出兵力搞什么“闯王宝藏”的。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误区是,并不是说李自成的十几万人堆成一个小堆或者一个军团往前跑,其实当时的阵线拉的非常的长。

  这就跟淝水之战的时候一样,苻坚这边都打败回城了,那边从各地抽调的部队还没赶到战场。

  李自成在这一场接力赛中,被阿济格的部队追杀得有多急呢。就是这一路上,作为大顺军武将首脑的刘宗敏、文官首脑牛金星、宋献策全部被俘。老营家属部队被抄。甚至准备攻打南京的几百艘战船都被截获。

  等这几百艘好不容易收集起来,准备去攻打南京的战船被烧掉后,大顺军攻占南京的计划就彻底破产了。

  于是大顺军改变了行军路线,转向西南,最后,就是九宫山遇到程九公民团的事件了。

  那一起事件完全是一场意外,然而历史就是这么爱开玩笑。

  头号人物李自成意外身死,二号人物刘宗敏和牛金星、宋献策或被杀,或被俘,或投降。

  大顺军这个时候其实还是有实力的,并不像大家以为的是,李自成走到九宫山已经穷途末路了。

  真正最大的打击是群龙无首,此时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和高一功领着北路军还在千里之外。南路军官职最大的是权将军田见秀,和李自成最亲厚的事干儿子义侯张鼐。

  结果田见秀在焚烧西安粮草辎重的时候出过重大失误,此时大顺军这么惨,和田见秀有直接关系。

  而张鼐在九宫山和李自成一起出去的,结果李自成死了,干儿子张鼐自己却完好无损的跑回来的,这个事任你有千般的理由也无法原谅。

  所以说这时候有能力领导大顺军的两位高级将领都犯了政治错误。组织结构一下子就闪了。群龙无首,各自为战。

  后来尽管又跟满清持续作战了十几年,终究还是埋骨青山,令人唏嘘。

  ————————————————————————————

  总之,按照我的推断,如果“闯王宝藏”存在的话,那么一定就是在商洛山区!

  等我有钱有闲了,或许会去商洛山里住上一阵子...感受一下宝藏周围的香甜空气......

  (对了,最后还要啰嗦几句,国家宝藏这种东西意淫一下可以,但千万不能起了贪念,即便是看到了,也不能去挖。

  按照我国文物法规定,一切地下埋藏属国家。(包括沉在水里的)这个是重罪,不可马虎。如果有了发现,要第一时间报警。这东西都是国家重宝。

  前几年那个在金沙江水下盗窃张献忠金印的那个,即便没枪毙,也是十年以上吧?张献忠那个最多也就是蜀王的一些不值钱货色,闯王宝藏可是大明三百年京畿积蓄的精华所在,随便一个不起眼的东西,估摸也是十年以上的罪过。

  所以万万不可触摸法律红线。觊觎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闲功夫,不如研究一下外国的,比如所罗门王的宝藏和隆美尔的宝藏.......嘿嘿嘿,这个我也有心得,有机会咱们再掰扯)

  PS.本篇考据内容大量参考顾诚老爷子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特此说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