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一顿操作猛如虎
关于几个都护府的特殊移民政策,并没有在朝堂上激起任何水花。
自然也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力,几乎只是走了个过场,便顺利地直接发放下去了。
这两年来,朝臣们受到的各种思想风暴,已经够多了,从震惊到麻木,再到有意识的思考,最后渐渐接受。
尽管各人对这些新思想的接受度都不同,但眼前这个政策只是对夏季移民政策的补充,且合情合理。
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和必要。
随着各州的长史与郡国相准时抵达京城,一年一度的帝国总结大会正式展开。
在刘志的心目中,今年的重头戏还是土地改革,战争只是顺便。
所以对于各州各郡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十分看重。
由于各州的实际情况大不相同,执行成绩也参差不齐,交州地多,世家力量薄弱,是整个大汉帝国平民百姓最好过的地方。
何况那边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可播种,产量本就是全国之冠。
凉州和并州、冀州之前是边境,因为战乱的缘故,土地抛荒严重,现在战争的威胁解除,土地富余,所以分配情况良好。
青州因为前年的匪患,人口锐减,许多土财主们被盗匪杀绝了户,因此在分配上也不成问题。
益州那边地势复杂,民族众多,执行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各郡各县的成绩都不尽相同。
徐州今年遭了灾,刘志网开一面,将政绩的评定规格改为救灾情况。
兖州、豫州、荆州和扬州,是大汉人口最密集的四个州,土地兼并也最严重,世家力量盘根错节,是刘志改革的重中之重。
荆州和扬州借着去年的水灾,强行重新丈量了土地面积,两州的州牧,董班和陈蕃都是刘志器重的人。
二人都是有气节有抱负的有志之士,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甚至是将生死置之度外。
幸好,他们遇到了刘志这个维护他们的皇帝,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空间。
也时刻派人保护他们的安全。
所以,荆、扬二州,在想尽办法劝离了一批流民之后,也勉强完成了重新分配的任务。
农业生产也恢复得不错,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水利设施大部分都重新维修完成了。
明年只要能继续保持此力度的话,基本上就能走上正轨,只是水患问题要彻底解决,短期内基本上不可能。
只能慢慢计划了。
兖州和豫州才是情况最糟糕的地方,这两处有许多老牌世家,短则几十上百年,长则两三百年。
他们底蕴深厚,无论是权力还是财富体积都很庞大,而就目前来说,刘志的政策还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利益。
所以,这两州的情况比之从前,虽然稍有好转,但改变得不多,只能说治标不治本。
刘志也深知此地的情况,但他暂时没打算动整个世家阶层,所以只能在移民上做文章。
而且两州人杰地灵,是冶铁和纺织业的基地,拥有大量的工匠。
刘志解除了工匠的户籍限制之后,许多人都拖家带口涌进了城市,成为专门的手艺人。
若不是因为这两点,两州的情况会更难破局,现在只能逐步缓解,没办法根除。
剩下的边疆地区,种暠的军户制度,刚好可以解决,司隶校尉部,也就是京畿道,由于在天子脚下,监督得最严格。
扶风郡有大汉马场,可以养活很多人,其他几郡的工匠与商人比较多,这些都单独入籍,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专门管理,其余的无地流民,被半强迫地移民辽东辽西等地。
天下十七州,如今的情况基本如此,总的来说,在朝好的一面发展,但却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刘志对现有的情况还是挺满意的,土地改革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他的宏观计划中,现在的土地政策就只是第一阶段,到时候视完成情况,才会展开第二阶段。
总结完毕,便是论功行赏,政绩突出的,刘志都给予了奖赏,除了物质上的,还在全国进行通报表扬,树立典型。
政绩平平的,无功无过,但会对他们进行培训,若是明年依然政绩平平,将按照下等计算。
对于那些政绩很差的,交由御史台和龙麟卫同时调查,如果确实情有可原,只是降级处理。
但如果是因为自己玩忽职守或者是能力不够,甚至有可能是因为以权谋私之类的原因。
这种人不但会罢免,还要按照各自的情况追究责任,该清退的清退,该关押的关押,该流放甚至杀头的也毫不手软。
一顿操作猛如虎,既震慑了那些混时度日的官员,也激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再像以前那般尸位素餐,结局会很惨,这一次,刷下来一批能力平平之辈。
距离第一次科举,已经过去了两年,明年又是大比之年了,三年来,县试与州试都已经圆满完成,参加考试的人数比上次翻了两番。
刘志很期待,大汉历史上制度最完善的一次科举考试,能够为干涸的朝廷,补充大量的新鲜血液。
死气沉沉的东汉帝国,在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已经开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但这还远远不够,少年强,则中国强,大汉的形势还远没有到需要乐观的地步。
该赏的赏了,该罚的也罚过了,就等着安安静静地过个好年。
这一年的冬季来得比较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刚开始一个个都很开心。
瑞雪兆丰年,雪越大,明年的虫害也就越轻,可在京师一带连下了五天大雪之后,情况就逆转了。
冰冻三尺,积雪最深的地方连孩子都可以淹没,听说已经有许多乡村的茅草房被压塌了。
老人和体弱多病者,冻死了许多。
这时代没有天气预报,如此大型的寒流根本无法提前预知,更别提做预防准备了。
城市中这两年发展很快,修建了许多砖瓦房,再加上组织了大量人手清扫积雪,因此情况要好得多。
皇宫和富户烧炭和烧柴的用量,也在暴增,如果继续冷下去,恐怕很快也会不够用。
刘志在崇德殿召开了紧急朝会,商讨应对雪灾的问题。
大殿十分空阔,为了节省木炭,刘志没有烧炭火,又体恤许多臣子年老体弱,便吩咐不用脱外面的大毛衣裳。
环顾一圈,大多数人都穿着各种狐皮、貂皮、羊羔皮之类的外袍,即使滴水成冰,他们也不会很冻。
可他知道,城内的除了一部分贵族能穿上高档皮草,普通人只能穿羊皮袄、狗皮袄之类的衣服。
人数众多的平民能穿得起皮袄的,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人,只能多穿几层厚实的葛布衣裳。
裹着灌了芦絮的被子,瑟瑟发抖,等他们积攒的那点儿柴火烧完,冰天雪地的,能不能熬过去都两说。
反而城外山中的村民,在雪灾面前,情况要稍微好点,因为他们至少柴火充实,可以烤火取暖。
大汉王朝真是多灾多难,本以为今年徐州的地震和海啸就是最严重的灾害了,谁知眼看着快过年了,却发生了如此大面积的暴风雪。
最关键的是,谁也不知道这场风雪还会持续多久,一旦时间长了,不说那些平民,就是贵族们都撑不住。
而且由于道路受阻,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运不进来,就会造成严重短缺,物价也会跟着飙升。
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灾难来临,这司隶校尉部也不知道会冻死饿死多少人。
崇德殿外寒风凛冽,大雪一团团的在空中狂飞乱舞,冰冷的大殿中,气氛也同样降到了冰点。
轻如鹅毛的大雪,此时像铅块一样,沉甸甸的压在每一个人心头。
“诸位,假若这雪继续落下去,该如何防范?”
之前朝廷集思广益,编撰了一本防灾救灾指南,里面针对洪涝灾害,地震海啸,风灾蝗灾等常见自然灾害都有指导。
但偏偏遗漏了雪灾,只是一语带过。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最近一二十年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便下意识地疏忽了。
可偏偏在最没有提防的时候。暴风雪便不期而至,让整个朝廷猝不及防。
“陛下,臣以为需迅速组织人手清除道路积雪,打通运输粮食和物资的通道。”
中书省大学士袁盱进言,这也是雪灾的常规操作,但若风雪不停,清理起来也十分困难。
何况只要一夜之间,刚刚清理出来的地方,就会被重新覆盖。
所以前提必须是,雪很快就停。
但现在只能做最坏打算,一旦估计不足,后果很严重。
后面零零星星地有几名官员出声附和,也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提议来,让刘志颇为失望。
抬眼望着窗外洁白无瑕的世界,恍惚间似乎看到了上辈子的自己,在大雪中与小伙伴们嬉戏追逐……
忽然,他眼睛一亮,怎么忘了雪橇呢,这东西简单容易操作,还可以用滑雪板,那个更机动灵活,但负重效果不好。
只要稍微培训一下,就能解决运输问题,也用不着清扫积雪了。
如果打通了运输道路,就可以保障城内的物资供应,还可以让寺庙和道观开放给流浪人口。
组织大户捐赠粮食和旧衣服,将那些乞丐和流浪者集中起来生火取暖,然后施粥保命。
只要能熬过这段时间,尽量少饿死几个人,就是胜利。
臣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半天,却发现他们的皇帝陛下在走神,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不由得面面相觑,都住了嘴,大殿中一时间无比安静,只余下外面呼啸的狂风暴雪。
刘志正在回忆滑雪板的详细制造工艺流程,忽然间发现气氛有异,蓦然回过神来。
却发现大家都在用颇为奇怪的表情看着他,不由得一愣,他的样子很特别吗?
轻咳一声,假装若无其事地接着说道:
“诸位臣子都说得很好,先罢朝吧,六部尚书和中书省大学士,秘书省大学士都留下来。
朕要与尔等再商议一下。”
这么冷的天,反正也商量不出什么结果,陛下既然体恤臣子,自然也没人会蠢到反对。
一时散了朝,外面的街道已经有城门校尉处的士兵,帮着清扫了一早上,这才能保证马车安全出行。
被点到名的臣子,随即跟随皇帝前往中德殿的书房。
里面早已燃起了炭火,不过刘志担心雪灾,已经吩咐将烧炭的数量减半,他年轻力壮的,又有皮裘保暖,即使硬扛也没事。
只是交代郾太后和贤妃两处不可俭省,必须保证供应,毕竟这两处一老一小,都是刘志最牵挂的人。
贤妃邓猛见刘志如此重视,便也在宫中组织捐赠旧衣服给民间,还特意禀告了郾太后,发动宗室和各世家大族一起参与。
此举立刻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赞,许多王公大臣的夫人都踊跃参加,出钱出力。
就连郾太后也当面称赞她,不负贤妃之贤名。
同样的这一点也赢得了刘志的好感,最近两个月,他沉浸在田觅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
甚至已经下诏将她由婕妤的位份,升至了修容,对待邓猛也比以前疏远多了。
要不是因为挂念着女儿刘华,恐怕去合欢殿的次数会更少。
这段时间邓猛也算比较低调了,除了处理后宫事务,侍奉郾太后和照顾女儿之外,便鲜少露面。
甚至也不在刘志面前晃荡,更没有任何刻意邀宠之举,与宠妃田觅之间,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往来。
既没有排斥打击她,也没有丝毫要拉拢的意思。
但现在雪灾严重,正在他忧心忡忡之时,邓猛却高调站出来募捐,为刘志分忧解难。
先不说效果如何,至少这态度就让刘志感动,心中顿时便涌起一股歉意。
说好的喜新不厌旧,雨露均沾,自己还是偏心了。
且说中德殿中,刘志当众宣布,有种从北匈奴的更北方,极寒地带传过来的雪橇和滑雪板,可以很好地解决运输和雪天出行问题。
这让众人立刻欢欣鼓舞,不用给道路铲雪,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出来,帮百姓们清理房顶的积雪,以免被大量压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自然也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力,几乎只是走了个过场,便顺利地直接发放下去了。
这两年来,朝臣们受到的各种思想风暴,已经够多了,从震惊到麻木,再到有意识的思考,最后渐渐接受。
尽管各人对这些新思想的接受度都不同,但眼前这个政策只是对夏季移民政策的补充,且合情合理。
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和必要。
随着各州的长史与郡国相准时抵达京城,一年一度的帝国总结大会正式展开。
在刘志的心目中,今年的重头戏还是土地改革,战争只是顺便。
所以对于各州各郡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十分看重。
由于各州的实际情况大不相同,执行成绩也参差不齐,交州地多,世家力量薄弱,是整个大汉帝国平民百姓最好过的地方。
何况那边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可播种,产量本就是全国之冠。
凉州和并州、冀州之前是边境,因为战乱的缘故,土地抛荒严重,现在战争的威胁解除,土地富余,所以分配情况良好。
青州因为前年的匪患,人口锐减,许多土财主们被盗匪杀绝了户,因此在分配上也不成问题。
益州那边地势复杂,民族众多,执行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各郡各县的成绩都不尽相同。
徐州今年遭了灾,刘志网开一面,将政绩的评定规格改为救灾情况。
兖州、豫州、荆州和扬州,是大汉人口最密集的四个州,土地兼并也最严重,世家力量盘根错节,是刘志改革的重中之重。
荆州和扬州借着去年的水灾,强行重新丈量了土地面积,两州的州牧,董班和陈蕃都是刘志器重的人。
二人都是有气节有抱负的有志之士,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甚至是将生死置之度外。
幸好,他们遇到了刘志这个维护他们的皇帝,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空间。
也时刻派人保护他们的安全。
所以,荆、扬二州,在想尽办法劝离了一批流民之后,也勉强完成了重新分配的任务。
农业生产也恢复得不错,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水利设施大部分都重新维修完成了。
明年只要能继续保持此力度的话,基本上就能走上正轨,只是水患问题要彻底解决,短期内基本上不可能。
只能慢慢计划了。
兖州和豫州才是情况最糟糕的地方,这两处有许多老牌世家,短则几十上百年,长则两三百年。
他们底蕴深厚,无论是权力还是财富体积都很庞大,而就目前来说,刘志的政策还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利益。
所以,这两州的情况比之从前,虽然稍有好转,但改变得不多,只能说治标不治本。
刘志也深知此地的情况,但他暂时没打算动整个世家阶层,所以只能在移民上做文章。
而且两州人杰地灵,是冶铁和纺织业的基地,拥有大量的工匠。
刘志解除了工匠的户籍限制之后,许多人都拖家带口涌进了城市,成为专门的手艺人。
若不是因为这两点,两州的情况会更难破局,现在只能逐步缓解,没办法根除。
剩下的边疆地区,种暠的军户制度,刚好可以解决,司隶校尉部,也就是京畿道,由于在天子脚下,监督得最严格。
扶风郡有大汉马场,可以养活很多人,其他几郡的工匠与商人比较多,这些都单独入籍,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专门管理,其余的无地流民,被半强迫地移民辽东辽西等地。
天下十七州,如今的情况基本如此,总的来说,在朝好的一面发展,但却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刘志对现有的情况还是挺满意的,土地改革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他的宏观计划中,现在的土地政策就只是第一阶段,到时候视完成情况,才会展开第二阶段。
总结完毕,便是论功行赏,政绩突出的,刘志都给予了奖赏,除了物质上的,还在全国进行通报表扬,树立典型。
政绩平平的,无功无过,但会对他们进行培训,若是明年依然政绩平平,将按照下等计算。
对于那些政绩很差的,交由御史台和龙麟卫同时调查,如果确实情有可原,只是降级处理。
但如果是因为自己玩忽职守或者是能力不够,甚至有可能是因为以权谋私之类的原因。
这种人不但会罢免,还要按照各自的情况追究责任,该清退的清退,该关押的关押,该流放甚至杀头的也毫不手软。
一顿操作猛如虎,既震慑了那些混时度日的官员,也激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再像以前那般尸位素餐,结局会很惨,这一次,刷下来一批能力平平之辈。
距离第一次科举,已经过去了两年,明年又是大比之年了,三年来,县试与州试都已经圆满完成,参加考试的人数比上次翻了两番。
刘志很期待,大汉历史上制度最完善的一次科举考试,能够为干涸的朝廷,补充大量的新鲜血液。
死气沉沉的东汉帝国,在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已经开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但这还远远不够,少年强,则中国强,大汉的形势还远没有到需要乐观的地步。
该赏的赏了,该罚的也罚过了,就等着安安静静地过个好年。
这一年的冬季来得比较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刚开始一个个都很开心。
瑞雪兆丰年,雪越大,明年的虫害也就越轻,可在京师一带连下了五天大雪之后,情况就逆转了。
冰冻三尺,积雪最深的地方连孩子都可以淹没,听说已经有许多乡村的茅草房被压塌了。
老人和体弱多病者,冻死了许多。
这时代没有天气预报,如此大型的寒流根本无法提前预知,更别提做预防准备了。
城市中这两年发展很快,修建了许多砖瓦房,再加上组织了大量人手清扫积雪,因此情况要好得多。
皇宫和富户烧炭和烧柴的用量,也在暴增,如果继续冷下去,恐怕很快也会不够用。
刘志在崇德殿召开了紧急朝会,商讨应对雪灾的问题。
大殿十分空阔,为了节省木炭,刘志没有烧炭火,又体恤许多臣子年老体弱,便吩咐不用脱外面的大毛衣裳。
环顾一圈,大多数人都穿着各种狐皮、貂皮、羊羔皮之类的外袍,即使滴水成冰,他们也不会很冻。
可他知道,城内的除了一部分贵族能穿上高档皮草,普通人只能穿羊皮袄、狗皮袄之类的衣服。
人数众多的平民能穿得起皮袄的,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人,只能多穿几层厚实的葛布衣裳。
裹着灌了芦絮的被子,瑟瑟发抖,等他们积攒的那点儿柴火烧完,冰天雪地的,能不能熬过去都两说。
反而城外山中的村民,在雪灾面前,情况要稍微好点,因为他们至少柴火充实,可以烤火取暖。
大汉王朝真是多灾多难,本以为今年徐州的地震和海啸就是最严重的灾害了,谁知眼看着快过年了,却发生了如此大面积的暴风雪。
最关键的是,谁也不知道这场风雪还会持续多久,一旦时间长了,不说那些平民,就是贵族们都撑不住。
而且由于道路受阻,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运不进来,就会造成严重短缺,物价也会跟着飙升。
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灾难来临,这司隶校尉部也不知道会冻死饿死多少人。
崇德殿外寒风凛冽,大雪一团团的在空中狂飞乱舞,冰冷的大殿中,气氛也同样降到了冰点。
轻如鹅毛的大雪,此时像铅块一样,沉甸甸的压在每一个人心头。
“诸位,假若这雪继续落下去,该如何防范?”
之前朝廷集思广益,编撰了一本防灾救灾指南,里面针对洪涝灾害,地震海啸,风灾蝗灾等常见自然灾害都有指导。
但偏偏遗漏了雪灾,只是一语带过。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最近一二十年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便下意识地疏忽了。
可偏偏在最没有提防的时候。暴风雪便不期而至,让整个朝廷猝不及防。
“陛下,臣以为需迅速组织人手清除道路积雪,打通运输粮食和物资的通道。”
中书省大学士袁盱进言,这也是雪灾的常规操作,但若风雪不停,清理起来也十分困难。
何况只要一夜之间,刚刚清理出来的地方,就会被重新覆盖。
所以前提必须是,雪很快就停。
但现在只能做最坏打算,一旦估计不足,后果很严重。
后面零零星星地有几名官员出声附和,也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提议来,让刘志颇为失望。
抬眼望着窗外洁白无瑕的世界,恍惚间似乎看到了上辈子的自己,在大雪中与小伙伴们嬉戏追逐……
忽然,他眼睛一亮,怎么忘了雪橇呢,这东西简单容易操作,还可以用滑雪板,那个更机动灵活,但负重效果不好。
只要稍微培训一下,就能解决运输问题,也用不着清扫积雪了。
如果打通了运输道路,就可以保障城内的物资供应,还可以让寺庙和道观开放给流浪人口。
组织大户捐赠粮食和旧衣服,将那些乞丐和流浪者集中起来生火取暖,然后施粥保命。
只要能熬过这段时间,尽量少饿死几个人,就是胜利。
臣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半天,却发现他们的皇帝陛下在走神,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不由得面面相觑,都住了嘴,大殿中一时间无比安静,只余下外面呼啸的狂风暴雪。
刘志正在回忆滑雪板的详细制造工艺流程,忽然间发现气氛有异,蓦然回过神来。
却发现大家都在用颇为奇怪的表情看着他,不由得一愣,他的样子很特别吗?
轻咳一声,假装若无其事地接着说道:
“诸位臣子都说得很好,先罢朝吧,六部尚书和中书省大学士,秘书省大学士都留下来。
朕要与尔等再商议一下。”
这么冷的天,反正也商量不出什么结果,陛下既然体恤臣子,自然也没人会蠢到反对。
一时散了朝,外面的街道已经有城门校尉处的士兵,帮着清扫了一早上,这才能保证马车安全出行。
被点到名的臣子,随即跟随皇帝前往中德殿的书房。
里面早已燃起了炭火,不过刘志担心雪灾,已经吩咐将烧炭的数量减半,他年轻力壮的,又有皮裘保暖,即使硬扛也没事。
只是交代郾太后和贤妃两处不可俭省,必须保证供应,毕竟这两处一老一小,都是刘志最牵挂的人。
贤妃邓猛见刘志如此重视,便也在宫中组织捐赠旧衣服给民间,还特意禀告了郾太后,发动宗室和各世家大族一起参与。
此举立刻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赞,许多王公大臣的夫人都踊跃参加,出钱出力。
就连郾太后也当面称赞她,不负贤妃之贤名。
同样的这一点也赢得了刘志的好感,最近两个月,他沉浸在田觅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
甚至已经下诏将她由婕妤的位份,升至了修容,对待邓猛也比以前疏远多了。
要不是因为挂念着女儿刘华,恐怕去合欢殿的次数会更少。
这段时间邓猛也算比较低调了,除了处理后宫事务,侍奉郾太后和照顾女儿之外,便鲜少露面。
甚至也不在刘志面前晃荡,更没有任何刻意邀宠之举,与宠妃田觅之间,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往来。
既没有排斥打击她,也没有丝毫要拉拢的意思。
但现在雪灾严重,正在他忧心忡忡之时,邓猛却高调站出来募捐,为刘志分忧解难。
先不说效果如何,至少这态度就让刘志感动,心中顿时便涌起一股歉意。
说好的喜新不厌旧,雨露均沾,自己还是偏心了。
且说中德殿中,刘志当众宣布,有种从北匈奴的更北方,极寒地带传过来的雪橇和滑雪板,可以很好地解决运输和雪天出行问题。
这让众人立刻欢欣鼓舞,不用给道路铲雪,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出来,帮百姓们清理房顶的积雪,以免被大量压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