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之章 太平二年
商人的下场,无疑是一种警告,再加上郭浩开始培养二人,李安也知道见好就收,否则会适得其反。
太平二年三月,真的如年号一样,没有什么大事发生,郭永宁到了“冷宫”后,发现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
吃穿用度一切照旧,不用去管宫里的琐事,郭浩给她很多书,还让她在宫里织布,目的让她远离是非。
而郭致禹到了格物院,好似飞鸟到了天空,鱼儿入了大海,身边都是志同道合之人,他说什么都有人懂得,这可比宫里有意思多了。
之前郭致禹在宫里,还要学习经文,他本身最讨厌那些,用后世的话说,是一个地道的理科生,语文不及格。
但是碍于皇家的身份,他不能不学无术,所以他只能死记硬背,这种痛苦不亚于我们背课文,而且还是必须背会。
现在到了格物院,里面除了经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什么都有,所以郭致禹很快乐。
至于郭守业,跟着李庆男东奔西走,准备远洋事宜,李庆男走之前,带走了不少丝绸、茶叶和瓷器。
看到这些东西,郭守业才知道,他们是去做生意的,而且那海边的大船,看起来那么大,仿佛再大的风浪都不怕,心中的恐惧也就消除了不少。
汴梁城的钱庄步入正轨,下一步要在洛阳开第二家,不过开钱庄就需要大家的银钱储量,在这之前郭浩继续整顿货币。
借着整顿货币的潮流,郭浩所以效法秦始皇,下达了一系列规定:
第一,官方文字用楷书和行书,这两种书体容易辨认,并且推广标点符号,有利于幼学。
第二,车辆大小制定范围,虽然他现在没有修路,但先把全国车辆管起来。
第三,统一度量,统一重量到位,采用十进制,十两位一斤,二斤为一公斤,升、斗、石不作为官方单位。
第四,规定时间,一年365天,十二个月,一个月约三十天,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四刻钟,一刻钟十五分钟,一分钟六十呼吸。
第五,统一长度到位,提出厘米、分米、米、里、公里的概念,重新绘制地图,编入教材。
第六,规定官方语言,也就是普通话,郭浩在古代待时间久了,其实他自己也有口音,只不过他察觉不到。
一系列规定推出,大臣们很是感慨,郭浩还说自己野心不大,如今他这么做,完全要赶超秦始皇啊!
事到如今,郭浩已经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概念,而且凭借自己的权利,直接推广施行,不容质疑。
内阁之中,大臣们在讨论着如何快速推广,还有如果应对百姓的抵触情绪。
王溥道:“陛下做出的规定,虽然看似新奇,实则很有道理,尤其是时间方面,划分的更细致。”
薛居正闻言点头:“不但时间分的细,就连长度也分的细,我以前从没想过,还有厘米这么小的单位。”
说着薛居正比划了一下,其实这些概念并不难接受,只不过需要时间去适应。
“呵呵,厘米算什么,陛下说厘米之下还有毫米和纳米,我们肉眼根本看不到。
说起来你们还别不信,格物院有个什么显微镜,可以观察很小很小的东西,我们平日里喝的水,其实并不干净,里面有不知道多少小虫子!”
陈玄话音未落,吕余庆刚喝了一口茶,直接喷了出去,无语地看着陈玄。
陈玄哈哈大笑道:“吕大人别怕,煮开了就没事了,我们喝了这么多年茶,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几个人经过一番讨论,觉得问题不大,只要地方官府严格执行,百姓们也能慢慢适应。
然而百姓们能适应,商人却不一定,以前的度量单位用的久了,已经养成习惯,甚至有些奸商以此来赚钱,现在恐怕不行了。
而且随着斤两的变化,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定价,这就苦了那些商人,平白无故多了许多麻烦事。
不过郭浩却不管那个,谁让他是皇帝呢,如果觉得麻烦就不改变,社会怎么能进步?
商人都觉得麻烦,郭浩干脆帮他们一把,他把陈林和施亦然叫来,然后让他们组建商会,和户部一起定制各类商品的价格。
这个商会有点类似工商局,算是户部的分部,如此在商人不亏本的前提下,还可以整治全国的物价。
如此多的政策,最后受益的还是百姓,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惊讶的发现,市场上的各类物品好像便宜了!
而且大街上出现很多看时间的工具,有日晷、水沙漏等原始工具,钟表现在还没有,虽然郭浩知道原理,可制作出来还需要时间。
继城市规划过后,汴梁城迎来了新一轮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以汴梁为中心,向全国辐射,最终打造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四月,一个噩耗传来,镇守燕云四大将军之一的韩令坤病逝,郭浩闻讣讯,深感悼惜。
韩令坤颇具才略,明晓治国之策,一生多有战功,病逝时才四十六岁,镇守北境多年。
郭浩身穿素服,在讲武殿为其发哀,宣布辍朝三日,追封南阳郡王,树立功德碑,记录其功绩。
韩令坤的突然病逝,让郭浩意识到一个问题,别看大宋现在强大,那是因为五代宋初的老将还在。
这些人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古人的寿命还短,不一定哪天突然去世,大宋有可能无将可用!
这个问题可不是小问题,由于历史上的大宋用文人治国,所以后来的名将没有几个,这就导致大宋武将青黄不接。
这是个可怕的现象,郭浩需要文人治国是不假,却也需要武将来镇守边关,现在开国将领大多数在边关,想调度并不容易。
三日后,郭浩在讲武殿又召集了诸多将领,宣布了一个决定,他要正式组建大宋军事学院!
听到这个决定,将领们有些不解,郭浩解释道:“军事学院,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军人的学院,换句话说,是培养将领的书院。
对此你们可能不理解,因为在你们看来,纸上谈兵没什么用,不如战场来的实在。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你们的运气,可以在战场上活到最后,大多数人在没有成为将军前,就死在了战场上,而你们的经验,都是用鲜血书写的!
所以朕成立军事学院,就是想传承你们的经验,那些传世的兵法,也有很多可取之处,而你们的经验比比兵法更可贵!
韩将军突然病逝,什么都没有留下,他征战一生,不应该是这个结局。
朕的《三国》你们都看了,里面的兵法你们也觉得很有用,如果你们也能像朕一样,把毕生所学都传承下去,咱们大宋还用担心后继无人么?”
弄了半天,郭浩竟然让他们写书,这可苦了这些将领,这可比让他们杀人还难。
不过也有一些将领开始思考,郭浩说的没错,他们打了一辈子仗,确实经验丰富,如果著书立作,不就和孙武一样,名流千古了么!
“军事学院的事情不能拖延,以后每个将领每年都要来学院教一个月的书。
其余时间也要做好准备,尽量把你们的经验写出来,若是实在写不出来,朕可以派文书帮你们,你们只要讲述就可以。”
“遵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大宋想要长治久安,各方各面都要想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光凭一个人是不够的,否则岳飞又怎会含恨而死。
想要力挽狂澜,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而大宋军事学院,就是力量的源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太平二年三月,真的如年号一样,没有什么大事发生,郭永宁到了“冷宫”后,发现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
吃穿用度一切照旧,不用去管宫里的琐事,郭浩给她很多书,还让她在宫里织布,目的让她远离是非。
而郭致禹到了格物院,好似飞鸟到了天空,鱼儿入了大海,身边都是志同道合之人,他说什么都有人懂得,这可比宫里有意思多了。
之前郭致禹在宫里,还要学习经文,他本身最讨厌那些,用后世的话说,是一个地道的理科生,语文不及格。
但是碍于皇家的身份,他不能不学无术,所以他只能死记硬背,这种痛苦不亚于我们背课文,而且还是必须背会。
现在到了格物院,里面除了经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什么都有,所以郭致禹很快乐。
至于郭守业,跟着李庆男东奔西走,准备远洋事宜,李庆男走之前,带走了不少丝绸、茶叶和瓷器。
看到这些东西,郭守业才知道,他们是去做生意的,而且那海边的大船,看起来那么大,仿佛再大的风浪都不怕,心中的恐惧也就消除了不少。
汴梁城的钱庄步入正轨,下一步要在洛阳开第二家,不过开钱庄就需要大家的银钱储量,在这之前郭浩继续整顿货币。
借着整顿货币的潮流,郭浩所以效法秦始皇,下达了一系列规定:
第一,官方文字用楷书和行书,这两种书体容易辨认,并且推广标点符号,有利于幼学。
第二,车辆大小制定范围,虽然他现在没有修路,但先把全国车辆管起来。
第三,统一度量,统一重量到位,采用十进制,十两位一斤,二斤为一公斤,升、斗、石不作为官方单位。
第四,规定时间,一年365天,十二个月,一个月约三十天,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四刻钟,一刻钟十五分钟,一分钟六十呼吸。
第五,统一长度到位,提出厘米、分米、米、里、公里的概念,重新绘制地图,编入教材。
第六,规定官方语言,也就是普通话,郭浩在古代待时间久了,其实他自己也有口音,只不过他察觉不到。
一系列规定推出,大臣们很是感慨,郭浩还说自己野心不大,如今他这么做,完全要赶超秦始皇啊!
事到如今,郭浩已经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概念,而且凭借自己的权利,直接推广施行,不容质疑。
内阁之中,大臣们在讨论着如何快速推广,还有如果应对百姓的抵触情绪。
王溥道:“陛下做出的规定,虽然看似新奇,实则很有道理,尤其是时间方面,划分的更细致。”
薛居正闻言点头:“不但时间分的细,就连长度也分的细,我以前从没想过,还有厘米这么小的单位。”
说着薛居正比划了一下,其实这些概念并不难接受,只不过需要时间去适应。
“呵呵,厘米算什么,陛下说厘米之下还有毫米和纳米,我们肉眼根本看不到。
说起来你们还别不信,格物院有个什么显微镜,可以观察很小很小的东西,我们平日里喝的水,其实并不干净,里面有不知道多少小虫子!”
陈玄话音未落,吕余庆刚喝了一口茶,直接喷了出去,无语地看着陈玄。
陈玄哈哈大笑道:“吕大人别怕,煮开了就没事了,我们喝了这么多年茶,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几个人经过一番讨论,觉得问题不大,只要地方官府严格执行,百姓们也能慢慢适应。
然而百姓们能适应,商人却不一定,以前的度量单位用的久了,已经养成习惯,甚至有些奸商以此来赚钱,现在恐怕不行了。
而且随着斤两的变化,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定价,这就苦了那些商人,平白无故多了许多麻烦事。
不过郭浩却不管那个,谁让他是皇帝呢,如果觉得麻烦就不改变,社会怎么能进步?
商人都觉得麻烦,郭浩干脆帮他们一把,他把陈林和施亦然叫来,然后让他们组建商会,和户部一起定制各类商品的价格。
这个商会有点类似工商局,算是户部的分部,如此在商人不亏本的前提下,还可以整治全国的物价。
如此多的政策,最后受益的还是百姓,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惊讶的发现,市场上的各类物品好像便宜了!
而且大街上出现很多看时间的工具,有日晷、水沙漏等原始工具,钟表现在还没有,虽然郭浩知道原理,可制作出来还需要时间。
继城市规划过后,汴梁城迎来了新一轮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以汴梁为中心,向全国辐射,最终打造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四月,一个噩耗传来,镇守燕云四大将军之一的韩令坤病逝,郭浩闻讣讯,深感悼惜。
韩令坤颇具才略,明晓治国之策,一生多有战功,病逝时才四十六岁,镇守北境多年。
郭浩身穿素服,在讲武殿为其发哀,宣布辍朝三日,追封南阳郡王,树立功德碑,记录其功绩。
韩令坤的突然病逝,让郭浩意识到一个问题,别看大宋现在强大,那是因为五代宋初的老将还在。
这些人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古人的寿命还短,不一定哪天突然去世,大宋有可能无将可用!
这个问题可不是小问题,由于历史上的大宋用文人治国,所以后来的名将没有几个,这就导致大宋武将青黄不接。
这是个可怕的现象,郭浩需要文人治国是不假,却也需要武将来镇守边关,现在开国将领大多数在边关,想调度并不容易。
三日后,郭浩在讲武殿又召集了诸多将领,宣布了一个决定,他要正式组建大宋军事学院!
听到这个决定,将领们有些不解,郭浩解释道:“军事学院,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军人的学院,换句话说,是培养将领的书院。
对此你们可能不理解,因为在你们看来,纸上谈兵没什么用,不如战场来的实在。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你们的运气,可以在战场上活到最后,大多数人在没有成为将军前,就死在了战场上,而你们的经验,都是用鲜血书写的!
所以朕成立军事学院,就是想传承你们的经验,那些传世的兵法,也有很多可取之处,而你们的经验比比兵法更可贵!
韩将军突然病逝,什么都没有留下,他征战一生,不应该是这个结局。
朕的《三国》你们都看了,里面的兵法你们也觉得很有用,如果你们也能像朕一样,把毕生所学都传承下去,咱们大宋还用担心后继无人么?”
弄了半天,郭浩竟然让他们写书,这可苦了这些将领,这可比让他们杀人还难。
不过也有一些将领开始思考,郭浩说的没错,他们打了一辈子仗,确实经验丰富,如果著书立作,不就和孙武一样,名流千古了么!
“军事学院的事情不能拖延,以后每个将领每年都要来学院教一个月的书。
其余时间也要做好准备,尽量把你们的经验写出来,若是实在写不出来,朕可以派文书帮你们,你们只要讲述就可以。”
“遵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大宋想要长治久安,各方各面都要想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光凭一个人是不够的,否则岳飞又怎会含恨而死。
想要力挽狂澜,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而大宋军事学院,就是力量的源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