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
二十四日,袁世凯上了个奏折:一方面谎称,他已经和对方反复协商过,伍廷芳“复语悖妄,尚无头续”,能感觉出对方态度特别强硬和失去耐心,欺骗隆裕太后。
另一方面则称自己病势愈发严重,继续请假,撒手不管,刁难隆裕太后。拉开架式,清帝不退位,他就不再参与决策,让亲贵们自己去争,自己去吵。
病假一天接一天的续。其实,他躲在幕后,策划一切,一切也尽在他的掌握中。他在等待,等着清廷熬不下去了自己说话。
等了几天,看还没有明显效果,袁世凯打出自己的杀手锏,指示段祺瑞给清廷发电。
前些日子,北洋将领还通电全国,支持君主立宪,反对共和。这才没过几天,这些北洋将领怎么又都高喊起共和?不用脑袋想,也能知道这都是袁世凯授意的。
但如果看名单,人员还是有别的,有人也许说这是袁世凯故意为之,其实未必。
因为北洋将领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一个观点。比如段祺瑞等人是主张共和的,而冯国璋和张勋等人则是主张君主立宪的,甚至是忠君报国的。
也有段芝贵之辈,自己好像没什么主张,是唯袁世凯马首是瞻。
袁世凯是需要发什么样的电报,使用什么样的人,也算是人尽其用。
不管这些人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有何不同,但现在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忠于袁世凯。
按着袁世凯的授意。段祺瑞联合一众北洋将领共五十多人,联名上奏,建议清廷接受优待条件,赞成共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电文说:“虽祺瑞等公忠自励,死生可保无他,而饷源告匮,兵气动摇,大势所趋,将心不固,一旦决裂,何所恃以为战……势成坐亡。”
军人的态度,给朝廷,给隆裕太后很大的压力,但是,宗社党给隆裕太后的压力也很大。
虽然,隆裕太后早就看透了宗社党这些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他们这些人的强烈反对,隆裕太后不能不顾忌。
再说了,在她的心底,也是不甘心的,只要有一丝希望,也是不愿意俯首就擒的。
现在,她也需要忠社党来为她自己提供借口。袁世凯步步紧逼,隆裕太后就是不肯就范,仍坚持召开国民会议。
袁世凯又打出一击重拳。把自己拟定优待清室的草案抛出,声言:“如一定坚持,国民议会决定国体,则优待清室的条件,也必定由国民议会议定,能否照前优隆,臣未敢预决。”
言外之意,真要是由国民会议决定国体,给清室什么样的优待,给不给优待,就很难说了。明确的告诉隆裕太后,不要错过机会。
见宗社党过于嚣张,一再干扰清廷退位,袁世凯决定恐吓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有多厉害的家伙。
于是,又授意北洋将领发电报警告。
一月二十六日,段祺瑞致电内阁,点名道姓指责载泽、溥伟等人,破坏议和,明确提出:“恳请换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发出话来,如果谁人敢一意孤行,破坏议和,将对其进行追究。
但这些人并没被吓住,仍然我行我素。
正在僵持之中时,这一天有了变数,京津同盟会暗杀部不请自来帮袁世凯。
幸运的天平还是往袁世凯这边倾斜,因为很快发生了刺杀良弼事件。
京津同盟会暗杀部的组织并不严密,各行其是的情况很难避免,联络也很不通畅,这在当时也有保密方面的需要。对良弼下手的革命党人,本来的目标也是要刺杀袁世凯的。但是因为袁世凯身边的能人异士太多了,他们无从下手。
无奈之下,开始将矛头转向了良弼。他们觉得良弼在当时也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杀了他影响力肯定也不会小。而他身旁没有很强的保护力量,刺杀容易得手。
刺杀良弼的具体实施人是革命党人彭家珍,
彭家珍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后调任奉天讲武学堂兵营队官兼教习,受当时东北总督赵尔巽委任,为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
武昌事变,彭家珍偷盗司令部军饷,资助革命党,遭到通缉。之前资政院会议,清王公集会,彭谋炸会议未成。
彭家珍在奉天任职时与讲武堂满人崇恭很熟,知道崇恭与良弼有交情,先派人去奉天,以崇恭名义给良弼发一电,称将入都商量大计。
然后身着高级军官服配刀,执崇恭名刺,由火车站入住金台旅馆。
先驾马车入前门至军谘府觅良弼,复至西城红罗厂良弼寓所,时良弼未归。门房引入府中等候良久,本已决意离去。出门时恰看见良弼的马车驰来,就立刻退了回去。
良弼车至,门房上崇恭名刺,良弼下车却发现来人并不是崇恭,诧愕之间,炸.弹已至。距离太近,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只是良弼被炸断左足,彭家珍却当场身亡。时为辛亥腊月初八日(1912年1月26日),三天后,良弼亦不治殒命,年三十五。
为民主共和而英勇献身的烈士是值得永世纪念的,后来,革命党人将刺杀袁世凯牺牲的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和彭家珍的遗体,一同安葬在北京三贝子花园荟芳轩内,竖碑铭志。
这为后话。
良弼被刺只是被炸断了一条腿,手术后应无生命之忧。
家人问他,是何人所为,他说:“不难想知,今日之害我者,即来日夺国者。”
他认定凶手是袁世凯指使。
刚刚收到北洋将领的警告,宗社党的首领就遭暗杀,人们很容易联系到一处。而且,良弼是宗社党的一号人物,段祺瑞的电报却没点其名,也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这本身就是事先计划好了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加明显,赵秉钧去良弼家探望,介绍了一位有名的中医,结果良弼只吃了一副药就一命呜呼。
良弼的死,应该是和吃这中药有关。真相是袁世凯授意?还是赵秉钧擅为,还是那位有名中医出手,就不得而知了。
这世界上的事真的是很复杂的,因为也还有其他的可能,比如良弼的家人,比如买药的环节。但是,谁会动这么多脑筋呢?除了确知内情的人之外,差不多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袁世凯。
于是传出消息,袁世凯想要谁的命,谁就得必须死。
宗社党的这些成员,平日里一个比一个气壮如牛,但其实一个比一个怕死,一个比一个胆小如鼠。
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还没大难临头,这些平日里慷慨激昂之辈,就吓得各个逃离京城,唯恐被袁世凯追杀;嚣张一时的宗社党立时以鸟兽散而告终。
良弼的死,把隆裕太后也吓了个半死,她可能也认定是袁世凯所为。
梁士诒曾把隆裕太后的恐惧情况对别人这样讲过:“良弼被炸之日,京师风云至急,入朝行礼后,隆裕太后掩面泣云:‘梁士诒啊!赵秉钧啊!胡惟德啊!我母子二人性命,就在你三人手中 你们回去好好对袁世凯说,务要保全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人心都是肉长,那样子看上去真叫人难受,赵秉钧先禁不住掉泪,誓言保驾,我亦不禁然。”
梁士诒(1869年—1933年),字翼夫,号燕孙,广东广州府三水县人,出生于今佛山市三水白坭镇岗头村,民国初期著名的经济家、银行家、政治家。
梁士诒早年与其父梁知鉴同在三水、广州、**读书,后又与梁启超同于佛山书院游学。
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取进士,历任清邮传部大臣、国务大臣、铁路总局局长,为中国早期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九一一年,协助袁世凯胁迫清皇室退位。
民国初期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等职务,并以交通系首领、全国铁路协会会长身份,全力支持孙中山的全国铁路建设计划。梁士诒有“活财神”、“二总统”之称。
一九一六年,他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的大脑”、“王座背后的权臣”,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跃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
一九一八年六月六日,梁士诒创办北京证券交易所,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梁士诒以私人名义致电英国首相麦克唐纳,请其联合各国,制止日本暴行。一九三三年三月三日,到上海与段祺瑞共商抗日大计,不幸于四月九日病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另一方面则称自己病势愈发严重,继续请假,撒手不管,刁难隆裕太后。拉开架式,清帝不退位,他就不再参与决策,让亲贵们自己去争,自己去吵。
病假一天接一天的续。其实,他躲在幕后,策划一切,一切也尽在他的掌握中。他在等待,等着清廷熬不下去了自己说话。
等了几天,看还没有明显效果,袁世凯打出自己的杀手锏,指示段祺瑞给清廷发电。
前些日子,北洋将领还通电全国,支持君主立宪,反对共和。这才没过几天,这些北洋将领怎么又都高喊起共和?不用脑袋想,也能知道这都是袁世凯授意的。
但如果看名单,人员还是有别的,有人也许说这是袁世凯故意为之,其实未必。
因为北洋将领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一个观点。比如段祺瑞等人是主张共和的,而冯国璋和张勋等人则是主张君主立宪的,甚至是忠君报国的。
也有段芝贵之辈,自己好像没什么主张,是唯袁世凯马首是瞻。
袁世凯是需要发什么样的电报,使用什么样的人,也算是人尽其用。
不管这些人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有何不同,但现在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忠于袁世凯。
按着袁世凯的授意。段祺瑞联合一众北洋将领共五十多人,联名上奏,建议清廷接受优待条件,赞成共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电文说:“虽祺瑞等公忠自励,死生可保无他,而饷源告匮,兵气动摇,大势所趋,将心不固,一旦决裂,何所恃以为战……势成坐亡。”
军人的态度,给朝廷,给隆裕太后很大的压力,但是,宗社党给隆裕太后的压力也很大。
虽然,隆裕太后早就看透了宗社党这些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他们这些人的强烈反对,隆裕太后不能不顾忌。
再说了,在她的心底,也是不甘心的,只要有一丝希望,也是不愿意俯首就擒的。
现在,她也需要忠社党来为她自己提供借口。袁世凯步步紧逼,隆裕太后就是不肯就范,仍坚持召开国民会议。
袁世凯又打出一击重拳。把自己拟定优待清室的草案抛出,声言:“如一定坚持,国民议会决定国体,则优待清室的条件,也必定由国民议会议定,能否照前优隆,臣未敢预决。”
言外之意,真要是由国民会议决定国体,给清室什么样的优待,给不给优待,就很难说了。明确的告诉隆裕太后,不要错过机会。
见宗社党过于嚣张,一再干扰清廷退位,袁世凯决定恐吓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有多厉害的家伙。
于是,又授意北洋将领发电报警告。
一月二十六日,段祺瑞致电内阁,点名道姓指责载泽、溥伟等人,破坏议和,明确提出:“恳请换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发出话来,如果谁人敢一意孤行,破坏议和,将对其进行追究。
但这些人并没被吓住,仍然我行我素。
正在僵持之中时,这一天有了变数,京津同盟会暗杀部不请自来帮袁世凯。
幸运的天平还是往袁世凯这边倾斜,因为很快发生了刺杀良弼事件。
京津同盟会暗杀部的组织并不严密,各行其是的情况很难避免,联络也很不通畅,这在当时也有保密方面的需要。对良弼下手的革命党人,本来的目标也是要刺杀袁世凯的。但是因为袁世凯身边的能人异士太多了,他们无从下手。
无奈之下,开始将矛头转向了良弼。他们觉得良弼在当时也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杀了他影响力肯定也不会小。而他身旁没有很强的保护力量,刺杀容易得手。
刺杀良弼的具体实施人是革命党人彭家珍,
彭家珍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后调任奉天讲武学堂兵营队官兼教习,受当时东北总督赵尔巽委任,为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
武昌事变,彭家珍偷盗司令部军饷,资助革命党,遭到通缉。之前资政院会议,清王公集会,彭谋炸会议未成。
彭家珍在奉天任职时与讲武堂满人崇恭很熟,知道崇恭与良弼有交情,先派人去奉天,以崇恭名义给良弼发一电,称将入都商量大计。
然后身着高级军官服配刀,执崇恭名刺,由火车站入住金台旅馆。
先驾马车入前门至军谘府觅良弼,复至西城红罗厂良弼寓所,时良弼未归。门房引入府中等候良久,本已决意离去。出门时恰看见良弼的马车驰来,就立刻退了回去。
良弼车至,门房上崇恭名刺,良弼下车却发现来人并不是崇恭,诧愕之间,炸.弹已至。距离太近,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只是良弼被炸断左足,彭家珍却当场身亡。时为辛亥腊月初八日(1912年1月26日),三天后,良弼亦不治殒命,年三十五。
为民主共和而英勇献身的烈士是值得永世纪念的,后来,革命党人将刺杀袁世凯牺牲的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和彭家珍的遗体,一同安葬在北京三贝子花园荟芳轩内,竖碑铭志。
这为后话。
良弼被刺只是被炸断了一条腿,手术后应无生命之忧。
家人问他,是何人所为,他说:“不难想知,今日之害我者,即来日夺国者。”
他认定凶手是袁世凯指使。
刚刚收到北洋将领的警告,宗社党的首领就遭暗杀,人们很容易联系到一处。而且,良弼是宗社党的一号人物,段祺瑞的电报却没点其名,也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这本身就是事先计划好了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加明显,赵秉钧去良弼家探望,介绍了一位有名的中医,结果良弼只吃了一副药就一命呜呼。
良弼的死,应该是和吃这中药有关。真相是袁世凯授意?还是赵秉钧擅为,还是那位有名中医出手,就不得而知了。
这世界上的事真的是很复杂的,因为也还有其他的可能,比如良弼的家人,比如买药的环节。但是,谁会动这么多脑筋呢?除了确知内情的人之外,差不多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袁世凯。
于是传出消息,袁世凯想要谁的命,谁就得必须死。
宗社党的这些成员,平日里一个比一个气壮如牛,但其实一个比一个怕死,一个比一个胆小如鼠。
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还没大难临头,这些平日里慷慨激昂之辈,就吓得各个逃离京城,唯恐被袁世凯追杀;嚣张一时的宗社党立时以鸟兽散而告终。
良弼的死,把隆裕太后也吓了个半死,她可能也认定是袁世凯所为。
梁士诒曾把隆裕太后的恐惧情况对别人这样讲过:“良弼被炸之日,京师风云至急,入朝行礼后,隆裕太后掩面泣云:‘梁士诒啊!赵秉钧啊!胡惟德啊!我母子二人性命,就在你三人手中 你们回去好好对袁世凯说,务要保全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人心都是肉长,那样子看上去真叫人难受,赵秉钧先禁不住掉泪,誓言保驾,我亦不禁然。”
梁士诒(1869年—1933年),字翼夫,号燕孙,广东广州府三水县人,出生于今佛山市三水白坭镇岗头村,民国初期著名的经济家、银行家、政治家。
梁士诒早年与其父梁知鉴同在三水、广州、**读书,后又与梁启超同于佛山书院游学。
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取进士,历任清邮传部大臣、国务大臣、铁路总局局长,为中国早期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九一一年,协助袁世凯胁迫清皇室退位。
民国初期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等职务,并以交通系首领、全国铁路协会会长身份,全力支持孙中山的全国铁路建设计划。梁士诒有“活财神”、“二总统”之称。
一九一六年,他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的大脑”、“王座背后的权臣”,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跃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
一九一八年六月六日,梁士诒创办北京证券交易所,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梁士诒以私人名义致电英国首相麦克唐纳,请其联合各国,制止日本暴行。一九三三年三月三日,到上海与段祺瑞共商抗日大计,不幸于四月九日病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