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神机道士在大唐 > 第七十九章 对策

第七十九章 对策

小说:神机道士在大唐作者:太离之火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4-10-06 11:01:58
太州渭南县衙。

在县衙后院是各位官员的住所,其中一个院落里有三间瓦房,卧房里面的人刚刚起床。

“杨郎,这么早起来就收拾,是要出门?”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少妇睡眼惺忪地躺在榻上,看着丈夫的背影问道。

“娘子,昨晚收到长安大兄的来信,有两件事要走一遭。”

此人名叫杨收,字成之,今年三十五岁,现任渭南县尉。

他的妻子名叫韦东真,是京兆韦氏中韦审规的女儿。

韦审规是穆宗朝的御史中丞,曾任京兆少尹,二十六年前出使南诏,官终寿州刺史。

此人已经过世多年,韦东真是他的小女儿。

“什么事要这么早走,再睡一会嘛。”韦东真撒着娇,她跟杨收感情很好,夫君也没有纳妾,家中只有她一个,二人如胶似漆,生下两个儿子杨鉴、杨钜。

如果是平时,杨收一定会温言几句,这时却有些烦躁,他穿好鞋子,突然问道:“娘子,你和礼部侍郎韦悫(que)家到底是什么关系?一会说是堂兄,一会说是堂侄?”

韦东真半坐起来,撩了一下披散在脸上的长发,说道:“杨郎,你问这个干什么?韦悫是二房的堂侄,不过比我岁数大,家父早亡,母亲自降一辈,让我叫他堂兄。”

杨收说道:“我要去长安一趟,大兄来信说马相公可能要出事,听说韦悫消息灵通,我拜访一下多知道点内幕。”

“那你只管去找,韦悫人很热情,定会帮忙的。你大兄不会有事吧?”

“大兄是马相公提拔起来的,我这个渭南尉也是马相公举荐,此次相公有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等自然要去帮着谋划一番。”

杨收的大哥叫杨发,是太常少卿。

马植与马元贽认了同宗以后,开始自立,想从牛党中独立出来,他羽翼不丰,只有杨发一个心腹,杨收是通过大哥的关系才进入这位宰相视野的。

“你不是以前说,和你大哥不是一母所生,有些生分吗?”

杨收一笑,对妻子道:“那是开玩笑的,如今哪家不是宗族排在第一,兄弟有些隔阂是自家人的事,在外面还是要互相扶持的。”

他的母亲是长孙夫人,生了他和杨严两个。

杨发是老大,和老二杨假,都是大夫人元氏所出,元氏是元稹同族。

杨收七岁就死了父亲,一直是大兄杨发在管他,这其中的感情还真是说不清。

他一边说一边整理好行装,告别妻子,带了个亲随就上路了。

渭南县本来属于京兆府,后来华山边上增设了华州,不久改名太州,渭南就一直在京兆府和太州之间转来转去,二十多年前又改到太州治下。

这里离长安一百二十里,骑快马一日可以到达。

杨收天还没亮就出发,路上经过三个官驿换马休息,晚上日暮时分终于赶到了长安城内杨发的府邸。

门子认得是三郎君,就让他们直接进去。

到了书房,杨收看到大兄正在桌案上写字。

“弱羽怯孤飞,投檐幸所依。

衔环唯报德,贺厦本知归。

红觜休争顾,丹心自识机。

从来攀凤足,生死恋光辉。”

他轻声念了出来。

杨发直到收笔才抬起头来,说道:“是三郎来啦,坐吧。”

“大兄!”杨收却不敢怠慢,行礼之后找位子坐了。

“这是大兄的新诗?”

“不错,应景的诗,一会去马相公府上,总不能空手去,写出来做为礼物。三弟最近可有什么新作?”

杨发心中一哂,怪不得最后两句说得如此肉麻,原来是特意为了拍马屁,他看到桌案上墨迹未干的毛笔,便说道:

“我以此笔为题,即兴赋诗一首,请大兄评鉴: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吾弟果然胸中有沟壑,他日定当鹏程万里!”杨发听了大笑。

“大兄谬赞了,听说这次马相公有些危险?”

“不错,一会去他府上,相公可能要推荐你做集贤校理,改任监察御史。你打算怎么回应?”

杨收一笑说道:“相公若是出镇,大兄恐怕也要外放。我若是这时受了他的推荐,岂不是自寻死路?”

杨发点头道:“我家的恩主是杜悰相公,确实不宜再跟着马植,为兄是上错船下不来了,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既然大兄也这么认为,若是一会马相公问起,我当回复说,我兄弟进退同心,当初二兄杨假乡试没有及第之前,我足不出户在家苦读。如今二兄只是在节度使府做幕僚,我不忍心先做御史。相公如果一定要提拔我,等我请教了二兄才行。”

杨收年少时就有文名,被称为神童,当年他在确实二兄杨假及第之前,一直没有去考进士,这件事非常有名,兄弟和睦为悌,所以被时人称之为孝悌义举。

杨收拍案击节,高声笑道:“好,好!如此应对,马相公必定嘉许,三郎真我家千里驹也!”

……

安仁坊杜牧府。

崔氏正张罗着晚上的宴席,今晚要宴请的是大理寺卿裴俦、户部侍郎裴休、御史大夫裴俅三兄弟。

杜牧一家搬到安仁坊后,还没有举办过乔迁之宴,今晚也算是补办一次。

此时夫君还没有下衙,家中的人手还是比较紧的。

所幸这次宴会只是邀请亲朋好友,规模不大,她还应付得来。

很快到了下午,裴俦的妻妾和孩子先到了府中。

曹师兄弟俩个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去玩,崔氏陪着老大裴俦的妻子杜氏和妾室一起说话。

过了不久老三裴俅的妻妾子女也来了,杜牧府中更是热闹。

到了晚上放衙,杜牧和裴俦三兄弟一起回来。

老大裴俦是杜牧的姐夫,杜牧先见过姐姐和两个外甥裴延翰和裴延鲁,这二人都比较大了,恐怕不久就会参加贡举考试。

然后是老三裴俅的家眷,其中就有他的次子裴澈。

这个小童更漂亮了,长得像个女孩子。

裴休的妻子和孩子都在潭州,参加三儿子法海出家的法会,还没有回来。

几家人寒暄一阵,大人小孩分开围坐在两桌。

这几家的家风都很好,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没人说话。

很快用完了晚饭,妇人们带着孩子们到后面去玩,杜牧把裴氏兄弟让进书房。

红蕊上了茶就退出去。

“牧之,听说你最近一直在上表请求外放,不知此事运作的如何?”老大裴俦喝着茶问道。

杜牧叹了一口气说道:“一言难尽啊,姐夫,我已经连上两启,但宰相们一直没有同意,也不知是不是崔铉在从中作梗。”

老三裴俅笑道:“崔台硕现在是我牛党魁首,雅量高致,不逊于公瑾(周瑜)当年,想必不会因为周墀刁难你,恐怕确实是没有合适的位置。”

“可是杭州太守出缺,我不敢去争,只是想求湖州,竟然也不可得。崔铉怎么会没有刁难之心?”

裴休摇头叹气说道:“这个事崔台硕悄悄跟我说过,还是当年的事留下的祸患!”

杜牧一愣,问道:“是前朝的事?”

“不错,你还是把为武宗歌功颂德的文章都烧了吧!”裴休又说道。

杜牧颓然说道:“有些文章已经流传出去,烧了又有何用?”

“那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让我再想想……”杜牧还在犹豫,他有些舍不得自己的文章。

老大裴俦这时也明白过来,说道:“牧之,当年我就说过,做人不要首鼠两端,如今落得里外不人!”

“先帝暴虐,我等首当其冲,小弟不过是为求自保,说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话,当时又不是我一人如此作为……”杜牧悻悻说道。

“但你闻名天下,而且前几个月写的那篇《杭州新造南亭子记》盛赞武宗毁佛,皇帝知道了自然心中不悦!”裴俅也插话道。

“这确实是不识时务!也只有周墀这个愣头青才敢把你调回来,看来不是哪位宰相刁难你,而是不肯为你得罪皇帝!”裴俦作为姐夫,说话更不客气。

裴家三兄弟对武宗都很不满,所以也不说‘先帝’,而是直接称其庙号。

“原来如此,新任杭州刺史李十九造了个亭子,托人央我写篇文章,想不到问题出在这里!”杜牧顿足道。

李十九名字叫李播,字子烈,族中排行十九,今年六十岁,出自赵郡李氏,也是名声很大的诗人,受到白居易的推重,他喜欢把自己的诗送人,所以传世的作品不多。

杜牧走到书房一角,停了下来。

这里都是书架,杜家祖上就以藏书众多闻名,现在只不过略微恢复一点旧观。

他从一个格子上抽出自己的文稿,走回桌前摊开细看一遍,叹了口气,出门让左奎搬出冬天才用的炭盆,点燃后把稿子扔进去!

“即便如此,此文李播那里还有一份,恐怕……”杜牧道。

“你只要主动烧文,我等便会传扬出去,陛下到时自然会知道。”

杜牧也明白过来,文章本身不重要,这其实是个态度问题。

都到了大中朝了,皇帝是篡位上来的,你还敢为前朝皇帝歌功颂德,想干什么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