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寇季寇准 > 第1027章 扬帆!远航!

第1027章 扬帆!远航!

小说:寇季寇准作者:圣诞稻草人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2-09 18:36:55
寇天赐费心费力的造出铁船,就是为了去海上驰骋。

        可刚弄出了成果,寇季就果断将庆国国主的位置抛给了他,将他绑在了庆国都城。

        寇天赐大呼小叫的追上了寇季,苦苦哀求,却没一点用处。

        寇天赐哭求无果,就想到了老寇家的传统。

        坑儿子。

        坑儿子绝对是老寇家血脉相传的神技。

        寇礼把儿子坑的不轻。

        寇季如今也开始坑儿子了。

        寇天赐觉得他也可以坑一下儿子。

        反正经过了这些年努力,他有了三个儿子。

        两个是宝庆生的,一个是小妾生的。

        寇天赐的小妾就是宝庆的婢女。

        大郎寇庆,如今能走能跑,也能说话了。

        寇天赐觉得,大郎寇庆绝对是一个扛坑的儿子。

        于是乎他跑到了庆国的内宫,找到了那个傻不愣登的穿着开裆裤四处遛鸟的寇庆,义正言辞的告诉寇庆。

        “儿子,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庆国国主了。”

        寇庆在寇天赐威逼利诱下,答应了。

        然后跑去将此事告诉了寇准。

        寇准追杀了寇天赐三天三夜,逼着寇天赐收回了成命。

        寇天赐最终苦着脸,坐在了庆国国主的位置上。

        庆国国主之位更替的国书,在寇天赐坐上庆国国主之位的当日,送往了大宋。

        赵祯知道了此事以后,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然后下旨让已经晋升为辽阳府知府的赵润,和为他诞下了两个皇孙的寇卉回宫。

        寇季在辞去了庆国国主之位以后,就带着狄青、刘亨二人,赶到了日出码头的造船作坊,没日没夜的开始造大船。

        为了尽快造出大船,三个不务正业的大佬,动用了足足两万多人。

        一晃。

        一年悄然而过。

        赵祯之所以将请帖上的期限定为了一年,就是为了方便那些藩王们赶到大宋新都观礼。

        大宋新都,盛京。

        庞大奢华的皇宫覆盖了原有的幽州城。

        皇宫的占地面积,足足是汴京城皇宫的四倍。

        坐落在盛京正中的那一座庞大的垂拱殿,足足有二十长高。

        远远的望去,琉璃瓦光芒璀璨。

        皇宫外,便是随着皇宫一起营造成的三院衙门。

        三院衙门拱卫着皇宫。

        墙壁呈现黑红两色。

        虽然大宋新都采用的大批量的水泥,可大宋的人似乎不喜欢水泥独有的灰色,所以他们在水泥墙壁上刷上了红色的油漆和黑色的油漆。

        使得大宋的皇宫和大宋的三院衙门看着庄严肃穆。

        三院衙门外的建筑,就有些零散。

        因为大宋新都占地面积庞大。

        大宋皇帝赵祯在营造新都的时候,最先营造了皇宫和各大办事衙门,所以皇宫和各大办事衙门是最先落成的。

        其他地方,大部分是自建。

        一些帮着大宋朝廷预留的盈利性质的铺面等建筑,还在营造当中。

        自建的大多是一些官员的府邸,以及一些相对比较偏僻的商铺等建筑。

        分布在盛京四周。

        位居中心区的建筑当中,除了各大官员的府邸外,只有大宋钱庄和天赐钱庄的两座三层高楼建立了起来,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工地。

        但即便如此。

        盛京依然繁华。

        作为大宋的新中心,作为各属国心中的圣地。

        大宋新都盛京,想不繁华都难。

        特别是大宋皇帝赵祯迁都的日子临近,各国使节涌入到了大宋新都盛京,让大宋新都盛京变得更热闹。

        一个个颇具异域风情的人,牵着驼马,背着货物,走在大街上,立马能被盛京城的商人给围满。

        看着那些用铁链牵着黑黑的犹如昆仑奴的黑家伙四处叫卖的西方商人的时候,盛京城里的商人会主动让开路,没人愿意靠近他们。

        奴隶在大宋没有市场,大宋人不会用奴隶,也从没想过在大宋本土上做一个奴隶主。

        大宋的律法上也严格的禁止着人口贩卖。

        但凡是参与到人口贩卖案中的人,全部斩首。

        没有例外。

        所以盛京城里的宋人,对那些贩卖奴隶的家伙没有好感。

        若不是那些贩卖奴隶的人,是朱、李两个藩王的人,恐怕早就被送到了盛京府大牢里了。

        朱能、李昭亮二人,乘着马车,一大群人,出现在了盛京城外,遥遥看着盛京城内繁华的景象,一脸感慨。

        朱能感叹道:“一别经年,大宋依然繁华……”

        李昭亮沉声道:“大宋的新都,居然没有筑造城墙……”

        朱能侧头看向了李昭亮,道:“为什么要筑造城墙?大宋新都不筑城墙,那是因为没人能打到大宋都城。”

        李昭亮幽幽的道:“那可未必……”

        朱能愣了一下,点着头道:“如今能给大宋带来麻烦的,也只有他了。所以他坐镇的庆都也没有筑造城墙。

        人家不筑造城墙,是因为人家有那个底气。”

        李昭亮催促道:“入城吧。此次官家邀请了我们所有人,我们应该能见到他。如今能帮我们战胜罗马人的,只有他和官家。

        他不点头,官家也不会帮我们。”

        朱能长叹了一声,“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给我们面子。”

        李昭亮叹气道:“他要是不给我们面子,我们恐怕要学一学曹利用,拿命跟他换交情了。”

        朱能苦笑着道:“我们这辈子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得罪他。”

        说完这话,二人带着自己手底下的人匆匆入了大宋新都盛京。

        随后,西天竺张家的张宝、东天竺曹家的曹湛、流求曹家的曹评、东阳种家的种诊、西阳刘家的刘伯叙、庆国寇家的寇天赐、燕山高家的高卫昭,相继进入到到盛京。

        西天竺张家、东天竺曹家、流求曹家、东阳种家、西阳刘家、庆国寇家的人,入了盛京以后,就待在他们各自的驿馆内,谁也不见。

        朱能、李昭亮二人带着厚礼,到庆国驿馆前求见了三次,也没叫开门。

        各国使臣,以及大宋的封疆大吏,全部到了盛京以后。

        赵祯坐着华丽的龙撵入了盛京城的皇宫,进入到了皇宫以后,赵祯果断封了盛京城的皇宫,来了个谁也不见。

        一直等到赵祯规定的庆典当日。

        盛京城内的皇宫大门,才被缓缓打开。

        使臣、百官,在吉时的时候,分成了班列,进入到了皇宫中。

        当朱能和李昭亮二人看到了站在他们前面的寇天赐以后,一脸黯然。

        寇季没到。

        不仅仅是寇季。

        东天竺曹家的当家人曹渊没到、西天竺张家的当家人张元也没到、流求曹家的当家人曹佾、东阳种家的当家人种世衡,都没到。

        朱能和李昭亮对视了一眼,有种被抛弃了的感觉。

        他们一脸黯然的进入到了大宋新都内的垂拱殿。

        大宋新都内的垂拱殿很大,能装下足足一千多人。

        位居于垂拱殿正中的御阶很高,足足有半人高。

        百官和使臣们入了垂拱殿以后。

        有宦官引领着他们到制定的位置站好。

        陈琳甩着拂尘从御座后的屏风一侧走了出来,站在了御座的一侧,高声喊道:“吉时已到……”

        百官和使臣们齐齐躬身。

        “臣等恭迎官家……”

        然后,没有然后了。

        御座后的屏风一侧,并没有再有人走出来。

        百官和使臣们等了好一会儿,见没反应。

        欧阳修领着头,再次开口。

        “臣等恭迎官家……”

        一刻钟内,百官和使臣们足足恭迎了三次。

        赵润绷着脸,小心翼翼的从御座后面走了出来。

        他没办法不小心翼翼。

        皇宫内的主人,如今就剩下他和寇卉,还有他两个儿子了。

        其他人,一夜之间就没了。

        若不是他爹在消失前留下了陈琳,留下了书信,留下了诏书,他会觉得他睡梦中被他曾祖父附体了,莫名其妙的篡位了。

        如今,他有陈琳在侧,有书信,有诏书,他知道他自己是清白的。

        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向百官们解释,他没篡位。

        也不知道该怎么向百官们解释,他爹丢下了偌大的大宋,丢下了满朝文武,带着一帮子莺莺燕燕,跑路了……

        貌似还带走了一部分钱……

        赵润在百官和使臣们注视下,走到了御阶上。

        赵润站定以后,佯装镇定的对陈琳道:“陈琳,宣吧。”

        陈琳躬身一礼,请出了一卷圣旨。

        “诏曰……朕感念上古禅位之风,有大德……朕不敢比上古先贤,却愿意为大宋开先例,兴禅位之风……熄皇室子弟之干戈,除君臣百姓之心病……朕今日禅位于皇太子赵润,后世子孙当以此为训……朕立帝规十二条,铭刻于巨石之上,立于盛京之外,天人共鉴……”

        陈琳诏书宣读了一半,垂拱殿上一片哗然。

        没有一点点预兆,没有一点点暗示,没有一点点风声?

        官家就这么……禅位了?

        还定下了禅位规则?

        走的更是干脆利索,毫不拖泥带水?

        赵祯你是疯了?还是想成圣人?

        百官、使臣全傻眼了。

        赵润站在御阶之上,努力的将自己当成了一个木雕泥塑。

        当陈琳将诏书宣读完了以后,垂拱殿上鸦雀无声。

        垂拱殿内静悄悄的时候,寇季所处的日出码头,却人声鼎沸。

        寇季所在的大书房里,也是人声鼎沸。

        书房里摆放着一张圆桌。

        桌子前坐满了人。

        每一个人都声名赫赫。

        寇季端坐在圆桌正中,一脸无奈的看着其他人。

        种世衡、刘亨、曹佾、曹渊、张宝、狄青。

        这些原本应该出现在大宋新都盛京城的人,如今全部都坐在了自己的案头。

        寇季目光落在了种世衡身上。

        种世衡抚摸着胡须,笑眯眯的道:“老夫掐指一算,算到了庆国有大事发生,所以急忙赶了过来。”

        寇季翻了个白眼,这种蹩脚的借口,也只有种世衡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来。

        寇季目光落在了曹佾身上。

        曹佾干笑着道:“我外甥可是你女婿,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要那么见外。”

        寇季再次翻了个白眼,“你们不去大宋新都朝圣,全都跑到我这里来,你们是嫌我死的不够快啊?

        知道的人,都知道你们是访友来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要合谋造反呢。”

        种世衡笑眯眯的道:“你要是有这个心思,老夫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寇季瞪了种世衡一眼,没好气的道:“就如今这个形势,谁窝里斗,谁脑子有坑。”

        说到此处,寇季对刘亨道:“写下来,种世衡有谋反之心,回头写成奏本送到大宋新都。”

        种世衡脸上的笑容一僵。

        曹佾哭笑不得的道:“哥哥啊,大家特地聚在此处,到底是什么心思,您还不清楚嘛。”

        寇季哼哼道:“什么心思?我和狄青、刘亨、张元、曹渊,就聚在一起喝喝酒而已。你们也不知道从哪儿听到的消息,非要跑过来凑热闹。我又没邀请你们。”

        种世衡撇着嘴道:“我们又不是瞎子,外面那个大铁家伙,我们都看见了。”

        曹佾激动的道:“对对对,大铁船,足足能坐两千人的大铁船。有了那个大家伙,我们就能运送更多的人去海外之地了。”

        寇季毫不客气的道:“我对海外之地没兴趣。”

        种世衡果断道:“那你将外面那个大铁家伙卖给我,你要多少钱我都出。”

        寇季瞪了种世衡一眼,“不卖!”

        种世衡和曹佾一脸幽怨的盯着寇季,没有言语。

        种世衡和曹佾显然是知道了寇季造那个大铁家伙的目的,也大概猜倒了寇季的一部分心思。

        所以死皮赖脸的赖上寇季了。

        寇季心里清楚,这两块牛皮糖沾上了,恐怕很难清除。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算我怕了你们了,带上你们可以。不过我事先声明,为了造那个大铁家伙,我们各家付出都不少。

        你曹家和种家半路入伙,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种世衡和曹佾听到了寇季愿意带上他们,心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们在得知了曹利用死在了庆国以后,就猜倒了寇季恐怕要做点什么。

        然后立马派人查探庆国的动向。

        在得知了寇天赐造出了可以在水上航行的铁船以后,二人立马猜出了寇季的心思。

        一年前,他们收到了风声,知道庆国使者去了西天竺和东天竺。

        于是,他们二人果断坐船到了庆国海外的一座小岛上等候,足足等了大半年,等到了西天竺和东天竺的人出现以后,他们跟着一起踏上了庆国。

        他们清楚,这是搭上寇季的最后一次机会。

        错过了,他们两家就会远远的被以寇季为首的同盟,甩在后面。

        所以他们在见到了寇季以后,死皮赖脸的要加入到以寇季为首的同盟当中。

        如今寇季答应了,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他们真怕寇季咬紧牙关,死活不松口。

        种世衡和曹佾一起开口,“还和以前一样,你只管吩咐,我们只管做事。”

        二人话音落地,寇季点着头准备开口,一道声音从门外响起。

        “算我一个……”

        话音落地。

        赵祯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站在了他们一众人面前。

        在场的除了寇季,都惊了。

        一个个惊愕的站起身,难以置信的看着赵祯。

        寇季微微一愣,长叹了一口气道:“我所料不差的话,你这会儿应该在新都的垂拱殿上……”

        赵祯笑容灿烂的道:“当初他们将你逼出了汴京城,让你不痛快,如今我扔下了他们,让他们不痛快,也算是给你报仇了。”

        寇季一脸无语。

        漂亮话都让赵祯给说了。

        赵祯自顾自的让人拿了一个凳子,坐在了寇季对面,对其他人摆摆手,“坐下说坐下说,我如今已经不是大宋皇帝了,你们见了我,不必拘束。”

        种世衡一行人,齐齐看向了寇季。

        寇季感叹道:“都坐下吧……”

        赵祯在所有人坐定了以后,笑着道:“都商量什么呢?”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商量如何造反呢?”

        赵祯听到这话,不仅不惊,反而兴致勃勃的道:“准备从哪儿入手。当了多年大宋皇帝,我对大宋非常了解,我知道大宋的弱点在什么地方,有我帮忙,绝对事半功倍。”

        寇季听到这话,以手扶额。

        又一个死皮赖脸的出现了。

        赵祯呵呵笑着道:“怎么?觉得我不行?”

        寇季放下了手,开门见山的道:“我们准备经略海外之地,你要是能拿得出人手,出的起钱粮,你也可以参与。”

        赵祯大气的道:“论人手和钱粮,在座的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我……所以我要占大头……”

        寇季狐疑的道:“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了,你还要那么多地干嘛?”

        赵祯笑道:“儿子太多,老大继承了家业,剩下的几个儿子还不知道放哪儿呢。听说海外地大物博,我去瞧瞧,顺手给他们抢点家业。”

        寇季幽幽的道:“海外之地是大,但能抢到多少,可不是你说了算的。你想要大头,恐怕很难。”

        赵祯笑呵呵的道:“那就都听你的。”

        寇季翻了个白眼,“都听我的,自然不行。我们是为了当强盗,才凑在一起的。既然是强盗,那就难免会出现分赃不均的情况。

        所以规矩还是得立一立的。

        以后我们依照规矩做事,依照规矩分赃。”

        种世衡等人闻言,齐齐点头。

        赵祯也没有犹豫,点了一下头。

        寇季继续道:“海外之地其实很大,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大。仅凭我们一代人,肯定抢不完。仅凭我们一代人也消化不了。

        所以至少需要四五代人的努力,才能看到成果。

        想要让四五代人依照我们的心思做事,那就不能光是嘴上说说,必须定下规矩,规矩必须落在纸上。

        第一条,就是互不侵犯。

        我们既然结成了同盟,那互相之间就不该捅对方刀子,扯对方后退。

        一旦出现了互相捅刀子,互相扯后腿的局面,我们一切努力很有可能会化为乌有。”

        此话一出,种世衡等人几乎齐齐看向了赵祯。

        他们几家都很弱小,想要捅别人刀子,最先伤到的恐怕是自己。

        能吞掉别人,还能保全自己的,只有赵祯代表的大宋。

        赵祯在他们的注视下,笑道:“我没意见……”

        寇季点着头,继续道:“第二条,一致对外。出了海,碰到任何外敌,我们都必须坚决的一致对外,不允许依任何借口退缩。”

        赵祯敲着桌子道:“不仅要一致对外,还要全歼所有敢冲我们呲牙的敌人。”

        寇季和种世衡等人思量了一下,齐齐点头,算是认可了赵祯的说法。

        寇季继续道:“第三条,我们在海外占据的所有地方,必须统一遵守我们订立的盟约……”

        “第四条……”

        “第五条……”

        “……”

        “第十八条……”

        寇季一口气说了十八条的条文。

        赵祯、种世衡、狄青、刘亨等人,分别一一商量过以后,做了一些调整。

        然后正式的落在了纸上,每个人都盖了代表自己的印玺。

        瓜分世界的强盗同盟,正式成立。

        没有庆典,也没有狂欢,就是几个抠脚大汉,躲在了屋子里,订立了十八条规矩。

        随后,众人又凑在了一起商量了一下海外领土要共同遵循的律法。

        所有的律法几乎都向一个目标看齐,那就是宋人至上。

        在商量好了需要共同遵循的律法以后,众人有商量了一下利益分配问题。

        简单的商量过后,众人决定按劳分配。

        以万人为单位,谁出的人多,贡献最大,谁占据的地方最大。

        由于赵祯在此项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为了避免赵祯一家独大,众人在人数上做了限制。

        每家派遣的人手不得超过三万。

        考虑到寇季、狄青、刘亨、曹渊、张元五人为他们出兵海外奠定了基础,所以他们五家有优先挑选领土的权力。

        此外,除了寇季、狄青、刘亨、曹渊、张元所在的五家外,其他各家出多少人,就得付多少船资,载回多少东西,就得付多少船资。

        为期十五年,十五年以后各家可以向庆国采购船只。

        众人在日出码头商量了半个月,最后敲定了所有需要敲定的事项。

        史称日出会盟。

        会盟结束以后,赵祯等人返回了自己的疆土上,开始准备远航所需的一切。

        半年以后。

        庆国第一艘可以容纳两千人的铁甲舰下海。

        赵祯、寇季、狄青、刘亨、曹渊、张元、曹佾、种世衡等人坐着铁甲舰,扬帆远航。

        大宋的一切早已成了旧事,他们的胸膛里装满世界,装满了大海。

        征程仍在继续,但目标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们是开拓者,他们是领路人,他们是将炎黄龙旗插满世界的先驱,他们也是重铸华夏灵魂的巨匠。

        当炎黄子孙的灵魂被他们赋予了野性的那一刻,注定会在湛蓝的星球上,绽放出摧残的光芒。

        我们的故事已经结束,但是他们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他们注定会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肉之躯,创造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