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寇季寇准 > 第1023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1023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小说:寇季寇准作者:圣诞稻草人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2-09 18:36:50
张元一席话将朱能和李昭亮二人分析的很透彻。

        朱能和李昭亮二人现在确实被贪婪蒙蔽了心智,已经陷入到了西方乱战的烂泥潭,完全抽不开身。

        张元早早的看清了西方的战局,所以在占据了一定的疆土以后,就果断抽身而去,退出了和朱能、李昭亮等人建立的联盟,避免了自己陷入到泥潭当中。

        寇季思量再三,对张元道:“若是朱能和李昭亮二人不敌罗马帝国,有灭族之忧,你尽可能出手为他们留下一支香火。”

        张元笑问道:“命令?还是随口一说?”

        寇季反问道:“有什么区别吗?”

        张元直言道:“命令的话,我就算是拼尽西天竺国之力,也会办到。随口一说的话,我就得看局势,再做定夺。

        我不可能拼尽一切,为朱能和李昭亮二人的错误付出代价。”

        寇季笑道:“不是命令,也不算随口一说。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救就救吧。没理由为了救人把自己搭进去,我们又不是侠客。”

        说到此处,寇季有些唏嘘的道:“都是我汉家苗裔,被外人灭族,我们脸上也没有光彩。”

        张元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寇季的请托。

        朱能和李昭亮要是真的败了,真的祸及到了家人,他会出手搭救一二。

        往后几日。

        寇季带着张元在温室大棚里种菜,在庆都内享受各种美食,到文昌书院里去听课,去城外的锻钢作坊看寇天赐正在搭建的新的锻钢炉。

        寇季带着张元在庆都逛了一圈,将庆都内所有能看的,都带着张元看了一遍。

        张元临走的时候,寇季还准备了一些匠师、读书人,让他一并带上。

        自从寇准将实践纳入到了教学体系中,并且感受到了实践的好处以后,但凡是他教育过的学生,都必须通过实践,得到了一定的评价以后,才能在他手上结业。

        寇季让张元带回去的匠师和读书人,就是文昌书院内需要实践的学生。

        由于西天竺国的距离比较遥远。

        寇季延长了匠师和读书人的时间。

        同时给他们许诺了一笔丰厚的钱财补助,他们算是带薪实践。

        张元也向他们许诺,等他们到了西天竺国以后,西天竺国会给他们分配屋舍、婢女,每个月还有丰厚的俸禄。

        寇季不缺钱,张元同样不缺钱。

        天竺此前是一个穿金带银的过度。

        张元和曹利用侵入到了天竺以后,就通过各种手段将天竺内的金银铜全部收拢到了自己手里。

        如今张元手里掌控的黄金,数额非常庞大。

        文昌书院的读书人和匠人们的那点俸禄,对他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读书人和匠人们能带给张元的利益,却远超于张元那点俸禄。

        张元也好,曹利用也好,手里的人都比较杂。

        他们手里的百姓都是由七八个不相容的民族构成的。

        所以治理起来非常困难。

        他们出身于宋人,天生的喜欢贴近宋人,也喜欢将治下的百姓变成宋人。

        所以他们一边想通过战争消磨自己国内那些不相容的民族,一边让国内的百姓变得更纯粹。

        所以他们需要读书人和匠人。

        几乎可以说是有多少要多少。

        寇季自然知道张元需要什么,他也不愿意让张元白跑一趟。

        寇季亲自将张元送到了日出码头,将读书人、匠人,还有那些要交给张元耕种的种子,一并送上了船。

        然后派遣庆国的船队,跟随着张元的船队一起南下。

        庆国的船队,抵达了雷州和交趾以后,会停下。

        而张元的船队会直达西天竺国。

        张元离开以后,寇季觉得营造铁船的事情迫在眉睫。

        如今庆国勾连的三处地方,几乎都需要船只才能抵达。

        而木船在海上飘荡的时间太长了,从庆国到西天竺国,需要足足近大半年时间。

        往返一趟,一年半就没了。

        一旦西天竺国种植出橡胶树等物,往返于庆国和西天竺国的船只就会增多,形成也会增多,所需要的船只和人手也会随之增多。

        寇季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

        所以铁甲船必须造。

        其他的东西可以再等等。

        寇季回到了庆都以后,经过悄无声息的引导,成功的将蒸汽机的制造方法和蒸汽轮船的制造方法送到了寇天赐面前。

        寇天赐拿到了略显粗糙的制作方法以后,惊的不轻。

        他像是做贼一样,向寇季分享了自己的喜悦,在得到了寇季的支持以后,他就投入到了蒸汽机的制造之中。

        虽说橡胶如今还没有拿到手,但先让寇天赐试试手再说。

        等到橡胶树种植出来,产出了橡胶以后,寇天赐就能直接造出合用的蒸汽机。

        寇天赐在拿到了蒸汽机和蒸汽轮船的制造方法以后,就在自己营造的锻钢作坊边上由营造了一个蒸汽作坊,潜心投入到了研究中。

        他向寇季支取了一大笔钱,用来收购铁料。

        由从文昌书院和内宫直属的匠部,调遣了许多匠人,跟他们一起参与到了督造当中。

        寇季除了偶尔的引导外,很少干涉寇天赐督造蒸汽机的事情。

        一晃。

        一年时间悄然而过。

        就在寇季和刘亨扛着锄头收获红薯的时候,两个不速之客到了庆国。

        寇季和刘亨挖了足足一亩地的红薯,如同两个老农般坐在地头一边喝茶,一边商量着将红薯窖藏,明年推广到庆国各地去的事宜。

        两道身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他们二人的身后。

        其中一道身影,坐在了寇季身边,抢过了寇季手里的茶壶,拿到手里美美的抿了一口,舒爽的吧嗒了一下嘴。

        寇季侧头看向了他,疑问道:“你还没死?”

        李迪奇怪的看着寇季道:“老夫吃得饱、睡得香,为什么要死?”

        寇季瞥了一眼被李迪污染了的茶壶,没好气的道:“您老如今七十多了,再不死就成了贼了。”

        李迪嘿嘿一笑,“老夫纵然成了贼,那也是个雅贼。”

        寇季呵了一声,“读书人总是喜欢将坏事掩饰成雅事,汴京城的读书人风流成性,就是你们这些老家伙教的。”

        李迪鄙夷的看了一眼寇季,“你又不是读书人,你根本不懂其中的乐趣。”

        寇季斜眼看着李迪,“我没看到任何乐趣。我只看到了你们风流成性、挥霍无度,捧红了一个又一个的清倌人。反倒是那些平民百姓,不被你们放在眼里。”

        李迪瞪了寇季一眼,“现在的读书人,跟以前不同了。”

        寇季讥笑道:“有什么不同?在读书人眼里,清倌人还是他们的心尖尖,平民百姓还是刁民、贱民。

        听说两个月前,王安石才将一个称呼百姓为贱民的官员杖毙在了临橫府门口。

        弹劾王安石的奏疏到现在都没停过。

        可见,在你们眼里,称呼百姓为贱民,是对的。”

        李迪瞪着眼,看着寇季,“你在为自己的学生叫屈。”

        寇季淡然摇头,“我在大宋没学生,也不会为任何人叫屈。我只是觉得,世道是公平的,你们称呼百姓为贱民,他们称呼你们为狗官,相得益彰。

        百姓们贱不贱,我不知道。

        但是你们叫起来的时候,是真的狗。”

        李迪恼怒的道:“此事老夫又没有参与,你何故连老夫一起骂?”

        寇季冷笑道:“不帮王安石说一句话,就该骂。”

        李迪喝道:“此事牵扯到了学说之争。”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学说是学说,百姓是百姓。不能为了学说之争,忘记了百姓。”

        说到此处,寇季看向了李迪,“你在河西呆久了,胆子也变小了。你已经不适合在官场上厮混了,该告老了。

        文昌书院还缺一个督学。

        看在你可怜的份上,你告老以后,我可以任命你为文昌书院的督学。”

        李迪冷哼道:“你想得美。”

        寇季耸了耸肩膀,没有再对李迪说话。

        反倒是看向了李迪身后的人影,不咸不淡的道:“庆国不欢迎你,你一会儿吃过东西以后,就离开吧。”

        文彦博一脸苦闷的道:“先生……”

        寇季冷声道:“别叫我先生,我当不起。”

        “小心眼……”

        李迪鄙夷的说了一句。

        寇季平静的道:“我就是小心眼,我认了。你们奈我何?”

        “先生,当年在垂拱殿上……”

        文彦博小声的解释。

        寇季瞪着眼,喝斥道:“闭嘴!”

        文彦博张了张嘴,愣是说不出一个字。

        寇季起身,叫上了刘亨准备继续去挖红薯。

        李迪冲着寇季的背影喊道:“汴京城马上就要没了。官家要迁都了。”

        寇季没有搭理李迪,就像是没听到李迪的话一般。

        李迪起身,快步的追上了寇季,挡在寇季的身前。

        “老夫说,汴京城马上就要没了,官家要迁都了。”

        寇季一脸愕然的道:“与我何干?”

        李迪沉声道:“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不打算劝劝?”

        寇季淡然一笑,“与我何干?”

        李迪瞪着眼道:“你也是大宋的臣子。”

        寇季淡然笑道:“我现在是庆国国主。”

        李迪咬牙道:“庆国国主也是大宋的臣子。”

        寇季沉吟了一下,点点头,“你说的也对。”

        寇季冲着身边的刘亨道:“大宋皇帝陛下要迁都,你怎么看?”

        刘亨挠了挠头,笑着道:“提前将朝贡送过去,让大宋皇帝陛下可以将新都修建的奢华一些。”

        寇季赞同的点点头,“有道理,大宋身为四海霸主,大宋的皇宫就应该奢华一点。”

        说完这话,寇季对脸色难看的李迪笑道:“除了今岁的朝贡外,我再额外捐五万贯,聊表心意。”

        李迪直直的盯着寇季道:“你知道的……老夫不是这个意思……”

        寇季淡然笑道:“我觉得你就是这个意思。其他的意思我也不会理会。大宋朝堂上多的是能人,所以你不该找我。

        我这个人,除了有钱,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说完这话,寇季不再搭理李迪,拉着刘亨一起去挖地。

        李迪脸色一变再变,最终目光落在了文彦博身上,长长的感叹了一声,“你们好能耐啊。”

        文彦博脸色一白,“当年的事情……”

        李迪甩了甩袖子,“老夫当年若是在朝堂上,绝对不会允许官家胡来。老夫更不会做出对不起自家先生的事情。

        即便是老夫和自家先生政见不合,那也会摆在明面上。

        即便是老夫觉得自家先生有问题,也会明面上问清楚。”

        文彦博神色一暗。

        “那官家迁都的事情……”

        李迪斜着眼,盯着文彦博冷笑道:“与我何干?”

        文彦博愕然的看着李迪。

        李迪不屑的道:“他就是官家身上唯一的束缚,你们亲手将这个束缚接下来,释放了一头猛龙,那就要做好承担猛龙行云布雨带来的灾难。

        他又不是厕筹,你们还想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官家都不敢。

        你们算什么?”

        李迪说到此处,摆摆手,一边往田地外走,一边不咸不淡的道:“以后再有这种事,别找老夫了。没有你们,老夫到庆国,那就是座上客。带上你们,老夫就是恶客。

        老夫又没有得罪他,凭什么跟你们一起承担他的怒火。”

        文彦博站在原地,看了看远去的李迪,又看了看正在地里奋力挖掘红薯的寇季,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心里充满了悔恨。

        但是没有一点作用。

        文彦博并没有在庆国待多久。

        在没有达成目的以后,他就离开了庆国,另想他发。

        反倒是李迪在庆国住了一个月。

        没了文彦博在身边,李迪在庆国活的那叫一个滋润。

        一个月后,寇季将李迪送到了鸭绿江边上。

        李迪在临别之际,拉住了寇季的胳膊,迟疑再三,开口道:“你真的不回去劝劝?”

        寇季叹了一口气,“为什么要劝?”

        李迪沉声道:“迁都影响国运……”

        不等李迪把话说完,寇季就粗暴的打断了李迪的话,“迁都影响国运?我怎么没发现?大宋是在鼎盛时期迁都,又不是被迫迁都,何来影响国运一说?

        影响国运的事情,大宋做的多了,也没见大宋分崩离析。

        你活了这么大年纪了,还信这些?”

        李迪苦笑着道:“反对的人太多了……”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迁都影响的只有利益。豪门大户和达官贵人们的利益。他们大部分家底都在汴京城。

        大宋迁都,他们的利益就会大大折损。

        所以他们才会反对。

        他们反对,不是因为迁都不对。

        而是因为反对影响他们的钱袋子。

        从头到尾都是钱的原因。

        我不信你看不明白。”

        李迪叹了一口气道:“你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老夫也就实话实说。迁都确实影响了满朝文武的利益,所以满朝文武才会齐齐反对。

        老夫之所以愿意为此事奔走,是害怕官家因为迁都和满朝文武离心离德。

        你也清楚,一个朝廷,君臣离心离德的话,会出大问题的。”

        寇季一脸淡然的道:“我从没有见过胳膊扭过大腿的。臣子既然不用心侍奉皇帝,那皇帝换一批就是了。

        大宋朝,从来不缺臣子用。”

        “可是……”

        “行了,你别为那些达官贵人当说客了,你说再多,也不会改变我的心思。我也不怕告诉你,迁都的事情就是我教给赵祯的。

        你觉得我会自己推翻自己?”

        李迪听到此话,一脸愕然的盯着寇季。

        寇季淡然道:“你别这么看着我,迁都对大宋也有好处。若是没有好处,赵祯也不肯听我的。”

        李迪嘟囔道:“难怪……难怪官家会一意孤行,谁劝也不听,原来是你的注意。罢了罢了……老夫以后不参与此事了。”

        说到此处,李迪仰着头盯着寇季,郑重的道:“老夫此生许给了河西,等到老夫死了以后,也会埋在河西,到时候你别忘了到老夫坟头上香。”

        寇季微微皱眉,“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李迪瞪着眼,盯着寇季道:“你就那么不愿意回大宋?大宋能有今日,九成九都是你的心血。”

        寇季直言道:“那又如何?我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故土上的百姓,又不是为了某一个人。

        如今我该做的都做了,百姓们也过上了好日子。

        我也功成身退了,就不该再出现在大宋,引起波澜。”

        李迪指着寇季,长叹了一句,“你这瑕疵必报的性格啊……”

        寇季笑道:“我觉得挺好的。”

        李迪摇摇头,没有再多言,颤颤巍巍的上了马车,遥遥离开了鸭绿江边。

        寇季送走了李迪以后,便返回了庆国。

        刚巧赶上了狄青从北海郡王封地过来。

        经过了几年的建设,北海郡王封地的三十六处堡垒,已经修建完毕。

        各堡垒内也驻扎了兵马,镇守封地四边。

        位居于北海郡王封地正中的北海府城,也营造了一个七七八八。

        北海郡王封地内的百姓不多,所以工程量不大。

        再加上北海府城没有营造城墙,所以工程量更小。

        所以北海府城远比庆都更早竣工。

        除此之外,北海府外的码头,也营造完成。

        码头附近还营造了一座造船厂、锻钢厂。

        往后庆国大部分的作坊和厂区,都会设在北海府。

        之所以设在北海府,是因为北海府有一座庞大的露天煤矿。

        再就是北海府地广人稀,往北扩张的话又没人管,不会约束各作坊和各厂的发展。

        狄青此次到庆国,就是带人去将造船厂和锻钢厂的。

        寇季早就准备好了人手。

        此外,寇季还给狄青准备了一些土豆、红薯、玉米的种子,让狄青一并带过去。

        北海府地广人稀,大部分人要做工。

        要确保北海府的人有粮食吃,土豆、红薯、玉米等物必不可少。

        寇季除了给狄青准备了这些已经试种成功、且储备了不少种子的农作物外,还为刘伯叙、张元各准备了一份。

        不过刘伯叙和张元都拒绝了。

        他们给寇季回信称,他们暂时不需要这些东西。

        他们不想让封地封国内的某些人吃的太饱。

        让那些人吃的太饱的话,不利于他们纯粹话封国国民的政令。

        寇季觉得这两个家伙以后一定会被人描绘成最残忍的封建君主。

        寇季觉得刘伯叙和张元就应该学一学他。

        在有效的利用劳动力的同时,顺手将他们送出去。

        比如送到海上去探险,又或者送到北海府去挖煤、锻钢。

        像是种世衡、曹佾、曹利用那些战争疯子,已经开始大规模大规模的往北美洲运输封地上的罪籍了。

        庆国海船的订单已经从每年三十艘,变成了每年一百三十艘了。

        若不是分派了一批订单给西阳的刘伯叙,根本造不过来。

        如此庞大的船只投入,寇季相信要不了多久,三个人封地和封国内的百姓就会得到进一步的纯粹化。

        手段远比刘伯叙和张元有效多了。

        不过,寇季现在不让他们对外征战,他们似乎只能通过这个方法纯粹化封地和封国内的百姓。

        寇季的目的其实跟他们差不多,只不过寇季并没有那么残忍。

        他只不过是将残忍的事情转移了出去,交给了专业的人去做。

        狄青这一次见到了寇季以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带给了寇季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庆都。

        内宫。

        寇季、刘亨、狄青三人坐在暖房内。

        狄青沉声对寇季和刘亨道:“高家的人出现在了我封地附近。”

        寇季和刘亨愕然的看向了狄青。

        高家所在的燕山府,距离狄青的北海府,中间可差了足足几千里呢。

        高家算是几家藩王中封地最差的一个,发展也是几家藩王中最慢了一个。

        高家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占据数千里之地。

        草原上的放牧人,不是沦为了朱能等人的奴隶,就是成了大宋的罪籍,要么就是成了狄青手底下的矿工。

        高家就算是再厉害,也不可能凭借他们手里那几万人占据一处几千里地的疆土。

        就算他们融入到了草原民族当中,以牧马放羊为生,也不可能奔驰几千里。

        “你见高家的人了?”

        寇季疑问。

        狄青沉吟着点点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