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这就是天才和常人的区别
陈曦笑的依旧温和纯良,乖乖在讲台上等着下面教授、老师的出题。她表现出来的从容气度,让一众参与公开课的师生、领导都暗暗赞赏。
大部分老师、教授题出的都中规中矩,属于机械系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范畴。也有几个老师、教授弄了些生僻的知识点考陈曦,不过对方应该也没有故意为难的意思,只是想看看陈曦知识面的掌握情况。
轮到那位提议现场考教的教授时,他却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既然陶教授擅长的是发动机方向的研究,陈曦又是陶教授非常看好的后辈。而且在陶教授讲公开课的时候……我看她对发动机方向似乎也有不少了解。”
听他如此说陶教授就知道这是有意要为难陈曦了,立刻开口回击:“我的公开课讲的是与发动机发展史有关的内容,我想大家都明白这里面的难易程度。
您就不用‘夸’了,别弄什么‘超纲’的内容来考教陈曦就行。不然……陈曦这回的问答就不是本科生结业考试,而是针对研究生的结业考试了。”
严教授没应陶教授的话,而是对陈曦说道:“想必陶教授应该跟你提过涡喷-6发动机,难的考点我也不问,就是考考你……在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多次发生的一等飞行事故中,涡喷-6发动机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闻言陶教授眉头紧蹙,连一旁的孙老教授也跟着沉下了脸。
对于出现在一九七一和七二年涡喷-6发动机故障导致的飞行事故,相关的业内人士都了解大致情况。只是陈曦到现在为止表现出来的与机械有关的知识,都涉及的不深。
陶教授和孙老都觉得,陈曦可能对这些更深层的东西还没什么了解。
可严教授的问题难就难在知道的人很容易解答,你又不能说人家‘超纲’,毕竟他问的是‘涡喷-6发动机出现了什么问题’,人家又没让陈曦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知道就很容易答出来,关键在于不知道……那就只能蒙答案了。
问完这个问题后,严教授还很善解人意的提点道:“不知道没关系,你可以猜猜,分析分析……”
斯文如陶教授,都想挽袖子跟他轮拳头,这是能猜猜就能猜出来的!要是真那么容易,许多问题就不至于困扰他们这些研究人员了,大家一起玩儿猜猜猜好了!
陈曦笑了笑,机械类的东西想为难住她,这可不是一般的有、难、度!
截止到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用于军用航空的发动机实际上只有三个型号:涡喷-6、涡喷-7和涡喷-8。
其中涡喷-6是为了大量的歼-6战机而生产,仿制的是苏制P-9喷气发动机。而涡喷-7是为了装备少量歼-7、歼-8机,仿制的苏制P11-300发动机。涡喷-8是装备我军轰-6机,仿制苏联PⅡ-3M的发动机。
这三种发动机,是当时国产飞机的心脏,如果没有这三种发动机,我国的空军就相当于不存在了。
然而这三种技术最成熟、生产数量最大的发动机,在八十年代以前,因为技术设计和质量问题导致了大量的飞行事故。尽管我们的研究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苦努力,但技术上的难题想要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
后世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专业媒体,就此发表过一些研究类的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我国空军在建国前三十年面临的战机飞行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就是缺乏质量合格的发动机!
陈曦当时看到那些报道的时候还曾经感慨过,要是真如一些小说里说的那样,像她这种在业内首屈一指的人物能带着后世的技术重生过去,也就不会造成那么多牺牲了。
或许是某种力量跟她开了个玩笑,应其所愿让她重生了。只不过晚了一些年头,这时候发动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许多。
陈曦记得她在组织的资料库里,曾经看到过国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航空部门的质量统计。
据上面的一些数据显示,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八三年,空军战机因产品设计和制造等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中,发动机质量问题几乎占到了事故总量的百分之五十。
根据事故等级划分,最严重的一级事故里面,发动机质量引发的几乎占到了百分之四十。
另外根据组织里收集的那些资料显示,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发生的一、二等级事故中,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引发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已经占到了比重的百分之五十,这一数字可以与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质量统计数字相互印证。
而国外飞行事故中,由于航空发动机造成的事故,还不到总事故比重的百分之五。这等于说国内由发动机引发的航空事故发生率,是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倍多。
其中大部分的事故都发生在六七十年代,更确切的说是涡喷-6发动机的质量问题贯穿了六十和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彻底解决。
涡喷-6是在苏制P-9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系列型号。五九年七月定型,是国内第一款超音速航空发动机。
装配上基本用于了歼-6歼击机和强-5强击机。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我国迄今为止生产数量最大的航空发动机,总产量接近三万台。到陈曦遭遇雪崩的时候,仍然有相当数量在役。
事实上五八年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试制了;六一年开始批量生产。从六四年到八三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这款发动机经过了四个批次的改进,性能方面有较大提升。
首次翻修是在六十年代,为一百小时,经过多年改进,到了一九七二年提高到两百个小时。一九七七年的时候,终于实现了涡喷-6在歼-6和强-5飞机上通用的目标。
这些都是成就,可伴随成就而来的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擅自修改发动机技术构造,缩小轴头,导致发动机大批故障,出现机毁人亡事故。
而严教授向陈曦提出的那个‘关于涡喷-6发动机的事故’,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里。
我国空军在八十年代初期曾做过详细的统计,有多达数万多台次的涡喷-6发动机,在寿命期内就返厂进行故障排除,其中最严重的是涡轮轴断裂发问题。
空军当时计算涡喷-6的空中停车率高达0.94次/千小时,而当时麦尔坎规定的发动机空中停车率为0.2次/千小时,这说明我国战机的空中停车率是麦尔坎的4.7倍。其中主要都是由于涡喷-6燃油系统出现的故障,其次就是涡轮和压气机的故障。
陈曦记得他们组织内部有些保密资料,上面就记载了八十年代以前,国内空军大约装备着两千架以上的歼6机,以及三百架以上的强5机。
以这两种战机总数和年均飞行八十小时计算,空军歼6和强5的总飞行小时大约在二十万小时左右。按照之前给出的空中停车率计算,空军每年发生空中停车的事故次数要超过一百八十次以上。
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次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一等事故,上面没有记录;不过却记载了一条惊人信息。截至到七四年的九月,空军停飞的歼六机一度超过百分之六十,甚至严重危机到了京都空防,导致上面不得不紧急从西南抽调战机进驻护卫。
从陈曦掌握的那些资料看来,七十年代初就是涡喷6质量事故的重灾区。
当时由于涡喷6发动机的需要量较大,是由沈城和蓉城两个航空发动机厂同时生产供货。
仅六九年一年,沈城发动机厂就发生重大事故四十一起,废品损失高达六百多万元。
要知道八十年代初的万元户都极少,而六十年代末的六百多万元,夸张点说那就是天文数字。
到了七零年,从部队返厂检修的发动机多达八百台次,而该厂当年产量也只有一千台左右。
当年二月发生的涡轮轴超差事故,导致两百多台发动机返厂,三百多根涡轮轴报废。四月又发生喷嘴油滤开焊事故,致使一百五十多台发动机返修,导致国内外大批歼6飞机因缺发动机而停飞。
蓉城那边的发动机质量问题同样凸出,在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多次发生涡轮轴折断的一等飞行事故,造成四千多台发动机返厂换轴。
特别是七一年四月发生在友好邻邦的发动机涡轮轴折断事故,影响非常恶劣,造成了六九年以后出产的五千两百台发动机全部返厂换件。
根据那个组织内部的资料记载,当时的涡喷6实测,曾经出现过有一台发动机反复返修排故,二十多次才合格的奇葩情况。
事故引起上层领导极度关注,最终涡喷6发动机经过多次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寿命也得以延长。到了八三年,第四批改进型终于出现,发动机进入成熟期,开始获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
然而发动机导致的‘心脏病’一直制约着我国航空和空军发展。陈曦之所以这么急着‘表现自己’,也是希望能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能给那边带去些‘好的建议’。
严教授轻咳了两声,将陈曦从思绪中唤回。他笑的一脸温和:“你考虑好了吗?可以说说看。”
嘴上严教授虽然说着和善的话,心里却十分得意。陈曦答不出来,就别想提前毕业。一个连大学文凭都没有的小姑娘,凭什么在大学里面授课!
陈曦微笑看向严教授,缓缓回道:“我猜……是涡轮轴折断的问题吧!”
严教授瞬间瞪大眼睛,脱口而出:“你怎么可能知道!不对,你怎么可能猜的这么准确。”
说着他将视线转向陶教授和孙老,该不是这两个老家伙偷偷向陈曦传递了什么消息吧。
讲台上陈曦继续缓声说道:“因为我来京的时候跟陶教授同乘一辆火车,陶教授又邀请我转学转系,所以我就翻了一些相关的杂志和书籍,特别是发动机类的。”
接着陈曦报出了国外一家媒体对一九七一、七二年国内飞机事故的一些理论猜想。恰好这篇报道就是华清这边机械系老师翻译的!
陈曦略带顽皮的眨了眨大眼睛:“可能我记忆力比一般人好些吧,只要是看过的内容就都存在脑子里了。如果您不信可以去查找那篇报道……”
老郭扭头甩给呆滞中的严教授个得意眼神,声音不大不小的说道:“这就是天才和常人的区别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大部分老师、教授题出的都中规中矩,属于机械系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范畴。也有几个老师、教授弄了些生僻的知识点考陈曦,不过对方应该也没有故意为难的意思,只是想看看陈曦知识面的掌握情况。
轮到那位提议现场考教的教授时,他却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既然陶教授擅长的是发动机方向的研究,陈曦又是陶教授非常看好的后辈。而且在陶教授讲公开课的时候……我看她对发动机方向似乎也有不少了解。”
听他如此说陶教授就知道这是有意要为难陈曦了,立刻开口回击:“我的公开课讲的是与发动机发展史有关的内容,我想大家都明白这里面的难易程度。
您就不用‘夸’了,别弄什么‘超纲’的内容来考教陈曦就行。不然……陈曦这回的问答就不是本科生结业考试,而是针对研究生的结业考试了。”
严教授没应陶教授的话,而是对陈曦说道:“想必陶教授应该跟你提过涡喷-6发动机,难的考点我也不问,就是考考你……在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多次发生的一等飞行事故中,涡喷-6发动机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闻言陶教授眉头紧蹙,连一旁的孙老教授也跟着沉下了脸。
对于出现在一九七一和七二年涡喷-6发动机故障导致的飞行事故,相关的业内人士都了解大致情况。只是陈曦到现在为止表现出来的与机械有关的知识,都涉及的不深。
陶教授和孙老都觉得,陈曦可能对这些更深层的东西还没什么了解。
可严教授的问题难就难在知道的人很容易解答,你又不能说人家‘超纲’,毕竟他问的是‘涡喷-6发动机出现了什么问题’,人家又没让陈曦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知道就很容易答出来,关键在于不知道……那就只能蒙答案了。
问完这个问题后,严教授还很善解人意的提点道:“不知道没关系,你可以猜猜,分析分析……”
斯文如陶教授,都想挽袖子跟他轮拳头,这是能猜猜就能猜出来的!要是真那么容易,许多问题就不至于困扰他们这些研究人员了,大家一起玩儿猜猜猜好了!
陈曦笑了笑,机械类的东西想为难住她,这可不是一般的有、难、度!
截止到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用于军用航空的发动机实际上只有三个型号:涡喷-6、涡喷-7和涡喷-8。
其中涡喷-6是为了大量的歼-6战机而生产,仿制的是苏制P-9喷气发动机。而涡喷-7是为了装备少量歼-7、歼-8机,仿制的苏制P11-300发动机。涡喷-8是装备我军轰-6机,仿制苏联PⅡ-3M的发动机。
这三种发动机,是当时国产飞机的心脏,如果没有这三种发动机,我国的空军就相当于不存在了。
然而这三种技术最成熟、生产数量最大的发动机,在八十年代以前,因为技术设计和质量问题导致了大量的飞行事故。尽管我们的研究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苦努力,但技术上的难题想要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
后世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专业媒体,就此发表过一些研究类的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我国空军在建国前三十年面临的战机飞行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就是缺乏质量合格的发动机!
陈曦当时看到那些报道的时候还曾经感慨过,要是真如一些小说里说的那样,像她这种在业内首屈一指的人物能带着后世的技术重生过去,也就不会造成那么多牺牲了。
或许是某种力量跟她开了个玩笑,应其所愿让她重生了。只不过晚了一些年头,这时候发动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许多。
陈曦记得她在组织的资料库里,曾经看到过国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航空部门的质量统计。
据上面的一些数据显示,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八三年,空军战机因产品设计和制造等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中,发动机质量问题几乎占到了事故总量的百分之五十。
根据事故等级划分,最严重的一级事故里面,发动机质量引发的几乎占到了百分之四十。
另外根据组织里收集的那些资料显示,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发生的一、二等级事故中,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引发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已经占到了比重的百分之五十,这一数字可以与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质量统计数字相互印证。
而国外飞行事故中,由于航空发动机造成的事故,还不到总事故比重的百分之五。这等于说国内由发动机引发的航空事故发生率,是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倍多。
其中大部分的事故都发生在六七十年代,更确切的说是涡喷-6发动机的质量问题贯穿了六十和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彻底解决。
涡喷-6是在苏制P-9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系列型号。五九年七月定型,是国内第一款超音速航空发动机。
装配上基本用于了歼-6歼击机和强-5强击机。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我国迄今为止生产数量最大的航空发动机,总产量接近三万台。到陈曦遭遇雪崩的时候,仍然有相当数量在役。
事实上五八年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试制了;六一年开始批量生产。从六四年到八三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这款发动机经过了四个批次的改进,性能方面有较大提升。
首次翻修是在六十年代,为一百小时,经过多年改进,到了一九七二年提高到两百个小时。一九七七年的时候,终于实现了涡喷-6在歼-6和强-5飞机上通用的目标。
这些都是成就,可伴随成就而来的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擅自修改发动机技术构造,缩小轴头,导致发动机大批故障,出现机毁人亡事故。
而严教授向陈曦提出的那个‘关于涡喷-6发动机的事故’,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里。
我国空军在八十年代初期曾做过详细的统计,有多达数万多台次的涡喷-6发动机,在寿命期内就返厂进行故障排除,其中最严重的是涡轮轴断裂发问题。
空军当时计算涡喷-6的空中停车率高达0.94次/千小时,而当时麦尔坎规定的发动机空中停车率为0.2次/千小时,这说明我国战机的空中停车率是麦尔坎的4.7倍。其中主要都是由于涡喷-6燃油系统出现的故障,其次就是涡轮和压气机的故障。
陈曦记得他们组织内部有些保密资料,上面就记载了八十年代以前,国内空军大约装备着两千架以上的歼6机,以及三百架以上的强5机。
以这两种战机总数和年均飞行八十小时计算,空军歼6和强5的总飞行小时大约在二十万小时左右。按照之前给出的空中停车率计算,空军每年发生空中停车的事故次数要超过一百八十次以上。
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次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一等事故,上面没有记录;不过却记载了一条惊人信息。截至到七四年的九月,空军停飞的歼六机一度超过百分之六十,甚至严重危机到了京都空防,导致上面不得不紧急从西南抽调战机进驻护卫。
从陈曦掌握的那些资料看来,七十年代初就是涡喷6质量事故的重灾区。
当时由于涡喷6发动机的需要量较大,是由沈城和蓉城两个航空发动机厂同时生产供货。
仅六九年一年,沈城发动机厂就发生重大事故四十一起,废品损失高达六百多万元。
要知道八十年代初的万元户都极少,而六十年代末的六百多万元,夸张点说那就是天文数字。
到了七零年,从部队返厂检修的发动机多达八百台次,而该厂当年产量也只有一千台左右。
当年二月发生的涡轮轴超差事故,导致两百多台发动机返厂,三百多根涡轮轴报废。四月又发生喷嘴油滤开焊事故,致使一百五十多台发动机返修,导致国内外大批歼6飞机因缺发动机而停飞。
蓉城那边的发动机质量问题同样凸出,在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多次发生涡轮轴折断的一等飞行事故,造成四千多台发动机返厂换轴。
特别是七一年四月发生在友好邻邦的发动机涡轮轴折断事故,影响非常恶劣,造成了六九年以后出产的五千两百台发动机全部返厂换件。
根据那个组织内部的资料记载,当时的涡喷6实测,曾经出现过有一台发动机反复返修排故,二十多次才合格的奇葩情况。
事故引起上层领导极度关注,最终涡喷6发动机经过多次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寿命也得以延长。到了八三年,第四批改进型终于出现,发动机进入成熟期,开始获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
然而发动机导致的‘心脏病’一直制约着我国航空和空军发展。陈曦之所以这么急着‘表现自己’,也是希望能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能给那边带去些‘好的建议’。
严教授轻咳了两声,将陈曦从思绪中唤回。他笑的一脸温和:“你考虑好了吗?可以说说看。”
嘴上严教授虽然说着和善的话,心里却十分得意。陈曦答不出来,就别想提前毕业。一个连大学文凭都没有的小姑娘,凭什么在大学里面授课!
陈曦微笑看向严教授,缓缓回道:“我猜……是涡轮轴折断的问题吧!”
严教授瞬间瞪大眼睛,脱口而出:“你怎么可能知道!不对,你怎么可能猜的这么准确。”
说着他将视线转向陶教授和孙老,该不是这两个老家伙偷偷向陈曦传递了什么消息吧。
讲台上陈曦继续缓声说道:“因为我来京的时候跟陶教授同乘一辆火车,陶教授又邀请我转学转系,所以我就翻了一些相关的杂志和书籍,特别是发动机类的。”
接着陈曦报出了国外一家媒体对一九七一、七二年国内飞机事故的一些理论猜想。恰好这篇报道就是华清这边机械系老师翻译的!
陈曦略带顽皮的眨了眨大眼睛:“可能我记忆力比一般人好些吧,只要是看过的内容就都存在脑子里了。如果您不信可以去查找那篇报道……”
老郭扭头甩给呆滞中的严教授个得意眼神,声音不大不小的说道:“这就是天才和常人的区别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