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4章 心生怨尤
第4614章 心生怨尤
直至此时,河东世家还远远未能臻达各自之巅峰,在天下传承久远的门阀之中并不显耀,但因为河东盐池之存在,使得河东世家知晓
“合则有利、分则有害”之道理,在关于盐池之事上极其同心协力,对盐池之掌控力度空前。
即便是北朝混乱之时、大隋一统之际、亦或是大唐睥睨四方,河东世家都通过或联盟、或出力、或支持的方式站在执政一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将河东盐池紧紧攥在手中。
上上下下全是河东世家的人,针插不入、水泼不进,即便是嚣张跋扈的隋炀帝、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着两代帝王也为之奈何。
所以王福郊一声令下,河东盐城正式罢工……
整个河东、河南为之震动,消息传到长安,更是掀起滔天巨浪。
……
二月初一朝会之上,中书令刘洎便当着满朝文武面前弹劾房俊“恣意妄为、逼迫盐场官吏导致停产”,要求将房俊急招回京,由大理寺严加审讯,并且颁布圣旨安抚盐场官吏,促成复产。
太极殿上,应者云集,群情汹汹。
李承乾耳中充斥着对房俊弹劾、斥骂之声不绝,面色却不见喜怒,只淡然摆手:“若无他事,那就退朝吧,关于河东盐场之事,去御书房商议。”
殿上不少大臣有些不忿,不过也不敢多说,只能纷纷告退。
御书房内,内侍总管王德带着几个小宦官在李勣、李孝恭、刘洎、马周、许敬宗几位重臣面前放置了几碟糕点,又给沏上茶水,这才恭敬的退往一旁。
李承乾喝了口茶水,对刘洎道:“朕已经全权委任房俊整顿河东盐场之盐务,势必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造成略微动荡,刘中书无需听风就是雨,这件事之难度极大,总是需要一些时间与耐心的,稍安勿躁。”
刘洎却并不认同,直言道:“河东盐场干系重大,盐场产出之食盐供应河东、河南、关中、陇右等地,攸关上千万人口之日常食用,现在盐场停产,食盐不能如数供应,岂不是要弄得天下大乱?整顿盐务之目的是遏制贪腐、增加产量,而不是这般嚣张行事、恣意妄为,房俊需要为眼下之后果负责。”
许敬宗马上为了反对而反对:“刘中书此言差矣,河东盐场被河东世家把持几百年,上上下下皆乃河东世家之子弟,越国公想要开辟局面、整顿盐务,必用重锤,否则如何破开其经营数百年的阵营?”
他现在是房俊的“马仔”,只要是房俊赞同的他就支持,只要是反对房俊的他就反对。
至于对或不对、有理没理,无关紧要……
刘洎反唇相讥:“再是重锤,也不能导致局势失控,现在盐场停产,各地舆情分分、人心惶惶,已经造成了巨大动荡,房俊必须为此负责。”
又转头对李承乾道:“听闻越国公抵达河东盐场之后不务正业,对盐场官员安排、制盐流程、人员安置等等不闻不问,反而成天拉着盐场官员欢饮达旦,简直不知所谓。”
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讲道理的,陛下委派你去整顿盐务,如何下手是你的事,只要稳住局势、完成任务,就算拎着刀子杀人都没关系,反之,事情没办好且引发恶劣后果,无论你的方式方法如何合规,都要承担责任。
对于政治来说,从来没有所谓的“好心办坏事”一说,不重过程、只看结果。
李承乾有些不耐,这个刘洎是有才能的,可是平素却不干正事,除了拉帮结派之外就盯着房俊,但凡房俊有一丝半点的错处便夸大其词,除去文武之争,难不成这两人还有什么私怨不成?
他从书案之上的一摞奏疏当中翻找出一份,让王德递给刘洎:“这是户部的奏折,有关于各地食盐存量的汇总。洛阳乃至于河南当地的食盐存量足够辖区内百姓食用三个月,关中、陇右略少,但也能顶得住两月有余,只要河东盐场在两个月之内恢复生产,河南、关中、陇右便没有缺盐之虞。”
刘洎愣了一下,接过奏疏,仔细阅读。
他是中书令,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宰辅之一,协助陛下处置朝政,参与重大国策之制定,负责编纂皇帝的诏令、章奏,权柄极重,但归根究底因为地位太高,职权更多还是偏向于“务虚”,对于具体的朝廷施政并不参与。
六部才是朝廷最高的施政机构。
所以对于各地存盐多少这种细节并不知晓,现在看着奏疏上的数字,才知道各地存盐数量不少,即便河东盐场停产,也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他自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攻讦房俊的机会……
放下奏疏,刘洎沉声道:“这份奏疏极为详尽,是臣此前杞人忧天了……不过这样一份奏疏却只能在吾等眼中见到,寻常百姓如何得知?他们不知道各地存盐多少,只知道河东盐场停产,由此必然产生紧迫焦急之心情,再有舆论汹涌,说不得就能酿成一场席卷关中的恶劣事件,还请陛下三思。”
<div class="contentadv"> 这样一份奏疏就算张贴在承天门外,又有几人见到?见到的人当中又有几人识字?识字的当中又有几人相信?
李承乾紧蹙眉头,意识到事情不会如同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只要河东盐场停产的消息传扬出去,必然人人都相信缺盐,舆情无论如何都难以压下。
就算没有舆情,也必然有人会制造舆情……
马周放下茶杯,恭声道:“陛下也不必过多忧虑,这件事说到底还是要看河东盐场何时复产,只要能够在存盐耗尽之前复产,一切谣言不攻自破。”
刘洎摇头道:“马府尹想的过于简单了,我从不怀疑越国公的能力,但河东盐场在河东世家手中经略数百年,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现在越国公以强硬之姿态想要将盐场收归国有,已经不仅是触动河东世家利益的问题,而是要将他们数百年来的财源一朝掘断,河东世家岂能善罢甘休?越国公再是能力卓著,也不可能在两个月之内将偌大的盐城恢复生产。”
那可是河东盐场!
陆陆续续产盐几千年,如今之规模极其庞大,盐丁、民夫、雇工加在一处多达数千人,这可都是常年在盐场劳作的熟练工人,现在集体罢工,绝对不是从别处抽调过去同等数量的人力就行了。
即便房俊还掌控着华亭镇盐场,可现在对于海盐的依赖也越来越重,贸然抽调海盐的工人填补河东盐场,也势必导致海盐产量骤减,使得江南、山东地区的食盐供应不足,拆东墙补西墙,有何意义?
李承乾沉吟不语,或许,房俊当真急于求成、行事鲁莽了?
李孝恭不通庶务,不过却相信房俊绝非冒失之人,开口道:“越国公办事素来严谨,他既然如此做,自然有足够的理由。”
刘洎沉声道:“若是放在别的事务上,我也与郡王一样的意见,但食盐关乎民生,兹事体大,一旦出现疏漏将会造成不可预知之严重后果……郡王乃是宗室柱石,应当知道我所言非虚。”
李孝恭只能闭嘴。
宗室之内如今闹腾得不像样子,暗流汹涌波诡云翳,他岂能不知?
那些人没事还要找出一些事情来闹一闹,若是有事送到他们面前,岂能放过?
宗室无小事,一旦闹起来,想要收场也就不容易了。
甚至极有可能引发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故……
刘洎谏言道:“陛下既然委派越国公整顿盐务,自然应该给予信任,但毕竟兹事体大、后果严重,不能放任不管,可以诏书行文送往河东,责令其两月之内完成整顿、恢复生产。若能完成,自是大功一件,予以嘉奖,若不能完成乃至于造成恶劣后果,则必须追究其责任。”
许敬宗马上反驳:“国家大事,岂能这般逼勒严苛?若是这般,满朝文武、天下百官对于各自职务怕是要极尽推脱、无人敢任。毕竟做多错多,不做才能不错。”
马周也颔首附和:“许尚书之言有理。”
李承乾游移不定,看向李勣。
李勣思忖片刻,也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们坐在此间浑然不知河东之局势,更不知盐场之事务,不好贸然对越国公指手划脚,只需陛下行文告知其严重后果,命其谨慎行事即可,紧要之时,也应放弃对于盐场主权之追索。一切,当以稳定为重。”
作为宰辅之首,他自然深知当下长安城内风波汹涌,宗室之内潜流涌动,暂时那些人投鼠忌器、胆略不足,可万一有外因诱发,便有可能一切都爆发出来。
当此之时,的确一动不如一静。
李承乾吐出一口气,颔首道:“那就这么办吧,刘中书拟旨,言辞委婉一些,予以劝诫,绝非警告。”
心里有些埋怨房俊,行事自当舒缓一些,偏要这般激进暴戾,难道不知长安之局势如何紧迫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直至此时,河东世家还远远未能臻达各自之巅峰,在天下传承久远的门阀之中并不显耀,但因为河东盐池之存在,使得河东世家知晓
“合则有利、分则有害”之道理,在关于盐池之事上极其同心协力,对盐池之掌控力度空前。
即便是北朝混乱之时、大隋一统之际、亦或是大唐睥睨四方,河东世家都通过或联盟、或出力、或支持的方式站在执政一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将河东盐池紧紧攥在手中。
上上下下全是河东世家的人,针插不入、水泼不进,即便是嚣张跋扈的隋炀帝、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着两代帝王也为之奈何。
所以王福郊一声令下,河东盐城正式罢工……
整个河东、河南为之震动,消息传到长安,更是掀起滔天巨浪。
……
二月初一朝会之上,中书令刘洎便当着满朝文武面前弹劾房俊“恣意妄为、逼迫盐场官吏导致停产”,要求将房俊急招回京,由大理寺严加审讯,并且颁布圣旨安抚盐场官吏,促成复产。
太极殿上,应者云集,群情汹汹。
李承乾耳中充斥着对房俊弹劾、斥骂之声不绝,面色却不见喜怒,只淡然摆手:“若无他事,那就退朝吧,关于河东盐场之事,去御书房商议。”
殿上不少大臣有些不忿,不过也不敢多说,只能纷纷告退。
御书房内,内侍总管王德带着几个小宦官在李勣、李孝恭、刘洎、马周、许敬宗几位重臣面前放置了几碟糕点,又给沏上茶水,这才恭敬的退往一旁。
李承乾喝了口茶水,对刘洎道:“朕已经全权委任房俊整顿河东盐场之盐务,势必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造成略微动荡,刘中书无需听风就是雨,这件事之难度极大,总是需要一些时间与耐心的,稍安勿躁。”
刘洎却并不认同,直言道:“河东盐场干系重大,盐场产出之食盐供应河东、河南、关中、陇右等地,攸关上千万人口之日常食用,现在盐场停产,食盐不能如数供应,岂不是要弄得天下大乱?整顿盐务之目的是遏制贪腐、增加产量,而不是这般嚣张行事、恣意妄为,房俊需要为眼下之后果负责。”
许敬宗马上为了反对而反对:“刘中书此言差矣,河东盐场被河东世家把持几百年,上上下下皆乃河东世家之子弟,越国公想要开辟局面、整顿盐务,必用重锤,否则如何破开其经营数百年的阵营?”
他现在是房俊的“马仔”,只要是房俊赞同的他就支持,只要是反对房俊的他就反对。
至于对或不对、有理没理,无关紧要……
刘洎反唇相讥:“再是重锤,也不能导致局势失控,现在盐场停产,各地舆情分分、人心惶惶,已经造成了巨大动荡,房俊必须为此负责。”
又转头对李承乾道:“听闻越国公抵达河东盐场之后不务正业,对盐场官员安排、制盐流程、人员安置等等不闻不问,反而成天拉着盐场官员欢饮达旦,简直不知所谓。”
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讲道理的,陛下委派你去整顿盐务,如何下手是你的事,只要稳住局势、完成任务,就算拎着刀子杀人都没关系,反之,事情没办好且引发恶劣后果,无论你的方式方法如何合规,都要承担责任。
对于政治来说,从来没有所谓的“好心办坏事”一说,不重过程、只看结果。
李承乾有些不耐,这个刘洎是有才能的,可是平素却不干正事,除了拉帮结派之外就盯着房俊,但凡房俊有一丝半点的错处便夸大其词,除去文武之争,难不成这两人还有什么私怨不成?
他从书案之上的一摞奏疏当中翻找出一份,让王德递给刘洎:“这是户部的奏折,有关于各地食盐存量的汇总。洛阳乃至于河南当地的食盐存量足够辖区内百姓食用三个月,关中、陇右略少,但也能顶得住两月有余,只要河东盐场在两个月之内恢复生产,河南、关中、陇右便没有缺盐之虞。”
刘洎愣了一下,接过奏疏,仔细阅读。
他是中书令,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宰辅之一,协助陛下处置朝政,参与重大国策之制定,负责编纂皇帝的诏令、章奏,权柄极重,但归根究底因为地位太高,职权更多还是偏向于“务虚”,对于具体的朝廷施政并不参与。
六部才是朝廷最高的施政机构。
所以对于各地存盐多少这种细节并不知晓,现在看着奏疏上的数字,才知道各地存盐数量不少,即便河东盐场停产,也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他自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攻讦房俊的机会……
放下奏疏,刘洎沉声道:“这份奏疏极为详尽,是臣此前杞人忧天了……不过这样一份奏疏却只能在吾等眼中见到,寻常百姓如何得知?他们不知道各地存盐多少,只知道河东盐场停产,由此必然产生紧迫焦急之心情,再有舆论汹涌,说不得就能酿成一场席卷关中的恶劣事件,还请陛下三思。”
<div class="contentadv"> 这样一份奏疏就算张贴在承天门外,又有几人见到?见到的人当中又有几人识字?识字的当中又有几人相信?
李承乾紧蹙眉头,意识到事情不会如同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只要河东盐场停产的消息传扬出去,必然人人都相信缺盐,舆情无论如何都难以压下。
就算没有舆情,也必然有人会制造舆情……
马周放下茶杯,恭声道:“陛下也不必过多忧虑,这件事说到底还是要看河东盐场何时复产,只要能够在存盐耗尽之前复产,一切谣言不攻自破。”
刘洎摇头道:“马府尹想的过于简单了,我从不怀疑越国公的能力,但河东盐场在河东世家手中经略数百年,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现在越国公以强硬之姿态想要将盐场收归国有,已经不仅是触动河东世家利益的问题,而是要将他们数百年来的财源一朝掘断,河东世家岂能善罢甘休?越国公再是能力卓著,也不可能在两个月之内将偌大的盐城恢复生产。”
那可是河东盐场!
陆陆续续产盐几千年,如今之规模极其庞大,盐丁、民夫、雇工加在一处多达数千人,这可都是常年在盐场劳作的熟练工人,现在集体罢工,绝对不是从别处抽调过去同等数量的人力就行了。
即便房俊还掌控着华亭镇盐场,可现在对于海盐的依赖也越来越重,贸然抽调海盐的工人填补河东盐场,也势必导致海盐产量骤减,使得江南、山东地区的食盐供应不足,拆东墙补西墙,有何意义?
李承乾沉吟不语,或许,房俊当真急于求成、行事鲁莽了?
李孝恭不通庶务,不过却相信房俊绝非冒失之人,开口道:“越国公办事素来严谨,他既然如此做,自然有足够的理由。”
刘洎沉声道:“若是放在别的事务上,我也与郡王一样的意见,但食盐关乎民生,兹事体大,一旦出现疏漏将会造成不可预知之严重后果……郡王乃是宗室柱石,应当知道我所言非虚。”
李孝恭只能闭嘴。
宗室之内如今闹腾得不像样子,暗流汹涌波诡云翳,他岂能不知?
那些人没事还要找出一些事情来闹一闹,若是有事送到他们面前,岂能放过?
宗室无小事,一旦闹起来,想要收场也就不容易了。
甚至极有可能引发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故……
刘洎谏言道:“陛下既然委派越国公整顿盐务,自然应该给予信任,但毕竟兹事体大、后果严重,不能放任不管,可以诏书行文送往河东,责令其两月之内完成整顿、恢复生产。若能完成,自是大功一件,予以嘉奖,若不能完成乃至于造成恶劣后果,则必须追究其责任。”
许敬宗马上反驳:“国家大事,岂能这般逼勒严苛?若是这般,满朝文武、天下百官对于各自职务怕是要极尽推脱、无人敢任。毕竟做多错多,不做才能不错。”
马周也颔首附和:“许尚书之言有理。”
李承乾游移不定,看向李勣。
李勣思忖片刻,也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们坐在此间浑然不知河东之局势,更不知盐场之事务,不好贸然对越国公指手划脚,只需陛下行文告知其严重后果,命其谨慎行事即可,紧要之时,也应放弃对于盐场主权之追索。一切,当以稳定为重。”
作为宰辅之首,他自然深知当下长安城内风波汹涌,宗室之内潜流涌动,暂时那些人投鼠忌器、胆略不足,可万一有外因诱发,便有可能一切都爆发出来。
当此之时,的确一动不如一静。
李承乾吐出一口气,颔首道:“那就这么办吧,刘中书拟旨,言辞委婉一些,予以劝诫,绝非警告。”
心里有些埋怨房俊,行事自当舒缓一些,偏要这般激进暴戾,难道不知长安之局势如何紧迫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