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0章 粮荒
一下多了两百多万张嘴吃饭,粮食又不够吃。
这个问题就像是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君臣二人头上。
两百多万人,可不是两百多万头牛羊,每日里吃喝所耗费的是一个天文数字。
最关键的是,杨七纵然是手里有钱,也没办法弄到粮食。
燕国没粮、辽国没粮、大宋也没粮。
而杨七的后备粮仓南国,也因为这一场大战,被吃空了。
伸手向别人借粮?
那是天方夜谭,现在大家都是穷鬼。
有啥能吃?
啥能果腹?
在这个隆冬时节,成为了两个最大的难题。
想要挖点草根和鲜嫩的树皮充饥都不可能。
除非去吃观音土。
真要让百姓去吃土,杨七觉得自己会羞愧致死。
“我给穿越者丢脸了……”
几番午夜梦回,杨七一直在重复这句话。
但是仔细想想,换做是其他的穿越者,碰到这种问题,也只能望洋兴叹。
粮食,是一个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问题。
若非后世袁隆平老先生等众多科家研究出各种的高产的粮食,恐怕后世的百姓也会因为粮食不够吃而困扰。
杨七觉得,他现在就需要一个袁隆平老先生。
然而,他也只能想象。
以现在的知识水平,是不可能培养出这种伟大科家的。
但是事情既然发生了,杨七就得想办法解决。
他不可能萧倬那个贼婆娘,把养不起的人赶出国家去,也不可能习赵德芳,任由别人挟裹着自己的百姓离去。
养不起就要抛弃掉?
这种事杨七不会做。
从寇准告诉了杨七粮食问题以后,杨七立马召集了他手下的重臣们商议此事。
俗话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然而,在这种问题上,人再多也没有用。
一群重臣围绕在一起,最终就商量出了两个办法。
一是减少兵马粮草的配备,所有粮草一应减半,供给百姓,确保每一位百姓每天有一碗稀粥或者肉汤能够喝到。
二,购买粮食。宋辽两国虽然缺粮,但是宋辽两国地主们手里,肯定有囤粮。而且还可以向折家、曹家求助。只要付得起足够的价钱,一定能从他们手里弄来粮食。
杨七当即就采用了这两个办法,并且提前一千年,抛出了大锅饭这种传统。
以百人为单位,在一个锅里搅马勺。
燕京城里的官员们,全部被杨七派遣往各府去监督此事。
同时,杨七派出了三队使者,分别前往折家、曹家,以及汴京城购粮。
派往折家和曹家购粮的使者,会直接去找曹折两家主事人,直接从两地大规模征粮。
派往汴京城的使者,则是去找南国钱行,然后以南国钱行的名义,向大宋的粮商和地主们购粮。
分别派出去了人手以后,杨七就在燕京城里等消息。
时间一日一日的往后推。
杨七手里的粮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耗。
每日,杨七都会踱步到工地上,看着那些勒紧了裤腰带干活的人。
而每日看完了那些勒紧裤腰带干活的人,杨七都会眉头深锁的回到自己的大帐内。
转眼就到了一月底。
杨七和往常一样,出了门,巡视到了工地上。
工地上干活的俘虏们,一个个把裤腰带勒的紧紧的,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哑铃,两边大,中间细。
“啪!”
“赶紧干活……不干活没东西吃……”
监工们的皮鞭挥动着,催促着俘虏们干活。
细心看就会发现,自从粮食不够吃以后,监工们的皮鞭,已经很少会落在俘虏们身上。
他们是燕京城里吃的最少的人,他们也是燕京城里干活最重的人。
人皆有恻隐之心。
到了这种危难关头,谁也不愿意在别人忍受痛苦的时候,再在他身上施加痛苦。
杨七把这个小细节看在了眼里,却并没有追究。
他反而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如果他手下的人,全部变成了只会压榨,无度索取的冷血人,那么他的燕国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杨七踱步转了一圈,走到了寺庙门口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刚准备踏步进去,就听到了一声惨叫。
“啊!”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落到了惨叫声传来的地方。
有人甚至开始跑了过去。
杨七皱了皱眉,也快速的跑了过去。
等杨七走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群人围在一片刚铺好的青石地基前。
杨七命令扎马合青木分开了人群,他走了进去,就看到一个人躺在地上,早已气绝身亡。
那是一个俘虏。
周遭的俘虏眼睛有点发红,有种随时随地都要暴动的意思。
站在俘虏身前的吕蒙正,不断的劝解着那些围在一起的俘虏,同时暗地里示意监工的将士们警戒。
杨七别过头,凑到扎马合青木耳边低语,“去传我军令,调三万兵马过来,到燕京城外戒备。”
扎马合青木迟疑了一下,“属下一走,谁保护您?”
杨七咧嘴一笑,“你觉得这里的人杀得了我?”
扎马合青木一愣,想起了战场上杨七的英姿,微微点了点头,退出了人群。
杨七继续向前,没过一会儿就到了尸体旁边。
“发生了何事?”
杨七张嘴发问,吕蒙正才看到了杨七到了此处。
吕蒙正赶忙带着一众监工施礼,“臣参见陛下……”
“属下参见陛下……”
“……”
那些俘虏们下意识的就把目光落在了杨七身上。
他们眼睛变得更红了。
杨七就好像是没看见他们的眼神一样,皱着眉头问吕蒙正,“这是怎么回事?”
吕蒙正苦着脸,低声道:“饿死了……”
杨七眉头一挑,冷声质问,“你可有克扣他们的粮食?”
吕蒙正苦笑道:“臣哪敢啊,每日里发放给他们的粮食,都是有定数的。”
杨七皱起眉头,“既然是依量发放,为何会有人饿死?”
“这……”
吕蒙正犹犹豫豫的不出话。
事实上吕蒙正也不知道这个俘虏为何会饿死。
杨七见到吕蒙正的反应,就猜测到吕蒙正多半不知情,他看向了那些监工将士,冷声问,“你们可有人抢夺他们的口粮?”
“唰~”
为首的监工猛然抱拳,沉声道:“臣以人头担保,我手下将士绝没有人抢夺他们的口粮。不仅如此,还有兄弟将自己的口粮偷偷接济给他们。”
杨七眉头一下皱的更紧。
周遭的俘虏们显然不相信他们的话,一个个并没有放下他们的敌意。
杨七却很清楚,他们不会谎。
因为在燕京城里监工的这些人,曾经是复兴军的人,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见过复兴关外人吃人的一幕。
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饥饿是多么恐怖。
杨七陷入到了沉思。
虽然燕京城的囤粮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但是每日一碗稀粥的话,勉强还能支持半个月。
由于粮食不够吃,杨七已经三番五次的削减了俘虏们的工作量。
按道理是不该有人饿死的。
杨七下意识的再次看向了尸体,然后顺着尸体抬起头,环顾其他人。
突然,杨七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这些俘虏人群中,年轻的俘虏们,一个个精神面貌都很饱满;而年老的俘虏,一个个脚步虚浮,面容苍白。
杨七下意识眯起眼,想起了一则关于草原人的传言。
由于草原上经常遭受雪灾,而草原人又是赖以放牧为生,一旦生了雪灾,就会有大批的牛羊被冻死。
在这种灾难降临的时候,草原上的老弱们就会成为牺牲品。
在最寒冷最饥饿的时候。
老弱们将不会再分配到食物。
取暖的时候,年轻力壮的草原人会围在火堆最中间,而老弱则在最外围。
最终,最先被冻死的肯定是那些老弱。
尊老爱幼在这种时候是不存在的。
为了传承,所有的草原人都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让青壮活下去。
很明显,这些在燕京成立劳作的辽人,正在施行这个办法。
或许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传承。
很有可能还想借此机会,喂饱了青壮,然后趁着杨七麾下兵马饿的虚弱的时候,趁机暴动,然后逃跑。
想到此处,杨七不动声色的抬起头,盯着吕蒙正爆喝,“好你个吕蒙正,真当我好糊弄?若不是你暗地里私扣他们的口粮,怎么会有人饿死?
来人呐,将吕蒙正给我拿下,押回我的行营,我要亲自审问。”
“陛下?!”
“陛下!”
吕蒙正一脸懵逼。
为首的监工将领失声大叫。
吕蒙正虽然到燕京城不久,可是他做事有章法,处事公正,已经渐渐的和大家大成了一片。
大家对于吕蒙正的为人还是了解的。
一个克扣他人口粮的人,怎么会连自己都吃不饱。
杨七却不由他们分,冷哼道:“怎么?你们也想一起被带走?还是你们想执意我的命令?你们是军人,不是文人,我作为你们的首领,我的命令你们只有服从。”
为首的监工将领,咬了咬牙,沉重的低下头,抱拳道:“诺~”
懵逼的吕蒙正被扎马合勇士带走了,杨七不耐烦的冲着其他人挥了挥手,“都看什么看,恶首我已经抓起来了。你们还不赶紧去干活,难道也想被抓起来?”
有人顶缸,让俘虏们撒气,他们自然不可能再围下去。
在监工的催促下,所有的俘虏们一哄而散。
杨七赶回了自己的行营,一进行营大门,就看到吕蒙正哭丧着脸,喊道:“陛下,臣真的没有克扣过他们的口粮啊!还请陛下明察。”
杨七一边往自己的座位上走,一边翻了个白眼道:“我知道……”
“啊?”
杨七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认真的道:“你要是真的克扣了他们的口粮,我还能让你活到现在?”
吕蒙正一脸茫然的看着杨七,“那您……”
“哎~”
杨七长叹了一口气,细细的将自己的猜测给吕蒙正讲述了一遍。
吕蒙正听完杨七的话,愣在了原地,半晌才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凝重道:“听陛下您这么一,臣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如您所。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不妙了……”
杨七点点头,道:“刚才若不是即时把黑锅扣在你头上,恐怕一场暴动在所难免。虽然他们暴动,不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这么多免费的劳力不好找。”
吕蒙正点点头,郑重道:“事到如今,该怎么办?还有……粮食什么时候能到?如果粮食不能在咱们存粮耗尽之前送到,一场暴动恐怕在所难免。到时候不止燕京城会有暴动,只怕燕国境内那些存心不良的人,也会借机生事。”
杨七沉声道:“我已经派人去购粮了,这几日应该就会有回复。你且在我营帐里住一日。两日后再回去,到时候装可怜点。
回去以后,一定要把俘虏中的青壮和老弱分开管理。
让那些青壮去干最重的活,让老弱干轻松的。
分割开他们的一切,让他们不要接触。
我倒是想看看,再过几日,他们怎么给我红眼看。”
吕蒙正躬身道:“臣明白。”
俗话,屋漏偏逢连夜雨。
好事很难成双,但是坏事总会接二连三不间断的出现。
过了三日。
燕京城的形势变的更加严峻。
而被杨七寄予厚望的购粮队伍终于有了回音。
行营内。
杨七看着三方急信,差点没把帐篷给砸了。
折家忙着征战西北,也很缺粮。
曹家忙着在大理挖金挖银,大部分百姓都成了矿工了,没多少人种地,也很缺粮。
南国钱行在大宋花大价钱购粮,花了好些天,才弄到了一百万担不到的粮食。
而且还是在大宋朝廷这张虎口里好不容抠出来的一点儿。
一百万担,够干什么?
杨七治下可是有几百万人等着嗷嗷待哺。
一百万担粮食,分到每个人头上,能有多少?
杨七都不敢细算。
盟友指望不上,大国也指望不上。
困境再一次的走回了原点。
一切还是得靠自己。
可是这大冬天的,杨七从哪儿去弄够几百万人吃的粮食?
独自踌躇着,杨七踱步到了曹琳四女暂住的帐篷前。
一到帐篷前,杨七就闻到了一阵饭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这个问题就像是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君臣二人头上。
两百多万人,可不是两百多万头牛羊,每日里吃喝所耗费的是一个天文数字。
最关键的是,杨七纵然是手里有钱,也没办法弄到粮食。
燕国没粮、辽国没粮、大宋也没粮。
而杨七的后备粮仓南国,也因为这一场大战,被吃空了。
伸手向别人借粮?
那是天方夜谭,现在大家都是穷鬼。
有啥能吃?
啥能果腹?
在这个隆冬时节,成为了两个最大的难题。
想要挖点草根和鲜嫩的树皮充饥都不可能。
除非去吃观音土。
真要让百姓去吃土,杨七觉得自己会羞愧致死。
“我给穿越者丢脸了……”
几番午夜梦回,杨七一直在重复这句话。
但是仔细想想,换做是其他的穿越者,碰到这种问题,也只能望洋兴叹。
粮食,是一个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问题。
若非后世袁隆平老先生等众多科家研究出各种的高产的粮食,恐怕后世的百姓也会因为粮食不够吃而困扰。
杨七觉得,他现在就需要一个袁隆平老先生。
然而,他也只能想象。
以现在的知识水平,是不可能培养出这种伟大科家的。
但是事情既然发生了,杨七就得想办法解决。
他不可能萧倬那个贼婆娘,把养不起的人赶出国家去,也不可能习赵德芳,任由别人挟裹着自己的百姓离去。
养不起就要抛弃掉?
这种事杨七不会做。
从寇准告诉了杨七粮食问题以后,杨七立马召集了他手下的重臣们商议此事。
俗话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然而,在这种问题上,人再多也没有用。
一群重臣围绕在一起,最终就商量出了两个办法。
一是减少兵马粮草的配备,所有粮草一应减半,供给百姓,确保每一位百姓每天有一碗稀粥或者肉汤能够喝到。
二,购买粮食。宋辽两国虽然缺粮,但是宋辽两国地主们手里,肯定有囤粮。而且还可以向折家、曹家求助。只要付得起足够的价钱,一定能从他们手里弄来粮食。
杨七当即就采用了这两个办法,并且提前一千年,抛出了大锅饭这种传统。
以百人为单位,在一个锅里搅马勺。
燕京城里的官员们,全部被杨七派遣往各府去监督此事。
同时,杨七派出了三队使者,分别前往折家、曹家,以及汴京城购粮。
派往折家和曹家购粮的使者,会直接去找曹折两家主事人,直接从两地大规模征粮。
派往汴京城的使者,则是去找南国钱行,然后以南国钱行的名义,向大宋的粮商和地主们购粮。
分别派出去了人手以后,杨七就在燕京城里等消息。
时间一日一日的往后推。
杨七手里的粮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耗。
每日,杨七都会踱步到工地上,看着那些勒紧了裤腰带干活的人。
而每日看完了那些勒紧裤腰带干活的人,杨七都会眉头深锁的回到自己的大帐内。
转眼就到了一月底。
杨七和往常一样,出了门,巡视到了工地上。
工地上干活的俘虏们,一个个把裤腰带勒的紧紧的,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哑铃,两边大,中间细。
“啪!”
“赶紧干活……不干活没东西吃……”
监工们的皮鞭挥动着,催促着俘虏们干活。
细心看就会发现,自从粮食不够吃以后,监工们的皮鞭,已经很少会落在俘虏们身上。
他们是燕京城里吃的最少的人,他们也是燕京城里干活最重的人。
人皆有恻隐之心。
到了这种危难关头,谁也不愿意在别人忍受痛苦的时候,再在他身上施加痛苦。
杨七把这个小细节看在了眼里,却并没有追究。
他反而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如果他手下的人,全部变成了只会压榨,无度索取的冷血人,那么他的燕国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杨七踱步转了一圈,走到了寺庙门口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刚准备踏步进去,就听到了一声惨叫。
“啊!”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落到了惨叫声传来的地方。
有人甚至开始跑了过去。
杨七皱了皱眉,也快速的跑了过去。
等杨七走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群人围在一片刚铺好的青石地基前。
杨七命令扎马合青木分开了人群,他走了进去,就看到一个人躺在地上,早已气绝身亡。
那是一个俘虏。
周遭的俘虏眼睛有点发红,有种随时随地都要暴动的意思。
站在俘虏身前的吕蒙正,不断的劝解着那些围在一起的俘虏,同时暗地里示意监工的将士们警戒。
杨七别过头,凑到扎马合青木耳边低语,“去传我军令,调三万兵马过来,到燕京城外戒备。”
扎马合青木迟疑了一下,“属下一走,谁保护您?”
杨七咧嘴一笑,“你觉得这里的人杀得了我?”
扎马合青木一愣,想起了战场上杨七的英姿,微微点了点头,退出了人群。
杨七继续向前,没过一会儿就到了尸体旁边。
“发生了何事?”
杨七张嘴发问,吕蒙正才看到了杨七到了此处。
吕蒙正赶忙带着一众监工施礼,“臣参见陛下……”
“属下参见陛下……”
“……”
那些俘虏们下意识的就把目光落在了杨七身上。
他们眼睛变得更红了。
杨七就好像是没看见他们的眼神一样,皱着眉头问吕蒙正,“这是怎么回事?”
吕蒙正苦着脸,低声道:“饿死了……”
杨七眉头一挑,冷声质问,“你可有克扣他们的粮食?”
吕蒙正苦笑道:“臣哪敢啊,每日里发放给他们的粮食,都是有定数的。”
杨七皱起眉头,“既然是依量发放,为何会有人饿死?”
“这……”
吕蒙正犹犹豫豫的不出话。
事实上吕蒙正也不知道这个俘虏为何会饿死。
杨七见到吕蒙正的反应,就猜测到吕蒙正多半不知情,他看向了那些监工将士,冷声问,“你们可有人抢夺他们的口粮?”
“唰~”
为首的监工猛然抱拳,沉声道:“臣以人头担保,我手下将士绝没有人抢夺他们的口粮。不仅如此,还有兄弟将自己的口粮偷偷接济给他们。”
杨七眉头一下皱的更紧。
周遭的俘虏们显然不相信他们的话,一个个并没有放下他们的敌意。
杨七却很清楚,他们不会谎。
因为在燕京城里监工的这些人,曾经是复兴军的人,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见过复兴关外人吃人的一幕。
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饥饿是多么恐怖。
杨七陷入到了沉思。
虽然燕京城的囤粮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但是每日一碗稀粥的话,勉强还能支持半个月。
由于粮食不够吃,杨七已经三番五次的削减了俘虏们的工作量。
按道理是不该有人饿死的。
杨七下意识的再次看向了尸体,然后顺着尸体抬起头,环顾其他人。
突然,杨七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这些俘虏人群中,年轻的俘虏们,一个个精神面貌都很饱满;而年老的俘虏,一个个脚步虚浮,面容苍白。
杨七下意识眯起眼,想起了一则关于草原人的传言。
由于草原上经常遭受雪灾,而草原人又是赖以放牧为生,一旦生了雪灾,就会有大批的牛羊被冻死。
在这种灾难降临的时候,草原上的老弱们就会成为牺牲品。
在最寒冷最饥饿的时候。
老弱们将不会再分配到食物。
取暖的时候,年轻力壮的草原人会围在火堆最中间,而老弱则在最外围。
最终,最先被冻死的肯定是那些老弱。
尊老爱幼在这种时候是不存在的。
为了传承,所有的草原人都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让青壮活下去。
很明显,这些在燕京成立劳作的辽人,正在施行这个办法。
或许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传承。
很有可能还想借此机会,喂饱了青壮,然后趁着杨七麾下兵马饿的虚弱的时候,趁机暴动,然后逃跑。
想到此处,杨七不动声色的抬起头,盯着吕蒙正爆喝,“好你个吕蒙正,真当我好糊弄?若不是你暗地里私扣他们的口粮,怎么会有人饿死?
来人呐,将吕蒙正给我拿下,押回我的行营,我要亲自审问。”
“陛下?!”
“陛下!”
吕蒙正一脸懵逼。
为首的监工将领失声大叫。
吕蒙正虽然到燕京城不久,可是他做事有章法,处事公正,已经渐渐的和大家大成了一片。
大家对于吕蒙正的为人还是了解的。
一个克扣他人口粮的人,怎么会连自己都吃不饱。
杨七却不由他们分,冷哼道:“怎么?你们也想一起被带走?还是你们想执意我的命令?你们是军人,不是文人,我作为你们的首领,我的命令你们只有服从。”
为首的监工将领,咬了咬牙,沉重的低下头,抱拳道:“诺~”
懵逼的吕蒙正被扎马合勇士带走了,杨七不耐烦的冲着其他人挥了挥手,“都看什么看,恶首我已经抓起来了。你们还不赶紧去干活,难道也想被抓起来?”
有人顶缸,让俘虏们撒气,他们自然不可能再围下去。
在监工的催促下,所有的俘虏们一哄而散。
杨七赶回了自己的行营,一进行营大门,就看到吕蒙正哭丧着脸,喊道:“陛下,臣真的没有克扣过他们的口粮啊!还请陛下明察。”
杨七一边往自己的座位上走,一边翻了个白眼道:“我知道……”
“啊?”
杨七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认真的道:“你要是真的克扣了他们的口粮,我还能让你活到现在?”
吕蒙正一脸茫然的看着杨七,“那您……”
“哎~”
杨七长叹了一口气,细细的将自己的猜测给吕蒙正讲述了一遍。
吕蒙正听完杨七的话,愣在了原地,半晌才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凝重道:“听陛下您这么一,臣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如您所。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不妙了……”
杨七点点头,道:“刚才若不是即时把黑锅扣在你头上,恐怕一场暴动在所难免。虽然他们暴动,不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这么多免费的劳力不好找。”
吕蒙正点点头,郑重道:“事到如今,该怎么办?还有……粮食什么时候能到?如果粮食不能在咱们存粮耗尽之前送到,一场暴动恐怕在所难免。到时候不止燕京城会有暴动,只怕燕国境内那些存心不良的人,也会借机生事。”
杨七沉声道:“我已经派人去购粮了,这几日应该就会有回复。你且在我营帐里住一日。两日后再回去,到时候装可怜点。
回去以后,一定要把俘虏中的青壮和老弱分开管理。
让那些青壮去干最重的活,让老弱干轻松的。
分割开他们的一切,让他们不要接触。
我倒是想看看,再过几日,他们怎么给我红眼看。”
吕蒙正躬身道:“臣明白。”
俗话,屋漏偏逢连夜雨。
好事很难成双,但是坏事总会接二连三不间断的出现。
过了三日。
燕京城的形势变的更加严峻。
而被杨七寄予厚望的购粮队伍终于有了回音。
行营内。
杨七看着三方急信,差点没把帐篷给砸了。
折家忙着征战西北,也很缺粮。
曹家忙着在大理挖金挖银,大部分百姓都成了矿工了,没多少人种地,也很缺粮。
南国钱行在大宋花大价钱购粮,花了好些天,才弄到了一百万担不到的粮食。
而且还是在大宋朝廷这张虎口里好不容抠出来的一点儿。
一百万担,够干什么?
杨七治下可是有几百万人等着嗷嗷待哺。
一百万担粮食,分到每个人头上,能有多少?
杨七都不敢细算。
盟友指望不上,大国也指望不上。
困境再一次的走回了原点。
一切还是得靠自己。
可是这大冬天的,杨七从哪儿去弄够几百万人吃的粮食?
独自踌躇着,杨七踱步到了曹琳四女暂住的帐篷前。
一到帐篷前,杨七就闻到了一阵饭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