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无师自通
绍兴府此时又是一团糟。
鞑子从南面来袭,监国朱媺娖下令绍兴府四卫调向余姚,准备迎敌。
可朝堂之上,却出现了两种声音。
无外乎,战和逃。
朱以海故态复萌,他极力建议召吴争部回援,同时将朝廷撤往杭州。
这种声调,得到了几乎一半朝臣的附议。
朱媺娖的威望不足以震慑住这些人。
加上朱以海本身就是藩王,又被朱媺娖任命为参政。
这就造成了无事时大家嘻嘻哈哈,有事时就化为两派,另立山头。
这些朝臣手中虽然没有兵权,但他们的政治力量不容小觑。
一个个都是前朝老臣自居,但凡谏言,都是依经据典,口口声声为了朝廷、为了天下、为了江山社稷,令人无可反驳。
之前吴争强迫朱以海去监国位,拥立朱媺娖,他们没有反对,不是因为他们认同、心服口服,而是受制于吴争手中的兵力。
如今吴争领兵在外,对他们的威慑力就大大减轻了。
如果是顺境,他们可以随波逐流,但现在,绍兴危急之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逃命要紧。
张国维的性子较软,钱肃乐刚正有余、威压力不足,张煌言的资历是个大问题。
加上这次鞑子来袭与前几次不同,前面两次,一次是小股鞑子入侵,还有一次是方国安叛变,虽然听起来叛军很多,可毕竟是明军新降,这两次都是朱以海领头倡议转进。
那这次多铎率大军兵锋直指绍兴府,从气势上来说,对绍兴府已经是志在必得。
所以,这次是大臣倡议转进,朱以海随波逐流。
而从奉化至绍兴府,一路平川,根本没有任何要隘可守,而绍兴府对清军的防御力量,大都都是北向,从来没有去考虑过敌人会从南方来。
所以,朱媺娖仓促调兵去余姚,没有人相信明军会获得胜利。
在他们看来,调兵抵抗只是为了给朝廷争取转进的时间。
至于转进会给抵抗的明军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这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了,大明人多,死上一些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等安全了,再征召就是。
朱媺娖阻拦不了朱以海,同样也阻拦不了附议朱以海的朝臣,她在这个时候,心里有的,只有愤怒、懊悔。
皇室子弟,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他(她)们的政治能力或许是天生的。
在朱媺娖就任监国时,本能地对吴争产生戒备之心。
这与对吴争有情没有关联,也与象钱肃乐等重臣谏言约束吴争也没有直接联系。
皇权在于平衡,这一点,皇族无师自通,从小耳闻目染,成为了一种本能。
朱媺娖并不眷恋权柄,但她知道一件事,放任一个手掌兵权的重臣,不是保护他,而是在害他。
这一点,她在父皇身边,看得多了。
所以,她将朱以海留在身边,一则毕竟朱以海是朱家人,常言道打着骨头连着筋嘛,另外一点,那就是因为朱以海与吴争有间隙,朱以海又是前任监国,在朝堂之上有着一群拥趸,这样就能平衡吴争在朝中的势力。
双方相互掣肘,就能产生一种平衡。
可朱媺娖现在后悔了,就应该听吴争的,将朱以海彻底赶出朝堂。
朱媺娖不是不想撤至杭州,但她更明白,如果自己退去杭州,这一万多明军恐怕就会一哄而散。
只有自己牢守着绍兴府,才能激烈明军将士奋力抵抗。
这是她唯一能做、力所能及的。
将自己留下,让肯追随她的忠臣们留下,集结绍兴府的兵力,打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
在这个时候,朱媺娖渴望吴争能回援,但她更希望,吴争不要回援,而是能光复应天府。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她承受着与她年龄不相称的压力。
好在,有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等人的鼎力支持,否则朱媺娖恐怕连绍兴府的局势都无法控制,甚至连四卫都无法调动出去。
……。
出无锡往西北方向,大约二百多里地,是慧山。
慧山以北不远,是高桥。
高桥是个小镇,人口不多,依山而建。
官道由此产生了一个转折,一边是山坡,一边是小河。
一场遭遇战,就发生在这个转折处。
吴争不知死活地发动反击,有他的必要性。
战场之中,一旦撤退,就会有连锁反应。
想再稳住阵脚,非常困难,当然,精锐除外。
很显然,吴争麾下能勉强称为精锐的,就是从梁湖带出来三千人。
其它的,不过是混杂而成的各部降军和成份更为复杂的义军。
缺少训练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更适合打顺风仗。
苏州之战这支军队能硬抗到最后,是奇迹。
追究其成因,无非是两条,一是破城让士兵们士气大振,之后慢慢地抵消,好在当时没有一路产生溃退,吴争很明白,只要有一路溃退,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全军溃败也就不远了。
另外就是这支军队大部分是老油子,他们更知道当时不能撤,也根本撤不了,一撤鞑子就会紧咬着不放,拼死或许还有一丝生机,可一退百分之百被追杀。
正是这两个原因,所有士兵死顶着清军猛攻而不退。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他们可以退,天阔任鸟飞。
这就和围三阙一的道理相同,有活路时就有了逃命的本能。
如果吴争不发动反击,数万大军就会成为一溃千里之势。
溃退起来,根本刹不住脚跟。
那么不但无锡、苏州、松江这些刚刚吃到嘴里的果实会尽数吐出,甚至可能祸延至嘉兴府、杭州府。
这样就产生了被鞑子南北夹击之势,那个时候就算是天王老子帮忙,也救不了绍兴府了。
所以,吴争必须反击,阻滞鞑子追兵的势头,为明军回援、整固防御赢得时间。
这场高桥之战,堪称经典。
鞑子总共有一万二千人,其中有五千是骑兵,八旗骑兵。
而吴争手下仅四千多骑兵。
这是绝对的劣势,无论是人数上,还是单位兵战力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鞑子从南面来袭,监国朱媺娖下令绍兴府四卫调向余姚,准备迎敌。
可朝堂之上,却出现了两种声音。
无外乎,战和逃。
朱以海故态复萌,他极力建议召吴争部回援,同时将朝廷撤往杭州。
这种声调,得到了几乎一半朝臣的附议。
朱媺娖的威望不足以震慑住这些人。
加上朱以海本身就是藩王,又被朱媺娖任命为参政。
这就造成了无事时大家嘻嘻哈哈,有事时就化为两派,另立山头。
这些朝臣手中虽然没有兵权,但他们的政治力量不容小觑。
一个个都是前朝老臣自居,但凡谏言,都是依经据典,口口声声为了朝廷、为了天下、为了江山社稷,令人无可反驳。
之前吴争强迫朱以海去监国位,拥立朱媺娖,他们没有反对,不是因为他们认同、心服口服,而是受制于吴争手中的兵力。
如今吴争领兵在外,对他们的威慑力就大大减轻了。
如果是顺境,他们可以随波逐流,但现在,绍兴危急之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逃命要紧。
张国维的性子较软,钱肃乐刚正有余、威压力不足,张煌言的资历是个大问题。
加上这次鞑子来袭与前几次不同,前面两次,一次是小股鞑子入侵,还有一次是方国安叛变,虽然听起来叛军很多,可毕竟是明军新降,这两次都是朱以海领头倡议转进。
那这次多铎率大军兵锋直指绍兴府,从气势上来说,对绍兴府已经是志在必得。
所以,这次是大臣倡议转进,朱以海随波逐流。
而从奉化至绍兴府,一路平川,根本没有任何要隘可守,而绍兴府对清军的防御力量,大都都是北向,从来没有去考虑过敌人会从南方来。
所以,朱媺娖仓促调兵去余姚,没有人相信明军会获得胜利。
在他们看来,调兵抵抗只是为了给朝廷争取转进的时间。
至于转进会给抵抗的明军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这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了,大明人多,死上一些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等安全了,再征召就是。
朱媺娖阻拦不了朱以海,同样也阻拦不了附议朱以海的朝臣,她在这个时候,心里有的,只有愤怒、懊悔。
皇室子弟,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他(她)们的政治能力或许是天生的。
在朱媺娖就任监国时,本能地对吴争产生戒备之心。
这与对吴争有情没有关联,也与象钱肃乐等重臣谏言约束吴争也没有直接联系。
皇权在于平衡,这一点,皇族无师自通,从小耳闻目染,成为了一种本能。
朱媺娖并不眷恋权柄,但她知道一件事,放任一个手掌兵权的重臣,不是保护他,而是在害他。
这一点,她在父皇身边,看得多了。
所以,她将朱以海留在身边,一则毕竟朱以海是朱家人,常言道打着骨头连着筋嘛,另外一点,那就是因为朱以海与吴争有间隙,朱以海又是前任监国,在朝堂之上有着一群拥趸,这样就能平衡吴争在朝中的势力。
双方相互掣肘,就能产生一种平衡。
可朱媺娖现在后悔了,就应该听吴争的,将朱以海彻底赶出朝堂。
朱媺娖不是不想撤至杭州,但她更明白,如果自己退去杭州,这一万多明军恐怕就会一哄而散。
只有自己牢守着绍兴府,才能激烈明军将士奋力抵抗。
这是她唯一能做、力所能及的。
将自己留下,让肯追随她的忠臣们留下,集结绍兴府的兵力,打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
在这个时候,朱媺娖渴望吴争能回援,但她更希望,吴争不要回援,而是能光复应天府。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她承受着与她年龄不相称的压力。
好在,有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等人的鼎力支持,否则朱媺娖恐怕连绍兴府的局势都无法控制,甚至连四卫都无法调动出去。
……。
出无锡往西北方向,大约二百多里地,是慧山。
慧山以北不远,是高桥。
高桥是个小镇,人口不多,依山而建。
官道由此产生了一个转折,一边是山坡,一边是小河。
一场遭遇战,就发生在这个转折处。
吴争不知死活地发动反击,有他的必要性。
战场之中,一旦撤退,就会有连锁反应。
想再稳住阵脚,非常困难,当然,精锐除外。
很显然,吴争麾下能勉强称为精锐的,就是从梁湖带出来三千人。
其它的,不过是混杂而成的各部降军和成份更为复杂的义军。
缺少训练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更适合打顺风仗。
苏州之战这支军队能硬抗到最后,是奇迹。
追究其成因,无非是两条,一是破城让士兵们士气大振,之后慢慢地抵消,好在当时没有一路产生溃退,吴争很明白,只要有一路溃退,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全军溃败也就不远了。
另外就是这支军队大部分是老油子,他们更知道当时不能撤,也根本撤不了,一撤鞑子就会紧咬着不放,拼死或许还有一丝生机,可一退百分之百被追杀。
正是这两个原因,所有士兵死顶着清军猛攻而不退。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他们可以退,天阔任鸟飞。
这就和围三阙一的道理相同,有活路时就有了逃命的本能。
如果吴争不发动反击,数万大军就会成为一溃千里之势。
溃退起来,根本刹不住脚跟。
那么不但无锡、苏州、松江这些刚刚吃到嘴里的果实会尽数吐出,甚至可能祸延至嘉兴府、杭州府。
这样就产生了被鞑子南北夹击之势,那个时候就算是天王老子帮忙,也救不了绍兴府了。
所以,吴争必须反击,阻滞鞑子追兵的势头,为明军回援、整固防御赢得时间。
这场高桥之战,堪称经典。
鞑子总共有一万二千人,其中有五千是骑兵,八旗骑兵。
而吴争手下仅四千多骑兵。
这是绝对的劣势,无论是人数上,还是单位兵战力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