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南明日不落 > 341 共和院

341 共和院

小说:南明日不落作者:白面黑厮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3 19:50:55
元旦刚过不久,一则消息又一次引爆了大明的舆论。

        虽然现在老百姓们已经越发习惯,报纸上几乎过一段时间就会弄出一个什么大新闻,改变人们对于一些事情的认知,或者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不过这一个消息的发出,震撼性甚至不亚于新皇登基。

        《光复皇帝陛下诏:各地推举或自荐代表,参与年后共和院大议》!

        顺天府的大明社科理论研究院,已经钻研新学数年的王夫之拿到这份报纸之后,也不禁欣然,拊掌道:“终于来了!”

        跟许多明季出名的士子文人不同,王夫之没有选择从政,而是专心于理论的研究,不断地通过研究各类学说,尤其是马恩导师的学说理论,自己著述立论。王夫之在唯物史观的研究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俨然成为了有一尊学术大神,受到学界的敬仰。虽然对于政治体制,王夫之并没有像是黄宗羲、顾炎武一样提出特别具体的新政体的模式,但是他仍旧关心着大明的改革。

        共和院大议这种东西,其实在白明修出现之前,就有人在讨论了。黄宗羲那个时候讲“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更多的是一种东林士子以限制君权,追求自己统治阶级利益的现象。不过,随着马恩新学的大行其道,人们更多地来议论民本一类的思想时,自然会落到实地,讨论如何最真实地征求民意,为民谋福。

        当时一些人就讨论了欧洲的议会制度,不过大部分都是在批判,即便开眼看世界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长项就是嘲笑蛮夷哪哪儿不好。

        随着广泛讨论,共和院的雏形就慢慢出现了。报纸上今天也写了《什么是共和院》这样的文章,共和一词是出自周公共和这个典故的。首先开宗明义,共和院并不是欧洲国家的那种代议制机构,也不具备什么立法权。大明共和院是由皇帝下诏召开,每年一次,由各地推举或者自荐代表,再有皇帝和理政院进行审核勾选,确定的总数约五百人的一个大型民意机构。共和院大议设在每年的正月末,理政院负责向共和院介绍去年工作的情况,并且提取来自各地、各界别的代表们表达的民意,对于理政院的一些工作进行修正和建议。

        而有意思的是,皇帝陛下本人是共和院的第一代表,也要参与到这个议政的过程中的。本质上,共和院不是一个权力机构,而是一个议政和协商机构。白明修很理想化,但是手段上向来务实。他所做的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为了让大明能够完善健全而健康地发展。

        可以说,大明的政治始终也只能以君主和理政院的行政为主,但是为了避免出现脱离实际和腐化的现象,白明修设计了都察院和共和院作为补充。

        坐在王夫之面前,正在潜心读书的人,正是现今在知识分子的心中有着极高地位的马恩。马恩被皇帝陛下称为“导师”,他虽然不任一官半职,但是对于大明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广大的知识分子们也第一次认识到,远庙堂而不计天下,仅仅身为布衣,靠着研究思想和理论,居然也可能堪比圣贤。

        马恩的生活极为简单,他不参与政务,也谢绝各种慕名而来的访客,每日所做的就是读书、写作,所以马恩是极为高产的。

        马恩笑了笑问王夫之道:“王研究员,你也有兴趣成为共和院参议吗?”

        王夫之倒也并不否认,道:“此事乃大明今后政建的重要一步,能够参与其中,也算是幸事了。马老师并不想去见识一下吗?”

        马恩点头道:“我这身份,还是跟真正的政治运行保持一些距离才好,这毕竟是利益冲突。“

        马恩著书立说,尽可能地是保持在一个中立和客观的位置上,如果他真的成为了共和院参议,那么别人可能就要怀疑他的屁股问题了。

        王夫之点点头,带着探讨的意思问道:“共和院成立,选定五百多名代表担任参议,说是供陛下和理政院咨询,更进一步向公署表达民意。根底上,还是我朝首重的‘民本’思想,君王从皇帝宝座上已经退下来了,实际上以共和院第一参议的身份,将自己冠为民意的终极代表之体现,看起来马老师的诸多理念,已经不断地在实行开来了。”

        马恩摇头,还是很寡淡地说道:“我跟登基了的皇帝陛下,已经有一段日子没见了,对于他有什么影响力,我自己认为是没多少的。我写的东西,多是一家之言,更多是留待各方学士进行讨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再者,皇帝陛下是一个意志坚决之人,他认定的事情,一定便会推行的。”

        马恩顿了一顿,说道:“至于共和院这东西,虽然我早前提过民意的具现化体现机构这回事,不过我中华延绵数千年,君权和封建的力量何其雄厚,集权和秩序的观念何其稳固,虽然共和院取自周朝时期的例子,但是真正可派上几分用场,尚且难明。我是觉得,初期恐怕一群参议们,多是橡皮图章,一团和气地歌功颂德一番,起不到什么多大作用的。至于以后会怎样,或者皇帝陛下究竟想让共和院在我大明有多大的影响,都不好定论。因为,对我大明而言,什么政体、形制,都不是此际最紧要的事务。”

        王夫之与马恩一共工作了一段时间,对于马恩的一些理论烂熟于心,他道:“马老师是觉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吗?现在您更加在意工业化,大明国力的增强,而并不着急旁的么?”

        “正是如此,”马恩颔首道,“我国的底子究竟还是一个封建农业国,搞了一些工厂和商业公司出来,但是还没有扎根下去。比起这一次共和院大议,我倒是更在意理政院要提的那个‘大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