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博大精深与实用主义
钱谦益对阎尔梅等三人的表现大为不满,他需要的不是那些有大义的,一心效忠明朝小朝廷的贤士------他要结识的是黄宗羲、顾炎武那样的,能有办法不失身份不受屈辱而投靠了汉唐集团的贤士!
先前,他已经偷偷给黄宗羲写了一封密信。
那时杭州城内已经有了好几家邮局,主要的大街两边已经安置了几十个涂着绿色油漆的铸铁邮筒,据说把信贴了一定面值的汉唐邮票随便往里面投放,那信就一定会被穿着绿色制服的人送到汉唐集团管治下的任何地方,而且安全和准时------多少人都试过了,早都认可了汉唐邮局这块招牌。
只不过那邮票的价钱绝对不便宜,但是也绝对比派人送密信省钱。
钱谦益不差那些钱钞,但是他真心害怕因为给黄宗羲写信联络而犯了汉唐集团的什么大忌,牵连了人家黄宗羲不说,再进而给自己的钱家带来无妄之灾,那可太可怕了,汉唐集团早晚会一统天下,这是他完全能够确定的事情------所以,还是用密信的方式来联系吧。
钱谦益自认为他与黄宗羲的关系不薄。
当年,黄宗羲曾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却仍然能得到钱谦益的赏识,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黄宗羲科场失意,醉心学术,家里的书读完了,四处求借抄书,钱谦益家里有座著名的藏书楼,名曰绛云楼,藏书十分丰富,黄宗羲常来他家里看书,每次他来的时候,钱谦益都好吃好喝好招待,极尽热情。
有一天晚上,黄宗羲将要睡觉时,钱谦益打着灯笼敲开他的房门,送来一些银两。在人家住,看人家书,不仅不要钱,还给自己钱,弄得黄宗羲很不好意思。
钱谦益那时曾经说:“你就别客气了,这是贱内的主意。”
钱谦益的夫人,就是先前提到的秦淮河畔的名妓柳如是,前面已经说过,当年钱谦益以迎娶正妻的礼仪把柳如是娶回家,曾轰动一时呢。
柳夫人不仅才貌双全,而且很有见识,对天下才士极为爱惜,所以有意资助,也为钱谦益约一个晚年看书的伙伴。
所以,钱谦益自认为对方怎么也会给自己一些面子。
但是,他怎么也没有弄懂黄宗羲在汉唐集团里到底是几品几级的官员,只是在《汉唐时报》上见过他的名字,说是地方大法官------可但是,那到底算是啥官职?!
似乎是不管地方军政,也不管人事和财物------那么他只管审案?!
钱谦益把主要的几个朝代都一一捋了一遍,也没有找到类似的官职,一时间有些困惑。
柳如是那时却轻笑了一声,说:“汉唐集团本是南极大洲来的人,他们哪里与我等一样?何必在乎他们给他的官职是几等几级?”
钱谦益恍然大悟了,是啊,他只要与汉唐集团攀上关系就行,何必在意黄宗羲的官位大小呢!
哈哈,只要能攀上关系,他钱谦益的才华如何是那黄宗羲能比得上的?!
但是钱谦益却没有给顾炎武写密信,因为两个有个大大的过节。
当年,顾炎武同乡有个姓叶的豪绅,此人因田地的争执对顾炎武一直衔恨在心。
在1658年时,他买通顾炎武的仆人6恩,让这个姓6的诬告顾炎武“通海”,意思就是勾通境外敌对势力吧。
当时,那个叶乡绅还不惜血本出钱贿赂松江太守,叫太守逼令顾炎武自裁。
事情急迫,顾炎武的朋友们都来给他想办法。有一位朋友为顾炎武向钱谦益求救。
前文说过,钱谦益是个文人,原本担任明朝廷的礼部尚书。
鞑虏大兵一来,他投靠了他们,带头剃,保留了礼部侍郎的官职。
当时钱谦益本来就欣赏顾炎武的才学,见他落了难,就答应救他,但是要求顾炎武声称是钱门弟子,这样之后才更有名义来行事。
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顾炎武的朋友知道顾炎武不会答应,又怕耽搁了救人,就私下假托顾炎武的名义,给钱谦益写了回信,同意自称钱氏门下。
顾炎武听说后,又气又急,赶忙派人去追回书信。
眼见追不回来,他就跑到通衢大道上张贴公开信,声明自己决不做2臣钱谦益的“门生”。
钱谦益原本一片好心,但却还掉了身价,那时不由恨恨地说:
“顾宁人怎么这么急躁?!”
但是他也只能讪讪而止------怀恨在心也许算不上,过节肯定是有了,所以,双方也许是宁死也不肯来往了。
可惜的是,在钱谦益正在组织众多贤士大鸣大放来声讨鞑虏强盗的时候,黄宗羲的回信还没有到,所以他无法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能任由阎尔梅、归庄和万年少三个人在贤士群中高声宣扬他们自己的正统而大义的想法:效忠我大明方是有识之士!
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贤士虽然口头上无法与他们三个人辩驳,但是,他们心中早已经没有了大明的影子,都在打算想办法投了汉唐集团。
阎尔梅、归庄和万年少三个人想的是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一部分人想的是识实物者为俊杰,良禽择良木而栖------不管怎么说吧,无论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大家都能神奇地找到相反的理论依据。
有的人把这种传统文化叫博大精深,兼容包蓄;但也有的人把它称之为实用主义,唯利是图。
等到方以智来到后,这种尴尬的局面很快被打破了,让钱谦益大喜过望!
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出身士大夫家庭。
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受到了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
由于其祖辈都直接或间接同东林党有关系,他从小也养成了关心时世的习惯。十四岁时,曾徒步到数百里外的考场参加会试,以此来磨炼意志。
成年后,方以智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博览群书,四处交游,结识学友。在他的学友中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并阅西洋之书,从他们那里,方以智学习了解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从而更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
一开始时,他也决心以襄扶明朝中兴为己任。
在1644年,李自成的反政府武装力量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反政府军俘获,那些人对他严刑拷打,以至两髁骨见,但他始终不肯投降。
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侥幸乘乱南逃,大难不死。
当方以智在北京誓死不降反政府军之事传入江南时,友人皆把他比拟为文天祥。
后来,他转奔向南京投奔大明弘光政权,仇敌阮大铖把持大明弘光朝政,不断受到排挤、迫害,于是不得不改名吴石公,流寓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
不久,大明隆武帝以原官庶吉士相召,方以智不应,取名“三萍”,浪迹于珠江山水间。
隆武二年,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由于种种原因,方以智参与了拥立永历政权的活动,任左中允,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
但方以智很快便觉桂王政权朝不保夕,名不符实,内则门户纷争,奸人当道,外则与广州绍武政权同室操戈,兵戎相见。
桂王更是胆小如鼠,稍稍闻风鹤即奔走靡常,这一切使方以智心灰意冷,后被太监王坤诬劾免职,不得不遁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湘、桂、粤西一带
后来他披缁为僧,改名弘智,字无可,别号大智、药地、愚者大师等,彻底对大明失去了信心。
这期间他本来不闻俗事一心闭关,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惊闻海外突现汉唐集团,而且竟然能将鞑虏的都一举而下!
他顿时有了还俗的兴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先前,他已经偷偷给黄宗羲写了一封密信。
那时杭州城内已经有了好几家邮局,主要的大街两边已经安置了几十个涂着绿色油漆的铸铁邮筒,据说把信贴了一定面值的汉唐邮票随便往里面投放,那信就一定会被穿着绿色制服的人送到汉唐集团管治下的任何地方,而且安全和准时------多少人都试过了,早都认可了汉唐邮局这块招牌。
只不过那邮票的价钱绝对不便宜,但是也绝对比派人送密信省钱。
钱谦益不差那些钱钞,但是他真心害怕因为给黄宗羲写信联络而犯了汉唐集团的什么大忌,牵连了人家黄宗羲不说,再进而给自己的钱家带来无妄之灾,那可太可怕了,汉唐集团早晚会一统天下,这是他完全能够确定的事情------所以,还是用密信的方式来联系吧。
钱谦益自认为他与黄宗羲的关系不薄。
当年,黄宗羲曾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却仍然能得到钱谦益的赏识,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黄宗羲科场失意,醉心学术,家里的书读完了,四处求借抄书,钱谦益家里有座著名的藏书楼,名曰绛云楼,藏书十分丰富,黄宗羲常来他家里看书,每次他来的时候,钱谦益都好吃好喝好招待,极尽热情。
有一天晚上,黄宗羲将要睡觉时,钱谦益打着灯笼敲开他的房门,送来一些银两。在人家住,看人家书,不仅不要钱,还给自己钱,弄得黄宗羲很不好意思。
钱谦益那时曾经说:“你就别客气了,这是贱内的主意。”
钱谦益的夫人,就是先前提到的秦淮河畔的名妓柳如是,前面已经说过,当年钱谦益以迎娶正妻的礼仪把柳如是娶回家,曾轰动一时呢。
柳夫人不仅才貌双全,而且很有见识,对天下才士极为爱惜,所以有意资助,也为钱谦益约一个晚年看书的伙伴。
所以,钱谦益自认为对方怎么也会给自己一些面子。
但是,他怎么也没有弄懂黄宗羲在汉唐集团里到底是几品几级的官员,只是在《汉唐时报》上见过他的名字,说是地方大法官------可但是,那到底算是啥官职?!
似乎是不管地方军政,也不管人事和财物------那么他只管审案?!
钱谦益把主要的几个朝代都一一捋了一遍,也没有找到类似的官职,一时间有些困惑。
柳如是那时却轻笑了一声,说:“汉唐集团本是南极大洲来的人,他们哪里与我等一样?何必在乎他们给他的官职是几等几级?”
钱谦益恍然大悟了,是啊,他只要与汉唐集团攀上关系就行,何必在意黄宗羲的官位大小呢!
哈哈,只要能攀上关系,他钱谦益的才华如何是那黄宗羲能比得上的?!
但是钱谦益却没有给顾炎武写密信,因为两个有个大大的过节。
当年,顾炎武同乡有个姓叶的豪绅,此人因田地的争执对顾炎武一直衔恨在心。
在1658年时,他买通顾炎武的仆人6恩,让这个姓6的诬告顾炎武“通海”,意思就是勾通境外敌对势力吧。
当时,那个叶乡绅还不惜血本出钱贿赂松江太守,叫太守逼令顾炎武自裁。
事情急迫,顾炎武的朋友们都来给他想办法。有一位朋友为顾炎武向钱谦益求救。
前文说过,钱谦益是个文人,原本担任明朝廷的礼部尚书。
鞑虏大兵一来,他投靠了他们,带头剃,保留了礼部侍郎的官职。
当时钱谦益本来就欣赏顾炎武的才学,见他落了难,就答应救他,但是要求顾炎武声称是钱门弟子,这样之后才更有名义来行事。
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顾炎武的朋友知道顾炎武不会答应,又怕耽搁了救人,就私下假托顾炎武的名义,给钱谦益写了回信,同意自称钱氏门下。
顾炎武听说后,又气又急,赶忙派人去追回书信。
眼见追不回来,他就跑到通衢大道上张贴公开信,声明自己决不做2臣钱谦益的“门生”。
钱谦益原本一片好心,但却还掉了身价,那时不由恨恨地说:
“顾宁人怎么这么急躁?!”
但是他也只能讪讪而止------怀恨在心也许算不上,过节肯定是有了,所以,双方也许是宁死也不肯来往了。
可惜的是,在钱谦益正在组织众多贤士大鸣大放来声讨鞑虏强盗的时候,黄宗羲的回信还没有到,所以他无法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能任由阎尔梅、归庄和万年少三个人在贤士群中高声宣扬他们自己的正统而大义的想法:效忠我大明方是有识之士!
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贤士虽然口头上无法与他们三个人辩驳,但是,他们心中早已经没有了大明的影子,都在打算想办法投了汉唐集团。
阎尔梅、归庄和万年少三个人想的是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一部分人想的是识实物者为俊杰,良禽择良木而栖------不管怎么说吧,无论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大家都能神奇地找到相反的理论依据。
有的人把这种传统文化叫博大精深,兼容包蓄;但也有的人把它称之为实用主义,唯利是图。
等到方以智来到后,这种尴尬的局面很快被打破了,让钱谦益大喜过望!
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出身士大夫家庭。
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受到了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
由于其祖辈都直接或间接同东林党有关系,他从小也养成了关心时世的习惯。十四岁时,曾徒步到数百里外的考场参加会试,以此来磨炼意志。
成年后,方以智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博览群书,四处交游,结识学友。在他的学友中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并阅西洋之书,从他们那里,方以智学习了解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从而更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
一开始时,他也决心以襄扶明朝中兴为己任。
在1644年,李自成的反政府武装力量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反政府军俘获,那些人对他严刑拷打,以至两髁骨见,但他始终不肯投降。
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侥幸乘乱南逃,大难不死。
当方以智在北京誓死不降反政府军之事传入江南时,友人皆把他比拟为文天祥。
后来,他转奔向南京投奔大明弘光政权,仇敌阮大铖把持大明弘光朝政,不断受到排挤、迫害,于是不得不改名吴石公,流寓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
不久,大明隆武帝以原官庶吉士相召,方以智不应,取名“三萍”,浪迹于珠江山水间。
隆武二年,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由于种种原因,方以智参与了拥立永历政权的活动,任左中允,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
但方以智很快便觉桂王政权朝不保夕,名不符实,内则门户纷争,奸人当道,外则与广州绍武政权同室操戈,兵戎相见。
桂王更是胆小如鼠,稍稍闻风鹤即奔走靡常,这一切使方以智心灰意冷,后被太监王坤诬劾免职,不得不遁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湘、桂、粤西一带
后来他披缁为僧,改名弘智,字无可,别号大智、药地、愚者大师等,彻底对大明失去了信心。
这期间他本来不闻俗事一心闭关,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惊闻海外突现汉唐集团,而且竟然能将鞑虏的都一举而下!
他顿时有了还俗的兴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