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在回去的路上,他们一行人绕到日月西山脚下的热水沟去看地热温泉。
--据说,这里的温泉可以治疗多种关节病、皮肤病和心脏病。隆冬时节,藏民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在附近搭起帐篷。白天,他们泡在温泉里,聊天、逗趣;晚上就睡在帐篷里,整个冬天他们就这样愉快而温暖地度过。
--小妹去的时候是夏季,藏民们都去转场放牧了。山沟里空空荡荡,只有泉眼中突突冒出的蒸气在低处徘徊不散。
--她意外地在温泉顶上现了“地窝子”,和居住在里面的流浪者。
--“地窝子”是一种在土堆上挖凿出来的半地下的山洞。它的名字非常形像地概括了它的特点,这种山洞的地表部分不及半人高,有一个安装草率的门。小妹走了几家,门都上着锁,林少平说:“这里居住的多是宁夏、青海及甘肃等地的流浪者,他们夏天到各地转,冬天才回来,一是因为冬天这里非常温暖,可以免受严寒之苦;二是冬天这里聚集了很多泡温泉的人,他们可以要到饭吃。
--既然是流浪者,他们还占据着固定的地窝子,可见对于任何人来说,“家”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这一片空荡而寂寥的地窝子里,居然还剩下三户人家。有两家是挨在一起的,分别住着一个苍老的老头和一个苍老的老太婆。老头和老太婆蹲在地窝子的门口正不知所以、无所事事。老头向他们要烟,林少平给了老头一支,老头非常高兴,并同意小妹进到他的“家”里面去看个究竟。
--从地窝子的门向里向下进去,其内空间也不过一人高矮,门对面的土堆上是一个平台,上面铺着一张僵硬的羊皮褥子,权作为床。余下的空间就很小了,刚刚够一个人在里面周旋。地上除了两个鼓囊囊的、散着浓烈霉变气味的尿素口袋以外几乎空无一物。晓霞从尿素口袋里抓出一把干硬的饼和黑馍的碎块,想必是冬天讨饭得来的,晒干了作为一年的口粮。
--两位老人都是从刚刚生过大地震的某灾区“避难”过来的,因为无儿无女,不可能像其他的流浪者一样去“转场”,就一直住在这儿。小妹走的时候,老太婆还不停在抱怨着她的肩膀和四肢,说它们非常疼。
--隔着几间地窝子,另外还有一家开着门。一个老婆婆靠在地窝子外面的土墙上,坐在一堆从垃圾堆里捡拾的塑料袋中间。晓霞走到近前,老婆婆冲小妹露出凄惨的微笑,那笑容使小妹心头一紧。老婆婆的穿着非常肮脏和破败,头上戴着一顶污秽的白帽子,帽子后面居然还插着几支羽毛。
--小妹因为这几支羽毛,而认为老婆婆在这种生存状况下还保持着对美的追求和幻想。
--这种认识更让小妹感到难过。
--她端起照相机,却忽然感到胆怯。她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即使在青藏高原腹地的藏族寺院里,她涉险偷拍被喇嘛社,视为神圣的器物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胆怯过。
--她是怕眼前这个老婆婆会拒绝她的拍摄吗?拒绝有什么可怕的呢。她是怕神情怪异的老婆婆会突然扑过来抢夺她的相机吗?而手脚灵活的她始终与老婆婆保持着一段足够安全的距离啊。
--可是,她的手仍然在不由自主地颤抖。
--或者,是对方的肮脏击中了她?是对方的贫穷击中了她?是对方那双格外明亮的、带着笑意的眼睛击中了她?她来不及细想,匆匆按下快门,连一句话都不敢问,就欲转身离开。
--这时候,一个一直被她忽略了的、躺在她脚边不远处一个坑里的男人突然低声地说:“别照了吧,她太老了,太难看了!”
--这个自地下的声音吓了她一跳。
--她快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她站在那里,紧紧地、贪婪地、依依不舍地盯着那位老婆婆。
--天空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林少平在远处催促小妹,最后不得不回来把小妹拽走。小妹在三哥的手臂里一边走一边挣扎,她回头望着雨中的地窝子,不停地说:“他们怎么住在这里呢?”
--林少平和铁木尔错居然都知道这个老婆婆,他们分别告诉了晓霞两个版本的故事。
--铁木尔错说那个老婆婆神经有些问题,躺在坑里的男人是她的儿子,他们两人相依为命住在这里已经多年了。那个男人对母亲非常孝顺,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为母亲讨要好吃的东西。他为了让母亲在地窝子里住得舒服些,多年来一直就住在外面的那个坑里,即使下雨下雪或沙尘飞扬,他也只是在坑上面搭起一块塑料布而已。
--林少平却说这个男人不好。他说以前他们每次到温泉,都尽可能地善待前来要饭的流浪者,有多余的吃食总是慷慨地送给他们。然而,有一次,他陪朋友到温泉玩,吃饭的时候,这个男人又来要饭。林少平给了他一些烧饼,他却指着摆出来的鸡蛋开口讨要。不巧那天出来的人出事前的准备,一人一个鸡蛋尚且不够,更没有多余的送给这个男人。林少平说:“今天我们带的鸡蛋不够,下次再给你吧。”那个男人却骂骂咧咧地对林少平说:“你没有老的时候吗你没有穷的时候吗你这样对俺你不得好死等等。”搞得林少平非常难堪。
--林少平说:“这些人没良心,你一百次对他们好,一次不好都不行。”
--小妹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样的事情。她对现在都市街头越来越多、越来越职业化的讨“生活”大军也非常反感,她觉得其中有很多人非但不是无产阶级,而且成了剥削阶级。他们四肢健全却不自食其力,依靠欺骗和伪装获取善良的人们的同情心,他们是城市中应该被清除掉的丑陋的赘物。
--可是,面对住在地窝子里的这一对母子,她却对他们充满了痛楚的怜悯。一个儿子,为了养活自己的母亲而变得无礼和下作,我们要求他表现出起码的修养和自尊以前,是否应该给他和他的母亲一顿饱饭?文明和礼仪终究是丰衣足食的产物,这些高尚而奢侈的光环罩在那些卑微的人的头上,是否过于沉重了呢?她不知道。
--小妹想起来他们的马队里还有一些烧饼、牛肉和烤鸭,她提议把这些东西送给那个老婆婆。但是,雨越下越大,就在她犹豫的时候,夏令营的马队已经向着回牧民居住点进。出于礼貌,她只好作罢。
--她不记得那些饼和肉的下落了。回牧民居住点以后,他们去饭店饕餮了一顿,那些东西大约被扔掉了,她更后悔没有把它们送给住在地窝子里的那对母子。
--夏令营结束以后,过了很久,小妹用又把给老婆婆拍的照片从万里长征路上的两千多张照片中找了出来。直到今天,她才有机会仔细地体会老婆婆留给她的每一个细节。她和老婆婆的目光对视着,她的异常明亮的眼睛竟使小妹潸然,因为,这双眼睛令小妹想起了她母亲的那双罹患严重眼疾的已经混浊了眼睛。--大脚母亲和小妹之间存在着整整四十八个春秋的差距。这个差距大到在小妹记忆中的大脚母亲从来就是苍老的,而且,小妹的成长永远也赶不上大脚母亲老去的度。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小妹总是不由自主地从一些衰老的、疲惫的面孔上面看到母亲的神情,并因此产生与小妹的年龄和生活氛围不相符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方面,她的心态在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就过早地衰老了,变得敏感、脆弱、悲观和宿命--高级“生命”也是无法违背自然规律而渺小、脆弱的。。。。。。
--小妹约定三哥,要他买些吃的给老婆婆送去,小妹说:“就算是我用了她的照片付给她的报酬吧。”林少平一向对小妹很宽容,但是,这一次,他也忍不住责怪小妹琐碎。
--小妹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她对生活的关怀常常表现得很不得体。她的关怀经常是形而下的、琐碎而不彻底的理想主义者,这是她的弱点。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她自欺欺人或者自我安慰地想,至少,它们可以使她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吧。
--即使是爱,小妹也曾遭到质疑。有的朋友指责小妹的爱是“不道德”的,因为小妹以一个偶然的旁观者的身份,肆意闯入他人几乎命定的贫穷或是愁苦的生活中,除了虚伪的感慨和潜在的自得以外,小妹对改善他们无能为力的生活完全无所作为,因此,他们说,小妹的以及小妹类似的关怀实际上都是伪善的。
--对此,小妹无话可说。小妹不想说她的这些感同身受的文字对改善他们的生活境遇能够起到任何作用,小妹只想说:“爱无罪,对吗?”尤其当这种爱不是以炫耀和利益为目的,并且,它确实以这样或是那样的方式产生了一些效果,比如,她为他们捐献出少许的钱物,或者,使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一个节约粮食或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那么,这种行为就应该得到容忍和逃避责难的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请勿转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据说,这里的温泉可以治疗多种关节病、皮肤病和心脏病。隆冬时节,藏民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在附近搭起帐篷。白天,他们泡在温泉里,聊天、逗趣;晚上就睡在帐篷里,整个冬天他们就这样愉快而温暖地度过。
--小妹去的时候是夏季,藏民们都去转场放牧了。山沟里空空荡荡,只有泉眼中突突冒出的蒸气在低处徘徊不散。
--她意外地在温泉顶上现了“地窝子”,和居住在里面的流浪者。
--“地窝子”是一种在土堆上挖凿出来的半地下的山洞。它的名字非常形像地概括了它的特点,这种山洞的地表部分不及半人高,有一个安装草率的门。小妹走了几家,门都上着锁,林少平说:“这里居住的多是宁夏、青海及甘肃等地的流浪者,他们夏天到各地转,冬天才回来,一是因为冬天这里非常温暖,可以免受严寒之苦;二是冬天这里聚集了很多泡温泉的人,他们可以要到饭吃。
--既然是流浪者,他们还占据着固定的地窝子,可见对于任何人来说,“家”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这一片空荡而寂寥的地窝子里,居然还剩下三户人家。有两家是挨在一起的,分别住着一个苍老的老头和一个苍老的老太婆。老头和老太婆蹲在地窝子的门口正不知所以、无所事事。老头向他们要烟,林少平给了老头一支,老头非常高兴,并同意小妹进到他的“家”里面去看个究竟。
--从地窝子的门向里向下进去,其内空间也不过一人高矮,门对面的土堆上是一个平台,上面铺着一张僵硬的羊皮褥子,权作为床。余下的空间就很小了,刚刚够一个人在里面周旋。地上除了两个鼓囊囊的、散着浓烈霉变气味的尿素口袋以外几乎空无一物。晓霞从尿素口袋里抓出一把干硬的饼和黑馍的碎块,想必是冬天讨饭得来的,晒干了作为一年的口粮。
--两位老人都是从刚刚生过大地震的某灾区“避难”过来的,因为无儿无女,不可能像其他的流浪者一样去“转场”,就一直住在这儿。小妹走的时候,老太婆还不停在抱怨着她的肩膀和四肢,说它们非常疼。
--隔着几间地窝子,另外还有一家开着门。一个老婆婆靠在地窝子外面的土墙上,坐在一堆从垃圾堆里捡拾的塑料袋中间。晓霞走到近前,老婆婆冲小妹露出凄惨的微笑,那笑容使小妹心头一紧。老婆婆的穿着非常肮脏和破败,头上戴着一顶污秽的白帽子,帽子后面居然还插着几支羽毛。
--小妹因为这几支羽毛,而认为老婆婆在这种生存状况下还保持着对美的追求和幻想。
--这种认识更让小妹感到难过。
--她端起照相机,却忽然感到胆怯。她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即使在青藏高原腹地的藏族寺院里,她涉险偷拍被喇嘛社,视为神圣的器物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胆怯过。
--她是怕眼前这个老婆婆会拒绝她的拍摄吗?拒绝有什么可怕的呢。她是怕神情怪异的老婆婆会突然扑过来抢夺她的相机吗?而手脚灵活的她始终与老婆婆保持着一段足够安全的距离啊。
--可是,她的手仍然在不由自主地颤抖。
--或者,是对方的肮脏击中了她?是对方的贫穷击中了她?是对方那双格外明亮的、带着笑意的眼睛击中了她?她来不及细想,匆匆按下快门,连一句话都不敢问,就欲转身离开。
--这时候,一个一直被她忽略了的、躺在她脚边不远处一个坑里的男人突然低声地说:“别照了吧,她太老了,太难看了!”
--这个自地下的声音吓了她一跳。
--她快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她站在那里,紧紧地、贪婪地、依依不舍地盯着那位老婆婆。
--天空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林少平在远处催促小妹,最后不得不回来把小妹拽走。小妹在三哥的手臂里一边走一边挣扎,她回头望着雨中的地窝子,不停地说:“他们怎么住在这里呢?”
--林少平和铁木尔错居然都知道这个老婆婆,他们分别告诉了晓霞两个版本的故事。
--铁木尔错说那个老婆婆神经有些问题,躺在坑里的男人是她的儿子,他们两人相依为命住在这里已经多年了。那个男人对母亲非常孝顺,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为母亲讨要好吃的东西。他为了让母亲在地窝子里住得舒服些,多年来一直就住在外面的那个坑里,即使下雨下雪或沙尘飞扬,他也只是在坑上面搭起一块塑料布而已。
--林少平却说这个男人不好。他说以前他们每次到温泉,都尽可能地善待前来要饭的流浪者,有多余的吃食总是慷慨地送给他们。然而,有一次,他陪朋友到温泉玩,吃饭的时候,这个男人又来要饭。林少平给了他一些烧饼,他却指着摆出来的鸡蛋开口讨要。不巧那天出来的人出事前的准备,一人一个鸡蛋尚且不够,更没有多余的送给这个男人。林少平说:“今天我们带的鸡蛋不够,下次再给你吧。”那个男人却骂骂咧咧地对林少平说:“你没有老的时候吗你没有穷的时候吗你这样对俺你不得好死等等。”搞得林少平非常难堪。
--林少平说:“这些人没良心,你一百次对他们好,一次不好都不行。”
--小妹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样的事情。她对现在都市街头越来越多、越来越职业化的讨“生活”大军也非常反感,她觉得其中有很多人非但不是无产阶级,而且成了剥削阶级。他们四肢健全却不自食其力,依靠欺骗和伪装获取善良的人们的同情心,他们是城市中应该被清除掉的丑陋的赘物。
--可是,面对住在地窝子里的这一对母子,她却对他们充满了痛楚的怜悯。一个儿子,为了养活自己的母亲而变得无礼和下作,我们要求他表现出起码的修养和自尊以前,是否应该给他和他的母亲一顿饱饭?文明和礼仪终究是丰衣足食的产物,这些高尚而奢侈的光环罩在那些卑微的人的头上,是否过于沉重了呢?她不知道。
--小妹想起来他们的马队里还有一些烧饼、牛肉和烤鸭,她提议把这些东西送给那个老婆婆。但是,雨越下越大,就在她犹豫的时候,夏令营的马队已经向着回牧民居住点进。出于礼貌,她只好作罢。
--她不记得那些饼和肉的下落了。回牧民居住点以后,他们去饭店饕餮了一顿,那些东西大约被扔掉了,她更后悔没有把它们送给住在地窝子里的那对母子。
--夏令营结束以后,过了很久,小妹用又把给老婆婆拍的照片从万里长征路上的两千多张照片中找了出来。直到今天,她才有机会仔细地体会老婆婆留给她的每一个细节。她和老婆婆的目光对视着,她的异常明亮的眼睛竟使小妹潸然,因为,这双眼睛令小妹想起了她母亲的那双罹患严重眼疾的已经混浊了眼睛。--大脚母亲和小妹之间存在着整整四十八个春秋的差距。这个差距大到在小妹记忆中的大脚母亲从来就是苍老的,而且,小妹的成长永远也赶不上大脚母亲老去的度。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小妹总是不由自主地从一些衰老的、疲惫的面孔上面看到母亲的神情,并因此产生与小妹的年龄和生活氛围不相符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方面,她的心态在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就过早地衰老了,变得敏感、脆弱、悲观和宿命--高级“生命”也是无法违背自然规律而渺小、脆弱的。。。。。。
--小妹约定三哥,要他买些吃的给老婆婆送去,小妹说:“就算是我用了她的照片付给她的报酬吧。”林少平一向对小妹很宽容,但是,这一次,他也忍不住责怪小妹琐碎。
--小妹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她对生活的关怀常常表现得很不得体。她的关怀经常是形而下的、琐碎而不彻底的理想主义者,这是她的弱点。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她自欺欺人或者自我安慰地想,至少,它们可以使她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吧。
--即使是爱,小妹也曾遭到质疑。有的朋友指责小妹的爱是“不道德”的,因为小妹以一个偶然的旁观者的身份,肆意闯入他人几乎命定的贫穷或是愁苦的生活中,除了虚伪的感慨和潜在的自得以外,小妹对改善他们无能为力的生活完全无所作为,因此,他们说,小妹的以及小妹类似的关怀实际上都是伪善的。
--对此,小妹无话可说。小妹不想说她的这些感同身受的文字对改善他们的生活境遇能够起到任何作用,小妹只想说:“爱无罪,对吗?”尤其当这种爱不是以炫耀和利益为目的,并且,它确实以这样或是那样的方式产生了一些效果,比如,她为他们捐献出少许的钱物,或者,使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一个节约粮食或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那么,这种行为就应该得到容忍和逃避责难的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请勿转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