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佛光寺
“原来曾祖父一直留在云南,还跟云游四方的武当仙道三丰祖师做了朋友!”
沈海波瞪大了眼睛,看着在座的几位不住的点头的众老叟,欣喜无比。朱瞻基也随之恍然大悟般说道:
“真是奇缘!怪不得听说从先皇帝开始就屡次想请张三丰入宫做官,却遍寻不着,原来他是隐居在这遥远的云南大山里。”
胡老庄主眼含着热泪,雪白的胡须微微的颤抖着,仍然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不能克制自己的激动,恳切地对着沈海波和朱瞻基说道:
“胡某也曾耳闻,沈公爷虽早年在扬州时富甲一方,后来因响应洪武皇帝号召天下富商共筑京师应天府城墙,出资甚巨,被封为“兴国公”,从此迁居京师“兴国公府”。但却不幸于洪武九年获罪,沈家满门被抄家流配云南。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重,先帝大赦天下,除不赦贪官外,其余的罪犯皆得到赦免。”
说到这里,老庄主用衣袖擦了一下眼睛,接着又说:
“可沈公爷感激沐王爷和云南父老在自己落难时给与的善待情意,没有离开云南。虽然沈家多年经商在各地和海外的根基不浅,但经此几年变故早已是不复当年的富可敌国,沈家自己也是有着千难万难。如今能在贱民村的扬州乡亲生死关头慷慨的伸出援手,犹如三九严寒雪中送炭,救人于水火之中,此大恩大德,我胡家庄老幼感激不尽,铭记于心,世代不忘。”
老庄主起身向着墙上的财神爷沈万三的画像恭敬的拱手行礼,又对着沈海波躬身致意。沈海波慌忙站起还礼,并小心地问道:
“胡老前辈,晚生有一事不明,可敢询问一二?”
胡老庄主闻言立马把手一挥,豪爽的一笑,点头回答:
“哈哈,沈公子见外了,老夫可以这样告诉公子,在云南你只要说出沈家来,谁也没胆子收取你的过路费。现在,这胡家庄就是你的家,想说什么,尽管说,想问什么,随便问。”
沈海波随之一揖,谦逊地说道:
“自入云南,我等一路行来,见各州县村庄因负责修筑维护各辖区道路的缘故,均向过往客商车队收取一次过路费。唯胡家庄却是收取进村和出村两次的费用,这是为何?难道村中乡亲父老如今生活仍十分贫困窘迫?”
闻听此言,席间空气一滞,众人望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放下筷子,相看无言。胡老庄主尴尬的一笑,老脸顿时显得很不好意思的样子,摇着手表示否认,急急地答道:
“对不住啊,沈公子,今日之事老夫现丑了,胡某难逃失职疏于管教之过。尽管村民加收的资金本是用于善事募捐,但应是予以言明听凭自愿,可是他们为了多收取一些,竟用了不正当手段,强行逼迫惊扰了贵客,山野匹夫如此的粗鲁无礼,真是该死!胡某已经命人责罚他们,令其悔过,绝不再犯。在这里胡某给两位公子赔礼了!”
“给两位公子赔礼了!”
几位作陪的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也一起站起来,拱手致歉。
“各位前辈,言重了,晚辈担当不起!快请坐下!”
沈海波有些惊慌,后悔自己问话唐突,感觉又失言了。
朱瞻基却纹丝不动,眉头微蹙,深邃的目光,慢慢掠过这些满面沧桑的老人,一张张布满羞愧紧张,苦笑求饶,须发皆白,苍老而淳朴的脸。心中感叹,杀人不过头点地,伸手不打笑脸人。朱瞻基顺势站起身来,伸出双手一边示意大家坐下,一边漫不经心的笑道:
“善事募捐?这是为何?”
老庄主锐利的目光望向朱瞻基,他觉得沈公子的兄弟,这位京城富商的儿子黄公子,却是有些与众不同,让人看不透。尽管他是在笑着,也不多言多语,但在无形之中,让人感觉得到骨子里透出来的威严和压力,他的话不容忽视。
为何要做善事募捐?这事一言难尽,还得从当年说起。
贱民村胡家庄里的众村民在饥寒交迫之中,幸运的得到了曾经的扬州富商沈万三珍贵的资助。他们从此有饭吃,有衣穿。勤劳的村民们开荒种地,养殖牛羊家禽,生儿育女,盖房打墙,沿着道路两旁逐渐建成了一片规模不小的村落。
大自然慷慨地赐给人们生存的空间,使得人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扶老携幼繁衍生息。但有的时候大自然也是你最大的敌人。湿热的夏季里得忍着蛇虫蚊蝇的叮咬,寒冷的冬日里以动物皮毛为衣被抵御严寒。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艰难地度过。
可是一年后的春天,胡家庄遇到了人们几乎不能战胜的灾难---瘟疫。许多人开始发烧咳嗽,继而病重的出现昏迷。由于无医无药只能束手无策,听天由命,任凭不断的有人因病而亡。看着越来越多病倒的村民,听着每天不断传来的哭声,胡庄主眼睛都红了,心里如油煎水煮焦急万分。这天偶然听一个过路的人说,东面二十里外有座险峻的高山叫盘龙山,南面的山腰上有一座佛光寺,里面的住持和尚济善法师妙手仁心,颇懂医药,经常治病救人,可向他请求帮助。
胡庄主闻之大喜,急忙带领两个随从驾车飞奔而去,一路打听终于找到寺里。入得山门,向守门的和尚恳切地说明来意,才得以进见。那济善法师人如其名,慈眉善目宝相甚是庄严,医术果然了得,一番询问即明白了大概。系因胡家庄的村民新由外地迁来,身体赢弱不服水土,一时还难以适应此地气候变化,所以易感邪毒,致使群体染病。
济善法师得知村民境况危急,随即命寺里几名和尚带药随胡庄主回村救治病人。患病的村民服用了济善法师的药物后十分神效,逐渐好了起来。这救命之恩,令村民感恩戴德,但济善法师怜悯村民贫困,布施医药拒绝收胡庄主代表村民送去的药钱诊金,只说等以后村民有了收成可自愿来寺里施舍香火钱即可。
知恩必报,自此胡家庄每年均会数次去佛光寺奉施香火,几十年以来从未间断。即使是八年前济善法师年老圆寂,也一如既往没有停止过。
说到这里老庄主歉意的一笑,接着说道:
“这回加收过路费做善事募捐,是因为不久前去佛光寺送香火钱时,闻听住持了悟法师说,寺里有位云游海外归来的有道高僧身患重病,亟待医治,用药花费颇大。老夫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人有难众人帮,胡家庄曾受人恩惠,自然责无旁贷,理应尽力。所以,唉,只是没有想到,村民无知,为了尽快募集善款,有些过分了。得罪!得罪!”
老庄主又躬身朝着两位公子一再揖手道歉。沈海波起身还礼,笑言:
“唔,即是这样,前辈何须介意。不是这番误打误撞晚辈怎会与胡老庄主相遇呢?”
朱瞻基却在一旁面带沉思的喃喃自语:
“云游海外归来的有道高僧?”
旋即转头对着沈海波道:
“沈兄,善有善报,我看,我们也应当前往佛光寺做做善事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沈海波瞪大了眼睛,看着在座的几位不住的点头的众老叟,欣喜无比。朱瞻基也随之恍然大悟般说道:
“真是奇缘!怪不得听说从先皇帝开始就屡次想请张三丰入宫做官,却遍寻不着,原来他是隐居在这遥远的云南大山里。”
胡老庄主眼含着热泪,雪白的胡须微微的颤抖着,仍然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不能克制自己的激动,恳切地对着沈海波和朱瞻基说道:
“胡某也曾耳闻,沈公爷虽早年在扬州时富甲一方,后来因响应洪武皇帝号召天下富商共筑京师应天府城墙,出资甚巨,被封为“兴国公”,从此迁居京师“兴国公府”。但却不幸于洪武九年获罪,沈家满门被抄家流配云南。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重,先帝大赦天下,除不赦贪官外,其余的罪犯皆得到赦免。”
说到这里,老庄主用衣袖擦了一下眼睛,接着又说:
“可沈公爷感激沐王爷和云南父老在自己落难时给与的善待情意,没有离开云南。虽然沈家多年经商在各地和海外的根基不浅,但经此几年变故早已是不复当年的富可敌国,沈家自己也是有着千难万难。如今能在贱民村的扬州乡亲生死关头慷慨的伸出援手,犹如三九严寒雪中送炭,救人于水火之中,此大恩大德,我胡家庄老幼感激不尽,铭记于心,世代不忘。”
老庄主起身向着墙上的财神爷沈万三的画像恭敬的拱手行礼,又对着沈海波躬身致意。沈海波慌忙站起还礼,并小心地问道:
“胡老前辈,晚生有一事不明,可敢询问一二?”
胡老庄主闻言立马把手一挥,豪爽的一笑,点头回答:
“哈哈,沈公子见外了,老夫可以这样告诉公子,在云南你只要说出沈家来,谁也没胆子收取你的过路费。现在,这胡家庄就是你的家,想说什么,尽管说,想问什么,随便问。”
沈海波随之一揖,谦逊地说道:
“自入云南,我等一路行来,见各州县村庄因负责修筑维护各辖区道路的缘故,均向过往客商车队收取一次过路费。唯胡家庄却是收取进村和出村两次的费用,这是为何?难道村中乡亲父老如今生活仍十分贫困窘迫?”
闻听此言,席间空气一滞,众人望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放下筷子,相看无言。胡老庄主尴尬的一笑,老脸顿时显得很不好意思的样子,摇着手表示否认,急急地答道:
“对不住啊,沈公子,今日之事老夫现丑了,胡某难逃失职疏于管教之过。尽管村民加收的资金本是用于善事募捐,但应是予以言明听凭自愿,可是他们为了多收取一些,竟用了不正当手段,强行逼迫惊扰了贵客,山野匹夫如此的粗鲁无礼,真是该死!胡某已经命人责罚他们,令其悔过,绝不再犯。在这里胡某给两位公子赔礼了!”
“给两位公子赔礼了!”
几位作陪的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也一起站起来,拱手致歉。
“各位前辈,言重了,晚辈担当不起!快请坐下!”
沈海波有些惊慌,后悔自己问话唐突,感觉又失言了。
朱瞻基却纹丝不动,眉头微蹙,深邃的目光,慢慢掠过这些满面沧桑的老人,一张张布满羞愧紧张,苦笑求饶,须发皆白,苍老而淳朴的脸。心中感叹,杀人不过头点地,伸手不打笑脸人。朱瞻基顺势站起身来,伸出双手一边示意大家坐下,一边漫不经心的笑道:
“善事募捐?这是为何?”
老庄主锐利的目光望向朱瞻基,他觉得沈公子的兄弟,这位京城富商的儿子黄公子,却是有些与众不同,让人看不透。尽管他是在笑着,也不多言多语,但在无形之中,让人感觉得到骨子里透出来的威严和压力,他的话不容忽视。
为何要做善事募捐?这事一言难尽,还得从当年说起。
贱民村胡家庄里的众村民在饥寒交迫之中,幸运的得到了曾经的扬州富商沈万三珍贵的资助。他们从此有饭吃,有衣穿。勤劳的村民们开荒种地,养殖牛羊家禽,生儿育女,盖房打墙,沿着道路两旁逐渐建成了一片规模不小的村落。
大自然慷慨地赐给人们生存的空间,使得人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扶老携幼繁衍生息。但有的时候大自然也是你最大的敌人。湿热的夏季里得忍着蛇虫蚊蝇的叮咬,寒冷的冬日里以动物皮毛为衣被抵御严寒。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艰难地度过。
可是一年后的春天,胡家庄遇到了人们几乎不能战胜的灾难---瘟疫。许多人开始发烧咳嗽,继而病重的出现昏迷。由于无医无药只能束手无策,听天由命,任凭不断的有人因病而亡。看着越来越多病倒的村民,听着每天不断传来的哭声,胡庄主眼睛都红了,心里如油煎水煮焦急万分。这天偶然听一个过路的人说,东面二十里外有座险峻的高山叫盘龙山,南面的山腰上有一座佛光寺,里面的住持和尚济善法师妙手仁心,颇懂医药,经常治病救人,可向他请求帮助。
胡庄主闻之大喜,急忙带领两个随从驾车飞奔而去,一路打听终于找到寺里。入得山门,向守门的和尚恳切地说明来意,才得以进见。那济善法师人如其名,慈眉善目宝相甚是庄严,医术果然了得,一番询问即明白了大概。系因胡家庄的村民新由外地迁来,身体赢弱不服水土,一时还难以适应此地气候变化,所以易感邪毒,致使群体染病。
济善法师得知村民境况危急,随即命寺里几名和尚带药随胡庄主回村救治病人。患病的村民服用了济善法师的药物后十分神效,逐渐好了起来。这救命之恩,令村民感恩戴德,但济善法师怜悯村民贫困,布施医药拒绝收胡庄主代表村民送去的药钱诊金,只说等以后村民有了收成可自愿来寺里施舍香火钱即可。
知恩必报,自此胡家庄每年均会数次去佛光寺奉施香火,几十年以来从未间断。即使是八年前济善法师年老圆寂,也一如既往没有停止过。
说到这里老庄主歉意的一笑,接着说道:
“这回加收过路费做善事募捐,是因为不久前去佛光寺送香火钱时,闻听住持了悟法师说,寺里有位云游海外归来的有道高僧身患重病,亟待医治,用药花费颇大。老夫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人有难众人帮,胡家庄曾受人恩惠,自然责无旁贷,理应尽力。所以,唉,只是没有想到,村民无知,为了尽快募集善款,有些过分了。得罪!得罪!”
老庄主又躬身朝着两位公子一再揖手道歉。沈海波起身还礼,笑言:
“唔,即是这样,前辈何须介意。不是这番误打误撞晚辈怎会与胡老庄主相遇呢?”
朱瞻基却在一旁面带沉思的喃喃自语:
“云游海外归来的有道高僧?”
旋即转头对着沈海波道:
“沈兄,善有善报,我看,我们也应当前往佛光寺做做善事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