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布衣青云 > 第103章 将帅气象

第103章 将帅气象

小说:布衣青云作者:几回春秋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2 11:57:07
“开元之后,不同开元之前。金城公主和亲之际,时陈大慈等将大破吐蕃,唐军控制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已久,大唐强盛。加之尺带珠丹年轻,内部大臣争权夺利,吐蕃不敢对我大唐有冒犯之心。今金城公主已故,尺带珠丹掌握吐蕃大权已经数十年,吐蕃通过权宜之计,不停的学习我中原文化,又不停引进大食国的武器盔甲,其幅员辽阔,百姓众多,战马成群。养士选马,兵利而甲坚。已有和大唐一争长短之心。此时两国已不再互市,势同水火。仿佛如西汉之初的汉、匈一般。如果大唐再出现如杨矩那样手握重兵的边将,吐蕃一定会重金贿赂,想方设法,而入大唐之门。”

        高辰侃侃而谈,从容不迫。已是又献上一条计策。

        开元十七年,尺带珠丹向李隆基上表:“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并不是因为尺带珠丹真的想尽“舅甥之亲”、同“普皆安乐”。因为在开元十七年之前,尺带珠丹连续数次攻唐。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娶了金城公主,就手下留情。

        开元十七年之所以妥协,是因为大唐攻破了吐蕃占领已久的石堡城。大唐名将李祎和张守珪数次大破吐蕃,开疆扩土千余里。

        而后,唐、吐蕃双方和盟、互市,开元二十一年尺带珠丹又上表愿意“和同为一家”。两国在赤岭立界碑,表示愿意回复唐初与松赞干布之时的友好。

        然而尺带珠丹将弃信违义表现的淋漓尽致。

        吐蕃不仅想要控住河西、陇右。而且还多次与大唐争夺西域的主权,但都以失败告终。出兵进攻小勃律国,就是一个例子。

        开元二十四年,吐蕃进攻大唐属国小勃律。李隆基下召呵斥尺带珠丹退兵,尺带珠丹不听。依旧将小勃律征服。

        吐蕃又南面联合南诏、北联突骑施,已然和大唐决裂。

        自此,维系不久的唐、吐蕃破解。唐玄宗也将尺带珠丹恨的咬牙切齿,新仇旧恨全部记在李隆基的心中。

        何为旧恨?

        尺带珠丹每每上书,轻蔑狂妄,饱含挑衅。这些都被李隆基记在心中。

        唐、吐蕃一直相爱相杀。自此,李隆基不再相爱。

        纵观李隆基掌控大唐帝国后期,极重立边功者。尤以对吐蕃作战而立战功者为最。

        无数盛唐名将,在与吐蕃大战时,立大功。而跃然于史书之上。

        天宝年间,长达十几年的唐吐之战,几乎对吐蕃造成毁灭性打击。

        “如果运用得好,不失为一个良策。高押牙觉得怎样实施为好?”

        李光弼向高辰询问道。

        “如此一般,自古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汉武帝时马邑之围就是失败的例子。一定要谋划滴水不漏,不然枉费一番功夫。”

        高辰想了一下,向李光弼说道:“若一名将领因为贪财,被施以杖刑,逃入吐蕃。以苦肉计诈取吐蕃信任,然后向吐蕃索要大量金银珠宝,献上大唐边境的薄弱点,引兵攻唐。我军调集重兵埋伏,可再复制积石军之战的大获全胜。”

        “兵者,诡道也。高押牙果然深谙此道。”

        李光弼向高辰夸赞。然后说道:“积石军之战吾军属于被动防御。此时为主动算计。高押牙所言,最突出者为苦肉计。吐蕃没有理由不去相信一个受过刑法,气愤而逃的唐将。没有理由不去抓住这次机会。”

        李光弼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如此大事,定要找王帅商议。如果想令吐蕃完全相信,必须要有一个有信服力的边将。我想不出边境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全当我是抛砖引玉之言。我希望有更好的计策,能断吐蕃一臂。”

        高辰拱手向李光弼说道。

        “王帅自任节度使以来,不求边功。只要边疆属国部酋不侵犯大唐的利益,不伤害大唐的子民。王帅就不会派兵进攻他国。王帅在河东任命节度使的时候,曾说过:‘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缴功名耳’。吐蕃已经侵犯王帅的底线,王帅不会手下留情。高押牙所献计策,一定是王帅所希望的。”

        李光弼向众人说道。

        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缴功名耳。

        王忠嗣曾说出这条流芳百世的千古名言。

        不慷慨,不激昂,很平白。

        却让人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名铁骨铮铮的大唐军人。

        他引领盛唐时期的将帅气象。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对他产生敬佩。

        王忠嗣主张‘以持重安边为务’。国家升平的时候,为将者就应该注重军事训练,妥善保养军械,充实边防,随时补充兵源。

        战争从没有胜利的一方,这也是王忠嗣前的思想。

        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国家赋予的,自己所衣所食都是百姓赋予的。自己不能疲惫国家的力量去挑衅征战,为自己获得功名!

        为战争而生的,以敢战、善战成名,古今名将无一例外。但是,王忠嗣与一般意义上的名将不同。王忠嗣不是为战争而生,而是为消灭战争而生的,是为和平而生的,这样的军人古今罕见。

        华夏历史上,没有一个名将能说出这句话。没有一个将领能做到如王忠嗣一样。

        正如河西、陇右无数将领上请收复石堡城,王忠嗣果断拒绝。因为他爱兵如子,因为他目光更远,远到直接将石堡城视为一个毫无作用的城堡。

        高辰听到这句话,五味陈杂。“伟大”两个字,被高辰冠在王忠嗣身上。

        不欲中国之力,以缴功名耳!让高辰心中惭愧,面容羞愧。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但是……

        如果他不争,十年之后,天下又如何?

        命中注定,他无法如王忠嗣一样伟大。

        那种身为华夏人的责任感,让他拼命的想要立战功,想要往上爬。

        或许自高辰从军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破釜沉舟,不能回头!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