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随后,李光弼率领赤水军和积石军祭拜了此战之中战死的士兵。
普通士兵战死,遗体几乎不能送回家乡。只能集中起来掩埋。
所以大部分士兵的命运非常悲惨。
士兵从军,其实是可以携带家属一起来从军的。朝廷为从军士兵的家属提供耕地和房屋。积石军城的百姓,就是积石军士兵的家属。
但是很少有士兵同意家属跟自己一起来到边塞。
相随万里泣胡风,匹偶将期一世终。
早知中路身离别,悔不深怜沙碛中。
士兵来边疆是卫戍的,家人来边疆是受苦的。
大诗人高适描绘一名士兵的带着家属来从军,家属却受不了边疆的苦,不得不返回老家。
唐代有制度士兵服役三年可回家探亲。
但是这并不是绝对。就比如此时的陇右、河西,服役已三年的士兵依旧不能回乡探亲。
因为吐蕃和大唐的和平期已过,这几年一直大小战斗不断。朝廷和节度使不可能在这关键时刻,放士兵回乡。
如果边境之患没有平息,士兵永远也回不到家乡。
唐末就是因为士兵回不到家乡,卫戍时间太长了。思乡情绪,加之不满的情绪,爆出来,生了著名的桂林“庞勋之变”。庞勋之变开创了晚唐起义的先河。史载:“唐亡于黄巢,而祸起于桂林”。
可见,士兵思乡之时,对天下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种看似是当政者不在意的事情,一旦爆,就是洪水猛兽。
隋末,杨广最后一次南下江都。身边骁果精锐为何叛变?还不是因为骁果皆为关中子弟,随便被有心人一煽动,就生了兵变。
积石军之战战死的士兵,积石军会登记造册,交给使牙。
使牙。使牙然后对战死士兵进行分类,功劳大者,意义重大的士兵,划为一等。最后呈给兵部。
由于卫戍兵都是职业兵,开元中期的那一场兵制改革,使职业兵能拿到军饷。战死也有抚恤金。
兵部将籍帐上战死的士兵标记之后,会前往全国各地,通告并抚恤金其家人。
李光弼祭拜完战死的士兵后,又前往积石军城探望张守瑜。
“李将军光临,不能下床作揖,真是失礼了。”
得知李光弼前来,张守瑜事先让张献恭扶起,坐在床上说道。
寻常箭伤,几日后就能下床。张守瑜伤在后肩,举一下手都有可能牵引伤口。伤势还是比较严重的。
箭伤崩裂,比受箭伤更可怕。
“张将军为国家流血,国之英雄。张将军积石军之战,威震天下。今卧榻在床,不需要行礼。”
李光弼大步上前,向张守瑜说道。
“天降锦鲤,让我得此功。只愿让世人知道,张守珪有一弟矣!”
张守瑜心有所感的说道。
他也希望百年后有史官为自己立传。而不是连立传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张守珪的传记下面,知道有一个弟弟叫张守瑜,一生碌碌无为。
“大唐江山何止万里?英雄层出不穷。这是大唐的幸事。你我迟早要离开军旅。今张将军功名成,我在颇羡慕你。”
李光弼由衷的说道。
“如果没有高辰的献计,便没有积石军之战的胜利。如果没有高辰的勇猛,我则死矣!杀蒙押牙一事,希望可以从轻落。高辰是如霍去病、谢玄一样的将领,他不是将才,是将将之才。若因为履行正直之道,判其有罪,是天下的损失。”
李光弼和张守瑜没聊几句,张守瑜就开门见山的向李光弼说道。
将将之才!统帅将领的才能。张守瑜对高辰评价极高。
这几日深入了解,他亲身感受到高辰的风度和前的学识。
举止之间,名将之风。所以张守瑜放心将张献恭托付给高辰。
“哈哈!张将军不要多想,蒙林之事,大夫已经调查清楚,蒙林是死罪,但高辰杀之,亦违背军法。大夫决定不封高辰之功,然赏识高辰,让高辰代替蒙林为押牙。”
李光弼哈哈一笑,向张守瑜说道。
“蒙林死后,高辰曾对我说道:‘如果会战死,就不会杀头’,慷慨激昂,我感触很深。如今这么有才能的人成为王帅押牙,应该不会下于哥舒翰吧!”
张守瑜听后,心中的那一块石头落下。
“高辰的风采,我已经领教。没想到还有如此信与念。不知道什么样的家族,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李光弼感慨道。
“高辰家族,世代布衣,三代之内,除了服兵役,即便是流外官都不曾出现过。然高辰少年时就出类拔萃,被用为县司户,我也不知道高辰为什么辞去司户,万里从军。我问过高辰,高辰只字不提。”
张守瑜向李光弼说道,明确告诉李光弼,高辰并无渊博家世。
“少年还任过县吏!没有家世吗?”
李光弼更为惊讶。
他先入为主,认为高辰才能如此出众,必定是世家大族子弟,或名将大臣后裔。
李光弼、王忠嗣、哥舒翰、辛云京、张守瑜、安思顺、王思礼等河、陇将领,无一不是出身显赫。
他们的身世能让他们接触更多兵书,有能力练习骑射,加之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有大将之风。
即便是在唐代,一个平民小卒想成为威名赫赫的将领,真的很难。
布衣寒门,多会选择科举入仕这条道路。唐代大部分将领,都出自将门贵族。
“所以我敢扬言高辰有将将之才。他言语中的意志和志向,我生平仅见。”
张守瑜目光凝重的说道。
“天生奇才!”
李光弼再次感叹,然后话锋一转,向张守瑜道:“张将军所立之功,朝廷肯定会加封你金吾卫将军,封赏好之后待命。大夫暂且任命张将军为积石军使,将安人军的辛云京调来充任积石军副使。”
“辛云京也是名动陇右的骁勇之将,让他接任积石军,我很放心。”
张守瑜听到李光弼的话后,思索一下,点了点头,紧接着又说道:“此我儿张献恭,希望李将军能引荐为王帅牙军。一小卒即可!”
李光弼看向向他拱手的张献恭,高大魁梧,面容方正。陕州张家数代多出猛将,更出了张守珪这种一代名将,李光弼自然不会看轻张献恭。
如张家这种将门,子弟从军,都会上报朝廷,授予一个武官。张守珪直言让张献恭当一小卒,实在让李光弼不解。
而且王帅的牙兵常被选为斥候,是非常危险的。
“我在想高辰的事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好似看懂了李光弼的想法,张守瑜向李光弼回答道。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普通士兵战死,遗体几乎不能送回家乡。只能集中起来掩埋。
所以大部分士兵的命运非常悲惨。
士兵从军,其实是可以携带家属一起来从军的。朝廷为从军士兵的家属提供耕地和房屋。积石军城的百姓,就是积石军士兵的家属。
但是很少有士兵同意家属跟自己一起来到边塞。
相随万里泣胡风,匹偶将期一世终。
早知中路身离别,悔不深怜沙碛中。
士兵来边疆是卫戍的,家人来边疆是受苦的。
大诗人高适描绘一名士兵的带着家属来从军,家属却受不了边疆的苦,不得不返回老家。
唐代有制度士兵服役三年可回家探亲。
但是这并不是绝对。就比如此时的陇右、河西,服役已三年的士兵依旧不能回乡探亲。
因为吐蕃和大唐的和平期已过,这几年一直大小战斗不断。朝廷和节度使不可能在这关键时刻,放士兵回乡。
如果边境之患没有平息,士兵永远也回不到家乡。
唐末就是因为士兵回不到家乡,卫戍时间太长了。思乡情绪,加之不满的情绪,爆出来,生了著名的桂林“庞勋之变”。庞勋之变开创了晚唐起义的先河。史载:“唐亡于黄巢,而祸起于桂林”。
可见,士兵思乡之时,对天下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种看似是当政者不在意的事情,一旦爆,就是洪水猛兽。
隋末,杨广最后一次南下江都。身边骁果精锐为何叛变?还不是因为骁果皆为关中子弟,随便被有心人一煽动,就生了兵变。
积石军之战战死的士兵,积石军会登记造册,交给使牙。
使牙。使牙然后对战死士兵进行分类,功劳大者,意义重大的士兵,划为一等。最后呈给兵部。
由于卫戍兵都是职业兵,开元中期的那一场兵制改革,使职业兵能拿到军饷。战死也有抚恤金。
兵部将籍帐上战死的士兵标记之后,会前往全国各地,通告并抚恤金其家人。
李光弼祭拜完战死的士兵后,又前往积石军城探望张守瑜。
“李将军光临,不能下床作揖,真是失礼了。”
得知李光弼前来,张守瑜事先让张献恭扶起,坐在床上说道。
寻常箭伤,几日后就能下床。张守瑜伤在后肩,举一下手都有可能牵引伤口。伤势还是比较严重的。
箭伤崩裂,比受箭伤更可怕。
“张将军为国家流血,国之英雄。张将军积石军之战,威震天下。今卧榻在床,不需要行礼。”
李光弼大步上前,向张守瑜说道。
“天降锦鲤,让我得此功。只愿让世人知道,张守珪有一弟矣!”
张守瑜心有所感的说道。
他也希望百年后有史官为自己立传。而不是连立传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张守珪的传记下面,知道有一个弟弟叫张守瑜,一生碌碌无为。
“大唐江山何止万里?英雄层出不穷。这是大唐的幸事。你我迟早要离开军旅。今张将军功名成,我在颇羡慕你。”
李光弼由衷的说道。
“如果没有高辰的献计,便没有积石军之战的胜利。如果没有高辰的勇猛,我则死矣!杀蒙押牙一事,希望可以从轻落。高辰是如霍去病、谢玄一样的将领,他不是将才,是将将之才。若因为履行正直之道,判其有罪,是天下的损失。”
李光弼和张守瑜没聊几句,张守瑜就开门见山的向李光弼说道。
将将之才!统帅将领的才能。张守瑜对高辰评价极高。
这几日深入了解,他亲身感受到高辰的风度和前的学识。
举止之间,名将之风。所以张守瑜放心将张献恭托付给高辰。
“哈哈!张将军不要多想,蒙林之事,大夫已经调查清楚,蒙林是死罪,但高辰杀之,亦违背军法。大夫决定不封高辰之功,然赏识高辰,让高辰代替蒙林为押牙。”
李光弼哈哈一笑,向张守瑜说道。
“蒙林死后,高辰曾对我说道:‘如果会战死,就不会杀头’,慷慨激昂,我感触很深。如今这么有才能的人成为王帅押牙,应该不会下于哥舒翰吧!”
张守瑜听后,心中的那一块石头落下。
“高辰的风采,我已经领教。没想到还有如此信与念。不知道什么样的家族,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李光弼感慨道。
“高辰家族,世代布衣,三代之内,除了服兵役,即便是流外官都不曾出现过。然高辰少年时就出类拔萃,被用为县司户,我也不知道高辰为什么辞去司户,万里从军。我问过高辰,高辰只字不提。”
张守瑜向李光弼说道,明确告诉李光弼,高辰并无渊博家世。
“少年还任过县吏!没有家世吗?”
李光弼更为惊讶。
他先入为主,认为高辰才能如此出众,必定是世家大族子弟,或名将大臣后裔。
李光弼、王忠嗣、哥舒翰、辛云京、张守瑜、安思顺、王思礼等河、陇将领,无一不是出身显赫。
他们的身世能让他们接触更多兵书,有能力练习骑射,加之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有大将之风。
即便是在唐代,一个平民小卒想成为威名赫赫的将领,真的很难。
布衣寒门,多会选择科举入仕这条道路。唐代大部分将领,都出自将门贵族。
“所以我敢扬言高辰有将将之才。他言语中的意志和志向,我生平仅见。”
张守瑜目光凝重的说道。
“天生奇才!”
李光弼再次感叹,然后话锋一转,向张守瑜道:“张将军所立之功,朝廷肯定会加封你金吾卫将军,封赏好之后待命。大夫暂且任命张将军为积石军使,将安人军的辛云京调来充任积石军副使。”
“辛云京也是名动陇右的骁勇之将,让他接任积石军,我很放心。”
张守瑜听到李光弼的话后,思索一下,点了点头,紧接着又说道:“此我儿张献恭,希望李将军能引荐为王帅牙军。一小卒即可!”
李光弼看向向他拱手的张献恭,高大魁梧,面容方正。陕州张家数代多出猛将,更出了张守珪这种一代名将,李光弼自然不会看轻张献恭。
如张家这种将门,子弟从军,都会上报朝廷,授予一个武官。张守珪直言让张献恭当一小卒,实在让李光弼不解。
而且王帅的牙兵常被选为斥候,是非常危险的。
“我在想高辰的事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好似看懂了李光弼的想法,张守瑜向李光弼回答道。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