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杜
高辰明白父亲为何叹气,不再多说。
高辰在高远德的配合下,用一根粗一点的麻绳将刘三绑在院中的槐树上。
但是刘三很不配合,大吼大叫,直言肚子饿,要吃东西。
高辰对刘三的叫声置若罔闻。吃饱了就有力气了,少吃一顿饭,难道还能将他饿死不成?
捉拿刘三可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高辰要对自己的话和行为负责。
只是张三的吼叫难免惊动邻居,街坊四邻顿时家家掌灯,以为高远德家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原本高辰大哥的房屋之中也走出了两个人。
其中一个人手上持着灯盏,他面颊清瘦。抿着嘴,长须有些凌乱,目光凝重的望着院子。
另一人长五尺七寸,身穿白袍,眸子炯炯有神,充满灵气。人注意他,一定会先注意他的眼睛,有机智、灵动;也有忧郁、高傲,仿佛世间有的,都在他这双眼睛上。
“家主人,发生了何事?”
手持灯盏的男子向高远德问道。
“惊扰贵客了,此宋城杀人凶徒,被我儿抓捕。明日便送往官府问罪。”
高远德来到男子面前,向他回道。
“宋城现有一十恶不赦的杀人凶徒,传的沸沸扬扬,已过旬日,也没有缉拿归案,令四方恐慌。可是他?”
持灯盏的男子发出疑问。
“听我儿的意思,应该是。”
高远德点头说道。
“据说郡县长官都给了很高的赏钱,若真如此,汝儿要富贵了。”
男子说话的语气颇为赞叹。
“不能衣紫腰金,算是什么富贵?”
正在院子之中喝粥啃饼的高辰。随口说道。
高辰话语一落,两名男子同时惊诧。
特别是另一名白袍男子,眸光照亮人。
是的,在高辰看来,如果不能身穿象征着三品大官的紫袍,腰上挂着象征天子宠信的紫金鱼袋,就不算真正的富贵。
“好儿郎,当今宰相李林甫,出入京畿,随从千百,流光华丽,那是真的风光。”
白袍男子开口说道,语气捉摸不定。
“那只是风光一时。开元初年,姚元之身为宰相,却居于寺庙。卢怀慎身为宰相,病逝却无钱财置棺椁。这才是风光万世。”
高辰看了二人一眼,有些不快的说道。
“原来小友也有见地。方才我所言,非我之意。李林甫我深恶之,没想到乡野之中,也有志同道合之人。”
白袍男子来到高辰面前,很洒脱的向高辰一作揖。
高辰抬头起身,在灯光之下看到此人真容。
他只觉得此人气质独特,明明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但看起来却是一个英姿勃勃的年轻人。
“足下风采,生平仅见。传闻宰相张九龄风采气度冠绝开元,我想也不过如此吧!”
出于礼仪,高辰放下饭饼,向他回礼。
心中猜测白袍男子的身份,难道是这个时代的名人吗?
“张公故后,天下不敢再有风度。”
白袍男子悲痛的说道。
开元末期,张九龄和李林甫同为宰相。
身为首席宰相的张九龄,败给了工于权术的李林甫。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成为首席宰相。
“古今岭南第一人”的张九龄于开元末年病逝。死敌李林甫打击张九龄亲信朋党。
但是玄宗对于这名“宁折不弯”的宰相异常思念,宰相每推荐贤士,他都会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自此,一旦有风度的人出现,李林甫总会想方设法的排挤。如卢绚、严挺之等人,身具才智,却不得重用。
这也是白袍男子所言“天下不敢再有风度”的原因。
是悲哀,也是无奈!
“咚咚咚……”
高辰家的门被敲响。
高远德将门打开,是街坊四邻来看高辰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高远德向街坊四邻解释,并致以歉意。
街坊四邻纷纷夸赞“远德家二郎有出息了”。
又是一名男子进入高辰家中,男子四十余岁,长相英武,身披绵衣。
他来到刘三面前,端详片刻,道:“他正是张太守钦点的要犯刘三。”
此人话过,白袍男子更奇之。
“恶徒归网,少年英雄!”
英武男子转而向高辰赞叹道。
“我与朋友合力擒之,主功不在我!”
高辰谦虚的回答道。
“恶徒能在你家,一切已有定论。”
英武男子说道,然后对白袍男子说道:“太白早些休息,明日太白和子美还要要云游单父。”
白袍男子对英武男子拱了拱手。
然后,英武男子和街坊四邻一起退出院子。
高远德重新将门关上。
这一刻,高辰呆若木鸡。
太白?子美?
李太白?杜子美?
看着神游天外的高辰,白袍男子不明所以的问道:“小友在想什么?”
“二位可是大诗人李白、杜甫?”
高辰声音颤颤巍巍的说道,语气难掩激动。
“太白兄闻名天下,然杜甫只是默默无闻之人,小友竟也知晓。”
持灯盏之人,正是杜甫。他对高辰说道,语气颇为意外。
“二位至此,我仿佛看到了老子和孔子相遇。”
高辰抓住杜甫手,面红耳赤。
这是两座矗立在华夏文坛上的高峰。
后人,无一人能与这李白、杜甫比肩。
前人,或许只有屈子而已。
能同时目睹李白、杜甫,如何不激动?
李白、杜甫的相遇,一直被视为千古佳话,这是文学史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是太阳与月亮的碰撞。
去年初春,李白因得罪权贵,结束仕途,被天子“赐金放还”。时李白诗篇点缀着盛唐,文人诵读,歌伎传唱,天下无人不识君。那年,李白四十四岁,大鹏折翼,斯人憔悴。
是年夏,那时的杜甫刚作好《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抒心中抱负,满腔热血。
这时的杜甫还不是现实主义的“诗史”,满脑子的理想主义。
东都城门口,护城河边,桃红柳绿,蝶舞莺啼,三十岁出头的杜甫与李白相遇。
他们从诗词文章,谈到国家大事。从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谈到太平盛世背后的危机。
两人一拍即合,成为忘年之交,约定同游宋州。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高辰在高远德的配合下,用一根粗一点的麻绳将刘三绑在院中的槐树上。
但是刘三很不配合,大吼大叫,直言肚子饿,要吃东西。
高辰对刘三的叫声置若罔闻。吃饱了就有力气了,少吃一顿饭,难道还能将他饿死不成?
捉拿刘三可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高辰要对自己的话和行为负责。
只是张三的吼叫难免惊动邻居,街坊四邻顿时家家掌灯,以为高远德家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原本高辰大哥的房屋之中也走出了两个人。
其中一个人手上持着灯盏,他面颊清瘦。抿着嘴,长须有些凌乱,目光凝重的望着院子。
另一人长五尺七寸,身穿白袍,眸子炯炯有神,充满灵气。人注意他,一定会先注意他的眼睛,有机智、灵动;也有忧郁、高傲,仿佛世间有的,都在他这双眼睛上。
“家主人,发生了何事?”
手持灯盏的男子向高远德问道。
“惊扰贵客了,此宋城杀人凶徒,被我儿抓捕。明日便送往官府问罪。”
高远德来到男子面前,向他回道。
“宋城现有一十恶不赦的杀人凶徒,传的沸沸扬扬,已过旬日,也没有缉拿归案,令四方恐慌。可是他?”
持灯盏的男子发出疑问。
“听我儿的意思,应该是。”
高远德点头说道。
“据说郡县长官都给了很高的赏钱,若真如此,汝儿要富贵了。”
男子说话的语气颇为赞叹。
“不能衣紫腰金,算是什么富贵?”
正在院子之中喝粥啃饼的高辰。随口说道。
高辰话语一落,两名男子同时惊诧。
特别是另一名白袍男子,眸光照亮人。
是的,在高辰看来,如果不能身穿象征着三品大官的紫袍,腰上挂着象征天子宠信的紫金鱼袋,就不算真正的富贵。
“好儿郎,当今宰相李林甫,出入京畿,随从千百,流光华丽,那是真的风光。”
白袍男子开口说道,语气捉摸不定。
“那只是风光一时。开元初年,姚元之身为宰相,却居于寺庙。卢怀慎身为宰相,病逝却无钱财置棺椁。这才是风光万世。”
高辰看了二人一眼,有些不快的说道。
“原来小友也有见地。方才我所言,非我之意。李林甫我深恶之,没想到乡野之中,也有志同道合之人。”
白袍男子来到高辰面前,很洒脱的向高辰一作揖。
高辰抬头起身,在灯光之下看到此人真容。
他只觉得此人气质独特,明明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但看起来却是一个英姿勃勃的年轻人。
“足下风采,生平仅见。传闻宰相张九龄风采气度冠绝开元,我想也不过如此吧!”
出于礼仪,高辰放下饭饼,向他回礼。
心中猜测白袍男子的身份,难道是这个时代的名人吗?
“张公故后,天下不敢再有风度。”
白袍男子悲痛的说道。
开元末期,张九龄和李林甫同为宰相。
身为首席宰相的张九龄,败给了工于权术的李林甫。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成为首席宰相。
“古今岭南第一人”的张九龄于开元末年病逝。死敌李林甫打击张九龄亲信朋党。
但是玄宗对于这名“宁折不弯”的宰相异常思念,宰相每推荐贤士,他都会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自此,一旦有风度的人出现,李林甫总会想方设法的排挤。如卢绚、严挺之等人,身具才智,却不得重用。
这也是白袍男子所言“天下不敢再有风度”的原因。
是悲哀,也是无奈!
“咚咚咚……”
高辰家的门被敲响。
高远德将门打开,是街坊四邻来看高辰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高远德向街坊四邻解释,并致以歉意。
街坊四邻纷纷夸赞“远德家二郎有出息了”。
又是一名男子进入高辰家中,男子四十余岁,长相英武,身披绵衣。
他来到刘三面前,端详片刻,道:“他正是张太守钦点的要犯刘三。”
此人话过,白袍男子更奇之。
“恶徒归网,少年英雄!”
英武男子转而向高辰赞叹道。
“我与朋友合力擒之,主功不在我!”
高辰谦虚的回答道。
“恶徒能在你家,一切已有定论。”
英武男子说道,然后对白袍男子说道:“太白早些休息,明日太白和子美还要要云游单父。”
白袍男子对英武男子拱了拱手。
然后,英武男子和街坊四邻一起退出院子。
高远德重新将门关上。
这一刻,高辰呆若木鸡。
太白?子美?
李太白?杜子美?
看着神游天外的高辰,白袍男子不明所以的问道:“小友在想什么?”
“二位可是大诗人李白、杜甫?”
高辰声音颤颤巍巍的说道,语气难掩激动。
“太白兄闻名天下,然杜甫只是默默无闻之人,小友竟也知晓。”
持灯盏之人,正是杜甫。他对高辰说道,语气颇为意外。
“二位至此,我仿佛看到了老子和孔子相遇。”
高辰抓住杜甫手,面红耳赤。
这是两座矗立在华夏文坛上的高峰。
后人,无一人能与这李白、杜甫比肩。
前人,或许只有屈子而已。
能同时目睹李白、杜甫,如何不激动?
李白、杜甫的相遇,一直被视为千古佳话,这是文学史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是太阳与月亮的碰撞。
去年初春,李白因得罪权贵,结束仕途,被天子“赐金放还”。时李白诗篇点缀着盛唐,文人诵读,歌伎传唱,天下无人不识君。那年,李白四十四岁,大鹏折翼,斯人憔悴。
是年夏,那时的杜甫刚作好《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抒心中抱负,满腔热血。
这时的杜甫还不是现实主义的“诗史”,满脑子的理想主义。
东都城门口,护城河边,桃红柳绿,蝶舞莺啼,三十岁出头的杜甫与李白相遇。
他们从诗词文章,谈到国家大事。从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谈到太平盛世背后的危机。
两人一拍即合,成为忘年之交,约定同游宋州。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