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点评原州
政见,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重要,大多数人的政见也没有用武之地。
但是,对于一个开国君主而言,当是特别重要的。
没人有勇气在此事上挑战皇帝。
刘据为何不得汉武帝喜爱,扶苏为何会被流放至秦国边境,这其中就有许多文人勇士的功劳。
这些勇士的下场都不太好。
近的,还有李承乾的属臣。
这些皇室贵胄有的可以活下来,可是支持他们、误导他们的人,就必须得为他们的决定陪葬。
但凡有见识的文人,都只谈道义,不谈实务。
比如李弘这样身份尊贵的皇长子,做事都是依着圣贤经义。
狄仁杰不教,陛下不教,其他人都会尽量避而不谈。
武皇在知晓狄仁杰授课内容后,还有有所震动的。狄仁杰的责任感和忠义心很容易感染其他人,但一个帝王,很多时候,还需要够狠,在不同利益面前做出选择。不择手段的运用许多手腕,最快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堂这个提议,她是很赞成的。可是一直以来,她也只是关注新一辈的成长,而不是向他们传递自己的观念。帝王之路,是注定孤独的,小小年纪未必能懂这份沉重。先从小培养从善之心,在慢慢明白大善是不能两全的,这样会更好。
可是狄仁杰的插手,让她产生了动摇。
狄仁杰的这些教诲,李和能听进去多少?
其中又有多少会成为李和的信念?一如她逝去的长子。
即使放心狄仁杰的人品,也大抵认可狄仁杰的政见,但狄仁杰的眼界还是有限,并不能懂得皇帝该怎么做。
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自狄仁杰进了公主府,武皇就将心思放在这条消息上。
等待着后续传回来的信息。
张昌宗也立在周围,看着当今陛下关注着公主府和狄仁杰的动向,有一部分消息还是他亲口念的。这个皇长孙在陛下心中分量很重啊,一件找家长的小事,还得盯着。他许多心思是不是也要歇一歇,顺从陛下的意思,讨好公主,为以后做打算?
听到狄仁杰还要继续授课的时候,张昌宗不知道武皇是喜是悲。
武皇终于起了心思,要亲自教一教,早晚都有这一天。不管现在能学多少,又是否认可,时间会教会他认清大周,还有很漫长的时间给他历练。
至于公主会不会有意见?她不能有意见,这是荣耀,她是武皇一步步教育的成果,很完美。她能有什么意见?
第二日,狄仁杰授课之前,武皇就已经行到附近,她也来听一堂课。
这一天,狄仁杰讲到了原州和商人。
“士农工商,虽然缺一不可,是维持大周运转,互通有无的重要一环。但是,商人在一次次交易中越发重利,一切向钱看。更有商人以消息和资源渠道囤货,不顾百姓需要,牟取暴利,为文人所不齿。不事生产,借用他人劳动果实,却毫不手软的压榨百姓。自古以来,商人便被称为贱业。
可是商人却是农工商中最有钱的,工人为商人做工,农民为商人提供产品。饥荒年月,工农受灾,甚至会入奴籍,成为商人下人。可有点成色的商人,却凭借长年累月的积累,从无饥荒。
除却士子,领朝廷俸禄,受百姓供养,为工农商提供稳定保障,受所有人尊重。
商人是活的最轻松的。
可是,大家都不愿意做商人。商人为人所厌恶痛恨,朝廷对商人有诸多限制,衣着马车都有规制,虽然常常被突破,只因边远地区核查困难少有人管理。
但商人一直是受轻视的。
大周的原州,却兴起了农商一体的氛围,农民闲时出售商品,农忙务农,能够富裕,又不用受商人之名所累。
大家以为如何。”
武皇点点头,只说清楚背景和现象,让学生自由发挥,甚好。
李隆基当先起来反对,“商就是商,农就是农。农为国家提供基本粮食,是所有人生存的基石。国家为何称为社稷,盖是先祖祭祀神灵和祖先,以求土地肥沃,产出丰裕。
原州商业诱民,曾引发错过农时之事,若人人弃田不顾,来年饥荒,物资贩于何人。
商人是贩物之人,只要从事商事,便应当以商人待之,不然体验过商人富裕的农人如何能甘心安稳。更何况未必每个人都能商事收益超过农事收益,看到别人发财,便舍弃擅长的事,去做不擅长的事,是愚人。”
狄仁杰点点头,有些道理,属于读书人的想法,他更懂人心之后便明白其中的问题所在。若是能够富裕,谁甘于贫穷。若是能够轻松,谁又愿意受累。只是商事风险大劳累收益高,农事已经习惯,并不觉得受累,机械劳动也无需各种担忧,许多人不愿受农事的贫苦又不愿意放弃安乐日子。
狄仁杰又点李成器起来回答。这是一个有主见,但是无人询问就不会多言的人。
而且他与李隆基性格迥异,政见十分不同,狄仁杰相信他会有不同的答案。
李成器回道,“农商都有各自职责,各行其道,本来互不干预。原州提供一次机会,让每个人认清自己,尝试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成器以为甚好。世人不愿意做商人,主要是不愿意接受低下的社会地位。可是,如隆基所说,世人天赋不一,想做士子未必能读好书,想做商人未必能经好商,甚至想做农民,也不如别人会犁地。多多尝试不一样的行业,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虽然不提倡随意转行,但是敢于尝试就是一种进步。许多人未必能说服自己踏出这一步,地地道道的农民也不可能一日之间就会了吆喝记账经营,可原州做到了,无数农民开始从事商事,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不仅仅只有那份财富的乐趣,还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狄仁杰点点头,李成器更关注百姓本身,在乎的不是社会观念,也不是政治。原州人的确过得比以往幸福快乐,这就是最大的成功。愿意经商就挑担出门,不愿意便在家歇息,这算的上一种舒适的生活。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但是,对于一个开国君主而言,当是特别重要的。
没人有勇气在此事上挑战皇帝。
刘据为何不得汉武帝喜爱,扶苏为何会被流放至秦国边境,这其中就有许多文人勇士的功劳。
这些勇士的下场都不太好。
近的,还有李承乾的属臣。
这些皇室贵胄有的可以活下来,可是支持他们、误导他们的人,就必须得为他们的决定陪葬。
但凡有见识的文人,都只谈道义,不谈实务。
比如李弘这样身份尊贵的皇长子,做事都是依着圣贤经义。
狄仁杰不教,陛下不教,其他人都会尽量避而不谈。
武皇在知晓狄仁杰授课内容后,还有有所震动的。狄仁杰的责任感和忠义心很容易感染其他人,但一个帝王,很多时候,还需要够狠,在不同利益面前做出选择。不择手段的运用许多手腕,最快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堂这个提议,她是很赞成的。可是一直以来,她也只是关注新一辈的成长,而不是向他们传递自己的观念。帝王之路,是注定孤独的,小小年纪未必能懂这份沉重。先从小培养从善之心,在慢慢明白大善是不能两全的,这样会更好。
可是狄仁杰的插手,让她产生了动摇。
狄仁杰的这些教诲,李和能听进去多少?
其中又有多少会成为李和的信念?一如她逝去的长子。
即使放心狄仁杰的人品,也大抵认可狄仁杰的政见,但狄仁杰的眼界还是有限,并不能懂得皇帝该怎么做。
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自狄仁杰进了公主府,武皇就将心思放在这条消息上。
等待着后续传回来的信息。
张昌宗也立在周围,看着当今陛下关注着公主府和狄仁杰的动向,有一部分消息还是他亲口念的。这个皇长孙在陛下心中分量很重啊,一件找家长的小事,还得盯着。他许多心思是不是也要歇一歇,顺从陛下的意思,讨好公主,为以后做打算?
听到狄仁杰还要继续授课的时候,张昌宗不知道武皇是喜是悲。
武皇终于起了心思,要亲自教一教,早晚都有这一天。不管现在能学多少,又是否认可,时间会教会他认清大周,还有很漫长的时间给他历练。
至于公主会不会有意见?她不能有意见,这是荣耀,她是武皇一步步教育的成果,很完美。她能有什么意见?
第二日,狄仁杰授课之前,武皇就已经行到附近,她也来听一堂课。
这一天,狄仁杰讲到了原州和商人。
“士农工商,虽然缺一不可,是维持大周运转,互通有无的重要一环。但是,商人在一次次交易中越发重利,一切向钱看。更有商人以消息和资源渠道囤货,不顾百姓需要,牟取暴利,为文人所不齿。不事生产,借用他人劳动果实,却毫不手软的压榨百姓。自古以来,商人便被称为贱业。
可是商人却是农工商中最有钱的,工人为商人做工,农民为商人提供产品。饥荒年月,工农受灾,甚至会入奴籍,成为商人下人。可有点成色的商人,却凭借长年累月的积累,从无饥荒。
除却士子,领朝廷俸禄,受百姓供养,为工农商提供稳定保障,受所有人尊重。
商人是活的最轻松的。
可是,大家都不愿意做商人。商人为人所厌恶痛恨,朝廷对商人有诸多限制,衣着马车都有规制,虽然常常被突破,只因边远地区核查困难少有人管理。
但商人一直是受轻视的。
大周的原州,却兴起了农商一体的氛围,农民闲时出售商品,农忙务农,能够富裕,又不用受商人之名所累。
大家以为如何。”
武皇点点头,只说清楚背景和现象,让学生自由发挥,甚好。
李隆基当先起来反对,“商就是商,农就是农。农为国家提供基本粮食,是所有人生存的基石。国家为何称为社稷,盖是先祖祭祀神灵和祖先,以求土地肥沃,产出丰裕。
原州商业诱民,曾引发错过农时之事,若人人弃田不顾,来年饥荒,物资贩于何人。
商人是贩物之人,只要从事商事,便应当以商人待之,不然体验过商人富裕的农人如何能甘心安稳。更何况未必每个人都能商事收益超过农事收益,看到别人发财,便舍弃擅长的事,去做不擅长的事,是愚人。”
狄仁杰点点头,有些道理,属于读书人的想法,他更懂人心之后便明白其中的问题所在。若是能够富裕,谁甘于贫穷。若是能够轻松,谁又愿意受累。只是商事风险大劳累收益高,农事已经习惯,并不觉得受累,机械劳动也无需各种担忧,许多人不愿受农事的贫苦又不愿意放弃安乐日子。
狄仁杰又点李成器起来回答。这是一个有主见,但是无人询问就不会多言的人。
而且他与李隆基性格迥异,政见十分不同,狄仁杰相信他会有不同的答案。
李成器回道,“农商都有各自职责,各行其道,本来互不干预。原州提供一次机会,让每个人认清自己,尝试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成器以为甚好。世人不愿意做商人,主要是不愿意接受低下的社会地位。可是,如隆基所说,世人天赋不一,想做士子未必能读好书,想做商人未必能经好商,甚至想做农民,也不如别人会犁地。多多尝试不一样的行业,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虽然不提倡随意转行,但是敢于尝试就是一种进步。许多人未必能说服自己踏出这一步,地地道道的农民也不可能一日之间就会了吆喝记账经营,可原州做到了,无数农民开始从事商事,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不仅仅只有那份财富的乐趣,还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狄仁杰点点头,李成器更关注百姓本身,在乎的不是社会观念,也不是政治。原州人的确过得比以往幸福快乐,这就是最大的成功。愿意经商就挑担出门,不愿意便在家歇息,这算的上一种舒适的生活。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