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新生儿
崔玄见信,额头冒出一丝冷汗。
当局者迷。
还是太过冒进了,好在如今见信能够醒悟,为时未晚。
崔玄立刻命人清理沿途商贩,并传令三日内严查,若有荒废耕地,延误农时之家,一律收回五年耕地受益权利。
若是收取商业税,自然可以弥补田税的流失。只是如何应对商家,还需要思考。
他与沈三问讨论过商业税的问题。若是新开此税种,监管是一大难题。自古建立东市西市经营不同货种,并收取租税的做法,被沈三问否认了。可是沈三问提出的监管,自行申报,在他看来又太过不切实际。
还有许多问题要讨论。
一场比试,变成了改革新法的试行地,还由他亲自来施行,崔玄有些哭笑不得。
三日之后,确认没有延误农时的问题,崔玄沉下心来,给狄仁杰回信一封。感谢狄公不计较立场,以原州人民为重,以百姓为先,指明自己的错误。同时道明沈三问也发现这些问题,只是自己被一时成果蒙蔽,失察如此重要的问题,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最后,还提出庆州与原州气候相近,若狄公有稻田鱼的问题,必会亲自确认后回信。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最了解自己的会是自己的敌人或者对手。原州多日未发现的问题,居然是狄仁杰率先来信,沈三问也只是在崔玄提到相应情形,才提出有利于超级集市的建议,而非优先农耕问题。
狄仁杰收到崔玄来信,也一番感叹。“崔家子,真人杰也。”
并顺手将信递给了姚崇。
姚崇读完信,只能一声长叹,自愧不如。
崔玄对养鱼之法毫不吝啬,能收获天下人心。对于错处又能坦言承认,更能折服君子之心。更难能可贵的是,知错便改毫不含糊,若是自己恐怕得粉饰一些刚刚下过的整改延道铺子的命令。被蒙蔽也只是为百姓得益开心,出发点相同,对狄仁杰的心意也理解的深刻。
深谙官场之道,又维持着君子本心,谦虚上进,对朋友、对前辈、对对手,都客观公道。
这样的人,却选择支持一位公主做皇帝。姚崇这一刻有种立刻赴原州相见,当面问一句为什么的冲动。
只是二人的惊叹都不是崔玄的本意,他回信感谢,不过是不能接受受人恩惠却欣然受之无动于衷,古人有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今日承了狄仁杰这份情,道谢是基本的修养。
崔玄也有许多感叹。每日视察与这些大商人接触越多,越佩服他们的智慧。成功的商人都善于观察行情,头脑灵活,与人打交道也善于察言观色,筛选交易对象,遑论颠倒黑白的口才,自卖自夸的自信。虽有小民斤斤计较的算计,恰恰也是一丝不苟的体现。
崔玄甚至在想,狄仁杰一定没有如此透彻的了解过商人,所以他常年奔走,却未有兴商的举动。
如何让这些商人心甘情愿的缴纳赋税?
或者说,给予什么样的利益才会让他们愿意缴税?
名誉与地位吗?还是安全保障?
还是仅仅依靠国家的力量。
这是个长远的问题,在原州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崔玄可以慢慢想。沈三问也可以慢慢发掘适合大周的商业政策。
等商业发展的基础,商道修建完成再考虑也来得及。
太平公主主导的,初定北起原州,南至崖州,能够提升大周人民生活,堪比隋炀帝时期的大运河的商道,也将提上日程。
只是出资人和修建难度与隋朝截然不同。官方出资,变成了无数富商出资,这些富商背后又都有一定的政治势力,人力也没有问题。只等敲定最后的路线,就可以选拔每段路的负责人,然后风风火火的开始驰道修建。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在等公主府新的小少爷的诞生。
就在今日。
此时此刻。
产房内的炭盆将室内温度维持的恰到好处,婢女忙忙碌碌的来去让人更加心神不宁,稳婆手中的热水没有断过,公主时不时的痛呼响彻整个房间。
沈三问握着她的手,焦急不已,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第一次小问出生,公主被武皇接到宫中,武皇又亲自到场,他死活进不去,在门外听得已经够吓人的。这一次进来,听着她力竭的嘶吼,时而无力时而用尽全力的紧握,他吓坏了。
并且打定主意,还是不再要孩子了,太受罪了。
公主叫了多久,沈三问的心就放在烈火中炙烤了多久。
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必然是痛彻心扉的,公主的无助与痛快,从面上就能得见。
煎熬良久。
婴儿的啼哭声终于响起。
公主此时已经精疲力尽,昏昏欲睡。
沈三问轻吻她的手背、额头,尽力传达着自己的爱意,轻声安慰她“没事了。”
“驸马爷,是个小公子。”
沈三问小心翼翼的将她的手放进被窝,接过被包裹着的干干净净的小男孩,然后轻轻地放在公主身侧。
额,又小又干瘪,跟小问刚出生一样丑。
公主看着小家伙,露出一个疲倦的笑容。
母子平安,大吉大利。
这一次沈三问已经给小家伙准备了名字。
和。
和,中正平和,中不偏,庸不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养成仁诚道德的品性,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起个这样的名字,对儿子寄以厚望,引经据典,足见沈三问是用了心思的。
只取了单字,公主还能再加一个字,十分民主!
沈三问也为两个小子考虑过许多,不同的姓氏,便意味着不同的家族归属,就算后世,在亲戚之间也会有不同的亲疏远近,在大周环境之下,则是表现为祭祀不同的祖先,入不同的墓地,希望他二人能够不要太功利,从而产生芥蒂才好。
小问也该到了读书识字的年纪,虽然同龄人可能已经有许多神童,可沈三问一点都不着急,这距离后世上小学的日子还早着呢。
小和的出生在这场政治角逐中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武皇的默认,公主的积极,使得长安城越发诡异不安。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当局者迷。
还是太过冒进了,好在如今见信能够醒悟,为时未晚。
崔玄立刻命人清理沿途商贩,并传令三日内严查,若有荒废耕地,延误农时之家,一律收回五年耕地受益权利。
若是收取商业税,自然可以弥补田税的流失。只是如何应对商家,还需要思考。
他与沈三问讨论过商业税的问题。若是新开此税种,监管是一大难题。自古建立东市西市经营不同货种,并收取租税的做法,被沈三问否认了。可是沈三问提出的监管,自行申报,在他看来又太过不切实际。
还有许多问题要讨论。
一场比试,变成了改革新法的试行地,还由他亲自来施行,崔玄有些哭笑不得。
三日之后,确认没有延误农时的问题,崔玄沉下心来,给狄仁杰回信一封。感谢狄公不计较立场,以原州人民为重,以百姓为先,指明自己的错误。同时道明沈三问也发现这些问题,只是自己被一时成果蒙蔽,失察如此重要的问题,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最后,还提出庆州与原州气候相近,若狄公有稻田鱼的问题,必会亲自确认后回信。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最了解自己的会是自己的敌人或者对手。原州多日未发现的问题,居然是狄仁杰率先来信,沈三问也只是在崔玄提到相应情形,才提出有利于超级集市的建议,而非优先农耕问题。
狄仁杰收到崔玄来信,也一番感叹。“崔家子,真人杰也。”
并顺手将信递给了姚崇。
姚崇读完信,只能一声长叹,自愧不如。
崔玄对养鱼之法毫不吝啬,能收获天下人心。对于错处又能坦言承认,更能折服君子之心。更难能可贵的是,知错便改毫不含糊,若是自己恐怕得粉饰一些刚刚下过的整改延道铺子的命令。被蒙蔽也只是为百姓得益开心,出发点相同,对狄仁杰的心意也理解的深刻。
深谙官场之道,又维持着君子本心,谦虚上进,对朋友、对前辈、对对手,都客观公道。
这样的人,却选择支持一位公主做皇帝。姚崇这一刻有种立刻赴原州相见,当面问一句为什么的冲动。
只是二人的惊叹都不是崔玄的本意,他回信感谢,不过是不能接受受人恩惠却欣然受之无动于衷,古人有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今日承了狄仁杰这份情,道谢是基本的修养。
崔玄也有许多感叹。每日视察与这些大商人接触越多,越佩服他们的智慧。成功的商人都善于观察行情,头脑灵活,与人打交道也善于察言观色,筛选交易对象,遑论颠倒黑白的口才,自卖自夸的自信。虽有小民斤斤计较的算计,恰恰也是一丝不苟的体现。
崔玄甚至在想,狄仁杰一定没有如此透彻的了解过商人,所以他常年奔走,却未有兴商的举动。
如何让这些商人心甘情愿的缴纳赋税?
或者说,给予什么样的利益才会让他们愿意缴税?
名誉与地位吗?还是安全保障?
还是仅仅依靠国家的力量。
这是个长远的问题,在原州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崔玄可以慢慢想。沈三问也可以慢慢发掘适合大周的商业政策。
等商业发展的基础,商道修建完成再考虑也来得及。
太平公主主导的,初定北起原州,南至崖州,能够提升大周人民生活,堪比隋炀帝时期的大运河的商道,也将提上日程。
只是出资人和修建难度与隋朝截然不同。官方出资,变成了无数富商出资,这些富商背后又都有一定的政治势力,人力也没有问题。只等敲定最后的路线,就可以选拔每段路的负责人,然后风风火火的开始驰道修建。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在等公主府新的小少爷的诞生。
就在今日。
此时此刻。
产房内的炭盆将室内温度维持的恰到好处,婢女忙忙碌碌的来去让人更加心神不宁,稳婆手中的热水没有断过,公主时不时的痛呼响彻整个房间。
沈三问握着她的手,焦急不已,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第一次小问出生,公主被武皇接到宫中,武皇又亲自到场,他死活进不去,在门外听得已经够吓人的。这一次进来,听着她力竭的嘶吼,时而无力时而用尽全力的紧握,他吓坏了。
并且打定主意,还是不再要孩子了,太受罪了。
公主叫了多久,沈三问的心就放在烈火中炙烤了多久。
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必然是痛彻心扉的,公主的无助与痛快,从面上就能得见。
煎熬良久。
婴儿的啼哭声终于响起。
公主此时已经精疲力尽,昏昏欲睡。
沈三问轻吻她的手背、额头,尽力传达着自己的爱意,轻声安慰她“没事了。”
“驸马爷,是个小公子。”
沈三问小心翼翼的将她的手放进被窝,接过被包裹着的干干净净的小男孩,然后轻轻地放在公主身侧。
额,又小又干瘪,跟小问刚出生一样丑。
公主看着小家伙,露出一个疲倦的笑容。
母子平安,大吉大利。
这一次沈三问已经给小家伙准备了名字。
和。
和,中正平和,中不偏,庸不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养成仁诚道德的品性,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起个这样的名字,对儿子寄以厚望,引经据典,足见沈三问是用了心思的。
只取了单字,公主还能再加一个字,十分民主!
沈三问也为两个小子考虑过许多,不同的姓氏,便意味着不同的家族归属,就算后世,在亲戚之间也会有不同的亲疏远近,在大周环境之下,则是表现为祭祀不同的祖先,入不同的墓地,希望他二人能够不要太功利,从而产生芥蒂才好。
小问也该到了读书识字的年纪,虽然同龄人可能已经有许多神童,可沈三问一点都不着急,这距离后世上小学的日子还早着呢。
小和的出生在这场政治角逐中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武皇的默认,公主的积极,使得长安城越发诡异不安。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