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虎啸莽原 > 第70章:首进开平

第70章:首进开平

小说:虎啸莽原作者:大头喇嘛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18 19:27:50
天还没有放亮,俞福柏便打发自己的弟子们把秦啸天等人叫了起来,说是马上要进开平城。秦啸天几个人匆匆洗漱了一番之后,便来见俞福柏。丁开山觉得有些奇怪,他开口便问:“俞老哥,这么早启程,城门可没打开呢。难道我们要偷偷潜入开平城去不成?”

        俞福柏说:“丁老弟,你这就不知道这里面的玄机了。早上城门刚开启的时候,是开平城老巡防营的人在值守。这些人都是吴玉龙的部下,咱熟悉得很;待到日上三竿,新调来的淮军巡防营便会接防。这是他们新上任的王大帅给他们定下的换防的时间。若是碰到了这些淮军巡防营的人,咱不认识,会很麻烦的。”

        听了这话,秦啸天道:“王怀庆看似粗鲁,实际上还是很有心计的。”

        丁开山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听俞掌门的,马上出发!”

        俞福柏道:“大家先忍一忍,我已经通知了我的弟子们在城内准备早餐了。咱们到了我们城内的武馆再吃早饭吧。”

        “早饭的事情倒好说。”丁开山说,“我有些奇怪。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城门尚未开启,老哥你是怎么通知你的弟子的?”

        “我有个徒弟,他的父亲是更夫,住在城外。他可以自由出入城池的。”

        秦啸天点了点头:“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用到这个更夫的。”

        俞福柏说:“如果能用到这人的话,我把他介绍给你们,到时候助你们一臂之力。”

        众人摸黑奔向了开平城。扬威武馆分馆所在的这个庄子离城门没有几里地。几个人到达开平城东门的时候,离城门开启还有一段时间。俞福柏、秦啸天一行人只好在城门口附近的一个小亭子内等待。

        据俞福柏介绍说,这座开平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自然在城外,紧挨着城墙。最早的时候,开平城是中央政府对付东北游牧民族的前哨阵地,因而有深而宽的护城河环绕着。到了清代,开平作为前哨阵地的作用消失,护城河也用不上了,进而被城外做生意的当作了屯埋垃圾的场所,没用几年就成了平地,因而也就形成了外城。外城有三条街道,那些东北来的木材商和口外来的牛马商,以及贩卖开平本地窖产大缸的商人大多在这里交易;内城则由高大的城墙护卫。城墙砖石砌就,那是明代修建的。开平城自古为商业重镇,素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被誉为“京东四大名镇”之首。城名是明朝永乐年间“开平中屯卫”(开平中屯卫,明代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创立。一般一个卫,由五千六百名士兵组成,主要防御蒙古人的进攻。开平卫最初在现在的多伦诺尔东北元上都附近,后迁往独石口。随后又划分为左中右前后五个分卫。开平中屯卫设在今开平)迁徙于此地而得名的。或许还真是有缘分。这个所谓的“开平卫”,最早的时候就驻在元上都,也就是秦啸天的师爷埋调兵符的地方。

        这时,城门旁的小便门“吱嘎”地一声闪了一条缝。一个人从便门出来之后,门便合上了。几个人望了过去。朦胧夜色中看不清晰。这人顺着路,向这里走来。快到近前,俞福柏笑道:“这不是夜游老弟么?这么巧啊。”

        “是俞老倔头啊。这么早你就等在这里,离开门时间还早着呢。”

        两个人看样子很熟络,一见面就开起了玩笑。

        “来,你们认识一下。这就是刚才说要介绍给丁老弟的可以出入城门的游明,绰号夜游神!以后要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尽管开口。”俞福柏指着丁开山等人介绍了一番,但适可而止。

        “我一个打更的人有什么能耐啊。至多不过传个话而已。”游明道,“俞老倔头,你昨天让我给你捎的话,我打完五更时给你捎到了。你呀,真能摆谱么。连吃个早饭也要提前通知弟子们的。走吧,到我那里喝碗茶,顺便认认门。你们身后就是我的家。秋天一大早起的,冰凉。”

        俞福柏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咱们就先到夜游神老弟那里喝碗茶,热乎热乎!”

        ……

        东方已经露出了晨曦。渐渐地,太阳懒懒地从山那边爬了出来,把金色的霞光洒向了大地;城门楼上的琉璃瓦散出了耀眼的光亮,那鲜红的城门也随之灿烂了起来。这时,在城外等待进城的人越聚越多。许多人咒骂着,说是规定了的开启城门时间一成不变,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这时,城门楼上的大铜钟响了起来,紧十八下,慢十八下,这叫做晨钟;与大铜钟相对的是一只大鼓,晚上关闭城门的时候敲它,大概也是三十六下。这就是所谓的“晨钟暮鼓”。晨钟声响了很久才停下来,厚重的城门终于吱吱呀呀地打开了。一队旧军巡防营的士兵从里面跑了出来,排成两行站在了门洞两边,开始仔细地盘查每一个过往行人。开平城繁华,出入城门的人员众多。盘查起来自然很费事。

        从游明那里喝完茶的几人奔向了城门。俞福柏走在了众人前面。刚挤到城门洞口,一名哨官便发现了他。那位哨官把身躬得跟虾米一般,说道:“是俞大馆主的呀,您老出城了?”

        俞福柏笑笑说:“原来是柳哨官呀。我到庄上的分馆去了趟,天晚了便住在那里。”

        柳哨官转头对兵士们说:“快快,给俞大馆主让道!”

        众士兵急忙分开了行人。看样子,这俞馆主在他们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俞福柏随口问了一句:“柳哨官,都是商人,还查的这么严干什么呀?”

        “没办法,是新来的一个李标统严令的。不查不行啊。”哨长回答着。

        俞福柏指着身后的几个人对着柳哨官说:“这是我的几位江湖上的朋友,柳哨官要不要检查一下?”

        柳哨官说:“您骂我了不是?我查谁也不能查您的人啊!”

        “柳哨官真会说话。改天到我馆上喝茶。”俞福柏说。

        柳哨官道:“多谢了您呐,您走好!”

        几个人跟着俞福柏进了城门,那些商人们也像下饺子般从各个城门涌进了城里。很快,大街上人满为患。街道两旁,贩卖陶瓷的店铺、粮庄、当铺、布庄、皮条铺,以及“美孚”“德士古”等外国洋行几乎快要挤到了一起。那些铁匠铺里传来的打铁声与关外的木材商的叫卖声、口外赶来的牛羊喊叫声以及店铺伙计们的吆喝声纠合在了古城的各个角落。整个城市尘土飞扬,像开了锅的水一般。

        穿过几条街,扬威武馆到了。扬威武馆在古城的西南角,与几家镖局紧挨着。大概这些镖局也借了扬威武馆的光。因为镖局押镖人手不够时,一般会请扬威武馆的人帮忙。扬威武馆威名远扬、弟子众多,青砖碧瓦的武馆自然也是设计的别具一格。石雕的牌楼后面是一座巨大的门楼;三层高的台阶上是一对漆黑的大门,大门两侧是两个威武的石狮子;门首上挂了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写了四个硕大而苍劲有力的金字——扬威武馆。武馆的大门已经打开了,那些勤快的弟子们正在打扫院子;另一些弟子在练武场练武,阵阵喊声从后院直闯过来。

        弟子们一见师父回来了,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跑上前来问寒问暖。俞福柏吩咐一个弟子去把一个人找来,他则领着众人来到了客厅。客厅却不像武馆那般威武。只见雕刻出来的“梅兰竹菊”四副竹画悬挂在客厅正面墙上。客厅四周摆放的都是颇为讲究的仿假山石的官帽椅,茶几上摆着精美的盖碗茶具。靠墙的地方还放着一排错落有致的书柜,上面摆满了书籍。整个客厅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好似文人墨客的大书房,这与他们的武馆颇不相称。

        俞福柏要找的人叫吴玉龙,是他的大弟子。他在镇总兵衙署,也就是老百姓们常说的帅府当帮带,具体负责帅府的警卫和内务事务;俞福柏弟子众多,在巡防营里也是不少,大多当了武术教头,而俞福柏也是帅府的名誉武术总教头。

        俞福柏把吴玉龙推荐给镇总兵时,那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这七八年时间里,俞福柏上下疏通门路,为他的这个得意门生谋求了这个帮带的职务。但吴玉龙是个热血青年。他在几年前秘密加入了铁血会,是铁血会在开平的负责人。这一点,俞福柏心知肚明,只不过他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很快,俞福柏派出的那个弟子领着吴玉龙来到了武馆。这个吴玉龙三十出头,个子不高,双目炯炯有神,特别是那双练过谭腿的腿极为健壮。一进门,吴玉龙将目光从每个人脸上迅速扫了一遍,然后上去跟俞福柏、孙谏声等人打了招呼。孙谏声将秦啸天介绍给吴玉龙之后,几人相互寒暄了几句之后,大家坐了下来。

        俞福柏则站起身来,说:“你们先谈吧,我去看看早饭准备好了没有。大早起的,大家可都还没吃呢。”说完,他知趣地躲了出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