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六零种田记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安排

第三百五十六章 安排

小说:六零种田记作者:一甲辰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17 12:59:19
乔向白摆摆手,没再说话。

        他闭上眼睛,生活的苦难早就磨平了他所有的傲气,现在有了孙辈,就算是压弯了脊梁,他也想看着他们长大。

        在农场那会,不断有人忍受不了苦痛折磨自杀的时候,他就无数次想,如果当年跟着家人去南洋,那会是如何?

        可惜,没有如果,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乔父去食堂那边看了下,这是乔六安家的老宅,现在当做四队的仓库,暂时没住人。

        好巧不巧的,在那边正好碰上了乔兴国的婆娘,她恶狠狠地瞪了乔父两眼,往地上吐了口浓痰,嘴里嘀咕着什么脏话。

        乔父也不在意,乔兴国这人,没有乔高粱,他什么都不是。

        他如今回来了,也得夹着尾巴做人。

        乔佳月兄妹几个见乔父的心情不是很好,今天都异常乖巧。

        她之前给了乔父那么多的补药,应该够吃一段时间了。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正要开始。他们大队是要跟其他大队一样,陷入混乱种,还是维持着这样的和平,很快就能见分晓。

        这天晚上,大队部紧急开会,就是商量这些被农场送回来的人,要用什么态度对待。

        陈东方倒是无所谓,反正他跟这些人无亲无故。

        其他人都沉默着,虽说他们身上有不好的地方,但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宗,如果真的追究,真的是牵扯不清。

        毕竟他们高山大队能追溯到的祖先,官至尚书的有,当驸马的也有,真追根究底,那谁也干净不到哪里去。

        “你们说,要怎么处置?”乔宜兵皱着眉头,怎么都不肯先表意见。

        乔向前清了下嗓子,“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是,口粮怎么分?社员们不一定乐意分给他们。”

        乔宜兵没有说话,看向其他人。

        “不妥。”乔高铁拍了下桌子,“他们的户口就在高山大队,分人头粮肯定是有的,但分红就别想了。”

        “祖上都是同一个祖宗,做事别太过分才行。”

        乔向前瞅了眼乔高铁,不是很满意他的话。

        吕月娥想了想,“我同意民兵队长的提议,都是同个祖宗,别把关系弄得太僵,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免得尴尬。”

        乔正火缩着脖子没说话,这回放回来的人,可是有他爷爷的好友,他要是上赶着提意见,回去就等着挨揍吧!

        乔宜兵心里松了口气,看样子,大部分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那就好办了。

        “还有,”乔父一开口,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们是放回来了,以后大队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这个事儿,大家怎么看?”

        乔父眯着眼,他曾经要乔佳月仔细回忆梦里的事,知道大家对于这些人的态度有多过火。

        大家愣了下,怎么把这个事儿给忘了?

        怎么弄?太严厉了,家里老人要骂,不声不响的,好像没有执行好上头的政策。

        “这个事儿先不急,我们先粮食吧。”一队队长乔宜生慢吞吞地说道。

        乔父看了他一眼,这是特意避开这件事吗?

        既然其他人都不想提这事,他也就不做那个坏人了。

        分粮食时,乔父作为生产队长,率先说了这事,以免等会社员们闹意见。

        好在四队的社员都还算清醒,都是同一支的亲戚,闹得过分了不好。

        稻谷分完,地瓜也都分得差不多了,等到腊月再分分红,今年就差不多了。

        分完粮食后,乔父的心情依然不大好,他看到乔向白心里就难受。

        他们从劳改农场被放回来,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了,等待着他们的,可能是更加猛烈的狂风暴雨。

        这些天,他也一直在想着,如何才能把未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乔佳月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眼看着就要到65年,她这心里也不那么踏实。

        冬至吃汤圆,祭祖先,大队干部对这些事已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不过火就行。

        乔父特地杀了一只小母鸡,让乔母炖好,夜里的时候悄悄给乔向白送去。

        乔六安家只养了一只母鸡,坚持数量要比普通社员少,怕人揪着他们的身份问题说事。

        乔父知道他们的担忧,也就随他们去了。

        现在乔向白回来,肯定要多多补补身子,乔六安他们谨小慎微,只怕都不敢去生产队的鸡棚买鸡。

        好兄弟一家活得如此的小心翼翼,乔父心里真的难受,他只能尽可能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他们帮助。

        而此时,白若笙和李答却沉浸在乔佳月送去的酵菌上,真的是太神奇了。

        这些酵菌在半厌氧的环境下,能分泌出特别的液体,有助于那些混合物迅分解。

        根据它们的度,如果再进行改良下,会不会变成级细菌?

        而对于那份培养液,他们起初没在意,后来要自己配的时候,才现有多难,转而注意起乔佳月这个小女孩。

        他们想试着诱变一个菌群,可惜没有显微镜,无法实时观察,随时调整实验数据。

        他们只恨自己没在研究院里,手头没那么多工具。

        更让人难过的是,关于微生活这门学科,国内研究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他们也不是微生物研究出身的。

        在饥荒那会儿,那水藻啥的代食品,就是这个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出来的。

        所以,这门学科如果研究深了,也是能造福百姓的。

        而微生物的世界那么宽广,他们缩现的只是一角,资料很少,至于国外的,由于科技封锁,想要拿到相关资料就更难了。

        白若笙心想,等回都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这酵菌带一份回去,国家研究院的机器更多,一定能现更多秘密。

        此时他和李答还一心想着能回京城,却不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才能让他们远离将来的那些暴风雨。

        没多久,公社那边开会,针对遣散回来的人员,要求各大队要监督这些人,定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早日改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好社员。

        大队部针对此事再一次商量,决定一个月教育两次,无非就是让这些人念念悔过书、誓啥的,然后安排一些比较不好的劳动,比如扫厕所、洗猪圈一类的。

        至于社员们,只要知道这些人需要思想教育就行,并不需要知道具体情况。

        &1t;/br>

        &1t;/br>

        ps:书友们,我是一甲辰,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1t;/br>

        &1t;/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