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坐看魏忠贤疯狂
幕府会议最后采用了明石的意见,只是在明石赶到台湾时大批物资已经送到阿努伊人手上。不仅让台湾商品多了一处不小的市场,让台湾晒盐、蔗糖、布匹、日用品、铁器、库存旧而过时兵器扩大了销路,一些产品如晒盐还需扩大生产规模了。
换回来的东西如毛皮虽不一定台湾能用但可以销到其它地方,不仅大6、西方人、日本人都要的。还有矿产只要台湾派出一些人指导扩大几十倍生产量也容易,可以解决台湾矿产不足的难处。
而且出口北海道商品阿努伊人觉得比日本货价廉物美,但这些东西并不是真降低价格,而是生产成本低,按正常价钱出口仍然有太便宜与质量太好的效果。
这样的贸易对台湾十分需要,何况这次还出售了大批缴获自海盗、荷兰人、葡萄牙人等的武器。这些武器虽给治安人员用一些,卖给毛文龙一部分,但处理没有入库快,这次能处理一部分也是废物利用,虽然阿努伊人一时还欠款还是合算的。
对阿努伊人的支持乃是沈磊正常开拓市场的一部分,同时对日本人将阿努伊人差点儿灭族的干涉,另外也是不让日本这恶狼壮大的手段。一举三得还正巧利用到自己的战略空档期,将对日贸易及支持阿努伊人这二件事办成,说什么也很开心。
正这时明石到达淡水要求见他,沈磊此时已知道这次谈判的主意也是明石先提出的,加上田顺平报告中明石在谈判时的表现,知道这人乃是智谋型的,由此可猜到他此行的目的。
猜到目的沈磊仍然决定允许他进入基隆来见自己,一来自己不是心血来潮才干这些事的,那怕明石舌灿莲花也没有用。所谓凭三寸不烂之舌能将死说成活的是不可能的,主要是靠解释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利害关系而已。
中国最伟大的说客是战国的张仪、苏秦,张仪持连横、苏秦持合纵,都有可行性。只不过苏秦的策略难度大一些,时间早一点,被张仪连横所破。因而二人舌辩功夫好也是有所策略的,并非纯靠嘴尖舌巧。
既然如此沈磊何必怕听明石几句话,因为明石根本拿不出交换沈磊放弃北海道及阿努伊人的条件。反倒是不见这人显得心虚,而且明石还是幕府使者当然要见。
明石在台湾就亲眼目睹的一切就够震撼,他一到淡水就被告知不可随便走动。巡逻队知道他的身份后就向上汇报,第二天即获得沈磊接见,这个效率非常高,当时他还有点窃喜沈磊对他来访重视,及乘上轻便马车才知道台湾的效率非常高。
乘坐这马车另一个感觉是台湾的东西效率太高,仅这四轮马车就比原来的二轮马车多拉一倍东西。这是不得了的进步,如农民能耕种比现在多一倍田地这社会肯定没有饥馑了。
而四轮马车比二轮不仅多载乘坐还舒服就不仅是提高了效率,还提升了质量。由此可看出台湾人比日本少太多,只要人口增加到日本十分之一只怕6战也会输掉,因此明石对说服沈磊增加了紧迫感。
明石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可沈磊十分放松,与明石的谈话随意挥也常令明石哑口无言。如明石大谈日本对中国十分仰慕,唐朝就多次派出遣唐使。
这话确实,所以沈磊接下来说:是呀日本的文化制度学习了唐朝,还有鉴真东渡之类中国人主动帮助日本传播文化的,但日本回敬的却是倭寇与侵入麦朝鲜,大明是迫不得已才回击的。
友谊谈不成,明石论起日本人口众多商业利益极大,只要放弃支持阿努伊人,提供日本一些武器日本将市场完全开放。
沈磊回答是日本征伐阿努伊人完全是强盗行径,这样的行为无法放任,这样的国家不可信任。至于日本市场台湾不怕日本竞争,但靠政府行为他必将助天皇推翻德川幕府,让日本回到正确道路上来。
明石本来也没什么底牌可打,沈磊连一点退步也不给真是毫无办法。这就是说客的悲哀,借题挥也得有题可挥,沈磊寸步不让他仅凭一张嘴拿不出实质东西怎行。
不过这也是他行前料到的,他的计划此行是虚,联络西方各国才是真正认为可以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但这次台湾之行让他觉得联络西方各国仍然奈何不了台湾,看沈磊非常年青,言语也不故作姿态直抒其意,但神态甚悠然自得,属完全不放心上。
这让明石有种不大好的感觉,觉得自己盘算沈磊完全了解,只是未到时间不想揭穿。若台湾真是有对抗日本与西方各国联手的能力,日本的前途十分堪忧。这让明石离开淡水时低咕一声:
唉!但愿我是误判的,杞人优天。
明石回到日本谈判没成效德川家光也没责备,只是对他的感觉也没停下与西方各国的联络。因为此举实在属能否翻身的唯一希望只能拼一下的,而且明石觉得沈磊能察觉他们的意图,并有信心战胜也不必忧虑,未战之前都是有把握的,只有打过才知道,于是德川幕府不再多考虑北海道的战况,着急联络荷兰人等。
因联络西方人也不大好办,日本这里暂时没事需沈磊操心,而时间也已是天启六年十月,所有的巡逻舰队基地已经完全建成及兵力布置到位,新贸易政策也通过小布告向各地宣传,他比较在意各地大商人及地方势力的反应,注意力放在了此间。
还有大明这一年魏忠贤达到了他的人生顶峰,在继续追杀东林党外,生祠也开始在各地建造起来。这建生祠者中包括了袁崇焕,当然轰轰烈烈建生祠的众官员不定是魏党,大多数属随波逐流与保官职。
但作为生祠享受祭祀者的魏忠贤他实在属没有政治智慧的人,爬得高跌得重,他一个太监在大明不大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政治生态。而且生祠与九千岁之类实在是虚名,可见刘瑾等人的教训完全忘记。
魏忠贤的行为通过邸报沈磊完全清楚,虽对此人有几分可惜但他只是旁观而已。至于这人属于人才乃是肯定的,即便是有天启信任短短几年完全掌握了朝政,处理政务也不是随心所欲,让大明局势稍有缓和实在无法用一味肆意妄为可以一笔定论的。
只不过魏忠贤大反派的巾帽子是戴定了,谁让他做事狠毒,而且天启死得早,他的机会不多了。可历史无法假如,真假如可能李自成等起义也归罪他的柄政缘故。
对大明局势沈磊仍秉着只了解不插手的原则,这是他就算是有心也没什么好办法。军事上他连登6日本也只能占领一角,更不可能迅占领整个大6,混战又不是好选择。
倒是用金钱开路收买官员当代言人十分容易,可这样的代言人他不大需要。此时大明尚未有针对他的及他的移民作法的言论,主要是他不曾上岸劫掠,在靖海行动中损失了一部分士绅利益也不大。总体上经过靖海行动还是对整个士绅阶层是好处大于失益的。
对辽东人流失官员们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人留在辽东是满清的助力,流至京师、山东朝廷还要救济、安置,这都是要花钱不少的麻烦。移民台湾减少了他们的麻烦,难道谁愿意抓个跳蚤浑身痒。
其他地方的流民减少对减少当地治安事件有明显关连,所有的地方官巴不得自己治下流民甚至是贫民都消失了,因移民规模不大引起劳动力紧张的状况不明显,除极少数地主觉得流民减少会增加他们威胁佃户难度。
此时只有少数官员因不满毛文龙,数罪时才将他的人口换物资当作一大罪状,实则上他们不是关心辽东人口流失,或道德沦丧、人道主义灾难,仅为政斗借口,因而沈磊不必收买官员当代言人的。
因日本、阿努伊人之事告一段落,靖海计划变局前夕的宁静,沈磊可以静坐看魏忠贤最后的疯狂。虽这时魏忠贤凶焰高火炽,跺一脚能让大明地动山摇,可他冷眼旁观最多叹息几声而已。
这就是他羽翼渐丰及穿越者的福利,别人还在猛拍魏忠贤这个凶人马屁,他却知道其好日子不长了。而且他的权势根本是因皇帝信任,天启一死他的集团马上成一团散沙,崇祯不弄玄虚他也不可能真杀了崇祯的。
因此沈磊觉得崇祯上台后一系列动作看似比较技巧、策略、聪明,实际上是小家子气,及后面暴露的一些如不愿承担恶名等性格缺陷或道德洁癖。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换回来的东西如毛皮虽不一定台湾能用但可以销到其它地方,不仅大6、西方人、日本人都要的。还有矿产只要台湾派出一些人指导扩大几十倍生产量也容易,可以解决台湾矿产不足的难处。
而且出口北海道商品阿努伊人觉得比日本货价廉物美,但这些东西并不是真降低价格,而是生产成本低,按正常价钱出口仍然有太便宜与质量太好的效果。
这样的贸易对台湾十分需要,何况这次还出售了大批缴获自海盗、荷兰人、葡萄牙人等的武器。这些武器虽给治安人员用一些,卖给毛文龙一部分,但处理没有入库快,这次能处理一部分也是废物利用,虽然阿努伊人一时还欠款还是合算的。
对阿努伊人的支持乃是沈磊正常开拓市场的一部分,同时对日本人将阿努伊人差点儿灭族的干涉,另外也是不让日本这恶狼壮大的手段。一举三得还正巧利用到自己的战略空档期,将对日贸易及支持阿努伊人这二件事办成,说什么也很开心。
正这时明石到达淡水要求见他,沈磊此时已知道这次谈判的主意也是明石先提出的,加上田顺平报告中明石在谈判时的表现,知道这人乃是智谋型的,由此可猜到他此行的目的。
猜到目的沈磊仍然决定允许他进入基隆来见自己,一来自己不是心血来潮才干这些事的,那怕明石舌灿莲花也没有用。所谓凭三寸不烂之舌能将死说成活的是不可能的,主要是靠解释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利害关系而已。
中国最伟大的说客是战国的张仪、苏秦,张仪持连横、苏秦持合纵,都有可行性。只不过苏秦的策略难度大一些,时间早一点,被张仪连横所破。因而二人舌辩功夫好也是有所策略的,并非纯靠嘴尖舌巧。
既然如此沈磊何必怕听明石几句话,因为明石根本拿不出交换沈磊放弃北海道及阿努伊人的条件。反倒是不见这人显得心虚,而且明石还是幕府使者当然要见。
明石在台湾就亲眼目睹的一切就够震撼,他一到淡水就被告知不可随便走动。巡逻队知道他的身份后就向上汇报,第二天即获得沈磊接见,这个效率非常高,当时他还有点窃喜沈磊对他来访重视,及乘上轻便马车才知道台湾的效率非常高。
乘坐这马车另一个感觉是台湾的东西效率太高,仅这四轮马车就比原来的二轮马车多拉一倍东西。这是不得了的进步,如农民能耕种比现在多一倍田地这社会肯定没有饥馑了。
而四轮马车比二轮不仅多载乘坐还舒服就不仅是提高了效率,还提升了质量。由此可看出台湾人比日本少太多,只要人口增加到日本十分之一只怕6战也会输掉,因此明石对说服沈磊增加了紧迫感。
明石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可沈磊十分放松,与明石的谈话随意挥也常令明石哑口无言。如明石大谈日本对中国十分仰慕,唐朝就多次派出遣唐使。
这话确实,所以沈磊接下来说:是呀日本的文化制度学习了唐朝,还有鉴真东渡之类中国人主动帮助日本传播文化的,但日本回敬的却是倭寇与侵入麦朝鲜,大明是迫不得已才回击的。
友谊谈不成,明石论起日本人口众多商业利益极大,只要放弃支持阿努伊人,提供日本一些武器日本将市场完全开放。
沈磊回答是日本征伐阿努伊人完全是强盗行径,这样的行为无法放任,这样的国家不可信任。至于日本市场台湾不怕日本竞争,但靠政府行为他必将助天皇推翻德川幕府,让日本回到正确道路上来。
明石本来也没什么底牌可打,沈磊连一点退步也不给真是毫无办法。这就是说客的悲哀,借题挥也得有题可挥,沈磊寸步不让他仅凭一张嘴拿不出实质东西怎行。
不过这也是他行前料到的,他的计划此行是虚,联络西方各国才是真正认为可以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但这次台湾之行让他觉得联络西方各国仍然奈何不了台湾,看沈磊非常年青,言语也不故作姿态直抒其意,但神态甚悠然自得,属完全不放心上。
这让明石有种不大好的感觉,觉得自己盘算沈磊完全了解,只是未到时间不想揭穿。若台湾真是有对抗日本与西方各国联手的能力,日本的前途十分堪忧。这让明石离开淡水时低咕一声:
唉!但愿我是误判的,杞人优天。
明石回到日本谈判没成效德川家光也没责备,只是对他的感觉也没停下与西方各国的联络。因为此举实在属能否翻身的唯一希望只能拼一下的,而且明石觉得沈磊能察觉他们的意图,并有信心战胜也不必忧虑,未战之前都是有把握的,只有打过才知道,于是德川幕府不再多考虑北海道的战况,着急联络荷兰人等。
因联络西方人也不大好办,日本这里暂时没事需沈磊操心,而时间也已是天启六年十月,所有的巡逻舰队基地已经完全建成及兵力布置到位,新贸易政策也通过小布告向各地宣传,他比较在意各地大商人及地方势力的反应,注意力放在了此间。
还有大明这一年魏忠贤达到了他的人生顶峰,在继续追杀东林党外,生祠也开始在各地建造起来。这建生祠者中包括了袁崇焕,当然轰轰烈烈建生祠的众官员不定是魏党,大多数属随波逐流与保官职。
但作为生祠享受祭祀者的魏忠贤他实在属没有政治智慧的人,爬得高跌得重,他一个太监在大明不大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政治生态。而且生祠与九千岁之类实在是虚名,可见刘瑾等人的教训完全忘记。
魏忠贤的行为通过邸报沈磊完全清楚,虽对此人有几分可惜但他只是旁观而已。至于这人属于人才乃是肯定的,即便是有天启信任短短几年完全掌握了朝政,处理政务也不是随心所欲,让大明局势稍有缓和实在无法用一味肆意妄为可以一笔定论的。
只不过魏忠贤大反派的巾帽子是戴定了,谁让他做事狠毒,而且天启死得早,他的机会不多了。可历史无法假如,真假如可能李自成等起义也归罪他的柄政缘故。
对大明局势沈磊仍秉着只了解不插手的原则,这是他就算是有心也没什么好办法。军事上他连登6日本也只能占领一角,更不可能迅占领整个大6,混战又不是好选择。
倒是用金钱开路收买官员当代言人十分容易,可这样的代言人他不大需要。此时大明尚未有针对他的及他的移民作法的言论,主要是他不曾上岸劫掠,在靖海行动中损失了一部分士绅利益也不大。总体上经过靖海行动还是对整个士绅阶层是好处大于失益的。
对辽东人流失官员们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人留在辽东是满清的助力,流至京师、山东朝廷还要救济、安置,这都是要花钱不少的麻烦。移民台湾减少了他们的麻烦,难道谁愿意抓个跳蚤浑身痒。
其他地方的流民减少对减少当地治安事件有明显关连,所有的地方官巴不得自己治下流民甚至是贫民都消失了,因移民规模不大引起劳动力紧张的状况不明显,除极少数地主觉得流民减少会增加他们威胁佃户难度。
此时只有少数官员因不满毛文龙,数罪时才将他的人口换物资当作一大罪状,实则上他们不是关心辽东人口流失,或道德沦丧、人道主义灾难,仅为政斗借口,因而沈磊不必收买官员当代言人的。
因日本、阿努伊人之事告一段落,靖海计划变局前夕的宁静,沈磊可以静坐看魏忠贤最后的疯狂。虽这时魏忠贤凶焰高火炽,跺一脚能让大明地动山摇,可他冷眼旁观最多叹息几声而已。
这就是他羽翼渐丰及穿越者的福利,别人还在猛拍魏忠贤这个凶人马屁,他却知道其好日子不长了。而且他的权势根本是因皇帝信任,天启一死他的集团马上成一团散沙,崇祯不弄玄虚他也不可能真杀了崇祯的。
因此沈磊觉得崇祯上台后一系列动作看似比较技巧、策略、聪明,实际上是小家子气,及后面暴露的一些如不愿承担恶名等性格缺陷或道德洁癖。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