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老人的增加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古代对于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与之相比,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识字率甚至不到百分之五,许多贵族都不认字的情况都很多,这就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区别,不过随着打印机的出现,对于欧洲人来说,显然是更为实用的,毕竟他们的文字几乎都是由拉丁文字母演变而来,没有什么比他们更加适合实用打印机了,而中国的文字成千上万,打印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虽然印刷术是中国人明的,但真正得到普及的还是欧洲,通过印刷术,让欧洲的识字率赶上了中国,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来自于文字上的胜利,起码在普及度上,拉丁文确实胜过了中国本土的文字,这一点,日本也同样是如此。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普遍喜欢使用汉字来书写,甚至使用汉字书写被认为是上等人的象征,可到了明治维新以后,为了普及文字,便大量的开始在全民中间普及平假名和片假名,这是一种通过中国书法演变而来的文字,各有五十个音,加起来是一百个,外加上浊音之类的,总计不过一百三十个,从而将汉字大量减少,以使文字得到普及。
不过日本在使用这种文字的过程中,现如果单纯用平假片假来代表文字,会使许多文字趋于相同,一个读音会联想到两种意思,这种事情就非常麻烦了,尤其在正式文件中,会经常给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日本还是保留了大量的汉字进行书写。
不过进入新时代以来,日本想出了另外一种方法来取代汉字,那就是把那些英文单词直接用平假名、片假名翻译过来,不再像曾经一样,把美国翻译成米国,而是直接用英文america变成平假名,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记忆,以此来方便文字的使用,不过这样使用也有问题,那就是英文和日语有的时候会搞混,到最后英文就会变得特别难学,因为两种读音是相似的,有时读着读着便也纠正不过来了。
而与此同时,韩国也同样是如此,在二战结束之前,韩国一直作为日本殖民地在使用日本,而背地里则是在使用汉字,后来独立之后,为了普及识字率,同时也是为了脱离中华文化的影响,开始大面积的使用韩国的圈圈字,与日本相比,对汉字的废除还要彻底,最后直接导致韩语许多文字你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解释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然根本就看不懂,就比如名字,很多人的名字,用汉字写完全不同,但如果读出来却一模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汉字来区别双方的名字,所以后来韩字也进行了改变,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姓名一栏,除了他们的韩语名字之外,还会有一行汉字。
这就是为了区别每一个人名字而使用的,不然你要如何区分这五千万国民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还是需要汉字来进行区分,同时韩文也严重阻碍了韩国的文学创作,因为就那么几种圈圈字,你让他怎么去创作好的文学呢,所以直到现在,你也很难听说过一个十分有名的韩国文学家,其主要原因便在这里。
一个国家,如果会有优秀的文学家,他的文字必须得兼容并蓄,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就像英语,根据时代的变化,他能创作出行的词汇,而不是钻在老字典里,使用只能使用百年前的那一套,如今的大英字典,几乎年年都要增加上千个单词,这些都是英文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除此之外,你还能看到在如今的欧洲,许多小国所使用的文字,已经开始慢慢丧失了活力,比如荷兰、奥地利、捷克、意大利之类的国家,他们国家现在许多新的语言,已经开始完全翻译德语、英语和法语来作为一个新事物的单词,这种现象在如今的欧洲非常常见,从好的一面来说,是促进了欧洲语言的统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看得出,这些国家的文字确实已经开始处于衰退的状态了。
而汉语也同样旺盛,基本上所有新兴的事物,中国都能用汉字来进行解释,而且与英文相比,我们不需要再去创造一个新的字,而是可以把两个熟悉的字拼接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新的文字,就比如互联网,这东西在古代根本没有,但这三个字在古代却早已经出现了,通过文字的拼接,互联网这三个字,完美诠释了internet的作用,这就是汉字的根本活力。
还比如元素周期表,这在许多国家只能照着英文翻译过来,可在中国,则可以用一堆文字来进行解释,相比起来要方便的多,这都证明了中文的活力,而文字往往是一个文明的活力,一个民族的文字可以与时俱进,便代表这个民族也可以接受时代最先进的乐章,当然,在这一点上,汉字还比不上英文那样,可以最快的接触到时代的先锋,但相比起很多文字来说,他无疑已经站在了一个制高点上。
这一切,都与古代先贤们在文化上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文从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字,走过了很多的路,最终从历史中走出来,一直存活到今天,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在历史上,汉字也曾经几度差点被废止,其中距离中国最近的时候,就是民国,那时的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军事上无能,政治上软弱,国民经济江河日下,国家民族存亡旦夕,在那个时候,很多大师便把中国衰亡的矛头指向了汉字,认为正是因为汉字的难学,从而使中国人的识字率十分低下,从而无法领会民主自由之真谛,这才让军阀们得以利用人民来割据地方,使中国以成事实上的分裂。
还好后来这件事情没有做成,不然如今中国的文字就只能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文字那样,彻底成为历史的尘埃,而不会再像现在这样,依旧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了,而如今的宋朝,显然不会有这个担心,但其实对于汉字来说,也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普通话的普及实在是非常的困难。
在现代,普通话之所以能够普及,是因为拼音的存在,abcdefg,通过这种英文字母代替音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最终才大面积提高了识字率,可在这个时代,想要用英文字母来代替肯定是不行的,毕竟作为天朝上国,又怎么可能去用蛮夷的文字呢,所以还是只能按照老规矩,那就是使用反切,也就是两个你认识的字,然后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从而使人们使用普通话。
所以在中国古代,其实是有普通话的,只是每一个时代不一样,但还是有的,不过这种反切的手法,这无疑就要难得多了,但徐清也没什么好解决的办法,最终只能想出来用民国的那一套来进行教育,也就是很像日文的那一套语音字母来使用教学,如今的台湾地区,依旧还使用这一套教学方法,相比起abcd来说,无疑要复杂了许多,但相比起反切来说,却要简单的多了。
文字是需要改进的,不能因为毛笔字写繁体好看就说简体字不好,简体字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使许多文字被合并成为了一个文字,但在传播知识上,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但如今的宋朝,徐清想要改变这一点,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没废这个力气,还是继续适用繁体字作为宋朝的文字。
除此之外,对于基础教育,最为实际的就是政策的支持了,朝廷规定,所有未满十三岁的孩子,都必须在小学接受最为基础的教育,如果有家长不愿意的话,就要求当地的衙门教育家长,如果屡教不改,则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联合司法部门对家长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务必使所有学龄儿童可以接受最基础的教育。
同时徐清还大力鼓动私学,公立学校对朝廷的压力实在太大,必须要由私立学校来分担朝廷的压力,这些私立学校由当地的企业家或者乡绅建立,其学费自定,教师待遇也自定,总体来说,要比公立学校好一点,毕竟有钱,就可以挖到更好的老师么,但所需要的学费也非常的贵,是属于中上层读的学校,而公立学校就是普通人读的学校了。
这样一来,虽然会加重社会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但有和没有是两回事,这样一来虽然会不平等,但总的来说起码让穷人能够上得起初中了,这就是一件好事,不然原本所有的初中生都要朝廷负责,那又哪里负担的起,宋朝除了教育开支之外,可还要干其他的事情呢,现在让这些有钱人学费自理,那么对朝廷来说,教育经费自然是宽松了许多,原本初中生的学费或许需要一贯,现在只需要五百文则够了。
这就是巨大的进步,强制别人上学,但也得让别人上得起学不是,上个学开支便是整个经济的一半,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会是一大恶阵,不过徐清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还是很注重的,尤其是金钱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所以在高中,他就不允许私立高中的存在了。
私立初中的存在,虽然能够让有钱人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其体现是有限的,那就是最多有几个人能够进重点的高中而已,若是连高中都有私立,完全凭借金钱的话,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人进入重点大学了,这就影响到普通人的教育资源了,而高中是公立的,虽然其中私立初中的人会占便宜,但大体上来说,这便宜还是很小的。
就比如初中能上高中的人大概是初中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私立初中的,他们的人数少,上高中的比例高,而还有三分之二是公立初中的,他们人数多,上高中的比例少,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的高,但若是高中也分私立和公立,那差距就太大了,所以在这个领域,徐清是禁止一切私立高中的存在的,所有的高中都必须是公立的,大家公平竞争进入大学的机会。
这是徐清能够在影响力范围做的事情,至于完全平衡教育资源,如今的宋朝可没达到这个地步,除了教育之外,养老这个问题也让徐清很是困惑,这个问题,其实原本是不存在的,因为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之下,古人的寿命很少会过四十岁,只要到了这个年龄,基本就能称自己是老夫了,若是活到六七十,那可真的是一个县城里都值得尊敬的人物了,每年地方官都要去拜见,自然不需要养老了,因为人数少,所以大家都尊重,就由地方来养老了。
可现在不同了,工业革命的十五年,也是人口寿命飞增长的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人均寿命从三十七岁到六十一岁,这巨大的飞跃,先便是让宋朝的人口狂增,二来便是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个县城,如果只有一百个六十岁以上的,那县令就直接照顾了,也就得了,可现在,一个县城里得有五六百个六十岁以上的老头老奶奶,这衙门可养不起啊,对于地方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养老制度自然就要开始建立起来,不然这些老人们怎么办?
尤其是如今工业时代,许多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对于城市里的老人还好,孩子生得多,活的多,就算没有养老金,也能靠着孩子们的供养活下去,但农村的呢,很多孩子都去城里打工了,家里都没有照顾的人,许多老人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了,这也同样需要徐清去想办法解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所以虽然印刷术是中国人明的,但真正得到普及的还是欧洲,通过印刷术,让欧洲的识字率赶上了中国,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来自于文字上的胜利,起码在普及度上,拉丁文确实胜过了中国本土的文字,这一点,日本也同样是如此。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普遍喜欢使用汉字来书写,甚至使用汉字书写被认为是上等人的象征,可到了明治维新以后,为了普及文字,便大量的开始在全民中间普及平假名和片假名,这是一种通过中国书法演变而来的文字,各有五十个音,加起来是一百个,外加上浊音之类的,总计不过一百三十个,从而将汉字大量减少,以使文字得到普及。
不过日本在使用这种文字的过程中,现如果单纯用平假片假来代表文字,会使许多文字趋于相同,一个读音会联想到两种意思,这种事情就非常麻烦了,尤其在正式文件中,会经常给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日本还是保留了大量的汉字进行书写。
不过进入新时代以来,日本想出了另外一种方法来取代汉字,那就是把那些英文单词直接用平假名、片假名翻译过来,不再像曾经一样,把美国翻译成米国,而是直接用英文america变成平假名,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记忆,以此来方便文字的使用,不过这样使用也有问题,那就是英文和日语有的时候会搞混,到最后英文就会变得特别难学,因为两种读音是相似的,有时读着读着便也纠正不过来了。
而与此同时,韩国也同样是如此,在二战结束之前,韩国一直作为日本殖民地在使用日本,而背地里则是在使用汉字,后来独立之后,为了普及识字率,同时也是为了脱离中华文化的影响,开始大面积的使用韩国的圈圈字,与日本相比,对汉字的废除还要彻底,最后直接导致韩语许多文字你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解释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然根本就看不懂,就比如名字,很多人的名字,用汉字写完全不同,但如果读出来却一模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汉字来区别双方的名字,所以后来韩字也进行了改变,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姓名一栏,除了他们的韩语名字之外,还会有一行汉字。
这就是为了区别每一个人名字而使用的,不然你要如何区分这五千万国民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还是需要汉字来进行区分,同时韩文也严重阻碍了韩国的文学创作,因为就那么几种圈圈字,你让他怎么去创作好的文学呢,所以直到现在,你也很难听说过一个十分有名的韩国文学家,其主要原因便在这里。
一个国家,如果会有优秀的文学家,他的文字必须得兼容并蓄,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就像英语,根据时代的变化,他能创作出行的词汇,而不是钻在老字典里,使用只能使用百年前的那一套,如今的大英字典,几乎年年都要增加上千个单词,这些都是英文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除此之外,你还能看到在如今的欧洲,许多小国所使用的文字,已经开始慢慢丧失了活力,比如荷兰、奥地利、捷克、意大利之类的国家,他们国家现在许多新的语言,已经开始完全翻译德语、英语和法语来作为一个新事物的单词,这种现象在如今的欧洲非常常见,从好的一面来说,是促进了欧洲语言的统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看得出,这些国家的文字确实已经开始处于衰退的状态了。
而汉语也同样旺盛,基本上所有新兴的事物,中国都能用汉字来进行解释,而且与英文相比,我们不需要再去创造一个新的字,而是可以把两个熟悉的字拼接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新的文字,就比如互联网,这东西在古代根本没有,但这三个字在古代却早已经出现了,通过文字的拼接,互联网这三个字,完美诠释了internet的作用,这就是汉字的根本活力。
还比如元素周期表,这在许多国家只能照着英文翻译过来,可在中国,则可以用一堆文字来进行解释,相比起来要方便的多,这都证明了中文的活力,而文字往往是一个文明的活力,一个民族的文字可以与时俱进,便代表这个民族也可以接受时代最先进的乐章,当然,在这一点上,汉字还比不上英文那样,可以最快的接触到时代的先锋,但相比起很多文字来说,他无疑已经站在了一个制高点上。
这一切,都与古代先贤们在文化上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文从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字,走过了很多的路,最终从历史中走出来,一直存活到今天,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在历史上,汉字也曾经几度差点被废止,其中距离中国最近的时候,就是民国,那时的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军事上无能,政治上软弱,国民经济江河日下,国家民族存亡旦夕,在那个时候,很多大师便把中国衰亡的矛头指向了汉字,认为正是因为汉字的难学,从而使中国人的识字率十分低下,从而无法领会民主自由之真谛,这才让军阀们得以利用人民来割据地方,使中国以成事实上的分裂。
还好后来这件事情没有做成,不然如今中国的文字就只能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文字那样,彻底成为历史的尘埃,而不会再像现在这样,依旧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了,而如今的宋朝,显然不会有这个担心,但其实对于汉字来说,也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普通话的普及实在是非常的困难。
在现代,普通话之所以能够普及,是因为拼音的存在,abcdefg,通过这种英文字母代替音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最终才大面积提高了识字率,可在这个时代,想要用英文字母来代替肯定是不行的,毕竟作为天朝上国,又怎么可能去用蛮夷的文字呢,所以还是只能按照老规矩,那就是使用反切,也就是两个你认识的字,然后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从而使人们使用普通话。
所以在中国古代,其实是有普通话的,只是每一个时代不一样,但还是有的,不过这种反切的手法,这无疑就要难得多了,但徐清也没什么好解决的办法,最终只能想出来用民国的那一套来进行教育,也就是很像日文的那一套语音字母来使用教学,如今的台湾地区,依旧还使用这一套教学方法,相比起abcd来说,无疑要复杂了许多,但相比起反切来说,却要简单的多了。
文字是需要改进的,不能因为毛笔字写繁体好看就说简体字不好,简体字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使许多文字被合并成为了一个文字,但在传播知识上,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但如今的宋朝,徐清想要改变这一点,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没废这个力气,还是继续适用繁体字作为宋朝的文字。
除此之外,对于基础教育,最为实际的就是政策的支持了,朝廷规定,所有未满十三岁的孩子,都必须在小学接受最为基础的教育,如果有家长不愿意的话,就要求当地的衙门教育家长,如果屡教不改,则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联合司法部门对家长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务必使所有学龄儿童可以接受最基础的教育。
同时徐清还大力鼓动私学,公立学校对朝廷的压力实在太大,必须要由私立学校来分担朝廷的压力,这些私立学校由当地的企业家或者乡绅建立,其学费自定,教师待遇也自定,总体来说,要比公立学校好一点,毕竟有钱,就可以挖到更好的老师么,但所需要的学费也非常的贵,是属于中上层读的学校,而公立学校就是普通人读的学校了。
这样一来,虽然会加重社会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但有和没有是两回事,这样一来虽然会不平等,但总的来说起码让穷人能够上得起初中了,这就是一件好事,不然原本所有的初中生都要朝廷负责,那又哪里负担的起,宋朝除了教育开支之外,可还要干其他的事情呢,现在让这些有钱人学费自理,那么对朝廷来说,教育经费自然是宽松了许多,原本初中生的学费或许需要一贯,现在只需要五百文则够了。
这就是巨大的进步,强制别人上学,但也得让别人上得起学不是,上个学开支便是整个经济的一半,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会是一大恶阵,不过徐清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还是很注重的,尤其是金钱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所以在高中,他就不允许私立高中的存在了。
私立初中的存在,虽然能够让有钱人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其体现是有限的,那就是最多有几个人能够进重点的高中而已,若是连高中都有私立,完全凭借金钱的话,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人进入重点大学了,这就影响到普通人的教育资源了,而高中是公立的,虽然其中私立初中的人会占便宜,但大体上来说,这便宜还是很小的。
就比如初中能上高中的人大概是初中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私立初中的,他们的人数少,上高中的比例高,而还有三分之二是公立初中的,他们人数多,上高中的比例少,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的高,但若是高中也分私立和公立,那差距就太大了,所以在这个领域,徐清是禁止一切私立高中的存在的,所有的高中都必须是公立的,大家公平竞争进入大学的机会。
这是徐清能够在影响力范围做的事情,至于完全平衡教育资源,如今的宋朝可没达到这个地步,除了教育之外,养老这个问题也让徐清很是困惑,这个问题,其实原本是不存在的,因为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之下,古人的寿命很少会过四十岁,只要到了这个年龄,基本就能称自己是老夫了,若是活到六七十,那可真的是一个县城里都值得尊敬的人物了,每年地方官都要去拜见,自然不需要养老了,因为人数少,所以大家都尊重,就由地方来养老了。
可现在不同了,工业革命的十五年,也是人口寿命飞增长的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人均寿命从三十七岁到六十一岁,这巨大的飞跃,先便是让宋朝的人口狂增,二来便是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个县城,如果只有一百个六十岁以上的,那县令就直接照顾了,也就得了,可现在,一个县城里得有五六百个六十岁以上的老头老奶奶,这衙门可养不起啊,对于地方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养老制度自然就要开始建立起来,不然这些老人们怎么办?
尤其是如今工业时代,许多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对于城市里的老人还好,孩子生得多,活的多,就算没有养老金,也能靠着孩子们的供养活下去,但农村的呢,很多孩子都去城里打工了,家里都没有照顾的人,许多老人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了,这也同样需要徐清去想办法解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