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249.银行
“正是银行,臣任门下侍郎以来,一直在三司使衙门学习、请教我朝之盐铁、度支制度,在闲暇时间,便经常会到集市上去逛逛,算是放松心情,而在这些集市上,经过臣的观察现,来往于京师的各地商人们,大多都需要从很远的地方将货物运送过来,然后到京师变卖成钱财,然后再将钱财运往家乡换成货物,如此循环往复,便是绝大多数商人的经营之道。
这在臣看来,实在是太过辛苦了,臣就一直在想,能不能够有一种办法让商人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呢?毕竟臣之改革,主要涉及的方向,便是工业和经济的改革,既然如此,为商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交易方式,便是臣必须要做的事情,基于这一点,臣便想出了银行,通过银行,商人们完全可以将运送到京师的货物所变成的钱财,直接存进汴京的银行之中,然后拿到一张钱款的银票,随后只需要拿着这张银票,便可以直接回自己的家乡,到当地的银行换成银子,这样一来,不就方便了贸易往来么。
并且通过这些商人们所存的钱,他们一来一往,其间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差,利用这一个时间差,银行还可以开展贷款、投资等业务来赚取丰厚的利润,除此之外,银行还可以开展存款业务,来让富商巨贾们将钱存放到银行之中来赚取利润,这样一来,依臣来看,只要施行得当,必然能够在短期内赚取到大量的金钱,以供改革之用。“
建设银行,尤其是官方银行,这无疑是一件无本万利的事情,拿着别人的钱,然后钱生钱,这便是金融的本质,也是为什么银行家在商业界的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徐清虽然不懂其中的门道,可是基本的银行架构他还是十分清楚的,并且对于银行的暴利,也是心知肚明,即便是十分粗糙的银行制度,只要能够施行下去,所能够得到的金钱,必然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赵祯看着徐清递上来的奏折很是仔细,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银行这个东西,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当,等到他通篇看下来之后,则不得不为徐清的奇思妙想感到钦佩,这种银行的模式,非常像京城里固有的银庄,只不过相比起银庄来说,这所银行是由国家控制的,并且盈利模式也要更加丰富许多,这让赵祯感到很是心痒痒。
作为大宋帝国的皇帝,他很清楚这个国家到底有多么的富有,若是银行真的能够建立起来,必然能够日进斗金,可是赵祯的心中也有疑虑,自古以来,商人便是细枝末节,饱受争议的工作,而现在,为了他们开办银行,先不说民议如何,单是商人们愿不愿意加入进来这件事,赵祯就有些拿不住了。
那可是要他们把钱从自己的口袋里送到别人的口袋里啊,赵祯对于那些银庄也有所了解,其中绝大多数有一定规模的银庄,大多数都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当家了,第二代当家的几乎非常少,而第一代便把银庄展到一定规模的则基本没有,从此也可见,想要别人把钱放在自己这儿,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其间,双方的信任是必须要非常牢靠的。
而这也是赵祯最没有自信的地方,朝廷对于百姓绝对称得上是天,可对于商人来说那可就不一定了,毕竟对于商人来说,往往跟朝廷反着干,才是最能赚钱的,就像北宋要攻打西夏之前,必然要禁止商业贸易来阻断西夏的贸易收入,往往这个时候,西夏国内的茶叶、丝绸的价格就会飙升,达到往日的五倍,甚至十倍,这对于商人来说,简直是死了都要做的生意,至于朝廷的禁令,则是必然会被忽视的。
这就是朝廷与商人之间的关系,数百年来基本上就是如此,现在想要让他们把钱存进朝廷开办的银行之中?赵祯还真不敢肯定的说这事一定没问题,所以对于徐清的自信满满,赵祯不由有些存疑,他问道:”徐卿,商人惧朝廷日久,现在让商人们把钱从银庄中拿出来,存入国家开办的银行之中,此法,可行么?“
“当然可行,陛下口中所谓银庄,臣也曾经走访过,根据臣的观察,其中绝大多数银庄,都是以赚取手续费和存款费用来达到盈利的目的,除此之外,便只有拿钱投资地产、商铺等一类方法来敛财,而银行则不同,通过这些筹集上来的资金,完全可以形成另外一种盈利方式,比如说贷款,将钱财以贷款的形式放给需要金钱的商人,然后按照时间期限来收取利息,依托朝廷的力量,想要不还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另外银行还可以行新的货币来赚取利润,现在我朝所使用之货币,大多数为铜币,其面额太小,对于商业来说,实在是有所阻碍,陛下完全可以从市面上买进黄金和白银,然后将他们熔铸成银币和金币,这些金币和银币就可以变成新的货币,而这项功能,则只有银行可以使用,陛下便获得了金币和银币制造的垄断权,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方便商业贸易的往来,还能巩固国家的执政基础,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之策么。
至于盈利的模式,除了印币和贷款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银行的钱来成立国家项目,然后让商人们进行投资,以股份的方式来分取每年的利润,这也是赚钱的一种方法,这样一来,我们就完全不必像银庄那样依靠收取手续费来赚取钱财,只需要用其他方面的利润来弥补就是了,手续费自然而然也就能够降低了。
商人即便忌惮朝廷所办的银行,可既然是商人,就代表他们必然是为利所动的,那些大商人们,往往来一趟京师,所置办的货物价格往往以十万贯作为基本单位,一年下来所交易的金额都会在百万贯,即便是按照千分之八的方式来抽取费用,一年下来便要损失八千贯,这可是相当于一个富庶州府全年百姓的收入了,若是能够减少,自然愿意加入,陛下的担心,便也就迎刃而解了。“
徐清很是轻松的说道,银行和银庄,一字之差,天差地别,不得不说,站在高于这个时代一千年时间的距离看着这个时代的一切,无疑,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是非常简陋的,也包括他的制度,即便在这个时代他已经是出类拔萃了,可于21世纪来说,则犹如还没有长大的孩童一般。
人类总是不断向前的,无论一个人多么崇拜古代的生活,可若真是让你回到古代,你绝对会认为现代社会更为适合你的生存,这就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动物一千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而人类则不同,一万年前我们刀耕火种,现在则是文明荟萃,万物灵长,其间的跨度,只不过一万年罢了。
其中自然也包括赚钱的方法,此时的银庄制度非常的简陋,人们对于银庄的概念,也只是存钱然后取钱而已,等到真正的银行开始展,还得到十五世纪左右才会初步形成现代银行的概念,而现在的银庄,在银行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对此徐清自然没有必要担心,他需要做的,只是把银行按部就班的制造出来就行了。
听了徐清的这番话,赵祯的心中也安定了不少,通过这道奏折,赵祯确实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是从来没有人提过的,通过这些办法能不能够让银行这种东西存在于朝堂之上,赵祯不确定,可他愿意去试一试,他对徐清说道:“那好,朕准了,徐卿,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吧。”
赵祯点头同意,徐清便有了工作的方向,离开宫殿之后,他立刻回到了三司使,在应付了众人的恭喜之后,徐清赶忙用今天晚上请客吃饭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随后便把三司使的官员全部召集了起来,把要建造银行的事情告诉给了他们。
其间自然是又要浪费一大堆口水,不过这比起范仲淹等人来说,倒是情况好了许多,毕竟银行这东西,实在是个新鲜玩意儿,在徐清说出来之前,世间本没有银行,自然也就没有既得利益者,不像范仲淹等人想要改革的对象,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想要从他们的手中夺走利益,自然是很难搞定的。
而徐清在做的则是创造一个新产业出来,要说既得利益者勉强去找的话,也就是那些开银庄的了,不过那些开银庄的并不像那些地主一样数量如此众多,所以他们的力量也就不大,想要抵抗朝廷的力量是根本做不到的。
凡是改革,最大的阻力便是既得利益者的反抗,而徐清的这项改革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既得利益者来反抗他,自然一通会议下来,这件事便也就彻底立项了,等到下班以后,徐清立刻把范仲淹等人叫到了自己的家里,随后把开设银行的计划告诉给了范仲淹等人,算是通了个气。
他们在表达惊讶之后也表示了自己会支持这项改革的意思,毕竟现在改革最缺的就是钱,而银行能够带来欠,这就够了,更何况根据徐清的说法,等到银行真的做起来之后,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利润,到时候只要从其中分出一部分,以股份(对于股份,范仲淹等人自然不熟,为此,徐清还得把这其中的门道讲给他们听)的形式来给勋贵们,他们便能够每年从银行的得利中分到一部分,如此一来,范仲淹等人的改革压力也能小上很多,这也是他们会支持的重要原因。
这些人可以说是整个大宋朝堂之上站在最高点的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徐清心中便也没有了任何一丝的恐慌,等到第二天上朝,徐清便把开设银行的计划,告诉给了所有来参加朝会的官员们。
不出意外,绝大多数的官员脸上都写满了困惑,徐清便又讲解了一便,经过皇帝、下属、同僚这三遍下来,徐清对于银行的论述已经是十分熟练了,所以只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便把银行的全套系统都给讲完了,至于讲完之后还不懂的,徐清也懒得多讲了,反正这项计划在徐清的眼中虽然很是重要,可在这些士大夫们的眼里,只不过是皇帝的又一个敛财工具罢了,只不过是借徐清的口说出来罢了,他们又为什么要反对呢?这不是让皇帝难堪么。
可以说,士大夫们鄙视商人的传统眼光在这个时候无疑帮助到了徐清,至于那些看出其中精妙的官员虽然有,可这些人只是占据整个朝堂官员的少数,并且,既然知道了银行的妙用,他们自然也就不会阻止了,等到朝堂议事通过之后,有许多官员便纷纷私下里来找徐清,说自己能不能够加入银行,成为股东的一员,对于这些有钱人们,徐清自然是来者不拒。
银行的成立是需要本金的,这些本金会放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之中,来支付商人们的资产转移,其金额非常的庞大,单单是依靠大宋朝的国库,可实在不够,毕竟这国家虽然挺有钱,可开销也不少,能拿出来三百万贯已经是极限了,而依照徐清的判断,最起码得需要一千万贯的本金,才能够保证资金运转不会出现太大的缺口,这其中的七百万,自然要通过这些人来募集了。
对此,赵祯也表示了同意,徐清便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反正只要不让他们的股本过四成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出现,而且有他们的加入,便也算是有了新的既定利益阶层,如此一来,即便到时候有人想要反悔,依靠着这些新的利益阶层,想要被推翻也不会那么容易,这也是徐清之所以会吸纳他们的主要原因。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这在臣看来,实在是太过辛苦了,臣就一直在想,能不能够有一种办法让商人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呢?毕竟臣之改革,主要涉及的方向,便是工业和经济的改革,既然如此,为商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交易方式,便是臣必须要做的事情,基于这一点,臣便想出了银行,通过银行,商人们完全可以将运送到京师的货物所变成的钱财,直接存进汴京的银行之中,然后拿到一张钱款的银票,随后只需要拿着这张银票,便可以直接回自己的家乡,到当地的银行换成银子,这样一来,不就方便了贸易往来么。
并且通过这些商人们所存的钱,他们一来一往,其间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差,利用这一个时间差,银行还可以开展贷款、投资等业务来赚取丰厚的利润,除此之外,银行还可以开展存款业务,来让富商巨贾们将钱存放到银行之中来赚取利润,这样一来,依臣来看,只要施行得当,必然能够在短期内赚取到大量的金钱,以供改革之用。“
建设银行,尤其是官方银行,这无疑是一件无本万利的事情,拿着别人的钱,然后钱生钱,这便是金融的本质,也是为什么银行家在商业界的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徐清虽然不懂其中的门道,可是基本的银行架构他还是十分清楚的,并且对于银行的暴利,也是心知肚明,即便是十分粗糙的银行制度,只要能够施行下去,所能够得到的金钱,必然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赵祯看着徐清递上来的奏折很是仔细,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银行这个东西,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当,等到他通篇看下来之后,则不得不为徐清的奇思妙想感到钦佩,这种银行的模式,非常像京城里固有的银庄,只不过相比起银庄来说,这所银行是由国家控制的,并且盈利模式也要更加丰富许多,这让赵祯感到很是心痒痒。
作为大宋帝国的皇帝,他很清楚这个国家到底有多么的富有,若是银行真的能够建立起来,必然能够日进斗金,可是赵祯的心中也有疑虑,自古以来,商人便是细枝末节,饱受争议的工作,而现在,为了他们开办银行,先不说民议如何,单是商人们愿不愿意加入进来这件事,赵祯就有些拿不住了。
那可是要他们把钱从自己的口袋里送到别人的口袋里啊,赵祯对于那些银庄也有所了解,其中绝大多数有一定规模的银庄,大多数都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当家了,第二代当家的几乎非常少,而第一代便把银庄展到一定规模的则基本没有,从此也可见,想要别人把钱放在自己这儿,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其间,双方的信任是必须要非常牢靠的。
而这也是赵祯最没有自信的地方,朝廷对于百姓绝对称得上是天,可对于商人来说那可就不一定了,毕竟对于商人来说,往往跟朝廷反着干,才是最能赚钱的,就像北宋要攻打西夏之前,必然要禁止商业贸易来阻断西夏的贸易收入,往往这个时候,西夏国内的茶叶、丝绸的价格就会飙升,达到往日的五倍,甚至十倍,这对于商人来说,简直是死了都要做的生意,至于朝廷的禁令,则是必然会被忽视的。
这就是朝廷与商人之间的关系,数百年来基本上就是如此,现在想要让他们把钱存进朝廷开办的银行之中?赵祯还真不敢肯定的说这事一定没问题,所以对于徐清的自信满满,赵祯不由有些存疑,他问道:”徐卿,商人惧朝廷日久,现在让商人们把钱从银庄中拿出来,存入国家开办的银行之中,此法,可行么?“
“当然可行,陛下口中所谓银庄,臣也曾经走访过,根据臣的观察,其中绝大多数银庄,都是以赚取手续费和存款费用来达到盈利的目的,除此之外,便只有拿钱投资地产、商铺等一类方法来敛财,而银行则不同,通过这些筹集上来的资金,完全可以形成另外一种盈利方式,比如说贷款,将钱财以贷款的形式放给需要金钱的商人,然后按照时间期限来收取利息,依托朝廷的力量,想要不还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另外银行还可以行新的货币来赚取利润,现在我朝所使用之货币,大多数为铜币,其面额太小,对于商业来说,实在是有所阻碍,陛下完全可以从市面上买进黄金和白银,然后将他们熔铸成银币和金币,这些金币和银币就可以变成新的货币,而这项功能,则只有银行可以使用,陛下便获得了金币和银币制造的垄断权,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方便商业贸易的往来,还能巩固国家的执政基础,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之策么。
至于盈利的模式,除了印币和贷款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银行的钱来成立国家项目,然后让商人们进行投资,以股份的方式来分取每年的利润,这也是赚钱的一种方法,这样一来,我们就完全不必像银庄那样依靠收取手续费来赚取钱财,只需要用其他方面的利润来弥补就是了,手续费自然而然也就能够降低了。
商人即便忌惮朝廷所办的银行,可既然是商人,就代表他们必然是为利所动的,那些大商人们,往往来一趟京师,所置办的货物价格往往以十万贯作为基本单位,一年下来所交易的金额都会在百万贯,即便是按照千分之八的方式来抽取费用,一年下来便要损失八千贯,这可是相当于一个富庶州府全年百姓的收入了,若是能够减少,自然愿意加入,陛下的担心,便也就迎刃而解了。“
徐清很是轻松的说道,银行和银庄,一字之差,天差地别,不得不说,站在高于这个时代一千年时间的距离看着这个时代的一切,无疑,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是非常简陋的,也包括他的制度,即便在这个时代他已经是出类拔萃了,可于21世纪来说,则犹如还没有长大的孩童一般。
人类总是不断向前的,无论一个人多么崇拜古代的生活,可若真是让你回到古代,你绝对会认为现代社会更为适合你的生存,这就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动物一千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而人类则不同,一万年前我们刀耕火种,现在则是文明荟萃,万物灵长,其间的跨度,只不过一万年罢了。
其中自然也包括赚钱的方法,此时的银庄制度非常的简陋,人们对于银庄的概念,也只是存钱然后取钱而已,等到真正的银行开始展,还得到十五世纪左右才会初步形成现代银行的概念,而现在的银庄,在银行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对此徐清自然没有必要担心,他需要做的,只是把银行按部就班的制造出来就行了。
听了徐清的这番话,赵祯的心中也安定了不少,通过这道奏折,赵祯确实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是从来没有人提过的,通过这些办法能不能够让银行这种东西存在于朝堂之上,赵祯不确定,可他愿意去试一试,他对徐清说道:“那好,朕准了,徐卿,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吧。”
赵祯点头同意,徐清便有了工作的方向,离开宫殿之后,他立刻回到了三司使,在应付了众人的恭喜之后,徐清赶忙用今天晚上请客吃饭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随后便把三司使的官员全部召集了起来,把要建造银行的事情告诉给了他们。
其间自然是又要浪费一大堆口水,不过这比起范仲淹等人来说,倒是情况好了许多,毕竟银行这东西,实在是个新鲜玩意儿,在徐清说出来之前,世间本没有银行,自然也就没有既得利益者,不像范仲淹等人想要改革的对象,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想要从他们的手中夺走利益,自然是很难搞定的。
而徐清在做的则是创造一个新产业出来,要说既得利益者勉强去找的话,也就是那些开银庄的了,不过那些开银庄的并不像那些地主一样数量如此众多,所以他们的力量也就不大,想要抵抗朝廷的力量是根本做不到的。
凡是改革,最大的阻力便是既得利益者的反抗,而徐清的这项改革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既得利益者来反抗他,自然一通会议下来,这件事便也就彻底立项了,等到下班以后,徐清立刻把范仲淹等人叫到了自己的家里,随后把开设银行的计划告诉给了范仲淹等人,算是通了个气。
他们在表达惊讶之后也表示了自己会支持这项改革的意思,毕竟现在改革最缺的就是钱,而银行能够带来欠,这就够了,更何况根据徐清的说法,等到银行真的做起来之后,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利润,到时候只要从其中分出一部分,以股份(对于股份,范仲淹等人自然不熟,为此,徐清还得把这其中的门道讲给他们听)的形式来给勋贵们,他们便能够每年从银行的得利中分到一部分,如此一来,范仲淹等人的改革压力也能小上很多,这也是他们会支持的重要原因。
这些人可以说是整个大宋朝堂之上站在最高点的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徐清心中便也没有了任何一丝的恐慌,等到第二天上朝,徐清便把开设银行的计划,告诉给了所有来参加朝会的官员们。
不出意外,绝大多数的官员脸上都写满了困惑,徐清便又讲解了一便,经过皇帝、下属、同僚这三遍下来,徐清对于银行的论述已经是十分熟练了,所以只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便把银行的全套系统都给讲完了,至于讲完之后还不懂的,徐清也懒得多讲了,反正这项计划在徐清的眼中虽然很是重要,可在这些士大夫们的眼里,只不过是皇帝的又一个敛财工具罢了,只不过是借徐清的口说出来罢了,他们又为什么要反对呢?这不是让皇帝难堪么。
可以说,士大夫们鄙视商人的传统眼光在这个时候无疑帮助到了徐清,至于那些看出其中精妙的官员虽然有,可这些人只是占据整个朝堂官员的少数,并且,既然知道了银行的妙用,他们自然也就不会阻止了,等到朝堂议事通过之后,有许多官员便纷纷私下里来找徐清,说自己能不能够加入银行,成为股东的一员,对于这些有钱人们,徐清自然是来者不拒。
银行的成立是需要本金的,这些本金会放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之中,来支付商人们的资产转移,其金额非常的庞大,单单是依靠大宋朝的国库,可实在不够,毕竟这国家虽然挺有钱,可开销也不少,能拿出来三百万贯已经是极限了,而依照徐清的判断,最起码得需要一千万贯的本金,才能够保证资金运转不会出现太大的缺口,这其中的七百万,自然要通过这些人来募集了。
对此,赵祯也表示了同意,徐清便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反正只要不让他们的股本过四成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出现,而且有他们的加入,便也算是有了新的既定利益阶层,如此一来,即便到时候有人想要反悔,依靠着这些新的利益阶层,想要被推翻也不会那么容易,这也是徐清之所以会吸纳他们的主要原因。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