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交锋
说到经商之才,一应妹子当中最出众的当属万巧巧,但其实也高的有限。
说到底,万巧巧家中无非也就是个开茶楼的,算不得什么大生意,很多方面也不需要万巧巧去出面接洽。
是以正儿八经的经商才能并不多,也就是精于算账,对数字敏感。
虽说现在也主管潭州方面的商业司,可花费的经历并不算多,重点还是放在各种工坊研上,万巧巧本身对这方面就有浓厚的兴趣。
她管管潭州的摊子还成,可管理偌大的海上贸易,那就有点够呛。
华夏史上公认的女富名为巴寡妇清,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详细记载,这位奇女子不但捐资修建长城,还为修建皇陵提供了大量水银,算是在秦始皇那里挂上号的人,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为她筑女怀清台。开玩笑,人家甚至还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被国家当作上宾礼遇!
可惜后来秦始皇强迫六国豪强贵富共12万户迁到国都咸阳,没多久这位巴寡妇清也就病死了。不然的话,历史还真就有点好玩了。
巴寡妇清是巴郡人,又有私人武装,假设一只待在巴郡好好的,而之后汉朝开创者刘邦又做了汉王入了蜀中,啊哈,你说是会打起来还是被刘邦给收了?当然了,后者可能性不大,那时候巴寡妇清肯定年岁也不小了。
甚至于,秦朝一出问题,巴寡妇清有没有可能参与一些事情?
想想看,刘邦有资本做大,是娶了吕雉得到吕家大力资助,而那时候十八路诸侯之一张耳,也娶了一位富家女寡妇,并得到大力资助。相同的事可不仅这么两个,若是巴寡妇清也看重谁直接下嫁……
有钱!有军队!啧啧啧……
童鞋们,记住了,如果穿越到时候,先去把这妹子勾搭了,要啥没有?赶紧的,划重点,做笔记,要考!
不过人家是做丹砂生意的,而且还是垄断,才能肯定有,但真若说多大的商业才华却也未必。而且人家是巴郡的,和海上贸易压根沾不上边,而且秦朝时期,海上贸易这才哪到哪。
真要说和船沾边的女商人,还是当属唐朝大历、贞元年间(也就是公元766年到8o5年之间,乃是唐代宗和李豫和唐德宗李适的年号)的俞大娘,这位可是被称之为船王的存在。
史有记载: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
这说明啥?单是一艘船上的人力都过百,且出生死去婚嫁,皆在船上进行,换言之,船上俨然变成了一处可移动的村落,而开巷为圃此话更是夸张,意为直接在船上种植瓜果蔬菜。
厉害了我的姐!
站在海岸边遥望广阔的大海,周少瑜还真是有点恨不能立马去把这位女船王给请来,虽说人家走的是内6河,可怎么也别人家没底子的强太多,且精于商业,善于统管。
估计也肯定是个狠角色,不然的话,以寡居女子之身掌管造船业和船运,如何叫人信服?
越想越觉得合适,心中很是痒痒,可惜绣锦不给力,长期难以联系上一次,而且还不能指定人选,真鸡儿纠结。
然而周少瑜想着这些的时候,高玉瑶的目光其实也早已经注意到了南越之地。
虽然是不同的世界,但很多地方是与华夏历史想通的。
整个华夏文明,总体起于中原,而夏商的版图,南方很多地方压根就没有,即便周朝版图可以将其划入,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这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版图上可以看出,同样没有南边的事。
即便秦、汉两朝已然将这些地方占据,可实际上的掌控并不强,也压根不重视,即便之后几个朝代也基本差不离,毕竟岭南之地,可是流放之地,可见古代对于南边的展与重视程度很是低下。
这也是正常,未开状态下,南边群山地形生存环境对于古人可不是那么友好,不单单是岭南地区,古代的流放之地多了去了,除却南边的南蛮之地,还有东北的苦寒之地,放古代肯定都是落后的地方,不过放后世,嘛,不用多说,挺好的。
大梁一方世界的历史上基本也差不离,其他地方暂且不提,南越地区一直都没有真正实质上的占领,即便将其地域划入版图,充其量也不过是用其他的方式进行非常松散的管理。
例如华夏史上的土司制度,一方土司拥有高度自治权,压根就是个土皇帝,而大梁世界的历史上,其用的制度比土司还用松散,基本都快要靠近于藩属国制度了,基本也就是个名义上的统辖权,并不会直接派遣官吏进行直接管理。
这一点上,比华夏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差多了。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人口的展与转移,使得南越地区人口开始增多,而人多也就意味着展,虽然与中原地区脱节,各方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不少,但相比起曾经蛮荒之地,如今南越地区已经还算可以了。
也正式基于这一点,或许曾经的南越之地不值当出兵征战占领统管,因为得不偿失,但现在,南越地区已经有了占领的价值。
更重要一点,南越之地沿海,且海上小国诸多,而海上贸易愈繁盛,在这一点上,南越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高玉瑶很看中钱财,有了钱可以谋求展,无论是内政还是军务,都少不了财帛的支撑,不然的话高玉瑶也不会费尽心思抄人家大臣的家了,固然有排除异己掌控大权的因素,可说白了,谁让他们这么富裕呢,不宰他们宰谁。
真以为高玉瑶一直待在青州历城的原因那么简单么?就目前而言,高玉瑶自认待在历城不动的好处太多了。
其一,利于政权掌控。
举个例子,历朝历代,迁都一事,直接关系到全局,其意味着政治权力中心的转移,连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明成祖朱棣。
世人皆知,朱棣本是朱元璋之子,为燕王,原本并非皇帝,朱元璋传下的帝位,是由其长子长孙,也就是长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
接下来自不用提,靖难之役,朱棣成为皇帝,算是造了自家侄子的反。
而之后,朱棣老早就开始谋划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原因为何?深入的暂且不提,最浅显的道理,朱棣的老巢就在北京,掌控力度最大,对其而言最为稳妥,而南京地区,关系错综复杂,有着太多江浙地区地方势力,被造反肯定不至于,但对于皇权的制衡却很不小。是以此事的迁都,对于朱棣的掌权,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了,高玉瑶待在历城并非迁都,但同样有这方面的因素。大梁立国太久了,一个朝代过三百年,非常的不容易,但同样也就意味着,京城地区的势力已然根深蒂固,莫看高玉瑶大权在握,当如果这些人当真联手施压,高玉瑶也会不得不妥协。
是以高玉瑶带领大军在外,顺带将政治权利一同连带自己暂且转移,并与青州当地重新重用寒门出身的官吏,对于朝政把控方面,好处是十分大的。
其二,刷声望。
比之当初,高玉瑶已经体会到了声望的好处,作为垂帘听政的太后,本当高高在上,然而此时不辞辛苦,带领大军亲征在外,一举平定青州,将在青州肆掠的突厥军赶走,任谁也要说上一个好字。
其三,赚钱!
此一点要和第一点结合,若是高玉瑶仍旧坐镇金陵,那么对于千里之外的青州边界的掌控力是十分薄弱的,即便下旨让人封锁贸易,也压根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而且还会受到文官势力的强烈反弹。开玩笑,若说这种与突厥通商贸易的背后没有这官吏的掺和,高玉瑶第一个不信!
但此时不一样,高玉瑶就待在历城,离青州边界很近,往北不远便属于冀州,一道指令下去,谁敢不从!分分钟问罪与你。且远离金陵,待在金陵的利益集团即便想要反弹也没处反去,至多不痛不痒的上几道委婉的奏折,不搭理便是,压力大减。
如此一来,高玉瑶直接垄断与突厥的商贸,乃是轻轻松松,轻而易举就能赚到大钱扩张自身势力。
其四,还是赚钱!
此赚钱并非是与突厥,而是海上贸易,并且想法很是长远。
海上贸易不仅南边有,北边照样有,其中来往最多的便是新罗与东倭。而高玉瑶想要在其中占据一份利益,就必须有保护海上贸易的实力,那么展海军便是必然。
而既然是北边的贸易,还能有比青州更好展海军的地方?还是那句话,若待在金陵,完全不利于掌控,即便有所展,同样的事情,所耗费的时间也要多上太多。
按照高玉瑶的想法,展海军,扩张海上贸易,与新罗、东倭进行商贸,进一步赚取钱财,同时也是汲取海贸的经验,而大头,在于为将来的南边海贸进行打底。
相比起南边,北边的势力简单,东北尚未开,人口不仅少,而且散乱,并无值得上心的势力,无需担心乱子。而新罗、东倭此刻暂且还算稳定,能更加简单的展贸易。在此处建立商队增加经验再合适不过。
而南越的确就不一样了,势力错综复杂,人口逐渐加多,朝廷若想派军清缴,成本很是高昂,单是地形与水土不服一向,就增加了南征的难度。
更莫说南海地区海盗猖獗,想要进行商贸,没有实力足够的水师又怎么成,而新建的水师未经过认为实战冒然跑去南海,闹不好就被海盗给吃了,那样的话,才真真叫丢了打脸,堂堂的大梁朝的水师,居然海盗都灭不过!?
是以先于北边组建水师并组建海上贸易商队,二者同时增长经验,对于将来攻略南方,是绝对有利的。
一旦诸事顺利,到时候,她高玉瑶也算是为大梁开疆扩土名留青史的存在。
既然已经想的这么长远了,又怎么可能没有其他方面的动作?
就在周少瑜前往南越的同时,大梁一队使者,也同样进入了南越。
拉拢分化,向来是古代朝代最常用的手段,高玉瑶同样打的是这个主意。
南越地区势力众多,有个几千人的队伍占据一个城池,就敢称王称霸。而这队使者的到来,任务只有一个,许以好处,能拉拢的拉拢,甚至无需明面直接表态,只要暗中投诚都行,有了交好的底子,届时想要南征,就有了当地人的辅佐与前线补给的桥头堡。
而不能拉拢的就暗中想办法分化,并且挑起争端,总归要在高玉瑶做好准备南征之前,进一步削弱当地势力。
作为中原正统的级大国,这一点上大梁朝有着天然的优势,甚至无需付出什么实质的代价,就能让人愿意暗中投靠,比如……
可让其女入宫为妃。
古代终究是古代,皇帝这两个字的分量,后世人光靠想象都很难完全理解。家里出个皇妃,还是对于出自南越地区的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土大王而言,便意味着光宗耀祖,意味着被认同,意味着有了进入中原登上更高权力位置的可能。
至于皇帝现在还小,女儿入宫后会不会受委屈,那很重要么?
就在周少瑜临行前最后一次视察江口情况,进一步了解并制定可展策略的时候。周少瑜压根还不知晓,他与高玉瑶的又一次争锋,已然在南越地区开始了,而且这一次,高玉瑶已然有了极好的牌面。
“书院还是要办的,知识很重要,懂知识的人越多,也就意味着展的越快。”周少瑜重点强调了这一点。“这样吧,待我回到潭州,尽可能组建一支教学队伍,或许年轻了一些,但既可以教书,也可以适当处理政务,在他们自身增长经验的同时也能教育出一支属于将来的人才。”
临行前,周少瑜又强调了一次书院事宜,这一回赵闲闲留下不走了,有她在,初步组建书院的事宜也就有了合适的人选,怎么说也是统管潭州、诚徽州两处所有勾栏瓦舍小道消息的人,这点才能还是问题的。
只不过她留下的话,潭州的主管人就要另选他人了,也未想好谁更合适。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说到底,万巧巧家中无非也就是个开茶楼的,算不得什么大生意,很多方面也不需要万巧巧去出面接洽。
是以正儿八经的经商才能并不多,也就是精于算账,对数字敏感。
虽说现在也主管潭州方面的商业司,可花费的经历并不算多,重点还是放在各种工坊研上,万巧巧本身对这方面就有浓厚的兴趣。
她管管潭州的摊子还成,可管理偌大的海上贸易,那就有点够呛。
华夏史上公认的女富名为巴寡妇清,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详细记载,这位奇女子不但捐资修建长城,还为修建皇陵提供了大量水银,算是在秦始皇那里挂上号的人,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为她筑女怀清台。开玩笑,人家甚至还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被国家当作上宾礼遇!
可惜后来秦始皇强迫六国豪强贵富共12万户迁到国都咸阳,没多久这位巴寡妇清也就病死了。不然的话,历史还真就有点好玩了。
巴寡妇清是巴郡人,又有私人武装,假设一只待在巴郡好好的,而之后汉朝开创者刘邦又做了汉王入了蜀中,啊哈,你说是会打起来还是被刘邦给收了?当然了,后者可能性不大,那时候巴寡妇清肯定年岁也不小了。
甚至于,秦朝一出问题,巴寡妇清有没有可能参与一些事情?
想想看,刘邦有资本做大,是娶了吕雉得到吕家大力资助,而那时候十八路诸侯之一张耳,也娶了一位富家女寡妇,并得到大力资助。相同的事可不仅这么两个,若是巴寡妇清也看重谁直接下嫁……
有钱!有军队!啧啧啧……
童鞋们,记住了,如果穿越到时候,先去把这妹子勾搭了,要啥没有?赶紧的,划重点,做笔记,要考!
不过人家是做丹砂生意的,而且还是垄断,才能肯定有,但真若说多大的商业才华却也未必。而且人家是巴郡的,和海上贸易压根沾不上边,而且秦朝时期,海上贸易这才哪到哪。
真要说和船沾边的女商人,还是当属唐朝大历、贞元年间(也就是公元766年到8o5年之间,乃是唐代宗和李豫和唐德宗李适的年号)的俞大娘,这位可是被称之为船王的存在。
史有记载: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
这说明啥?单是一艘船上的人力都过百,且出生死去婚嫁,皆在船上进行,换言之,船上俨然变成了一处可移动的村落,而开巷为圃此话更是夸张,意为直接在船上种植瓜果蔬菜。
厉害了我的姐!
站在海岸边遥望广阔的大海,周少瑜还真是有点恨不能立马去把这位女船王给请来,虽说人家走的是内6河,可怎么也别人家没底子的强太多,且精于商业,善于统管。
估计也肯定是个狠角色,不然的话,以寡居女子之身掌管造船业和船运,如何叫人信服?
越想越觉得合适,心中很是痒痒,可惜绣锦不给力,长期难以联系上一次,而且还不能指定人选,真鸡儿纠结。
然而周少瑜想着这些的时候,高玉瑶的目光其实也早已经注意到了南越之地。
虽然是不同的世界,但很多地方是与华夏历史想通的。
整个华夏文明,总体起于中原,而夏商的版图,南方很多地方压根就没有,即便周朝版图可以将其划入,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这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版图上可以看出,同样没有南边的事。
即便秦、汉两朝已然将这些地方占据,可实际上的掌控并不强,也压根不重视,即便之后几个朝代也基本差不离,毕竟岭南之地,可是流放之地,可见古代对于南边的展与重视程度很是低下。
这也是正常,未开状态下,南边群山地形生存环境对于古人可不是那么友好,不单单是岭南地区,古代的流放之地多了去了,除却南边的南蛮之地,还有东北的苦寒之地,放古代肯定都是落后的地方,不过放后世,嘛,不用多说,挺好的。
大梁一方世界的历史上基本也差不离,其他地方暂且不提,南越地区一直都没有真正实质上的占领,即便将其地域划入版图,充其量也不过是用其他的方式进行非常松散的管理。
例如华夏史上的土司制度,一方土司拥有高度自治权,压根就是个土皇帝,而大梁世界的历史上,其用的制度比土司还用松散,基本都快要靠近于藩属国制度了,基本也就是个名义上的统辖权,并不会直接派遣官吏进行直接管理。
这一点上,比华夏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差多了。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人口的展与转移,使得南越地区人口开始增多,而人多也就意味着展,虽然与中原地区脱节,各方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不少,但相比起曾经蛮荒之地,如今南越地区已经还算可以了。
也正式基于这一点,或许曾经的南越之地不值当出兵征战占领统管,因为得不偿失,但现在,南越地区已经有了占领的价值。
更重要一点,南越之地沿海,且海上小国诸多,而海上贸易愈繁盛,在这一点上,南越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高玉瑶很看中钱财,有了钱可以谋求展,无论是内政还是军务,都少不了财帛的支撑,不然的话高玉瑶也不会费尽心思抄人家大臣的家了,固然有排除异己掌控大权的因素,可说白了,谁让他们这么富裕呢,不宰他们宰谁。
真以为高玉瑶一直待在青州历城的原因那么简单么?就目前而言,高玉瑶自认待在历城不动的好处太多了。
其一,利于政权掌控。
举个例子,历朝历代,迁都一事,直接关系到全局,其意味着政治权力中心的转移,连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明成祖朱棣。
世人皆知,朱棣本是朱元璋之子,为燕王,原本并非皇帝,朱元璋传下的帝位,是由其长子长孙,也就是长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
接下来自不用提,靖难之役,朱棣成为皇帝,算是造了自家侄子的反。
而之后,朱棣老早就开始谋划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原因为何?深入的暂且不提,最浅显的道理,朱棣的老巢就在北京,掌控力度最大,对其而言最为稳妥,而南京地区,关系错综复杂,有着太多江浙地区地方势力,被造反肯定不至于,但对于皇权的制衡却很不小。是以此事的迁都,对于朱棣的掌权,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了,高玉瑶待在历城并非迁都,但同样有这方面的因素。大梁立国太久了,一个朝代过三百年,非常的不容易,但同样也就意味着,京城地区的势力已然根深蒂固,莫看高玉瑶大权在握,当如果这些人当真联手施压,高玉瑶也会不得不妥协。
是以高玉瑶带领大军在外,顺带将政治权利一同连带自己暂且转移,并与青州当地重新重用寒门出身的官吏,对于朝政把控方面,好处是十分大的。
其二,刷声望。
比之当初,高玉瑶已经体会到了声望的好处,作为垂帘听政的太后,本当高高在上,然而此时不辞辛苦,带领大军亲征在外,一举平定青州,将在青州肆掠的突厥军赶走,任谁也要说上一个好字。
其三,赚钱!
此一点要和第一点结合,若是高玉瑶仍旧坐镇金陵,那么对于千里之外的青州边界的掌控力是十分薄弱的,即便下旨让人封锁贸易,也压根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而且还会受到文官势力的强烈反弹。开玩笑,若说这种与突厥通商贸易的背后没有这官吏的掺和,高玉瑶第一个不信!
但此时不一样,高玉瑶就待在历城,离青州边界很近,往北不远便属于冀州,一道指令下去,谁敢不从!分分钟问罪与你。且远离金陵,待在金陵的利益集团即便想要反弹也没处反去,至多不痛不痒的上几道委婉的奏折,不搭理便是,压力大减。
如此一来,高玉瑶直接垄断与突厥的商贸,乃是轻轻松松,轻而易举就能赚到大钱扩张自身势力。
其四,还是赚钱!
此赚钱并非是与突厥,而是海上贸易,并且想法很是长远。
海上贸易不仅南边有,北边照样有,其中来往最多的便是新罗与东倭。而高玉瑶想要在其中占据一份利益,就必须有保护海上贸易的实力,那么展海军便是必然。
而既然是北边的贸易,还能有比青州更好展海军的地方?还是那句话,若待在金陵,完全不利于掌控,即便有所展,同样的事情,所耗费的时间也要多上太多。
按照高玉瑶的想法,展海军,扩张海上贸易,与新罗、东倭进行商贸,进一步赚取钱财,同时也是汲取海贸的经验,而大头,在于为将来的南边海贸进行打底。
相比起南边,北边的势力简单,东北尚未开,人口不仅少,而且散乱,并无值得上心的势力,无需担心乱子。而新罗、东倭此刻暂且还算稳定,能更加简单的展贸易。在此处建立商队增加经验再合适不过。
而南越的确就不一样了,势力错综复杂,人口逐渐加多,朝廷若想派军清缴,成本很是高昂,单是地形与水土不服一向,就增加了南征的难度。
更莫说南海地区海盗猖獗,想要进行商贸,没有实力足够的水师又怎么成,而新建的水师未经过认为实战冒然跑去南海,闹不好就被海盗给吃了,那样的话,才真真叫丢了打脸,堂堂的大梁朝的水师,居然海盗都灭不过!?
是以先于北边组建水师并组建海上贸易商队,二者同时增长经验,对于将来攻略南方,是绝对有利的。
一旦诸事顺利,到时候,她高玉瑶也算是为大梁开疆扩土名留青史的存在。
既然已经想的这么长远了,又怎么可能没有其他方面的动作?
就在周少瑜前往南越的同时,大梁一队使者,也同样进入了南越。
拉拢分化,向来是古代朝代最常用的手段,高玉瑶同样打的是这个主意。
南越地区势力众多,有个几千人的队伍占据一个城池,就敢称王称霸。而这队使者的到来,任务只有一个,许以好处,能拉拢的拉拢,甚至无需明面直接表态,只要暗中投诚都行,有了交好的底子,届时想要南征,就有了当地人的辅佐与前线补给的桥头堡。
而不能拉拢的就暗中想办法分化,并且挑起争端,总归要在高玉瑶做好准备南征之前,进一步削弱当地势力。
作为中原正统的级大国,这一点上大梁朝有着天然的优势,甚至无需付出什么实质的代价,就能让人愿意暗中投靠,比如……
可让其女入宫为妃。
古代终究是古代,皇帝这两个字的分量,后世人光靠想象都很难完全理解。家里出个皇妃,还是对于出自南越地区的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土大王而言,便意味着光宗耀祖,意味着被认同,意味着有了进入中原登上更高权力位置的可能。
至于皇帝现在还小,女儿入宫后会不会受委屈,那很重要么?
就在周少瑜临行前最后一次视察江口情况,进一步了解并制定可展策略的时候。周少瑜压根还不知晓,他与高玉瑶的又一次争锋,已然在南越地区开始了,而且这一次,高玉瑶已然有了极好的牌面。
“书院还是要办的,知识很重要,懂知识的人越多,也就意味着展的越快。”周少瑜重点强调了这一点。“这样吧,待我回到潭州,尽可能组建一支教学队伍,或许年轻了一些,但既可以教书,也可以适当处理政务,在他们自身增长经验的同时也能教育出一支属于将来的人才。”
临行前,周少瑜又强调了一次书院事宜,这一回赵闲闲留下不走了,有她在,初步组建书院的事宜也就有了合适的人选,怎么说也是统管潭州、诚徽州两处所有勾栏瓦舍小道消息的人,这点才能还是问题的。
只不过她留下的话,潭州的主管人就要另选他人了,也未想好谁更合适。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