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1章:花开不并百花丛
永乐二十三年,令在京文武官员折俸钞俱给胡椒苏木,胡椒每斤准钞一十六贯,苏木每斤八贯,这法子日后的宣德皇帝也用过,宣德初年,江南赋税不利,百姓困苦,宣德皇帝以承运库中的生绢折支在京文武官员的俸给,绢每匹折米二石.第二年令两京文武官员折色俸,每钞十五贯折米一石,仍以十分为率,七分折绢,三分折布,绢每匹准钞四百贯,布每匹一百贯.这俸的比例洪武爷,永乐爷的时候可高了不少,也没见过百官谁闹腾过,说起来,从宣德五年开始到正统四年,户部还没这么做过,一次偶然想来百官不会说什么,况且这事儿也不是月月如此,再等上三个月,全国各地的赋税也开始征收了,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的江南商业,必然会再一次迎来新一轮的高潮,户部势必会充盈起来,自是不会少了这点俸禄,再者,退一步说,这次他也只是按照洪武九年的比例以胡椒,苏木,以及倭国屏风扇子盒子砚盒,西洋诸国的牛角,这些东西可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他这个户部尚书上任不久不假,经验上不如胡滢丰富,但并不表示他什么都不知道,早年他为山东右参政的时候,与往来南北的商贾接触不少,据他们所说,在离他们不远的倭国就对生丝棉布绵绸铁锅瓷器漆器毡毯药材苏木胡椒可是需求极旺,这些东西在大明买不了几个钱,可如果卖给他们,可是能赚取十倍利润啊,所以早些年,一些大胆的商人,专门做收购生丝棉布绵绸铁锅瓷器漆器毡毯药材苏木胡椒的勾当,他们价钱比起大明高上一倍左右,官员的上等苏木更是高上几倍,比起从国库里拿银子高上不少,所以早些年,不少官儿吵着嚷着要朝廷体恤百官的辛苦,折合一些苏木胡椒之类的杂物,只是当时户部充盈,宣宗嫌这个名声不好听,才没答应这事儿。说起来今日此举,也算是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而已。
刘大人越想越觉得以苏木,胡椒折合俸禄的事儿靠谱,当日便定下了官俸折木的主意,谁知消息一出,百官哗然,第二日一早就开始闹腾起来,先是给事中和御史弹劾刘中敷和左侍郎吴玺等人乱改祖宗规矩,跟着言官弹劾他们专权,总之扣在头上的罪名不计其数,听得刘大人,吴大人恨不得拿把宝剑抹了脖子才好,小皇帝一看事儿闹大了,当即诏令法司在内廷全面审理,哪知百官根本就没打算就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知谁说刘大人的主意是杨溥给出了,愤怒的言官立即赶到了内阁破口大骂起来,小皇帝听闻此事,少不了一番呵斥,几个带头闹事儿的人也被小皇帝拉到了午门外狠很打了一顿,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天真的小皇帝本以为这事儿到此为止,可他还是低估了言官的耐性。
就在第二日,言官仍旧不依不饶上奏,人数比起昨日还多了一倍,这下小皇帝坐不住了,他实在不知为何户部只是暂时给百官发了点苏木胡椒,屏风扇子盒子砚盒等实物,让他们行辛苦一趟去集市上卖一卖而言,何至于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来,当即寻了王公公入宫询问此事。
王公公入宫说了什么不得而知,只知道当日小皇帝并没有半分屈服的意思,面对群臣的愤怒,小皇帝再一次下令让锦衣卫将领头的十二个御史言官给拉到了午门外,几十人被扒下衣服,排在奉天殿下,上百根棍子同时起落,一时间声响震天,血肉横飞,场面之凄惨算是大明开国头一遭,事儿到了这地步,小皇帝算是松了一口气,哪知言官根本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十三道御史继续上奏弹劾杨溥,这下惹得小皇帝大怒,上一本的杖三十,上两本的杖六十,而上三本的每本各杖六十,不等杖完,人就死了。短短两日的功夫,死在奉天殿下的科道言官有六人之多了。
眼看事情越老越大,一直静观其变的杨溥再也坐不住,小皇帝此举看似是为了维护自己,实际上是把自己推到了百官的对立面,百官不敢恨小皇帝,但未必不敢恨他杨溥,从洪武爷设置科道言官以来,这帮清流就没怕过谁,昔日的铁腕首辅杨士奇都被他们骂得差点自杀,更别说自己这个老好人了,如今事儿已到了这个地步,除了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外,再无别的法子,为此他不得不亲自出来解释这事儿,一看领头的都出来了,愤怒的百官哪里忍得住,纷纷对此破口大骂。
这帮言官做事儿未必地道,可要说骂人古往今来,还真没什么人比得上他们,杨溥做了将近三十年的官儿,什么时候被人这么骂过,又是羞愧,又是气恼,偏偏又不能解释,弄得左右为难,最后陪着小心,豁出去了多年的脸面低声下气的给这帮言官好说歹说,可人家还就是不给这个脸面,弄得最后一向好脾气的杨大人也动了怒气,对几个带头闹事的人没少呵斥,奈何人家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心,愣是没把杨大人当一回事,弄得杨大人只能灰头土面的去了。
没得到说法的百官仍是不依不饶,十日这一天早上,京城的第一缕阳光刚刚升起的时候,位于皇城东侧的太仓银库是正统年初设立的,在之前朝廷并没有太仓库一说,永乐迁都北京之后,即在北京通州之地修建存储粮食的仓廒,总称太仓,而内府各库则主要存贮金银布帛等其他通过征收赋税而得到的各类物资,简称内库。二者同为朝廷的核心存贮机构。正统登基后,鉴于每年的下西洋带回来的宝物不少,内库越来越充盈,小皇帝与户部的矛盾也就明显了,小皇帝为了更好的掌管自己的内库,同时,为便于运输,国家大量赋税开始折征白银。在这一背景下,正统年间,户部专门设置一个库,其初始目的,仅在于存储南直隶苏州等府解纳北京的草价银,以便实际用草时召商购买,是为太仓库。自此,每年各直省派剩麦米内库中绵丝绢布马草盐课之折银者,籍没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之援例上交者,皆由此库贮存,昔日不起眼的太仓库俨然是大明的国库了,往日这里除了户部官员出入外,根本看不到任何的官儿,冷清得堪比山中老林了,几个户部的官儿常常打趣这里是比冷宫还要冷宫,但今日这里却热闹得厉害,天还没大亮,从京城官道上四面八方驶来了不少车辆,架着马匹的,架着牛的,还有仅用一根绳索套在驴脖子上的驴车,至于其他守在门前的官儿也不及细看,也看不真切,总之一句话太仓前面的场地上热闹非凡。不明情况的官儿若是一头栽进来,指不定吓成什么模样
大使骆寒一看这等景象,不敢怠慢,一路小跑便赶往户部报信去了。
太仓门外,这帮官儿也没了顾忌,也不知谁开了头,这个说道:你们知道么,今日早上苏木,胡椒的价格又低了,只能买一两银子一斤了,比起前两日足足底了三倍还不止,那帮商贾还说今日一过价钱还要往下跌呢?
他奶奶的,还让不让人活啊?一个勋贵忍不住破口大骂了一声道。
自从前日,户部定下官俸折木的消息,京城各大商家算是骚动了,这帮人可都是一等一的人精,这些苏木,胡椒在太仓库里放了数年,绝对是好东西,可东西再好也得有价才对,今日的大明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大明,海禁的解除,西洋一年一次,往来西洋的商贾,沿海渔民冒险,从西洋诸国带回来的苏木,胡椒是一年比一年多,早就不是稀奇玩意,就是货物却缺乏的倭国,对这些东西也是挑三拣四的,价钱上也不如往年那么高,非但如此,倭国战乱,往来也安全,运送的成本也较往年高了许多,所以往年只有宫廷才能享有的一种奢侈品,今日实在太过平常了,价钱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了。百官都指望着这点俸禄过活,忽然将白花花的银子变成了苏木胡椒,任凭谁是气恼的,况且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宝贝,作为俸禄发放,本就不妥当,况且朝廷规定的折色比例远远低于市场行价,官员用薪俸所折之胡椒苏木在市场上只能换回极少的必需品.实际上朝廷是用这种折支的办法掩盖其对官员俸禄的克扣.大官儿到也罢了,下面的官儿有的是孝敬的银子,不指望这点俸禄讨生活,可五品以下的官儿就惨了,官职下,又没什么权势,住在京城用银子的地方太多,平日里这点俸禄也是用的小心翼翼才勉强过活,朝廷一折合,日子就越发的不好过了,心有哪能没有些怨念呢。
勋贵的话儿刚落,另一个官儿也跟着骂道:他娘的,这是什么世道,好端端的银子不给,非得弄出一个什么胡椒苏木折俸的馊主意。这不是诚心让我们活不下去么?
可不是,老子做了十年的刑部侍郎,还是头一遭碰上这等事儿,就是洪武爷的时候,朝廷发的是也大明宝钞啊?可不是一堆烂木头。一个刑部的官儿破口大骂道,按说官儿做到了他这个地步,未必就差了这点银子,但百官都来了,他也不好表现得太过冷淡,况且这事儿与他而言无疑是个绝妙的机会,一旦借这事儿打出了点名声,官职上再上一层楼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今日他来得最早,表现也是最活跃的,从目前情况看,效果还算不错,百官差不多以为他为首了。
可不是老子做了几十年的官儿,还是头一遭遇到这等事儿,杨溥那个老混蛋,他是不少银子,才出了这个馊主意,苦的还不是我们,当年太祖爷也没这么狠啊?刑部另一个官儿跟着附和,他倒不是为了博取名声,实在是他的官职太小,今年才胜任刑部员外郎,从五品的官儿,这官儿搁在地方上倒也说得过去,放在京城实在拿不出手了,比起那些大官儿每年过节收取的孝敬礼,他一个掌掌律法的官儿实在算不得什么,再者刑部是个冷衙门,根本没油水可捞的,一家大小就等着每月这点俸禄过活,如今发四成的苏木,这意味着家里十二口人,至少有四个月没有饭吃,没有新衣服穿,燃眉之急所以比起其他官儿情绪上要激动得许多。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官儿如此,但凡经历过洪武爷时的老臣就不那么看了,洪武七年,明太祖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以纸币替代银子,面额上也没见少,看着是挺不错,可纸币毕竟不是白花花的银子,加上当年朝廷又发行小钞5种,即拾文贰拾文叁拾文肆拾文伍拾文,一时之间大明纸币满天飞,从洪武二十二年前后,纸币时贬时升,江西福建一带二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五百文;永乐二年,米一石一度值钞一百贯;永乐五年米一石值钞三十贯;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宝钞伍拾贯;宣德七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五文,比起苏木的价格,宝钞亏损更大,当时的官儿碍于洪武爷的手段,大多敢怒不敢言而已,正是有这种认识,他们对于朝廷用苏木折合俸禄意见就小了许多,小归小,这并不表示没有意见,苏木比宝钞价格上来看似高了许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他这个户部尚书上任不久不假,经验上不如胡滢丰富,但并不表示他什么都不知道,早年他为山东右参政的时候,与往来南北的商贾接触不少,据他们所说,在离他们不远的倭国就对生丝棉布绵绸铁锅瓷器漆器毡毯药材苏木胡椒可是需求极旺,这些东西在大明买不了几个钱,可如果卖给他们,可是能赚取十倍利润啊,所以早些年,一些大胆的商人,专门做收购生丝棉布绵绸铁锅瓷器漆器毡毯药材苏木胡椒的勾当,他们价钱比起大明高上一倍左右,官员的上等苏木更是高上几倍,比起从国库里拿银子高上不少,所以早些年,不少官儿吵着嚷着要朝廷体恤百官的辛苦,折合一些苏木胡椒之类的杂物,只是当时户部充盈,宣宗嫌这个名声不好听,才没答应这事儿。说起来今日此举,也算是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而已。
刘大人越想越觉得以苏木,胡椒折合俸禄的事儿靠谱,当日便定下了官俸折木的主意,谁知消息一出,百官哗然,第二日一早就开始闹腾起来,先是给事中和御史弹劾刘中敷和左侍郎吴玺等人乱改祖宗规矩,跟着言官弹劾他们专权,总之扣在头上的罪名不计其数,听得刘大人,吴大人恨不得拿把宝剑抹了脖子才好,小皇帝一看事儿闹大了,当即诏令法司在内廷全面审理,哪知百官根本就没打算就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知谁说刘大人的主意是杨溥给出了,愤怒的言官立即赶到了内阁破口大骂起来,小皇帝听闻此事,少不了一番呵斥,几个带头闹事儿的人也被小皇帝拉到了午门外狠很打了一顿,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天真的小皇帝本以为这事儿到此为止,可他还是低估了言官的耐性。
就在第二日,言官仍旧不依不饶上奏,人数比起昨日还多了一倍,这下小皇帝坐不住了,他实在不知为何户部只是暂时给百官发了点苏木胡椒,屏风扇子盒子砚盒等实物,让他们行辛苦一趟去集市上卖一卖而言,何至于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来,当即寻了王公公入宫询问此事。
王公公入宫说了什么不得而知,只知道当日小皇帝并没有半分屈服的意思,面对群臣的愤怒,小皇帝再一次下令让锦衣卫将领头的十二个御史言官给拉到了午门外,几十人被扒下衣服,排在奉天殿下,上百根棍子同时起落,一时间声响震天,血肉横飞,场面之凄惨算是大明开国头一遭,事儿到了这地步,小皇帝算是松了一口气,哪知言官根本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十三道御史继续上奏弹劾杨溥,这下惹得小皇帝大怒,上一本的杖三十,上两本的杖六十,而上三本的每本各杖六十,不等杖完,人就死了。短短两日的功夫,死在奉天殿下的科道言官有六人之多了。
眼看事情越老越大,一直静观其变的杨溥再也坐不住,小皇帝此举看似是为了维护自己,实际上是把自己推到了百官的对立面,百官不敢恨小皇帝,但未必不敢恨他杨溥,从洪武爷设置科道言官以来,这帮清流就没怕过谁,昔日的铁腕首辅杨士奇都被他们骂得差点自杀,更别说自己这个老好人了,如今事儿已到了这个地步,除了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外,再无别的法子,为此他不得不亲自出来解释这事儿,一看领头的都出来了,愤怒的百官哪里忍得住,纷纷对此破口大骂。
这帮言官做事儿未必地道,可要说骂人古往今来,还真没什么人比得上他们,杨溥做了将近三十年的官儿,什么时候被人这么骂过,又是羞愧,又是气恼,偏偏又不能解释,弄得左右为难,最后陪着小心,豁出去了多年的脸面低声下气的给这帮言官好说歹说,可人家还就是不给这个脸面,弄得最后一向好脾气的杨大人也动了怒气,对几个带头闹事的人没少呵斥,奈何人家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心,愣是没把杨大人当一回事,弄得杨大人只能灰头土面的去了。
没得到说法的百官仍是不依不饶,十日这一天早上,京城的第一缕阳光刚刚升起的时候,位于皇城东侧的太仓银库是正统年初设立的,在之前朝廷并没有太仓库一说,永乐迁都北京之后,即在北京通州之地修建存储粮食的仓廒,总称太仓,而内府各库则主要存贮金银布帛等其他通过征收赋税而得到的各类物资,简称内库。二者同为朝廷的核心存贮机构。正统登基后,鉴于每年的下西洋带回来的宝物不少,内库越来越充盈,小皇帝与户部的矛盾也就明显了,小皇帝为了更好的掌管自己的内库,同时,为便于运输,国家大量赋税开始折征白银。在这一背景下,正统年间,户部专门设置一个库,其初始目的,仅在于存储南直隶苏州等府解纳北京的草价银,以便实际用草时召商购买,是为太仓库。自此,每年各直省派剩麦米内库中绵丝绢布马草盐课之折银者,籍没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之援例上交者,皆由此库贮存,昔日不起眼的太仓库俨然是大明的国库了,往日这里除了户部官员出入外,根本看不到任何的官儿,冷清得堪比山中老林了,几个户部的官儿常常打趣这里是比冷宫还要冷宫,但今日这里却热闹得厉害,天还没大亮,从京城官道上四面八方驶来了不少车辆,架着马匹的,架着牛的,还有仅用一根绳索套在驴脖子上的驴车,至于其他守在门前的官儿也不及细看,也看不真切,总之一句话太仓前面的场地上热闹非凡。不明情况的官儿若是一头栽进来,指不定吓成什么模样
大使骆寒一看这等景象,不敢怠慢,一路小跑便赶往户部报信去了。
太仓门外,这帮官儿也没了顾忌,也不知谁开了头,这个说道:你们知道么,今日早上苏木,胡椒的价格又低了,只能买一两银子一斤了,比起前两日足足底了三倍还不止,那帮商贾还说今日一过价钱还要往下跌呢?
他奶奶的,还让不让人活啊?一个勋贵忍不住破口大骂了一声道。
自从前日,户部定下官俸折木的消息,京城各大商家算是骚动了,这帮人可都是一等一的人精,这些苏木,胡椒在太仓库里放了数年,绝对是好东西,可东西再好也得有价才对,今日的大明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大明,海禁的解除,西洋一年一次,往来西洋的商贾,沿海渔民冒险,从西洋诸国带回来的苏木,胡椒是一年比一年多,早就不是稀奇玩意,就是货物却缺乏的倭国,对这些东西也是挑三拣四的,价钱上也不如往年那么高,非但如此,倭国战乱,往来也安全,运送的成本也较往年高了许多,所以往年只有宫廷才能享有的一种奢侈品,今日实在太过平常了,价钱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了。百官都指望着这点俸禄过活,忽然将白花花的银子变成了苏木胡椒,任凭谁是气恼的,况且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宝贝,作为俸禄发放,本就不妥当,况且朝廷规定的折色比例远远低于市场行价,官员用薪俸所折之胡椒苏木在市场上只能换回极少的必需品.实际上朝廷是用这种折支的办法掩盖其对官员俸禄的克扣.大官儿到也罢了,下面的官儿有的是孝敬的银子,不指望这点俸禄讨生活,可五品以下的官儿就惨了,官职下,又没什么权势,住在京城用银子的地方太多,平日里这点俸禄也是用的小心翼翼才勉强过活,朝廷一折合,日子就越发的不好过了,心有哪能没有些怨念呢。
勋贵的话儿刚落,另一个官儿也跟着骂道:他娘的,这是什么世道,好端端的银子不给,非得弄出一个什么胡椒苏木折俸的馊主意。这不是诚心让我们活不下去么?
可不是,老子做了十年的刑部侍郎,还是头一遭碰上这等事儿,就是洪武爷的时候,朝廷发的是也大明宝钞啊?可不是一堆烂木头。一个刑部的官儿破口大骂道,按说官儿做到了他这个地步,未必就差了这点银子,但百官都来了,他也不好表现得太过冷淡,况且这事儿与他而言无疑是个绝妙的机会,一旦借这事儿打出了点名声,官职上再上一层楼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今日他来得最早,表现也是最活跃的,从目前情况看,效果还算不错,百官差不多以为他为首了。
可不是老子做了几十年的官儿,还是头一遭遇到这等事儿,杨溥那个老混蛋,他是不少银子,才出了这个馊主意,苦的还不是我们,当年太祖爷也没这么狠啊?刑部另一个官儿跟着附和,他倒不是为了博取名声,实在是他的官职太小,今年才胜任刑部员外郎,从五品的官儿,这官儿搁在地方上倒也说得过去,放在京城实在拿不出手了,比起那些大官儿每年过节收取的孝敬礼,他一个掌掌律法的官儿实在算不得什么,再者刑部是个冷衙门,根本没油水可捞的,一家大小就等着每月这点俸禄过活,如今发四成的苏木,这意味着家里十二口人,至少有四个月没有饭吃,没有新衣服穿,燃眉之急所以比起其他官儿情绪上要激动得许多。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官儿如此,但凡经历过洪武爷时的老臣就不那么看了,洪武七年,明太祖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以纸币替代银子,面额上也没见少,看着是挺不错,可纸币毕竟不是白花花的银子,加上当年朝廷又发行小钞5种,即拾文贰拾文叁拾文肆拾文伍拾文,一时之间大明纸币满天飞,从洪武二十二年前后,纸币时贬时升,江西福建一带二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五百文;永乐二年,米一石一度值钞一百贯;永乐五年米一石值钞三十贯;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宝钞伍拾贯;宣德七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五文,比起苏木的价格,宝钞亏损更大,当时的官儿碍于洪武爷的手段,大多敢怒不敢言而已,正是有这种认识,他们对于朝廷用苏木折合俸禄意见就小了许多,小归小,这并不表示没有意见,苏木比宝钞价格上来看似高了许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