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逍遥江山 > 两相比较

两相比较

小说:逍遥江山作者:一景之月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4-30 07:50:53
上一章,写了六花阵与鸳鸯阵法,许多书友们说我过分夸大了鸳鸯阵法的厉害之处,对于这些我说两句,六花阵法唐朝名将李靖所创,他非常重视阵法的运用,他不仅熟悉古代的各种阵法,还根据实战,创造出了六花阵、撤退阵等阵法。

        六花阵就是像“六出花”的阵型。通常中军居中,右厢前军、右厢右军、右虞侯军、左虞侯军、左厢左军和左厢后军六军在外,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各阵营相连,不同兵种之间相互配合,使该阵具有集中、机动、协调配合等特点。

        据《李卫公问答》和《武备志》记载,六花阵有方阵、圆阵、曲阵、直阵和锐阵五种阵型,五种阵型又各有五种变化,共有25种变化,指挥者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布列不同的阵型。

        太宗曰:“朕与李绩论兵,多同卿说,但绩不究出处尔,卿所制六花陈法,出何术乎?”

        靖曰:“臣所本诸葛亮八陈法也。大陈包小陈,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古制如此,臣为图因之。故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俗所号尔。”

        太宗曰:“内圆外方,何谓也?”

        靖曰:“方生于正,圆生于奇。方所以矩其步,圆所以缀其旋。是以步数定于地,行缀应乎天。步定缀齐,则变化不乱。八陈为六,武侯之旧法焉。”

        太宗曰:“画方以见步,点圆以见兵。步教足法,兵教手法,手足便利,思过半矣。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    风后八阵,大将握奇,处於中军,则并中军为九军也。    唐李靖以兵少难分九军,又改制六花阵,并中军为七军。予按九军乃方法,七军乃圆法也。”

        《宋史·兵志九》载:    黄帝始置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晋桓温见之曰:“常山蛇势。”此即九军阵法也。至隋韩擒虎深明其法,以授其甥李靖。靖以时遇久乱,将臣通晓者颇多,故造六花阵以变九军之法,使世人不能晓之。

        也就是说六花阵是在诸葛亮的八阵图中演变而来,基本阵型就是横阵和竖阵。

        横阵是合七军战兵,分作两梯队,前为战队,后为驻队,每队中弩手在前弓手次之,然后步兵的顺序梯次配置,马军各在当对后,驻军左右,骑手下马立。听鼓音响,弩手弓手先后箭,步军马军依次接战。

        竖阵即纵队阵型,碰到不能列成横阵的时候,就用竖阵。阵法为:弩手、弓手和战锋队混合编组,相间引前;后为跳荡、奇兵;两驻队两边相翊。进攻时,按横阵之法依次接战。指挥者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布列不同的阵型,也就是说六花阵还是脱不开诸葛亮的八阵图,行军布阵相对于繁琐,而且不易掌握,虽然十分厉害,但并非不可破。

        李靖讲解过自已的六花阵和诸葛亮的八阵图的区别,其原理不变,但是阵形有所变化,李靖将诸葛亮的九个阵,简化为七个阵,外围六个方阵,中心把原来的三个阵合为一个圆形阵,由于诸葛亮的八阵图中心指挥者所控制的奇兵向不同方向支援所走的路途是不一样,这就要求指挥者有很高的应变能力,能精确的估计各各支援的小队,到达各各方位的正兵方阵所用的不同的时间,从而能准确的制定下一步的指挥。

        而六花阵中心指挥者所控制的奇兵是成圆形的,从圆形的任何一点去接应外围的正兵所花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大的减少了控兵难度,指挥者不用去计算他们之间的时间差,因为他们到达外围的时间是一致的。这样的阵法使水平不高反应不快的某些指挥者也能使六花阵挥应有的威力,大大降低了诸葛亮八阵图对于指挥者水平的“最低配置”。

        在难度上来说六花阵大大降低了布阵者的控制要求,但是威力上却稍逊八阵图。用现代的话说,六花阵法只是在诸葛亮的八阵图上做了一些改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创!

        ^^^^^^^^^^^^^^^^^^^^^^^^^^^^^^^^^^^^^^^^^^^^^^

        相对的鸳鸯阵法是在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侨寇作战特点等情况,创立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在戚继光以前,在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士兵是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好汉。各地的拳师、打手、盐枭以至和尚和苗人都被招聘入伍。等到他们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溃以后,当局者才觉悟到一次战斗的成败并非完全决定于个人武艺。戚继光在训练这支新军的时候,除了要求士兵娴熟技术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每一个步兵班同时配置长兵器和短兵器。在接战的时候,全长12尺有余的长枪是有效的攻击武器,它的局限性则是必须和敌人保持相当的距离。如果不能刺中敌人而让他进入枪杆的距离之内,则这一武器立即等于废物。所以,戚继光对一个步兵班作了如下的配置:队长1    名、伙夫一名,战士十名。这十名战士有四名手操长枪作为攻击的主力。其前面又有4名士兵:右方的士兵持大型的长方五角形藤牌,左方的士兵持小型的圆形藤牌,都以藤条制成。之后则有两名士兵手执“狼筅”,即连枝带叶的大毛竹,长一文三尺左右。长枪手之后,则有两名士兵携带“镋钯”。“镋钯”为山字形,铁制,长七八尺,顶端的凹下处放置火箭,即系有爆仗的箭,点燃后就可以冲锋陷阵。

        这种武器配置,加上人数较少,行动方便,长短兼具,攻守兼备,在单方面要求阵法突出各个不同用途的古代实在是不得不令人惊讶。但在抵御不明深浅的外敌时却非常好用。所以在对付倭寇时,从未败绩。

        戚家军抗倭主要战绩:

        台州花街之战:斩三百零八颗,生擒两名倭,其余淹死和未割的数目不详.解救老百姓五千多名,自己牺牲陈文清等三人。

        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一千五对两千余,全歼两千多名倭寇〔包括几百胁从〕,斩三百四十四颗,生擒五名倭,解救老百姓一千多人,自己牺牲陈四等三人。

        长沙之战:消灭倭寇三千名,解救百姓一千二百多人,斩不多,此战主要为解救百姓。

        福建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一千多名,斩三百四十八颗,俘虏二十九名.解救百姓八百多人.牺牲陈文彪等十三人人。

        牛田之战,击溃数千名倭寇,斩六百八十八颗,自己无一人牺牲,解救老百姓九百五十四名。

        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三千名左右,斩九百六十颗,俘虏二十六人,解救百姓两千一百二十人.此战阵亡最多,达到六十九人。

        福清葛塘之战,消灭三百多名倭寇,斩一百五十多颗,自己牺牲二十人。

        平海卫战斗,斩两千六百二十二颗,解救百姓三千多人,牺牲金渔等一十六人。

        仙游之战,击溃一万多余名倭寇,杀死倭寇一千多余,斩四百九十八颗,生擒一名,解救百姓三千多人,自己牺牲童子明等二十四人。

        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一百七十七颗,救出百姓三千人,自己无一人阵亡。

        蔡丕岭战斗,击溃倭寇七千人余名,杀死一千多名,斩一百六十多颗.自己牺牲三十一人。

        戚家军每战必胜,戚家军总共杀死倭寇大约十三万人,而自身损失不到一千人。其实倭寇中有很多都是中国的海盗。虽然倭寇厉害,但在戚继光的鸳鸯阵面前就只有被杀的份。

        戚继光调到蓟门后,针对蒙古骑兵创造了另一种战法。击溃朵颜部进犯,并活捉其头目。之后转战辽东,重创鞑靼骑兵。足见这种阵法的厉害,我这里设计让两种阵法对决,并不是说鸳鸯阵法一定比六花阵法厉害多少,但从两种阵法的创造,个人比较倾向与戚继光的鸳鸯阵法(喜欢李靖的书友们,不要喷我!)

        当然了这么做,其目的无非是想让主人翁能赢得这场比试,从而为后面的剧情做些铺垫而已,正要说出优劣,小景自问不是阵法研究专家,所以不做评说!还请诸位见谅!

        ^^^^^^^^^^^^^^^^^^^^^^^^^^

        哈哈,今天就这么多了,明日的更新会继续万字,请诸位送下月票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