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历史重演
曹操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一旦决定了,就立马行动!
经过昼夜的奔行,天明时分曹操的部队出现在乌巢附近。得到斥候报告的河北大将淳于琼立即作出反应。从兵力来说,曹军并不占优势,虽然也不象估计中的那么少。但是从兵员素质来说,袁军远不是训练精良能征善战的曹军的对手,袁绍在经过长期围歼战之后攻克了幽州。公孙瓒举火自焚。虽然当年也有白马将军的英名,但这场胜利对袁军的兵员素质提升并不大,毕竟一直在围困敌军。而曹操则一直养精蓄锐,练兵,剿匪,悄无声息的养成一支核心的兵力。就这么一个凌晨,一场决定胜负的战役,由淳于琼划上了句号!
其实,袁绍守卫在乌巢的兵马是曹军的两倍,但是事到如今,曹操已经没有了退路,他拼命的安排着曹军的厮杀冲锋,远处的淳于琼也只能在重叠的军阵中依稀看到那个精悍的小个子的身影。曹军,太凶悍了!他不知道,曹操这一次其实也是孤注一掷。
他们的粮草不多了。据小道消息说,程昱运往前线的军粮中已经夹杂了人肉干。倘若再这样僵持下去,曹军面临的不但是败,而且将是灭顶之灾。从前线的战事到后勤全线崩溃。所以曹操破例的令其他人戍守大本营,而自己亲自引军前来。就是因为这一仗倘若不能成功,大战结局不能逆转,他就已没有必要再受到保护。所以这么时候,此时由曹操所率领的军队其实是一支亡命之师。
这就是情报的差距。若是袁绍能够抢先知道曹操断粮,那么结果一定不会这样,他只要重兵守在乌巢,就可以轻松的赢得这场胜利。然而,事实恰好颠倒。
许攸加入了曹军,成为袁绍失败的最关键一步。
一步错,步步错!
此时此刻一分一秒也不能再耽误。
战斗打响。
这场关乎曹操与袁绍生死的战役,从一交手就打的异常激烈。其实淳于琼戍守的乌巢距袁绍大本营所在的官渡仅四十里。探马往来极易。
就在曹操出兵偷袭的时候,已经有几波探马匆忙向袁绍汇报,所以袁绍的本军中立即得到消息并且发出援兵。
可是,郭图又开始了新的建议,他对袁绍说,此时曹操引兵出击乌巢,大本营一定空虚,正当趁机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然后再带领胜利之师夹击曹操。
袁绍此时,优柔寡断的性格再次出现,他阴沉不定的面色,彰显着内心的紧张!
最终,他还是决定听从郭图的建议,不理会乌巢,而是反攻曹操的大本营。
照常理说,曹操如此孤军深入之下,倘若加以有力应援,击败曹操并不难。但因为不知曹军已断粮,袁绍估计错了曹操的决心和力度。他只派少量骑兵去配合乌巢的驻军,而派重兵去攻打曹操的大本营,抱着一次彻底击溃曹操的决心,袁绍遇上了曹操麾下少有的善守的名将曹仁。
一方面是曹操拼命的厮杀,另外一方面是袁绍无可奈何的曹仁。
胜利的天平,慢慢的扭转了过去!
镇守乌巢的淳于琼完全没有想过曹操的攻击竟会如此猛烈,以至于久历军阵的他一时间也手足无措。虽然据斥候的侦察敌军仅有区区五千人,但实际战场上这五千人的战力仿佛成千上万,杀不到尽头,自己虽然有近万人的大军,依旧在曹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
当淳于琼咬牙苦撑曹操的一次又一次猛攻时,他一直在诧异为什么战事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的统军人物袁绍没有出场。难道他不知道军粮被袭击的后果吗?
倘若在这最危急的关头袁绍的大纛忽然出现在战场的后方,随之而生起的高涨士气也许将使战局完全扭转过来。
但是,淳于琼不知道,此时的袁绍正处于一种难以名状的犹疑当中。和同时代的许多诸侯如刘表、刘璋、袁术、公孙瓒不同,号称四世三公的袁绍并不缺少智慧超群并忠心辅佐他的谋臣。田丰和沮授的谋略甚至令曹操也频频称赞,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也勇冠三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人物,总是很容易变成一团散沙。
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犹豫不决。良医治于未病之时,而袁绍不能算良医。他的犹豫不仅体现在对河北谋士的建议犹豫不决,还体现在对子嗣的狐疑。他的长子袁谭和少子袁尚为了继承权争夺激烈,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未结束。
这,就是袁绍的悲哀!
因此当乌巢争夺战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在袁绍的命令之下,袁军的精锐部将,张郃与高览部直扑曹军大本营。留守在曹军大营的,乃是曹操族人中的曹仁与曹洪,他们亦知战事到了紧要关头。曹仁善于防守,曹洪表面上貌似粗鲁无文,喜好财帛女色,但关键时刻却常有异乎寻常的冷静。当初平元年二月曹操追袭董卓的部队遭到徐荣埋伏而几乎溃散时,曹洪将自己的座马让给曹操,而留下“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的令人感动的话。
所以,这一战乃是袁绍与曹操之间能否翻转的最后一个机会。其实决定权还是在惇于琼与曹仁谁坚守的时间更长。但是相比较之下,惇于琼的防守明显不及曹仁,而河北大军中,颜良与文丑死后,张郃此时已是袁绍阵营中屈指可数的大将,曹仁与曹洪凭借阵地优势死守,让张郃在久攻不下之后心生犹豫。
这种犹豫并非毫无原因。与颜良文丑那种猛将不同,张郃在河北的诸多武将中可称颇有智计。早在他和高览的部队尚未派出之时,他已向袁绍陈明自己的意见。
他当时说过,建议袁绍不要理会曹军大营,直接将曹操偷袭乌巢的军队尽数斩杀,然后在去攻击曹操大本营,但是却被郭图挡回!
事后证明,张郃的见解是完全正确的。但袁绍却惑于郭图的谗言,最终将这最后一个机会,白白浪费!
没有了袁绍的支持,面对曹操的孤注一掷,守在乌巢的河北士兵,又能坚持多久?
历史的车轮不断的旋转着,那些过往的事情,似乎正在重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经过昼夜的奔行,天明时分曹操的部队出现在乌巢附近。得到斥候报告的河北大将淳于琼立即作出反应。从兵力来说,曹军并不占优势,虽然也不象估计中的那么少。但是从兵员素质来说,袁军远不是训练精良能征善战的曹军的对手,袁绍在经过长期围歼战之后攻克了幽州。公孙瓒举火自焚。虽然当年也有白马将军的英名,但这场胜利对袁军的兵员素质提升并不大,毕竟一直在围困敌军。而曹操则一直养精蓄锐,练兵,剿匪,悄无声息的养成一支核心的兵力。就这么一个凌晨,一场决定胜负的战役,由淳于琼划上了句号!
其实,袁绍守卫在乌巢的兵马是曹军的两倍,但是事到如今,曹操已经没有了退路,他拼命的安排着曹军的厮杀冲锋,远处的淳于琼也只能在重叠的军阵中依稀看到那个精悍的小个子的身影。曹军,太凶悍了!他不知道,曹操这一次其实也是孤注一掷。
他们的粮草不多了。据小道消息说,程昱运往前线的军粮中已经夹杂了人肉干。倘若再这样僵持下去,曹军面临的不但是败,而且将是灭顶之灾。从前线的战事到后勤全线崩溃。所以曹操破例的令其他人戍守大本营,而自己亲自引军前来。就是因为这一仗倘若不能成功,大战结局不能逆转,他就已没有必要再受到保护。所以这么时候,此时由曹操所率领的军队其实是一支亡命之师。
这就是情报的差距。若是袁绍能够抢先知道曹操断粮,那么结果一定不会这样,他只要重兵守在乌巢,就可以轻松的赢得这场胜利。然而,事实恰好颠倒。
许攸加入了曹军,成为袁绍失败的最关键一步。
一步错,步步错!
此时此刻一分一秒也不能再耽误。
战斗打响。
这场关乎曹操与袁绍生死的战役,从一交手就打的异常激烈。其实淳于琼戍守的乌巢距袁绍大本营所在的官渡仅四十里。探马往来极易。
就在曹操出兵偷袭的时候,已经有几波探马匆忙向袁绍汇报,所以袁绍的本军中立即得到消息并且发出援兵。
可是,郭图又开始了新的建议,他对袁绍说,此时曹操引兵出击乌巢,大本营一定空虚,正当趁机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然后再带领胜利之师夹击曹操。
袁绍此时,优柔寡断的性格再次出现,他阴沉不定的面色,彰显着内心的紧张!
最终,他还是决定听从郭图的建议,不理会乌巢,而是反攻曹操的大本营。
照常理说,曹操如此孤军深入之下,倘若加以有力应援,击败曹操并不难。但因为不知曹军已断粮,袁绍估计错了曹操的决心和力度。他只派少量骑兵去配合乌巢的驻军,而派重兵去攻打曹操的大本营,抱着一次彻底击溃曹操的决心,袁绍遇上了曹操麾下少有的善守的名将曹仁。
一方面是曹操拼命的厮杀,另外一方面是袁绍无可奈何的曹仁。
胜利的天平,慢慢的扭转了过去!
镇守乌巢的淳于琼完全没有想过曹操的攻击竟会如此猛烈,以至于久历军阵的他一时间也手足无措。虽然据斥候的侦察敌军仅有区区五千人,但实际战场上这五千人的战力仿佛成千上万,杀不到尽头,自己虽然有近万人的大军,依旧在曹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
当淳于琼咬牙苦撑曹操的一次又一次猛攻时,他一直在诧异为什么战事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的统军人物袁绍没有出场。难道他不知道军粮被袭击的后果吗?
倘若在这最危急的关头袁绍的大纛忽然出现在战场的后方,随之而生起的高涨士气也许将使战局完全扭转过来。
但是,淳于琼不知道,此时的袁绍正处于一种难以名状的犹疑当中。和同时代的许多诸侯如刘表、刘璋、袁术、公孙瓒不同,号称四世三公的袁绍并不缺少智慧超群并忠心辅佐他的谋臣。田丰和沮授的谋略甚至令曹操也频频称赞,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也勇冠三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人物,总是很容易变成一团散沙。
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犹豫不决。良医治于未病之时,而袁绍不能算良医。他的犹豫不仅体现在对河北谋士的建议犹豫不决,还体现在对子嗣的狐疑。他的长子袁谭和少子袁尚为了继承权争夺激烈,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未结束。
这,就是袁绍的悲哀!
因此当乌巢争夺战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在袁绍的命令之下,袁军的精锐部将,张郃与高览部直扑曹军大本营。留守在曹军大营的,乃是曹操族人中的曹仁与曹洪,他们亦知战事到了紧要关头。曹仁善于防守,曹洪表面上貌似粗鲁无文,喜好财帛女色,但关键时刻却常有异乎寻常的冷静。当初平元年二月曹操追袭董卓的部队遭到徐荣埋伏而几乎溃散时,曹洪将自己的座马让给曹操,而留下“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的令人感动的话。
所以,这一战乃是袁绍与曹操之间能否翻转的最后一个机会。其实决定权还是在惇于琼与曹仁谁坚守的时间更长。但是相比较之下,惇于琼的防守明显不及曹仁,而河北大军中,颜良与文丑死后,张郃此时已是袁绍阵营中屈指可数的大将,曹仁与曹洪凭借阵地优势死守,让张郃在久攻不下之后心生犹豫。
这种犹豫并非毫无原因。与颜良文丑那种猛将不同,张郃在河北的诸多武将中可称颇有智计。早在他和高览的部队尚未派出之时,他已向袁绍陈明自己的意见。
他当时说过,建议袁绍不要理会曹军大营,直接将曹操偷袭乌巢的军队尽数斩杀,然后在去攻击曹操大本营,但是却被郭图挡回!
事后证明,张郃的见解是完全正确的。但袁绍却惑于郭图的谗言,最终将这最后一个机会,白白浪费!
没有了袁绍的支持,面对曹操的孤注一掷,守在乌巢的河北士兵,又能坚持多久?
历史的车轮不断的旋转着,那些过往的事情,似乎正在重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