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房玄龄失心疯了
房玄龄有些愣神,觉得自己好像画蛇添足了,甚至可以说不仅画蛇添足反而是把李宽逼到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道路上。
本来嘛,李宽确实没有打算继任太子之位,在安平成婚之后便要回台北,经过房玄龄这么一出,李宽的决定依旧没改变,只是那句一切听陛下的吩咐说明了太多。
什么叫一切听陛下的吩咐?
简单的说,李宽本来无心太子之位,但是只要李世民下旨,册封他为大唐太子,他便不会反对,尽管心中或许不太想要接任太子之位,但依旧会坐上那个位置。
“楚王殿下,难道你真要坏了自古的规矩?”房玄龄的声音有些冷。
一来,他实在不理解李宽为何突然改变,或者说他觉得李宽骗了自己,李宽一直说自己无心大唐皇位是骗人的,李宽其实一直就觊觎着大唐的皇位,不然怎么可能因为他几句话便一改初衷。
二来,李宽争夺皇位触犯了他的坚持和人生信仰,嫡庶之别的规矩不能坏。
“房相,自古以来的规矩是什么?”李宽一眨不眨的盯着房玄龄,不等房玄龄开口便笑道:“如果说是嫡庶之别,本王认为这个规矩在皇家可行不通。”
李宽叹了口气,语气平缓,“您老是老臣了,为大唐江山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本王相信您老希望看到的是大唐愈发繁荣昌盛,而不是局限与皇位上坐的那个人是嫡子还是庶子。
说句不客气的话,大唐的皇位若是在本王手里,至少比在老四或者老九手里要强吧,本王不敢说自己可以比肩当今陛下,难道本王连老四和老九也比不了?
您老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房玄龄点了点头,李这话没有反驳的理由。
论治理才能李宽比李泰和李治优秀太多,而且朝堂上的手段等等,房玄龄也相信李宽比李泰和李治优秀,毕竟李宽也是做过皇帝的人。
“关于嫡庶之别,本王也能理解您的想法,但是本王认为皇室中不必遵循这个规矩也不是无的放矢,一个国家的繁荣,除了百姓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皇帝的贤能了。
嫡子若不贤,为何不能立庶子?
自古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这个道理本王不是不理解,但是为了江山社稷,本王认为当立贤不立长,立贤不立嫡。”
房玄龄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那殿下可曾想过,若是按照殿下的规矩,将来的皇子之间会有多少争端?”
房玄龄的意思,李宽也能明白。
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规矩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可以杜绝许多皇子觊觎皇位的心思,但是要说有多好,却也未必。
就像李承乾,他即是嫡子又是长子,当了二十年的太子,可最终的结果如何呢?
所以总得来说,立贤的规矩是比自古遵循的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规矩要好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就拿他李宽来说,众皇子之中他是最为贤能,看看其他皇子的意思,支持他上位的人占了多数,这不是他自夸,而是事实。
如果皇子之中有人能令大多数人信服自己才能,这便足够说明一切。当然了,这不可能保证江山万万年,社会的发展最终会淘汰到封建制度,李宽比谁都清楚。
大唐的江山能延续多少年?
天知道。
将来的事只能留给后代人,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如果大唐皇位真传到了他手中后尽心尽力,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教导继承人。
“至于您这个问题,我相信您老心中其实有答案的,其实不论何种规矩,皇子中觊觎皇位的人又何曾少过?”
房玄龄叹了口气,想要继续说点什么,李宽抢先开口道:“房叔,如果您还想说其他的,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您也知道我的性格,我说了一切听陛下那就是听陛下的,绝不会有任何改变,您请回吧。”
到底是老臣了,为大唐江山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如今只是理念不同而已,李宽依旧敬重房玄龄。
可惜的是,李宽最终似乎未能说服房玄龄。
房玄龄回府之后,便叫两个儿子去了书房,府上谁也不知道房玄龄与两个儿子说了些什么,只知道房遗爱带着儿子气冲冲的连夜离开了房府,住到了自己在长安城中购买的宅子。
第二天,房家上上下下似乎才知道自家老爷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因为自家老爷让房家所有管事回了房府,当着所有人的面吩咐,凡与楚王府有关的产业全部清算,该给赔偿给赔偿不说,还让管事送一万贯到桃源村,感激楚王府在商业上对房家的照顾。
唯一不同的是,属于房遗爱与楚王府有联系的产业一点没动。
房家可不是小门小户,单单拿房家的产业来说都不算小,房玄龄做出这种动作,可以说在长安城闹出的动静比前不久大唐灭了薛延陀还要大。
长安城中的商户们都在说房玄龄忘恩负义,房家有如今这般富庶全靠楚王府这些年的照拂,如今有几个钱了,就要单飞了。
房玄龄的门生故吏,虽不明白房玄龄的做法,但恩情没忘,对楚王府经营的产业越发严苛,房玄龄斩断与楚王府的交情不过几日的时间,便有不少官员前往修建住宅区的地方查询,令承包的商户们敢怒不敢言。
朝中的大人物们感受不一。
魏征有些不明白房玄龄为何搞这么一出,曾私下找过房玄龄,据说从房家出来的时候,魏征是骂骂咧咧出来的,丝毫不给房玄龄一点面子。
长孙无忌谈不上高兴,对于房玄龄的选择,他只有一句评价,房玄龄失心疯了。
在宫里的李世民似乎也不太明白房玄龄的用意,得知第一手消息后,砸了龙案上的茶杯,同样骂着房玄龄失心疯,然后召房玄龄进了宫。
随即喜忧参半,喜的是从房玄龄口中得知了儿子的打算,忧的是房玄龄似乎真的反对儿子接掌太子之位,让他很为难。
至于李泰和李治自然是高兴的,对于李泰而言,房家打压楚王府对他也有一定的好处,毕竟李治还没有进入他的眼中。
李治的高兴更简单,得到堂堂房玄龄的支持,再加上一个长孙无忌,自己就是现在与楚王府斗一斗也没什么担心的,这足够了。
最后就要说到楚王府一系的人马,房家的门生故吏打压楚王府的产业,楚王府一系的人便打压你房家的产业,你要查,咱们就都查。
不过楚王府一系出动的人马不多,也就商业上的李道兴和官场上的司农寺的孙行,而作为直接受害人的李宽和李哲父子没有任何动作。
但就是这样,也在长安城中闹出了不小的风波,最显著的变现便是,不过几日光景,长安城的米价便上涨了两文,而房府现下重要的产业就是米行。
宫里的李世民坐不住了。
倒不是说他担心米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毕竟这些年百姓富庶了不少,上涨两文而已,算不得大事。而且,随着这些年对岭南和凉州等地的开发,占城稻的推广,大唐不缺粮食,他随时都可以调集粮食压价。
商业上的打压很容易处理,只不过这出闹剧太难看了。
李世民看着御史递上的奏折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朕竟然差点受蒙蔽了,厉害了。”说完便让连福宣召房玄龄进宫。
房玄龄再次被召进宫了,李世民对房玄龄没多说其他的,只说了两句话。
一句是,军校和宽儿所言的住宅区皆重要,朕不希望再有任何影响。
第二句是,差不多了。
有李世民出面,事情便简单了,在房玄龄拜访桃源村之后的第十日,房玄龄门生故吏打压楚王府结束了,而且楚王府的速度也出奇的快,房家这便一结束,楚王府的打压也结束了。
两者之间就像是一出戏,但谁都没有认为这是一场戏,毕竟房玄龄不仅被李世民召进了皇宫,李宽也被李世民召进了皇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本来嘛,李宽确实没有打算继任太子之位,在安平成婚之后便要回台北,经过房玄龄这么一出,李宽的决定依旧没改变,只是那句一切听陛下的吩咐说明了太多。
什么叫一切听陛下的吩咐?
简单的说,李宽本来无心太子之位,但是只要李世民下旨,册封他为大唐太子,他便不会反对,尽管心中或许不太想要接任太子之位,但依旧会坐上那个位置。
“楚王殿下,难道你真要坏了自古的规矩?”房玄龄的声音有些冷。
一来,他实在不理解李宽为何突然改变,或者说他觉得李宽骗了自己,李宽一直说自己无心大唐皇位是骗人的,李宽其实一直就觊觎着大唐的皇位,不然怎么可能因为他几句话便一改初衷。
二来,李宽争夺皇位触犯了他的坚持和人生信仰,嫡庶之别的规矩不能坏。
“房相,自古以来的规矩是什么?”李宽一眨不眨的盯着房玄龄,不等房玄龄开口便笑道:“如果说是嫡庶之别,本王认为这个规矩在皇家可行不通。”
李宽叹了口气,语气平缓,“您老是老臣了,为大唐江山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本王相信您老希望看到的是大唐愈发繁荣昌盛,而不是局限与皇位上坐的那个人是嫡子还是庶子。
说句不客气的话,大唐的皇位若是在本王手里,至少比在老四或者老九手里要强吧,本王不敢说自己可以比肩当今陛下,难道本王连老四和老九也比不了?
您老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房玄龄点了点头,李这话没有反驳的理由。
论治理才能李宽比李泰和李治优秀太多,而且朝堂上的手段等等,房玄龄也相信李宽比李泰和李治优秀,毕竟李宽也是做过皇帝的人。
“关于嫡庶之别,本王也能理解您的想法,但是本王认为皇室中不必遵循这个规矩也不是无的放矢,一个国家的繁荣,除了百姓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皇帝的贤能了。
嫡子若不贤,为何不能立庶子?
自古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这个道理本王不是不理解,但是为了江山社稷,本王认为当立贤不立长,立贤不立嫡。”
房玄龄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那殿下可曾想过,若是按照殿下的规矩,将来的皇子之间会有多少争端?”
房玄龄的意思,李宽也能明白。
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规矩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可以杜绝许多皇子觊觎皇位的心思,但是要说有多好,却也未必。
就像李承乾,他即是嫡子又是长子,当了二十年的太子,可最终的结果如何呢?
所以总得来说,立贤的规矩是比自古遵循的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规矩要好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就拿他李宽来说,众皇子之中他是最为贤能,看看其他皇子的意思,支持他上位的人占了多数,这不是他自夸,而是事实。
如果皇子之中有人能令大多数人信服自己才能,这便足够说明一切。当然了,这不可能保证江山万万年,社会的发展最终会淘汰到封建制度,李宽比谁都清楚。
大唐的江山能延续多少年?
天知道。
将来的事只能留给后代人,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如果大唐皇位真传到了他手中后尽心尽力,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教导继承人。
“至于您这个问题,我相信您老心中其实有答案的,其实不论何种规矩,皇子中觊觎皇位的人又何曾少过?”
房玄龄叹了口气,想要继续说点什么,李宽抢先开口道:“房叔,如果您还想说其他的,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您也知道我的性格,我说了一切听陛下那就是听陛下的,绝不会有任何改变,您请回吧。”
到底是老臣了,为大唐江山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如今只是理念不同而已,李宽依旧敬重房玄龄。
可惜的是,李宽最终似乎未能说服房玄龄。
房玄龄回府之后,便叫两个儿子去了书房,府上谁也不知道房玄龄与两个儿子说了些什么,只知道房遗爱带着儿子气冲冲的连夜离开了房府,住到了自己在长安城中购买的宅子。
第二天,房家上上下下似乎才知道自家老爷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因为自家老爷让房家所有管事回了房府,当着所有人的面吩咐,凡与楚王府有关的产业全部清算,该给赔偿给赔偿不说,还让管事送一万贯到桃源村,感激楚王府在商业上对房家的照顾。
唯一不同的是,属于房遗爱与楚王府有联系的产业一点没动。
房家可不是小门小户,单单拿房家的产业来说都不算小,房玄龄做出这种动作,可以说在长安城闹出的动静比前不久大唐灭了薛延陀还要大。
长安城中的商户们都在说房玄龄忘恩负义,房家有如今这般富庶全靠楚王府这些年的照拂,如今有几个钱了,就要单飞了。
房玄龄的门生故吏,虽不明白房玄龄的做法,但恩情没忘,对楚王府经营的产业越发严苛,房玄龄斩断与楚王府的交情不过几日的时间,便有不少官员前往修建住宅区的地方查询,令承包的商户们敢怒不敢言。
朝中的大人物们感受不一。
魏征有些不明白房玄龄为何搞这么一出,曾私下找过房玄龄,据说从房家出来的时候,魏征是骂骂咧咧出来的,丝毫不给房玄龄一点面子。
长孙无忌谈不上高兴,对于房玄龄的选择,他只有一句评价,房玄龄失心疯了。
在宫里的李世民似乎也不太明白房玄龄的用意,得知第一手消息后,砸了龙案上的茶杯,同样骂着房玄龄失心疯,然后召房玄龄进了宫。
随即喜忧参半,喜的是从房玄龄口中得知了儿子的打算,忧的是房玄龄似乎真的反对儿子接掌太子之位,让他很为难。
至于李泰和李治自然是高兴的,对于李泰而言,房家打压楚王府对他也有一定的好处,毕竟李治还没有进入他的眼中。
李治的高兴更简单,得到堂堂房玄龄的支持,再加上一个长孙无忌,自己就是现在与楚王府斗一斗也没什么担心的,这足够了。
最后就要说到楚王府一系的人马,房家的门生故吏打压楚王府的产业,楚王府一系的人便打压你房家的产业,你要查,咱们就都查。
不过楚王府一系出动的人马不多,也就商业上的李道兴和官场上的司农寺的孙行,而作为直接受害人的李宽和李哲父子没有任何动作。
但就是这样,也在长安城中闹出了不小的风波,最显著的变现便是,不过几日光景,长安城的米价便上涨了两文,而房府现下重要的产业就是米行。
宫里的李世民坐不住了。
倒不是说他担心米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毕竟这些年百姓富庶了不少,上涨两文而已,算不得大事。而且,随着这些年对岭南和凉州等地的开发,占城稻的推广,大唐不缺粮食,他随时都可以调集粮食压价。
商业上的打压很容易处理,只不过这出闹剧太难看了。
李世民看着御史递上的奏折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朕竟然差点受蒙蔽了,厉害了。”说完便让连福宣召房玄龄进宫。
房玄龄再次被召进宫了,李世民对房玄龄没多说其他的,只说了两句话。
一句是,军校和宽儿所言的住宅区皆重要,朕不希望再有任何影响。
第二句是,差不多了。
有李世民出面,事情便简单了,在房玄龄拜访桃源村之后的第十日,房玄龄门生故吏打压楚王府结束了,而且楚王府的速度也出奇的快,房家这便一结束,楚王府的打压也结束了。
两者之间就像是一出戏,但谁都没有认为这是一场戏,毕竟房玄龄不仅被李世民召进了皇宫,李宽也被李世民召进了皇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