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猜灯谜
自从冯文馨来台北后,李府便多出了一个人,这对于李府上上下下并未有多大的影响,无非是多了一双筷子罢了。
当然,冯文馨的到来对李哲的影响还是有些大的,平日里唉声叹气的次数变多了,无事之时总问李渊为何自己没一个妻子。
这种现象很不好,不管是多大的人若是老感觉到不公平,便会滋生出一种仇视的心里,就像现在的李承乾仇视李泰一样,他便是感觉到了李世民对待他和李泰不公平。
李宽没办法给李哲找一个妻子,只好用李哲感兴趣的商业来打断李哲的思路,事情多了,也就没时间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所以李哲很忙,哪怕是上元节这天,李哲依旧很忙。
上元节,乃是一年以来人们最看重的节日,比起除夕夜还要被人们所看要,就连常年宵禁的长安城在上元节前后三日也会撤除宵禁,有此可见这个时代对上元节的看重。
虽说李宽看重的是大年三十,但上元节却是华国大多数百姓所看重的节日,也是李世民和李渊等人所看重的节日,李宽自然陪着李世民等人一去了台北城。
“为何不见哲儿?”出门好一会儿了,李渊才发现李哲向来活泼的李哲尚未跟随一起出门。
“在府上制定楚王府今年的产业发展计划呢,不用管他。”李宽很没有作为父亲的觉悟,随意回了李渊一句。
“宽儿,你太苛求了,上元节乃欢庆的日子,怎能让哲儿自己一人在府上忙碌呢!”
李世民为李哲抱不平,李宽却毫不在意的回道:“府上可不止哲儿一人,还有怀恩在帮他忙呢!”
看了眼李宽,李世民和李渊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皆摇了摇头,对于李宽教导孩子的方法不认同,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毕竟连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教导孩子的方法不好,又如何指责李宽教儿子的办法呢?
走了小半个时辰,便进了内城之中。
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百姓摩肩接踵,担心儿子被人挤到,李宽下意识的低头找寻身边儿子,却发现李臻不知何时拉与苏媚儿和万贵妃等人跑到了一个灯谜摊子前,正笑呵呵的接过了老板的递给他的花灯,递给了一旁的冯文馨,甚至还隐约听见了安平不满的骂声。
猜灯谜原本是始于南宋,不过有李宽有存在,当年在闽州之时,猜灯谜便被流行了起来,李世民虽不知道不了解这些的情况,但看着城中不少的灯谜摊子,看着不少的行人在灯谜摊子前驻足,还是能知道一些。
所谓的猜灯谜大抵便如同宫里所流行的“文义谜语”之类的文字游戏差不多。
随意的走到了一摊子前,只见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少年正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行人猜灯谜,很简单的一个“岳父大人”便难住了不少的猜灯谜的百姓,李世民自信一笑,直接开口给猜谜之人说出了谜底。
“谜底乃是仗。”
一群猜谜的人老大不高兴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多嘴的人还不满道:“谁让你开口了,不懂规矩······店家,这花灯如今到底算谁的?”
这就怒了。
好心好意的给人解惑,没落到好不说,反而遭到了一阵埋怨。
正打算开口怒骂这些“刁民”,却听见李宽开口道:“自然算我们的,毕竟这灯谜是咱们说出来嘛!”说完了,还不忘掏出几张纸币递给了正在收钱的孩子,从妇人手中接过了花灯。
“这猜灯谜还有规矩?”李世民问道。
李宽点点头,解释道:“二伯,猜灯谜确实有规矩,一般是五文钱猜一次,猜中了便可拿走花灯,不用在出钱购买。”
看了眼摊子上挂着的花灯,只见摊子上的花灯有大有小,大些的花灯华丽异常,明显就不止五文钱。
李世民疑惑道:“这样一来,店家岂非是做亏本买卖?”
“这位客官,店家是不会亏本的,你看看这来来往往人,喜欢猜灯谜的人不少,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样一语便能猜中灯谜的。”
李世民并不笨,能明白给他解释的好心人的言中之意,笑道:“若是有人能猜中全部的灯谜,那也是亏本啊!”
确实,李世民这话不存在任何问题,若是有人能猜中全部的灯谜,哪怕每猜测一次便给五文钱,商家亦会亏本,毕竟那些华丽的花灯的成本价都不止五文钱。
按李世民的估计,少了一两银子想都不要想。
好心给李世民解释的人,像似看白痴的看了李世民一眼,不再继续说话,咱们都是聪明人,不和傻子说话。
不过,李世民的这句话却令其他人开口了。
“你以为你谁啊?想要猜中全部的灯谜,想什么呢,做梦去吧!”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李世民恨不得将这些嘲笑他的人拉去打板子,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
用事实说话,是最好的打脸办法。
李世民也不走了,怒目环视周围的百姓后,便让连福开始给钱,给一次钱便猜中一个灯谜,给一次钱便拿走一个花灯,刚刚嘲笑他的百姓张大了嘴巴,喃喃自语着:“这天下难道真有人能猜中所有的灯谜?”
灯谜,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确实很难,能猜中一两次便足以令他们显摆一阵了,但对于李世民而言,对于博学之人而言,猜灯谜其实并非什么难事,毕竟制作这些灯谜的人大多出自于民间,论学识大抵是不及李世民的。
李世民能猜中灯谜,很正常。
百姓的惊讶的表情没逃过李世民的法眼,喃喃自语之声亦没躲过李世民的耳朵,处于兴奋之中的李世民根本停不下自己猜灯谜的脚步。
“二伯,差不多就行了。”李宽劝阻道。
对于李世民的行为,李宽打心眼儿里不喜欢,只是图自己一时高兴,却忘记了人家摆摊人的艰辛,这要是把所有花灯都拿走了,还让别人怎么赚钱。
无论是何种时代,百姓过活都不容易啊。
听到李宽的劝阻,看见摆摊的妇人满脸愁苦,看见收钱的那少年一脸不高兴,李世民摆了摆手:“那就算了吧!”
“您随意猜,只要您今日能把这些灯谜猜出来,我······”那不高兴的少年“我”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让李世民继续才下去的理由,既尴尬又复杂的看着李世民,那表情显然是不愿意李世民。
是个人都能知道李宽和李世民是为了这对摆摊的母子着想,少年倔强的表情令不少的百姓开口劝说,但依旧没能改变少年脸上的倔强之色。
李世民好奇道:“为何一定要老夫猜出所有的灯谜呢,你可知老夫一旦猜中所有灯谜,你母子二人今日可就亏本了?”
“家中并不靠这些灯谜过活,而这些灯谜全出自小子之手,小子不信您能全部猜中。”少年拱手解释道。
李宽瞬间便明白了,这种不服输的性格令人敬佩,但却有些过于书生意气了。
“少年郎,虽说你家并不缺少今日赚取的钱财,但你既然陪着母亲一起来摆摊,定然也存有了挣钱之心,如此做法有些过了,只考虑自己却忘记了陪自己一同出来的母亲,实乃不该。”李宽看着那不服输的少年,见少年有些羞愧之色,点点头,笑道:“孺子可教,拿你自认为最难的灯谜出来吧!”
“多些先生教诲。”那少年朝李宽弯腰行了一大礼,有些不好意思道:“先生且等等,学生认为最难的灯谜尚在家中,家父此前刚好回家取花灯,不多时便返回。”
李宽点点头,没走亦没说话,这个少年不错,出的灯谜挺有学问的,就是心气太高了,不打击一番,恐怕是难以成材的。
少年倒也实诚,确实没让李宽等人等多久,便有一大汉提着不少的花灯前来,走到近前才发现,提花灯的壮汉竟然是个熟人。
“陛下,您怎么来了?”还未等李宽开口,那壮汉急忙的把手中的花灯随意的扔到了地上,朝李宽敬了个军礼。
听到壮汉的话,不少人开始打量李宽,纷纷开口行礼道:“拜见陛下。”
那少年傻愣愣的看着李宽,没有下一步的动作,被壮汉踹了一脚才学着自家老爹的样子给李宽行了礼。
“今日乃上元节,不用顾忌朕的身份,不用行礼了。”李宽笑了笑,看着那壮汉,指着少年问道:“陈宣武,这是你儿子?”
“陛下,那小子正是俺儿子。”
“你儿子才学不错,就是有些自视甚高了······”
话还没说完,就见着陈宣武朝着少年就是一脚,骂骂咧咧道:“老子让你不学好,读了几天书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还敢顶撞陛下。”
“行了,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你还舍得打?朕的意思是,让令郎去徐师父教授的班级进学,你看如何?”
徐师父是谁,陈宣武不知,但他儿子知晓。
李宽的话音刚落下,原本还因为老爹无缘无故踹自己的少年恭恭敬敬的弯下了腰,行礼感谢。
“感谢就不必了,将你自认为最难的灯谜拿出来吧!”李宽摆了摆手。
少年从老爹扔到地上的花灯之中找出了一盏最大的花灯,恭敬的朝李宽递了过去,想到猜灯谜的人并非李宽,又将花灯递给了李世民。
不明所以的陈宣武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妻子身边,询问着刚刚发生的事,面带不安的听着妻子轻言细语的解释,不时还瞅一眼猜灯谜的李世民和李宽等人。
都说越是简单便越是复杂,此言不假。
仅仅只有“黄昏”两个的字的谜面,令李世民皱起了眉头,而李世民的表情也令少年勾起了嘴角,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这一切都没逃过李宽的双眼,淡淡的看了一眼陈宣武的儿子,再看了一眼李世民,笑问道:“你们一家原本是洛阳人?”
“陛下,您咋知晓咧?”听到李宽的询问的陈宣武惊呼出声。
李宽觉得这小子挺有意思的,竟然能把自己的家乡当做谜底,没回答陈宣武的问题,看着少年询问道:“可是想回洛阳?”
少年摇头:“小子和母亲是前年才从洛阳到台北的,在洛阳时,食不果腹,小子不愿回。”
李宽点了点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当然,冯文馨的到来对李哲的影响还是有些大的,平日里唉声叹气的次数变多了,无事之时总问李渊为何自己没一个妻子。
这种现象很不好,不管是多大的人若是老感觉到不公平,便会滋生出一种仇视的心里,就像现在的李承乾仇视李泰一样,他便是感觉到了李世民对待他和李泰不公平。
李宽没办法给李哲找一个妻子,只好用李哲感兴趣的商业来打断李哲的思路,事情多了,也就没时间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所以李哲很忙,哪怕是上元节这天,李哲依旧很忙。
上元节,乃是一年以来人们最看重的节日,比起除夕夜还要被人们所看要,就连常年宵禁的长安城在上元节前后三日也会撤除宵禁,有此可见这个时代对上元节的看重。
虽说李宽看重的是大年三十,但上元节却是华国大多数百姓所看重的节日,也是李世民和李渊等人所看重的节日,李宽自然陪着李世民等人一去了台北城。
“为何不见哲儿?”出门好一会儿了,李渊才发现李哲向来活泼的李哲尚未跟随一起出门。
“在府上制定楚王府今年的产业发展计划呢,不用管他。”李宽很没有作为父亲的觉悟,随意回了李渊一句。
“宽儿,你太苛求了,上元节乃欢庆的日子,怎能让哲儿自己一人在府上忙碌呢!”
李世民为李哲抱不平,李宽却毫不在意的回道:“府上可不止哲儿一人,还有怀恩在帮他忙呢!”
看了眼李宽,李世民和李渊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皆摇了摇头,对于李宽教导孩子的方法不认同,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毕竟连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教导孩子的方法不好,又如何指责李宽教儿子的办法呢?
走了小半个时辰,便进了内城之中。
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百姓摩肩接踵,担心儿子被人挤到,李宽下意识的低头找寻身边儿子,却发现李臻不知何时拉与苏媚儿和万贵妃等人跑到了一个灯谜摊子前,正笑呵呵的接过了老板的递给他的花灯,递给了一旁的冯文馨,甚至还隐约听见了安平不满的骂声。
猜灯谜原本是始于南宋,不过有李宽有存在,当年在闽州之时,猜灯谜便被流行了起来,李世民虽不知道不了解这些的情况,但看着城中不少的灯谜摊子,看着不少的行人在灯谜摊子前驻足,还是能知道一些。
所谓的猜灯谜大抵便如同宫里所流行的“文义谜语”之类的文字游戏差不多。
随意的走到了一摊子前,只见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少年正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行人猜灯谜,很简单的一个“岳父大人”便难住了不少的猜灯谜的百姓,李世民自信一笑,直接开口给猜谜之人说出了谜底。
“谜底乃是仗。”
一群猜谜的人老大不高兴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多嘴的人还不满道:“谁让你开口了,不懂规矩······店家,这花灯如今到底算谁的?”
这就怒了。
好心好意的给人解惑,没落到好不说,反而遭到了一阵埋怨。
正打算开口怒骂这些“刁民”,却听见李宽开口道:“自然算我们的,毕竟这灯谜是咱们说出来嘛!”说完了,还不忘掏出几张纸币递给了正在收钱的孩子,从妇人手中接过了花灯。
“这猜灯谜还有规矩?”李世民问道。
李宽点点头,解释道:“二伯,猜灯谜确实有规矩,一般是五文钱猜一次,猜中了便可拿走花灯,不用在出钱购买。”
看了眼摊子上挂着的花灯,只见摊子上的花灯有大有小,大些的花灯华丽异常,明显就不止五文钱。
李世民疑惑道:“这样一来,店家岂非是做亏本买卖?”
“这位客官,店家是不会亏本的,你看看这来来往往人,喜欢猜灯谜的人不少,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样一语便能猜中灯谜的。”
李世民并不笨,能明白给他解释的好心人的言中之意,笑道:“若是有人能猜中全部的灯谜,那也是亏本啊!”
确实,李世民这话不存在任何问题,若是有人能猜中全部的灯谜,哪怕每猜测一次便给五文钱,商家亦会亏本,毕竟那些华丽的花灯的成本价都不止五文钱。
按李世民的估计,少了一两银子想都不要想。
好心给李世民解释的人,像似看白痴的看了李世民一眼,不再继续说话,咱们都是聪明人,不和傻子说话。
不过,李世民的这句话却令其他人开口了。
“你以为你谁啊?想要猜中全部的灯谜,想什么呢,做梦去吧!”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李世民恨不得将这些嘲笑他的人拉去打板子,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
用事实说话,是最好的打脸办法。
李世民也不走了,怒目环视周围的百姓后,便让连福开始给钱,给一次钱便猜中一个灯谜,给一次钱便拿走一个花灯,刚刚嘲笑他的百姓张大了嘴巴,喃喃自语着:“这天下难道真有人能猜中所有的灯谜?”
灯谜,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确实很难,能猜中一两次便足以令他们显摆一阵了,但对于李世民而言,对于博学之人而言,猜灯谜其实并非什么难事,毕竟制作这些灯谜的人大多出自于民间,论学识大抵是不及李世民的。
李世民能猜中灯谜,很正常。
百姓的惊讶的表情没逃过李世民的法眼,喃喃自语之声亦没躲过李世民的耳朵,处于兴奋之中的李世民根本停不下自己猜灯谜的脚步。
“二伯,差不多就行了。”李宽劝阻道。
对于李世民的行为,李宽打心眼儿里不喜欢,只是图自己一时高兴,却忘记了人家摆摊人的艰辛,这要是把所有花灯都拿走了,还让别人怎么赚钱。
无论是何种时代,百姓过活都不容易啊。
听到李宽的劝阻,看见摆摊的妇人满脸愁苦,看见收钱的那少年一脸不高兴,李世民摆了摆手:“那就算了吧!”
“您随意猜,只要您今日能把这些灯谜猜出来,我······”那不高兴的少年“我”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让李世民继续才下去的理由,既尴尬又复杂的看着李世民,那表情显然是不愿意李世民。
是个人都能知道李宽和李世民是为了这对摆摊的母子着想,少年倔强的表情令不少的百姓开口劝说,但依旧没能改变少年脸上的倔强之色。
李世民好奇道:“为何一定要老夫猜出所有的灯谜呢,你可知老夫一旦猜中所有灯谜,你母子二人今日可就亏本了?”
“家中并不靠这些灯谜过活,而这些灯谜全出自小子之手,小子不信您能全部猜中。”少年拱手解释道。
李宽瞬间便明白了,这种不服输的性格令人敬佩,但却有些过于书生意气了。
“少年郎,虽说你家并不缺少今日赚取的钱财,但你既然陪着母亲一起来摆摊,定然也存有了挣钱之心,如此做法有些过了,只考虑自己却忘记了陪自己一同出来的母亲,实乃不该。”李宽看着那不服输的少年,见少年有些羞愧之色,点点头,笑道:“孺子可教,拿你自认为最难的灯谜出来吧!”
“多些先生教诲。”那少年朝李宽弯腰行了一大礼,有些不好意思道:“先生且等等,学生认为最难的灯谜尚在家中,家父此前刚好回家取花灯,不多时便返回。”
李宽点点头,没走亦没说话,这个少年不错,出的灯谜挺有学问的,就是心气太高了,不打击一番,恐怕是难以成材的。
少年倒也实诚,确实没让李宽等人等多久,便有一大汉提着不少的花灯前来,走到近前才发现,提花灯的壮汉竟然是个熟人。
“陛下,您怎么来了?”还未等李宽开口,那壮汉急忙的把手中的花灯随意的扔到了地上,朝李宽敬了个军礼。
听到壮汉的话,不少人开始打量李宽,纷纷开口行礼道:“拜见陛下。”
那少年傻愣愣的看着李宽,没有下一步的动作,被壮汉踹了一脚才学着自家老爹的样子给李宽行了礼。
“今日乃上元节,不用顾忌朕的身份,不用行礼了。”李宽笑了笑,看着那壮汉,指着少年问道:“陈宣武,这是你儿子?”
“陛下,那小子正是俺儿子。”
“你儿子才学不错,就是有些自视甚高了······”
话还没说完,就见着陈宣武朝着少年就是一脚,骂骂咧咧道:“老子让你不学好,读了几天书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还敢顶撞陛下。”
“行了,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你还舍得打?朕的意思是,让令郎去徐师父教授的班级进学,你看如何?”
徐师父是谁,陈宣武不知,但他儿子知晓。
李宽的话音刚落下,原本还因为老爹无缘无故踹自己的少年恭恭敬敬的弯下了腰,行礼感谢。
“感谢就不必了,将你自认为最难的灯谜拿出来吧!”李宽摆了摆手。
少年从老爹扔到地上的花灯之中找出了一盏最大的花灯,恭敬的朝李宽递了过去,想到猜灯谜的人并非李宽,又将花灯递给了李世民。
不明所以的陈宣武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妻子身边,询问着刚刚发生的事,面带不安的听着妻子轻言细语的解释,不时还瞅一眼猜灯谜的李世民和李宽等人。
都说越是简单便越是复杂,此言不假。
仅仅只有“黄昏”两个的字的谜面,令李世民皱起了眉头,而李世民的表情也令少年勾起了嘴角,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这一切都没逃过李宽的双眼,淡淡的看了一眼陈宣武的儿子,再看了一眼李世民,笑问道:“你们一家原本是洛阳人?”
“陛下,您咋知晓咧?”听到李宽的询问的陈宣武惊呼出声。
李宽觉得这小子挺有意思的,竟然能把自己的家乡当做谜底,没回答陈宣武的问题,看着少年询问道:“可是想回洛阳?”
少年摇头:“小子和母亲是前年才从洛阳到台北的,在洛阳时,食不果腹,小子不愿回。”
李宽点了点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