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遵东奇捷(下)
杨御藩在东门外的情况和蔺养成西门状况差不太多,唯一的出入,就是由于东门外清军是由多尔衮亲自压阵,攻势较西门外更为猛烈。
伤亡情况,东门和西门的清军全然无法相比。
三屯营成东门外山岗上,多尔衮与一众满清王公贝勒站在一起,看着已成定局的战场,却是皱紧了眉头,没有丝毫高兴的感觉。
眼前这个唤做三屯营的小关还只是复建了不到两年,自己率领大清的精锐步骑,还带着几门红夷大炮,竟然打的有来有回,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那杨御藩已是强弩之末,早晚都是要死,摄政王该高兴才是,却为何闷闷不乐?”同样是骑在马上的洪承畴忽然转头发问。
多尔衮猛地转头看了一眼,却使得洪承畴心下一惊,不过他仍故作处变不惊的模样,单从表面上也看不出来任何不同。
这次多尔衮没有直接回话,却是叹了口气才说道:“西面还没有消息过来,本王心中七上八下,总是有些担心会出了变故。”
“摄政王勿忧。”洪承畴笑了笑,说道:“关内的探子不是回禀了,说明国皇帝正忙于处理溃兵,不会出甚么乱子的。”
“希望如此吧。”
多尔衮点点头,转头看向战场。
忽然间,远处出现一片旗帜,大约三五千人朝这边狼狈逃窜,起初多尔衮还以为是明国军队的溃兵过来了,正要下令拦截,却忽然盯紧,那不是大清的衣甲吗。
正在八旗各王公贝勒互相议论的时候,远远灰头土脸的跑回来一名镶红旗马甲,他直接下马趴在地上,话中甚至带着哭腔:
“摄政王不好了,西门有明国援军,蒙古都统达延古、尼堪贝勒阵亡,汉军统领耿仲明不知所踪,现在大队明军已经汇合,正在向这边追击过来!”
“启禀摄政王,城内明军忽然多了起来,像是西门的明军增援过来,请摄政王示下!”图尔格忽然驾马回来,远远问道。
多尔衮的反应并没有其余人那样大,看不出是震惊还是吓傻,反正没有丝毫变化,只见他重重叹口气,没急着下令,只是抬头看向远处。
就在豪格所部镶红旗溃兵的身后就是兀良哈骑兵,这些兀良哈人和满洲人有着深仇大恨,但是追击途中也防止自己孤军深入,是追追停停,不断给镶红旗清军造成伤亡。
“这些兀良哈人,没想到入了关竟然这么勇猛。”图尔格叹口气,说出了不久前兀良哈骑兵充当前锋,甘愿为明国军队做马前卒的事情。
“勇猛,他们能比我大清铁骑更勇猛?”听见这话,鳌拜不服了,当即策马出来狂呼道:“摄政王,让我鳌拜去,只需两千马甲,就能让这些兀良哈人满地找牙!”
“万胜!万胜!”
“皇上万胜,大明万胜!”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响起震天的吼声,却是黑压压一片不知多少人的明军结阵上来,这些明军都穿着崭新的盔甲,手持带血的刀枪,没有往日野战遇到清军那般惧怕的样子,都是边走边高声大喊,士气如虹。
多尔衮朝那侧眺望良久,见身旁一众贝勒都是副惊心动魄的神情,又考虑到八旗军已是激战一日,仅凭自己这正白旗独木难支,这才回头缓缓扫视众人一眼,静静说道:
“该部明军与往日不同,我大清军苦战一日,此时迎击于我不利,来日方长,不必急于决战。传本王的话,命各旗收拢兵马,带好物资,退兵,出关!”
身旁各旗王公贝勒其实早有退意,他们很多人没有多尔衮的野心,根本不赞成打这一仗,在他们看来,本来入关就是为了劫掠,既然已经拿下蓟镇和那么多地方,又何必孤军深入。
听见多尔衮的最终决定,他们都是松口气,同声忙道:“摄政王英明!”
......
崇祯十九年十二月丙戍,三王之乱发生的一个月之后,多尔衮在得到朵颜三卫之后,破喜峰口边墙而入。
清军沿途烧杀劫掠,每下一城,必毁城、屠城而走,京畿由此戒严,各地明军严防死守,接连向京师告急,却是人心惶惶。
十二月十五日,多尔衮趁黄得功部主力南下平乱之机,一夜之内攻破蓟镇城关,屠城两日,毁城一日,于第四日早晨进围三屯营。
当此之时,崇祯皇帝在京师御驾亲征,传檄天下,集结四川、山东、京畿等各处官军,号称十万,移镇遵化。
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军大举围攻三屯营,守军杨御藩、蔺养成部激死战迎击,三名参将阵亡,八员游击战死,数千明军喋血城头,死守一日。
崇祯皇帝于傍晚亲自率领各镇援剿官军杀到,各路明军士气如虹,杀得清兵丢盔弃甲,狼狈窜逃。
当晚,多尔衮放弃攻击三屯营,连夜撤出三屯营范围,第二天清军败退出蓟镇,未留一兵一卒,大约是五日之后,入关清军全数由喜峰口退出关外。
出关之后多尔衮才发现有一个人失踪了——洪承畴。
不过这个时候全军士气丁点不剩,只想着赶紧回盛京压压惊,多尔衮就算想找回来,也是有心无力,只得一路匆忙撤军。
此役,乃是甲申年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取得良乡大捷后的另一场转折性胜利,松锦之战失败后,明军在三屯营重挫清军。
事后兵部验功统计结果于崇祯二十年初广发天下,三屯营之战,王师斩首清兵七万有余,其中仅留着辫子头的建奴就有三万多。
这场战斗,标志着清军野战无敌的说法正式告破,明军是在野战的情况下,结合守城,内外夹击,堂堂正正在战场上击退清军。
清军回去的路上,营内到处都能听到哭喊声,人数与先前浩浩荡荡入关相比少了大半,豪格所部的镶红旗几乎十分之八的人都战死在西门之外,正红旗在城头拼杀,也是损失惨重。
其余正蓝、镶蓝两旗由于率先与东门杨御藩本部守军激战,损失也是东门外清军最多的,几乎达到了十分之三,其中满洲将官十几人,贝勒又有两人战死。
满洲八旗,光郡王级别的就战死两个,又有达延古、尼堪等十几名都统、贝勒、贝子尸体扔在关内。
最惨的还是镶红旗一度灭旗,巴牙喇兵一个都没能回来,只回来几百人,一整旗,最后只剩下几百名步甲马甲惊慌失措的逃出关。
这一次,多尔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尤其达延古所部的三万蒙古八旗军,几乎是全军覆没的结果,包括其本人在内,所有的将官要么失踪,要么战死,反正是没有一个活着随军出关的。
汉军旗统领耿仲明跑的比较快,汉军也都是快腿,被杀的并没有多少,但是却因为四处溃散而损失大部,多尔衮无心聚拢,只管一路出关,据说还跟着满清出关的汉军兵士已经不足半数。
这场战斗,被时史官记载为“遵东奇捷”,尊东奇捷与崇祯十七年的良乡大捷常被后世人一同提起。
有人说,良乡大捷扭转了大明和大顺之间的攻守局面,使得昏暗的明廷得以苟延残喘,而遵东奇捷则被称为明清近六十年战争中,最伟大的一次胜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伤亡情况,东门和西门的清军全然无法相比。
三屯营成东门外山岗上,多尔衮与一众满清王公贝勒站在一起,看着已成定局的战场,却是皱紧了眉头,没有丝毫高兴的感觉。
眼前这个唤做三屯营的小关还只是复建了不到两年,自己率领大清的精锐步骑,还带着几门红夷大炮,竟然打的有来有回,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那杨御藩已是强弩之末,早晚都是要死,摄政王该高兴才是,却为何闷闷不乐?”同样是骑在马上的洪承畴忽然转头发问。
多尔衮猛地转头看了一眼,却使得洪承畴心下一惊,不过他仍故作处变不惊的模样,单从表面上也看不出来任何不同。
这次多尔衮没有直接回话,却是叹了口气才说道:“西面还没有消息过来,本王心中七上八下,总是有些担心会出了变故。”
“摄政王勿忧。”洪承畴笑了笑,说道:“关内的探子不是回禀了,说明国皇帝正忙于处理溃兵,不会出甚么乱子的。”
“希望如此吧。”
多尔衮点点头,转头看向战场。
忽然间,远处出现一片旗帜,大约三五千人朝这边狼狈逃窜,起初多尔衮还以为是明国军队的溃兵过来了,正要下令拦截,却忽然盯紧,那不是大清的衣甲吗。
正在八旗各王公贝勒互相议论的时候,远远灰头土脸的跑回来一名镶红旗马甲,他直接下马趴在地上,话中甚至带着哭腔:
“摄政王不好了,西门有明国援军,蒙古都统达延古、尼堪贝勒阵亡,汉军统领耿仲明不知所踪,现在大队明军已经汇合,正在向这边追击过来!”
“启禀摄政王,城内明军忽然多了起来,像是西门的明军增援过来,请摄政王示下!”图尔格忽然驾马回来,远远问道。
多尔衮的反应并没有其余人那样大,看不出是震惊还是吓傻,反正没有丝毫变化,只见他重重叹口气,没急着下令,只是抬头看向远处。
就在豪格所部镶红旗溃兵的身后就是兀良哈骑兵,这些兀良哈人和满洲人有着深仇大恨,但是追击途中也防止自己孤军深入,是追追停停,不断给镶红旗清军造成伤亡。
“这些兀良哈人,没想到入了关竟然这么勇猛。”图尔格叹口气,说出了不久前兀良哈骑兵充当前锋,甘愿为明国军队做马前卒的事情。
“勇猛,他们能比我大清铁骑更勇猛?”听见这话,鳌拜不服了,当即策马出来狂呼道:“摄政王,让我鳌拜去,只需两千马甲,就能让这些兀良哈人满地找牙!”
“万胜!万胜!”
“皇上万胜,大明万胜!”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响起震天的吼声,却是黑压压一片不知多少人的明军结阵上来,这些明军都穿着崭新的盔甲,手持带血的刀枪,没有往日野战遇到清军那般惧怕的样子,都是边走边高声大喊,士气如虹。
多尔衮朝那侧眺望良久,见身旁一众贝勒都是副惊心动魄的神情,又考虑到八旗军已是激战一日,仅凭自己这正白旗独木难支,这才回头缓缓扫视众人一眼,静静说道:
“该部明军与往日不同,我大清军苦战一日,此时迎击于我不利,来日方长,不必急于决战。传本王的话,命各旗收拢兵马,带好物资,退兵,出关!”
身旁各旗王公贝勒其实早有退意,他们很多人没有多尔衮的野心,根本不赞成打这一仗,在他们看来,本来入关就是为了劫掠,既然已经拿下蓟镇和那么多地方,又何必孤军深入。
听见多尔衮的最终决定,他们都是松口气,同声忙道:“摄政王英明!”
......
崇祯十九年十二月丙戍,三王之乱发生的一个月之后,多尔衮在得到朵颜三卫之后,破喜峰口边墙而入。
清军沿途烧杀劫掠,每下一城,必毁城、屠城而走,京畿由此戒严,各地明军严防死守,接连向京师告急,却是人心惶惶。
十二月十五日,多尔衮趁黄得功部主力南下平乱之机,一夜之内攻破蓟镇城关,屠城两日,毁城一日,于第四日早晨进围三屯营。
当此之时,崇祯皇帝在京师御驾亲征,传檄天下,集结四川、山东、京畿等各处官军,号称十万,移镇遵化。
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军大举围攻三屯营,守军杨御藩、蔺养成部激死战迎击,三名参将阵亡,八员游击战死,数千明军喋血城头,死守一日。
崇祯皇帝于傍晚亲自率领各镇援剿官军杀到,各路明军士气如虹,杀得清兵丢盔弃甲,狼狈窜逃。
当晚,多尔衮放弃攻击三屯营,连夜撤出三屯营范围,第二天清军败退出蓟镇,未留一兵一卒,大约是五日之后,入关清军全数由喜峰口退出关外。
出关之后多尔衮才发现有一个人失踪了——洪承畴。
不过这个时候全军士气丁点不剩,只想着赶紧回盛京压压惊,多尔衮就算想找回来,也是有心无力,只得一路匆忙撤军。
此役,乃是甲申年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取得良乡大捷后的另一场转折性胜利,松锦之战失败后,明军在三屯营重挫清军。
事后兵部验功统计结果于崇祯二十年初广发天下,三屯营之战,王师斩首清兵七万有余,其中仅留着辫子头的建奴就有三万多。
这场战斗,标志着清军野战无敌的说法正式告破,明军是在野战的情况下,结合守城,内外夹击,堂堂正正在战场上击退清军。
清军回去的路上,营内到处都能听到哭喊声,人数与先前浩浩荡荡入关相比少了大半,豪格所部的镶红旗几乎十分之八的人都战死在西门之外,正红旗在城头拼杀,也是损失惨重。
其余正蓝、镶蓝两旗由于率先与东门杨御藩本部守军激战,损失也是东门外清军最多的,几乎达到了十分之三,其中满洲将官十几人,贝勒又有两人战死。
满洲八旗,光郡王级别的就战死两个,又有达延古、尼堪等十几名都统、贝勒、贝子尸体扔在关内。
最惨的还是镶红旗一度灭旗,巴牙喇兵一个都没能回来,只回来几百人,一整旗,最后只剩下几百名步甲马甲惊慌失措的逃出关。
这一次,多尔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尤其达延古所部的三万蒙古八旗军,几乎是全军覆没的结果,包括其本人在内,所有的将官要么失踪,要么战死,反正是没有一个活着随军出关的。
汉军旗统领耿仲明跑的比较快,汉军也都是快腿,被杀的并没有多少,但是却因为四处溃散而损失大部,多尔衮无心聚拢,只管一路出关,据说还跟着满清出关的汉军兵士已经不足半数。
这场战斗,被时史官记载为“遵东奇捷”,尊东奇捷与崇祯十七年的良乡大捷常被后世人一同提起。
有人说,良乡大捷扭转了大明和大顺之间的攻守局面,使得昏暗的明廷得以苟延残喘,而遵东奇捷则被称为明清近六十年战争中,最伟大的一次胜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