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攻楚
公元前226年春,秦王宫中,秦王嬴政正在召集大臣商议国事,这一年,拿下了燕国,下一个目标,便是楚国了。
“众爱卿,对于攻打楚国之事,大家有什么意见?”秦王嬴政问。
“臣以为,现在攻打楚国,为时尚早,毕竟楚国国力还在,此时应先攻齐才对。”昌平君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
大家都知道,楚国的国君是昌平君的兄弟,虽然他从小就在秦国长大并在秦国为官,但那层血缘关系毕竟还在,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家族在这个时候被灭了,最起码,也要放到最后,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大臣们听了昌平君的话之后,都不敢作声。
“李爱卿,你认为怎样?”秦王见大家不作声,便将目光移到了李斯的身上。
李斯当然知道,这是秦王要自己打头阵的意思,便站出来说道:“楚为大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是,近年楚国内政混乱,楚幽王死后,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负刍成为楚王,楚王室由此分崩离析、同床异梦,内乱不止,此时伐楚,正当其时也!”
“好一个正当其时!”秦王嬴政一听,拍案而起,接着问王翦:“王爱卿说说看,如果攻楚,需要多少兵马?”
“六十万。”王翦神色凝重地回答道。
“六十万这么多?”
“六十万可是全国全部的兵力啊,如果全派出去,国内谁来看守?”
“太夸张了吧?”
“这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朝堂下大臣们议论纷纷。
“我看未必!”正当大家惊愕的时候,突然一位年轻将领站了出来,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王翦的手下李信。
“那依李爱卿看,需要多少兵马?”秦王嬴政见有人挺身而出,满心欢喜地问。
“依君之见,二十万便足已。”李信信心满满地回答说。
“哈哈哈,王爱卿你看,人家只要二十万兵力,而你却要六十万,是人家的三倍,是不是打仗打多了,胆子反而小了?”秦王揶揄王翦道。
“攻楚要想取胜,非六十万兵力不可!”王翦还是一脸严肃,坚持自己的意见。
“好了,”秦王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了王翦的话,转而对李信说道:“李爱卿听令!”
“诺!”李信站了出来。
“本王命你领兵二十万,即日起程攻打楚国!”
退朝之后,秦王让赵高留下来。
“对于攻楚,赵爱卿有什么看法?”秦王问。
“这是迟早的事。”赵高又用上和稀泥的那招来。
“那你说,现在是早了还是迟了?”秦王当然不肯放过他。
“这个嘛,得看陛下的决心。”
“本王刚才不是下了决心么?”
“那还要看秦国的士气和楚国的运气。”
“屁话!”
“打仗就是如此,谁能说的准啊?”
秦王听了,也觉得在理,想了一会儿,又问:“你认为如何处置昌平君和王翦好一点?”
“呃呃,真的要处置他们?”赵高听了,心中一惊。
“这两人都说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不处置一下怎能提高士气?”秦王愤愤地说道。
“现在攻打楚国,留昌平君在朝堂中是有点掣肘,不如将他放到地方上去,那样他就不会对大王的决策有所干扰了。”赵高平时也没少受这位昌平君的白眼,所以此时借机狠狠踩上一脚,是理所当然的事。
“那你说,将他流放到什么地方好?”
“既然他还记挂他的母国,就放到离楚国交界的郢陈好了。”
“好,这与本王所想不谋而合!那王翦呢,怎样处置?”秦王接着问赵高。
“既然王大将军不适合再领兵,那就让他回乡休养一段时间,免得士兵们老记着他影响了士气,到用得着时再召他回来也不迟。”赵高想了一下,回答道。
“好,好!我就不信,区区一个楚国,我大秦就不能攻下来!”秦王说完,便差人出去宣旨。
秦王为什么对昌平君如此顾忌?原来,昌平君的父亲熊元原是楚国的太子,在楚顷襄王二十七年秦楚和好时,作为楚国王太子被送到秦国为人质,并且在秦国居住了十年。在此期间,熊元还在秦国娶了一位秦国公主。当年他的父亲从秦国回楚时,并没有带这位公主,也即是他的母亲回去,而当时他的母亲已经怀上了他。所以昌平君从小便在秦国长大,颇受华阳太后的喜爱,还想办法为他封了君。按辈份来算,昌平君是庄襄王的表兄弟,也是秦王嬴政的表叔,所以在庄襄王当权的时候,昌平君便走上了秦国的政坛。在嬴政登基后,也成为了跟吕不韦一样的顾命大臣。自从嫪毐和吕不韦两派人马被消灭以后,昌平君便成了朝堂中资格最老的大臣,势力也一天天壮大,虽然没影响到秦王的统治,但迟早也是一个后患。所以,秦王正好借这次机会,对他这一派的楚系外戚进行打压和清理。
为什么安排昌平君去郢陈?要知道,这郢陈是楚国的旧都,而楚国又是昌平君的母国,他的兄弟姐妹都在楚国,让他去郢陈,一方面是提醒他楚国迟早是要被秦所灭的,另一方面,是让昌平君这个楚国王族去郢陈处死韩王,既然郢陈是楚国旧都,有昌平君这个楚国王室在,想来可以压制住那些楚人的反叛之心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众爱卿,对于攻打楚国之事,大家有什么意见?”秦王嬴政问。
“臣以为,现在攻打楚国,为时尚早,毕竟楚国国力还在,此时应先攻齐才对。”昌平君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
大家都知道,楚国的国君是昌平君的兄弟,虽然他从小就在秦国长大并在秦国为官,但那层血缘关系毕竟还在,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家族在这个时候被灭了,最起码,也要放到最后,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大臣们听了昌平君的话之后,都不敢作声。
“李爱卿,你认为怎样?”秦王见大家不作声,便将目光移到了李斯的身上。
李斯当然知道,这是秦王要自己打头阵的意思,便站出来说道:“楚为大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是,近年楚国内政混乱,楚幽王死后,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负刍成为楚王,楚王室由此分崩离析、同床异梦,内乱不止,此时伐楚,正当其时也!”
“好一个正当其时!”秦王嬴政一听,拍案而起,接着问王翦:“王爱卿说说看,如果攻楚,需要多少兵马?”
“六十万。”王翦神色凝重地回答道。
“六十万这么多?”
“六十万可是全国全部的兵力啊,如果全派出去,国内谁来看守?”
“太夸张了吧?”
“这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朝堂下大臣们议论纷纷。
“我看未必!”正当大家惊愕的时候,突然一位年轻将领站了出来,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王翦的手下李信。
“那依李爱卿看,需要多少兵马?”秦王嬴政见有人挺身而出,满心欢喜地问。
“依君之见,二十万便足已。”李信信心满满地回答说。
“哈哈哈,王爱卿你看,人家只要二十万兵力,而你却要六十万,是人家的三倍,是不是打仗打多了,胆子反而小了?”秦王揶揄王翦道。
“攻楚要想取胜,非六十万兵力不可!”王翦还是一脸严肃,坚持自己的意见。
“好了,”秦王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了王翦的话,转而对李信说道:“李爱卿听令!”
“诺!”李信站了出来。
“本王命你领兵二十万,即日起程攻打楚国!”
退朝之后,秦王让赵高留下来。
“对于攻楚,赵爱卿有什么看法?”秦王问。
“这是迟早的事。”赵高又用上和稀泥的那招来。
“那你说,现在是早了还是迟了?”秦王当然不肯放过他。
“这个嘛,得看陛下的决心。”
“本王刚才不是下了决心么?”
“那还要看秦国的士气和楚国的运气。”
“屁话!”
“打仗就是如此,谁能说的准啊?”
秦王听了,也觉得在理,想了一会儿,又问:“你认为如何处置昌平君和王翦好一点?”
“呃呃,真的要处置他们?”赵高听了,心中一惊。
“这两人都说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不处置一下怎能提高士气?”秦王愤愤地说道。
“现在攻打楚国,留昌平君在朝堂中是有点掣肘,不如将他放到地方上去,那样他就不会对大王的决策有所干扰了。”赵高平时也没少受这位昌平君的白眼,所以此时借机狠狠踩上一脚,是理所当然的事。
“那你说,将他流放到什么地方好?”
“既然他还记挂他的母国,就放到离楚国交界的郢陈好了。”
“好,这与本王所想不谋而合!那王翦呢,怎样处置?”秦王接着问赵高。
“既然王大将军不适合再领兵,那就让他回乡休养一段时间,免得士兵们老记着他影响了士气,到用得着时再召他回来也不迟。”赵高想了一下,回答道。
“好,好!我就不信,区区一个楚国,我大秦就不能攻下来!”秦王说完,便差人出去宣旨。
秦王为什么对昌平君如此顾忌?原来,昌平君的父亲熊元原是楚国的太子,在楚顷襄王二十七年秦楚和好时,作为楚国王太子被送到秦国为人质,并且在秦国居住了十年。在此期间,熊元还在秦国娶了一位秦国公主。当年他的父亲从秦国回楚时,并没有带这位公主,也即是他的母亲回去,而当时他的母亲已经怀上了他。所以昌平君从小便在秦国长大,颇受华阳太后的喜爱,还想办法为他封了君。按辈份来算,昌平君是庄襄王的表兄弟,也是秦王嬴政的表叔,所以在庄襄王当权的时候,昌平君便走上了秦国的政坛。在嬴政登基后,也成为了跟吕不韦一样的顾命大臣。自从嫪毐和吕不韦两派人马被消灭以后,昌平君便成了朝堂中资格最老的大臣,势力也一天天壮大,虽然没影响到秦王的统治,但迟早也是一个后患。所以,秦王正好借这次机会,对他这一派的楚系外戚进行打压和清理。
为什么安排昌平君去郢陈?要知道,这郢陈是楚国的旧都,而楚国又是昌平君的母国,他的兄弟姐妹都在楚国,让他去郢陈,一方面是提醒他楚国迟早是要被秦所灭的,另一方面,是让昌平君这个楚国王族去郢陈处死韩王,既然郢陈是楚国旧都,有昌平君这个楚国王室在,想来可以压制住那些楚人的反叛之心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