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节 扶不起的白莲教
白莲教的消息也是周琅重点收集的。
跟幕僚们的预计大相径庭,白莲教没有成事,而是把路越走越窄。
周琅的大周政权已经帮他们吸引了绝大部分火力,按说他们的活动空间会更大,可是还是一步步走弱。
后世的评论家评论白莲教的失败,主要推为白莲教的行动方式不当。
一开始的时候,白莲教还不具备攻打县城的能力,当时他们躲在山川险要之地,修筑自己的城寨坚守,这被认为是第一大错误,结果就是一座座被清军攻破,毕竟作为正规军,清军装备着为数不少的火炮。
在坚守策略失败之后,白莲教吸取了教训,开始流动作战,这时候他们开始“不迎战,不走平原,唯数百为群,忽分忽合,忽南忽北”,这种战术确实让他们的队伍迅速壮大,他们走过的地方,社会秩序崩溃,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是要吃饭的,地主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会被席卷一空,不但地主们没吃的了,贫民更没吃的了,就只能跟随他们。赞同白莲教的说他们是吸纳群众,不赞同他们的说他们是裹挟。
这种流动作战,依然被专家批评,说他们没有建立根据地。
反正白莲教是守城被击破也是错,流动作战没有立足点也是错,因为他们失败了,那肯定是他们犯了错误。
还有一种说法,说白莲教不注意联合,总是单独作战。导致虽然白莲教四处起义,可却被清军逐一击破。
可实际上,在周琅看来,白莲教的选择并不多。坚守被证明不行,流动也被证明不行,至于联合,不管白莲教教首们是不是真的不愿意联合,周琅觉得,他们联合了恐怕也不行。因为多只白莲教动辄数万人,每每比追剿他们的清军数量还多,所过之处人烟稍微稀少,就会陷入粮食危机。这样的情况,让他们联合在一起,只会让危机更加严重。
说起来,那些评价也都对,如果他们能够建立一座稳定的基地,这些就都解决了。
周琅根据自己的经验评价,这种基地的建立真的是造反者最难的事情,因为建立基地,就相当于创业公司开始盈利,取得了稳定的现金流,距离上市不远了,而这个非常难。
周琅光是为了在凤山县得到认同,又是免税,又是剿匪,最后主要还是因为北方陈周全大肆打击地主,凤山县地主阶层是在恐慌之下和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开始有限度的支持周琅,而且也只限于解散了团练,至于投入周琅麾下,那都是周琅占领福建后的事情了。
周琅是有东印度公司的风险投资撑着,还从广州讹诈了两千万银元的基础上,才做到这一切的,这让本就是一贫如洗的白莲教来搞,真的不现实,所以他们根本无法稳定的立足,只能走一路吃一路,吃一路毁一路,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基地。李自成当年也是这么流动,最后之所以能够成事,主要是因为明朝的军事力量在农民军跟八旗的反复拉锯下实在是没有了力量,最后都不愿意对抗李自成了,结果大量投降,在陕西才建立了稳定的基地,这才有了进军北京的实力。
而追在白莲教身后的清军,作战能力始终比白莲教要强。周琅也没有像满清当年一样,连续多次破关入口抢劫,因为周琅更将自己看作是一直正规军,而不是流寇,对抢劫没有太大的兴趣。甚至出征前,就要考虑安民的问题。结果给白莲教的支援很有限,让清军有充足的机会镇压白莲教。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个历史上,由于朱珪在广东试验过办团练,又有周琅的存在,让清军兵力捉襟见肘,结果提前推动他们在战区推行地主办团练。结果前面是一个个地主的土城、山寨,后面是紧追不舍的满清軍队,稍微停留就会遭到两头痛击。地主们大办团练,还吸纳了当地留名,导致白莲教的兵员也被对方吸纳。此消彼长之下,白莲教失去了所有的生存空间。
其实他们唯一的机会,恐怕就是发动群众,不是把地主家的粮分了,而是直接把地主家的地分了,然后才有可能在某一处建立基地。但这也是建立在他们的兵足够强,能够守住一地的基础上,可事实证明,他们恰恰缺乏这种能力。依靠宗教迷信武装起来的部队,以吃不饱饭的流民组成的部队,事实证明很松散。
一切的因素综合起来,也只能说满清气数未尽,白莲教发动的早了,毕竟此时整个中国才刚刚跨过三亿人口大关,全国还有许多荒地没有开发,乾隆年间也基本风调雨顺,没有遍及全国的大灾害,清政府的储备足够丰厚,经得起折腾。
如果再晚个三五十年,等到四亿人口压在这块品级的土地上,清政府财政空虚的时候,他们起义或许会更容易。
随着最大的几股白莲教被剿灭,白莲教渐渐开始销声匿迹,小股白莲教躲入了深山,也已经不足为虑,清廷甚至开始裁撤起了乡勇。毕竟他们对任何人掌握武装力量,都不放心。
一个秋天,白莲教基本覆灭。
而周琅的軍队也恢复了过来,从闽粤来的主力军,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或者说营养补充了上来。周琅也完成了一系列北伐前的军事调动。
将赵文第十三军,以及五个广东步兵军留守在武昌府,然后帅营、第十四军以及炮兵部队全都退回了京师(南京),北伐这样的大战,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保证,更何况帅营和炮兵部队这样的战略级力量,是一定要参与进来的。
最后是北伐前发行了一笔国债。这已经是第二笔国债了,第一笔国债是去年占领整个江南后,在广州发行的。
两笔国债的发行,也算将一个不算完善的债券市场搭建了起来。有一个现代金融市场,周琅即便这次北伐不成功,他也有信心跟满清十年八年的耗下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跟幕僚们的预计大相径庭,白莲教没有成事,而是把路越走越窄。
周琅的大周政权已经帮他们吸引了绝大部分火力,按说他们的活动空间会更大,可是还是一步步走弱。
后世的评论家评论白莲教的失败,主要推为白莲教的行动方式不当。
一开始的时候,白莲教还不具备攻打县城的能力,当时他们躲在山川险要之地,修筑自己的城寨坚守,这被认为是第一大错误,结果就是一座座被清军攻破,毕竟作为正规军,清军装备着为数不少的火炮。
在坚守策略失败之后,白莲教吸取了教训,开始流动作战,这时候他们开始“不迎战,不走平原,唯数百为群,忽分忽合,忽南忽北”,这种战术确实让他们的队伍迅速壮大,他们走过的地方,社会秩序崩溃,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是要吃饭的,地主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会被席卷一空,不但地主们没吃的了,贫民更没吃的了,就只能跟随他们。赞同白莲教的说他们是吸纳群众,不赞同他们的说他们是裹挟。
这种流动作战,依然被专家批评,说他们没有建立根据地。
反正白莲教是守城被击破也是错,流动作战没有立足点也是错,因为他们失败了,那肯定是他们犯了错误。
还有一种说法,说白莲教不注意联合,总是单独作战。导致虽然白莲教四处起义,可却被清军逐一击破。
可实际上,在周琅看来,白莲教的选择并不多。坚守被证明不行,流动也被证明不行,至于联合,不管白莲教教首们是不是真的不愿意联合,周琅觉得,他们联合了恐怕也不行。因为多只白莲教动辄数万人,每每比追剿他们的清军数量还多,所过之处人烟稍微稀少,就会陷入粮食危机。这样的情况,让他们联合在一起,只会让危机更加严重。
说起来,那些评价也都对,如果他们能够建立一座稳定的基地,这些就都解决了。
周琅根据自己的经验评价,这种基地的建立真的是造反者最难的事情,因为建立基地,就相当于创业公司开始盈利,取得了稳定的现金流,距离上市不远了,而这个非常难。
周琅光是为了在凤山县得到认同,又是免税,又是剿匪,最后主要还是因为北方陈周全大肆打击地主,凤山县地主阶层是在恐慌之下和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开始有限度的支持周琅,而且也只限于解散了团练,至于投入周琅麾下,那都是周琅占领福建后的事情了。
周琅是有东印度公司的风险投资撑着,还从广州讹诈了两千万银元的基础上,才做到这一切的,这让本就是一贫如洗的白莲教来搞,真的不现实,所以他们根本无法稳定的立足,只能走一路吃一路,吃一路毁一路,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基地。李自成当年也是这么流动,最后之所以能够成事,主要是因为明朝的军事力量在农民军跟八旗的反复拉锯下实在是没有了力量,最后都不愿意对抗李自成了,结果大量投降,在陕西才建立了稳定的基地,这才有了进军北京的实力。
而追在白莲教身后的清军,作战能力始终比白莲教要强。周琅也没有像满清当年一样,连续多次破关入口抢劫,因为周琅更将自己看作是一直正规军,而不是流寇,对抢劫没有太大的兴趣。甚至出征前,就要考虑安民的问题。结果给白莲教的支援很有限,让清军有充足的机会镇压白莲教。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个历史上,由于朱珪在广东试验过办团练,又有周琅的存在,让清军兵力捉襟见肘,结果提前推动他们在战区推行地主办团练。结果前面是一个个地主的土城、山寨,后面是紧追不舍的满清軍队,稍微停留就会遭到两头痛击。地主们大办团练,还吸纳了当地留名,导致白莲教的兵员也被对方吸纳。此消彼长之下,白莲教失去了所有的生存空间。
其实他们唯一的机会,恐怕就是发动群众,不是把地主家的粮分了,而是直接把地主家的地分了,然后才有可能在某一处建立基地。但这也是建立在他们的兵足够强,能够守住一地的基础上,可事实证明,他们恰恰缺乏这种能力。依靠宗教迷信武装起来的部队,以吃不饱饭的流民组成的部队,事实证明很松散。
一切的因素综合起来,也只能说满清气数未尽,白莲教发动的早了,毕竟此时整个中国才刚刚跨过三亿人口大关,全国还有许多荒地没有开发,乾隆年间也基本风调雨顺,没有遍及全国的大灾害,清政府的储备足够丰厚,经得起折腾。
如果再晚个三五十年,等到四亿人口压在这块品级的土地上,清政府财政空虚的时候,他们起义或许会更容易。
随着最大的几股白莲教被剿灭,白莲教渐渐开始销声匿迹,小股白莲教躲入了深山,也已经不足为虑,清廷甚至开始裁撤起了乡勇。毕竟他们对任何人掌握武装力量,都不放心。
一个秋天,白莲教基本覆灭。
而周琅的軍队也恢复了过来,从闽粤来的主力军,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或者说营养补充了上来。周琅也完成了一系列北伐前的军事调动。
将赵文第十三军,以及五个广东步兵军留守在武昌府,然后帅营、第十四军以及炮兵部队全都退回了京师(南京),北伐这样的大战,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保证,更何况帅营和炮兵部队这样的战略级力量,是一定要参与进来的。
最后是北伐前发行了一笔国债。这已经是第二笔国债了,第一笔国债是去年占领整个江南后,在广州发行的。
两笔国债的发行,也算将一个不算完善的债券市场搭建了起来。有一个现代金融市场,周琅即便这次北伐不成功,他也有信心跟满清十年八年的耗下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