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权欲
自从一年前广陵山庄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后,邓绥又小心翼翼的把关于左小娥的一切痕迹都悄无声息的擦除干净。本以为这些年来围绕着皇权的斗争可以消停些许,没想到更为密集的风暴正纷至杳来。
先是关于邓绥与耿夑私情的流言,宫里宫外,沸沸扬扬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为了力保邓绥清誉,蔡伦不得不动用了重典,出动了上千少府内侍,潜伏在皇城内外,但凡发现私下议论此事者立刻缉拿,一律按谋逆罪论处。可即便用如此手段,人杀了不少,却依然堵不上悠悠众口,甚至愈发甚嚣尘上。
紧接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从京师到地方郡县,竟像是约好了一般,劝谏太后归政于皇帝的奏本,一时间如雪花般纷纷传至尚书台。
实际上,关于这些劝谏的奏本,邓绥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就连谁在里面说了些什么话,她也了如指掌。尚书台从御史大夫朱宠到底下的官吏,一半都是她这十几年来陆陆续续提携起来的人,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掌握大汉各地郡县的最新情状。不止如此,自玉门关一战连着牵出清河王妃之事后,邓绥便不动声色的增加了少府的人手,原来只是负责打理宫廷事务的少府,如今竟然多出了一倍的人,专门负责收集从宫中犄角旮旯到宫外街头巷尾的情报,这些人直接听命于蔡伦。
心细如发的蔡伦很快便意识到了一个事实,邓绥变了。到底玉门关和左小娥的事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结,蔡伦并不清楚,但是他明显的察觉到,以前那个沉稳大气胸怀坦荡的太后逐渐变得阴鸷,变得焦虑,变得比曾经任何时候都更加执著于手中的权力。
可是蔡伦只能痛心的看着她一步一步变成她曾经不喜欢的那个样子,却始终无可奈何,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就连性情粗放的邓骘也逐渐发现了妹妹的变化。以前她总是将汉军一应人事及军事放心的交诸于邓骘,现在,当她连武将的调度也开始过问之际,邓骘便觉察到她不同以往的变化。但无论如何,他与邓绥总是血脉至亲,想到他一直忌惮戒备且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刘祜,邓骘觉得妹妹如今牢牢握住权力的行为倒也不失为一件坏事。直至邓康出事,兄妹之间的矛盾才终于爆发出来。
邓康乃邓训之弟邓珍之子,也是邓骘与邓绥二人的同宗堂弟。邓珍去世后,他袭了邓珍的夷安侯爵位。邓康为人耿直,兼具文治与武功,在邓氏宗族中也算的上出类拔萃者,因此一直甚得邓骘邓绥兄妹二人的重用,一路官至越骑校尉。
可就在朝野上下纷纷对太后擅权之事谏言不止之际,邓康却突然抱病在家,深居宅中不再露面。邓绥了解自己这个堂弟身体素来强健,不会轻易病倒以至卧床不起,而且偏偏又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抱病,心里已是起了疑心。于是,便几次三番遣少府内侍和婢女前往邓康府上,名义上是代太后探视病情,实则是要摸清邓康的虚实。
邓康见太后已然起疑,心知自己遮掩不了太久,便索性上书请辞。在奏疏中,邓康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他承认自己佯装抱病,是因为这些年来眼看着邓绥一直把持朝政,不肯归政于陛下,到如今已经激起了朝堂上下的非议和不满。若长此以往,难保邓氏一族不会重蹈当年窦太后一族的覆辙。他身为邓氏宗族,在这个时候本应挺身而出力保太后一党,可奈何过不了自己的公心。故而称病不行,便唯有请辞。
看完邓康的奏疏之后,邓绥勃然大怒。她已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万万没想到,在这个进退艰难的时候,竟是自家的后院先起了火。于是,邓绥一气之下便准了邓康的请辞,不止如此,还削了他的爵位,让他以平民之身回新野老家静思己过。
邓骘听闻消息后立即进宫劝阻。除了邓绥以外,邓氏宗族之中,邓骘最为亲厚的便是邓康。小的时候,邓康便喜欢如跟屁虫一样跟在长他三岁的堂兄邓骘身后,看着他骑马习剑,跟在身后模仿着比划。后来,邓训一家蒙难,邓骘流落在外从军多年,再见邓康时,二人都已是大人了,可儿时的情谊还在。邓骘步步高升,也始终不忘提携邓康,加之邓康本身又是一个聪明能干之人,更得邓骘器重。
如今之事,虽说邓康一时激动之言难免有失偏颇,惹恼了邓绥,可无论如何都是自家兄弟,削爵去官,等于是断了自己的臂膀,邓骘几乎不敢相信,一向城府深沉的邓绥会做出如此冲动不智之事,所以他急急进宫,希望能点醒气头上的邓绥,让她收回成命。
可事实证明,这一次,邓骘却失算了。他既没能说服邓绥,自己还被骂了个狗血喷头。她将邓康的行为视为对自己,对邓氏一族的背叛,能让他活着回新野,已经是看在故去的叔父邓珍的情面上网开一面了,若再为之求情,她索性杀之以为惩戒。
邓骘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越来越陌生的妹妹,不,她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妹妹,她如今的身份似乎只剩了一个——大汉的太后。
一番争执后,窝着一肚子火的邓骘负气离开了永安宫。行至西宫门时,却听见身后响起一阵急似一阵的脚步声,转身一看,见是蔡伦追了上来。
邓骘没好气的问道:“中常侍大人有何贵干?莫非太后要把我也治罪了不成?”
来不及擦拭脸上一层汗珠,蔡伦连忙气喘吁吁道:“大将军误会了,是奴才有几句话想同大将军讲,与太后无关······”
“哦?何事?”邓骘满面狐疑道。
蔡伦深呼了一口气,将气息平稳了一些,压低了声音道:“大将军,奴才伺候太后十多年了,自以为对太后的脾性也算有几分了解。可是这一年以来,大将军可曾发现,太后,变了许多?”
邓骘没有想到蔡伦急匆匆的追上自己是要说这个。说起来,自己与邓绥虽然是血脉至亲,可毕竟聚少离多,不似蔡伦日日陪伴在邓绥身边,要说对邓绥的了解,自己恐怕还不如这个内侍。于是,他也收敛起满面怒容,语气尊重道:“邓某虽然是个愚钝粗人,可也能觉察一二,只是不知究竟是何原由,还请蔡常侍直言相告。”
“大将军言重了。”蔡伦慌忙揖道,接着靠近了些低声道:“依奴才的观察,自从清河王妃一事后,太后猜忌之心日盛。最近一年来,关于太后的流言蜚语始终没有消停,近来又有大批官员上书请求太后归政,这些事,太后都疑心是有人从中挑唆,所以她更加忌惮。以往选贤任能那都是三公九卿的差事,可仅这半年来,由太后自己做主提拔的京官便有二十余名,这可比以往几年加起来的都多。更不用说少府里陆陆续续已经增派了不下千余个专门打探消息的内侍,如今宫里宫外已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可太后仍不满意,大有变本加厉的趋势,长此下去,惟恐生变······”
听着蔡伦的话,邓骘的神色越来越凝重,紧蹙眉头道:“你这么一说,邓某才恍然发觉确有此端倪,平日里忙于军务,竟是疏忽了。可太后为何会有此转变,蔡常侍素来与太后亲近,想必略知一二。”
蔡伦轻叹道:“奴才虽然是太后的近侍,但不瞒大将军,近来太后对奴才似乎也有所戒备,许多事情都不许奴才过问了。可奴才今日斗胆说一句,奴才始终觉得,太后的变化,与玉门关的事有着莫大的关联。虽然关于太后在玉门关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何事,奴才毫不知情,但奴才隐约感觉的到,太后从玉门关回来之后,就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喜怒无常,似乎只有将更多的权力攥在手里,才会有安全感······”
“玉门关······”邓骘喃喃着,一双锋利的星目凝视着宫门的方向,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只能看到他的眉头锁的越来越紧。良久,他似乎是对蔡伦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道:“是了,她最在乎的人,险些被奸人所害死在玉门关,就如同当年我们的父亲惨死在郑众那个狗贼的阴谋诡计之下,她怎能轻易放的下。如今,她要保护她在乎的人,就只能将权力稳稳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听了邓骘的话,蔡伦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他相信邓骘说的应该是对的,只是邓骘口中所说的那个太后最在乎的人,究竟是邓骘自己还是另有其人,那便不得而知了。
邓骘突然话锋一转,紧紧盯着蔡伦沉声问道:“不过,近来针对太后擅权的非议越来越多,邓某也有几分疑惑,难道蔡常侍毫不疑心是有人刻意而为之吗?”
从邓骘那森森的目光中,蔡伦看得出来他在疑心什么,这也正是他最担心的。蔡伦思虑再三,方才低声道:“大将军的意思,奴才明白。可是大将军不要忘了,这天下,它毕竟还是姓刘啊······”
轻飘飘一句话仿佛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了下来,邓骘竟然不由的打了一个激灵。
蔡伦说的没错,这天下毕竟还姓刘,就算他现在找到证据证明一切都是刘祜那个黄毛小儿背后耍的阴谋诡计,可他又能奈之如何?就算他官拜大将军,统领三军,也只是臣,但刘祜毕竟是君啊!
邓骘铁青着脸扔下了一句话:“我要去见太后!”,随即便立刻转身,大步流星向着永安宫方向走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先是关于邓绥与耿夑私情的流言,宫里宫外,沸沸扬扬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为了力保邓绥清誉,蔡伦不得不动用了重典,出动了上千少府内侍,潜伏在皇城内外,但凡发现私下议论此事者立刻缉拿,一律按谋逆罪论处。可即便用如此手段,人杀了不少,却依然堵不上悠悠众口,甚至愈发甚嚣尘上。
紧接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从京师到地方郡县,竟像是约好了一般,劝谏太后归政于皇帝的奏本,一时间如雪花般纷纷传至尚书台。
实际上,关于这些劝谏的奏本,邓绥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就连谁在里面说了些什么话,她也了如指掌。尚书台从御史大夫朱宠到底下的官吏,一半都是她这十几年来陆陆续续提携起来的人,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掌握大汉各地郡县的最新情状。不止如此,自玉门关一战连着牵出清河王妃之事后,邓绥便不动声色的增加了少府的人手,原来只是负责打理宫廷事务的少府,如今竟然多出了一倍的人,专门负责收集从宫中犄角旮旯到宫外街头巷尾的情报,这些人直接听命于蔡伦。
心细如发的蔡伦很快便意识到了一个事实,邓绥变了。到底玉门关和左小娥的事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结,蔡伦并不清楚,但是他明显的察觉到,以前那个沉稳大气胸怀坦荡的太后逐渐变得阴鸷,变得焦虑,变得比曾经任何时候都更加执著于手中的权力。
可是蔡伦只能痛心的看着她一步一步变成她曾经不喜欢的那个样子,却始终无可奈何,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就连性情粗放的邓骘也逐渐发现了妹妹的变化。以前她总是将汉军一应人事及军事放心的交诸于邓骘,现在,当她连武将的调度也开始过问之际,邓骘便觉察到她不同以往的变化。但无论如何,他与邓绥总是血脉至亲,想到他一直忌惮戒备且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刘祜,邓骘觉得妹妹如今牢牢握住权力的行为倒也不失为一件坏事。直至邓康出事,兄妹之间的矛盾才终于爆发出来。
邓康乃邓训之弟邓珍之子,也是邓骘与邓绥二人的同宗堂弟。邓珍去世后,他袭了邓珍的夷安侯爵位。邓康为人耿直,兼具文治与武功,在邓氏宗族中也算的上出类拔萃者,因此一直甚得邓骘邓绥兄妹二人的重用,一路官至越骑校尉。
可就在朝野上下纷纷对太后擅权之事谏言不止之际,邓康却突然抱病在家,深居宅中不再露面。邓绥了解自己这个堂弟身体素来强健,不会轻易病倒以至卧床不起,而且偏偏又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抱病,心里已是起了疑心。于是,便几次三番遣少府内侍和婢女前往邓康府上,名义上是代太后探视病情,实则是要摸清邓康的虚实。
邓康见太后已然起疑,心知自己遮掩不了太久,便索性上书请辞。在奏疏中,邓康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他承认自己佯装抱病,是因为这些年来眼看着邓绥一直把持朝政,不肯归政于陛下,到如今已经激起了朝堂上下的非议和不满。若长此以往,难保邓氏一族不会重蹈当年窦太后一族的覆辙。他身为邓氏宗族,在这个时候本应挺身而出力保太后一党,可奈何过不了自己的公心。故而称病不行,便唯有请辞。
看完邓康的奏疏之后,邓绥勃然大怒。她已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万万没想到,在这个进退艰难的时候,竟是自家的后院先起了火。于是,邓绥一气之下便准了邓康的请辞,不止如此,还削了他的爵位,让他以平民之身回新野老家静思己过。
邓骘听闻消息后立即进宫劝阻。除了邓绥以外,邓氏宗族之中,邓骘最为亲厚的便是邓康。小的时候,邓康便喜欢如跟屁虫一样跟在长他三岁的堂兄邓骘身后,看着他骑马习剑,跟在身后模仿着比划。后来,邓训一家蒙难,邓骘流落在外从军多年,再见邓康时,二人都已是大人了,可儿时的情谊还在。邓骘步步高升,也始终不忘提携邓康,加之邓康本身又是一个聪明能干之人,更得邓骘器重。
如今之事,虽说邓康一时激动之言难免有失偏颇,惹恼了邓绥,可无论如何都是自家兄弟,削爵去官,等于是断了自己的臂膀,邓骘几乎不敢相信,一向城府深沉的邓绥会做出如此冲动不智之事,所以他急急进宫,希望能点醒气头上的邓绥,让她收回成命。
可事实证明,这一次,邓骘却失算了。他既没能说服邓绥,自己还被骂了个狗血喷头。她将邓康的行为视为对自己,对邓氏一族的背叛,能让他活着回新野,已经是看在故去的叔父邓珍的情面上网开一面了,若再为之求情,她索性杀之以为惩戒。
邓骘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越来越陌生的妹妹,不,她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妹妹,她如今的身份似乎只剩了一个——大汉的太后。
一番争执后,窝着一肚子火的邓骘负气离开了永安宫。行至西宫门时,却听见身后响起一阵急似一阵的脚步声,转身一看,见是蔡伦追了上来。
邓骘没好气的问道:“中常侍大人有何贵干?莫非太后要把我也治罪了不成?”
来不及擦拭脸上一层汗珠,蔡伦连忙气喘吁吁道:“大将军误会了,是奴才有几句话想同大将军讲,与太后无关······”
“哦?何事?”邓骘满面狐疑道。
蔡伦深呼了一口气,将气息平稳了一些,压低了声音道:“大将军,奴才伺候太后十多年了,自以为对太后的脾性也算有几分了解。可是这一年以来,大将军可曾发现,太后,变了许多?”
邓骘没有想到蔡伦急匆匆的追上自己是要说这个。说起来,自己与邓绥虽然是血脉至亲,可毕竟聚少离多,不似蔡伦日日陪伴在邓绥身边,要说对邓绥的了解,自己恐怕还不如这个内侍。于是,他也收敛起满面怒容,语气尊重道:“邓某虽然是个愚钝粗人,可也能觉察一二,只是不知究竟是何原由,还请蔡常侍直言相告。”
“大将军言重了。”蔡伦慌忙揖道,接着靠近了些低声道:“依奴才的观察,自从清河王妃一事后,太后猜忌之心日盛。最近一年来,关于太后的流言蜚语始终没有消停,近来又有大批官员上书请求太后归政,这些事,太后都疑心是有人从中挑唆,所以她更加忌惮。以往选贤任能那都是三公九卿的差事,可仅这半年来,由太后自己做主提拔的京官便有二十余名,这可比以往几年加起来的都多。更不用说少府里陆陆续续已经增派了不下千余个专门打探消息的内侍,如今宫里宫外已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可太后仍不满意,大有变本加厉的趋势,长此下去,惟恐生变······”
听着蔡伦的话,邓骘的神色越来越凝重,紧蹙眉头道:“你这么一说,邓某才恍然发觉确有此端倪,平日里忙于军务,竟是疏忽了。可太后为何会有此转变,蔡常侍素来与太后亲近,想必略知一二。”
蔡伦轻叹道:“奴才虽然是太后的近侍,但不瞒大将军,近来太后对奴才似乎也有所戒备,许多事情都不许奴才过问了。可奴才今日斗胆说一句,奴才始终觉得,太后的变化,与玉门关的事有着莫大的关联。虽然关于太后在玉门关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何事,奴才毫不知情,但奴才隐约感觉的到,太后从玉门关回来之后,就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喜怒无常,似乎只有将更多的权力攥在手里,才会有安全感······”
“玉门关······”邓骘喃喃着,一双锋利的星目凝视着宫门的方向,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只能看到他的眉头锁的越来越紧。良久,他似乎是对蔡伦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道:“是了,她最在乎的人,险些被奸人所害死在玉门关,就如同当年我们的父亲惨死在郑众那个狗贼的阴谋诡计之下,她怎能轻易放的下。如今,她要保护她在乎的人,就只能将权力稳稳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听了邓骘的话,蔡伦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他相信邓骘说的应该是对的,只是邓骘口中所说的那个太后最在乎的人,究竟是邓骘自己还是另有其人,那便不得而知了。
邓骘突然话锋一转,紧紧盯着蔡伦沉声问道:“不过,近来针对太后擅权的非议越来越多,邓某也有几分疑惑,难道蔡常侍毫不疑心是有人刻意而为之吗?”
从邓骘那森森的目光中,蔡伦看得出来他在疑心什么,这也正是他最担心的。蔡伦思虑再三,方才低声道:“大将军的意思,奴才明白。可是大将军不要忘了,这天下,它毕竟还是姓刘啊······”
轻飘飘一句话仿佛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了下来,邓骘竟然不由的打了一个激灵。
蔡伦说的没错,这天下毕竟还姓刘,就算他现在找到证据证明一切都是刘祜那个黄毛小儿背后耍的阴谋诡计,可他又能奈之如何?就算他官拜大将军,统领三军,也只是臣,但刘祜毕竟是君啊!
邓骘铁青着脸扔下了一句话:“我要去见太后!”,随即便立刻转身,大步流星向着永安宫方向走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