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文唐 > 771 诸子百家和华夏文明

771 诸子百家和华夏文明

小说:文唐作者:步兵长字数:0更新时间 : 2022-01-24 17:27:09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岳山这才明白禄东赞找他学习的目的,求学是真,拉感情给他儿子找靠山也是真。
  这种事情他自然不会拒绝,替你培养继承人这种事情我喜欢啊。本来这么干还害怕引起你们的怀疑,现在你亲自把孩子送到我手上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于是双方就愉快的敲定了这件事情。
  岳山不知道的是,贡松贡赞并不长寿,比松赞干布还提前几个月就死了,只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继承王位。
  真的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不是形容词,按照时间计算这个孩子是贡松贡赞的遗腹子,松赞干布死的时候他才几个月大。这才给了禄东赞父子专权的机会。
  不过这个孩子也是个能人,卧薪尝胆长大后发动政变杀死了禄东赞的儿子,夺回了大权。
  有趣的是禄东赞的其他子孙逃过一劫归降大唐,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是这一世的格局和前世已经截然不同,每个人的命运也都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岳山从前世了解到的关于某个人的人生轨迹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只能作为一点参考。
  现在他的优势也就只剩下前世带来的知识,他所能做的也只剩下做好当下,一步步往前走。
  吐蕃使节团离开后岳山就重新投入到了对文字的研究工作。
  不只是研究甲骨文,还包括金文、篆文、隶书等等,通过对这些文字的研究和了解,让他对华夏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说以前他是站在历史长河,以上帝视角宏观的观察历史的话。那现在就是深入其中,从微观方面了解每一个时代。
  然后再把这些微观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对于时代的变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反馈到书本上,对于先贤的思想乃至对于整个华夏文化发展也有了新的理解。
  比如,以前他以为诸子百家消亡了,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他也就信了。
  可现在他发现,也许史书说错了,或者说的并不准确。诸子百家是消亡了,但他们的知识核心并没有消失,而是深深的烙印在了华夏文明之上。
  墨家的尚贤、事能、人事即政治;农家的劝耕桑以足衣食;杂家的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集百家之所长等等思想消失了吗?
  没有,它们一直存在,一直在影响着华夏文明。
  只是在这个时候它们不再是墨家、阴阳家、杂家、纵横家,而是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夏文明。
  儒家本来也应该一起消失的,只是这个时代华夏文明这个概念还没有提出,统治阶级又需要一种思想来治理国家。
  于是更加迎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家就存活了下来。
  但到了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全新时代到来,华夏文明的概念已经超过了‘儒家’所涵盖的范围。或许这个名词也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
  等到全新的中国把儒家的精华吸收,完成思想上的蜕变,它也会和墨家、杂家等诸子百家一样消失。
  剩下的就一个统一的华夏文明。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岳山的推测,准不准确还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如果这条路能走通,那他真的有机会带领华夏文明走上另外一条和前世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种新的发现让他兴奋,也让他恐惧。
  兴奋的是自己有一个改变的机会,恐惧的是他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好是坏。
  但他并不准备就这样放弃,不管这条路可不可行,不论结果是好是坏,都要先研究过之后才能知道。
  而且前一段时间他才给李世民讲过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现在大唐的生产关系是经过千年的摸索总结出来的,最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结构体系。
  他这个穿越者发明了高炉炼钢、发明了蒸汽机、推进了化学和物理学科的进步,生产力犹如坐火箭一般提升。
  现在这些新事物才刚刚诞生,还没有展露出应有的威力。等到它们大规模的应用,生产力迎来全面爆发之后,现有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遭到破坏。
  大唐要是不能建立起一套新的生产关系,恐怕连两百年国祚都维持不到就会被新的朝代所取代。
  这绝对不是岳山愿意见到的,谁也不知道新的政权会是什么样子的,万一是资本家掌权呢。
  他释放出来的猛虎,就必须要由他自己给套上枷锁。
  所以他抛弃了所有的外物,把所有心神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去。
  后来他学习的方向已经不限于古人的学问,而是站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进行研究。
  从人类拿起第一块石头,到部落文明的兴起。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从近代史到现代史,从国内到国外。
  而他组建文字研究院的最初目的已经变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第一批从河南道发掘出来的甲骨、陶器碎片、铜器等古物运送回来,他也只是参与了初步的分类工作,剩下的梳理、辨别誊抄等工作全部交给了其他人去做。
  他自己转身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其他人还觉得奇怪,怎么他突然对甲骨文表现的这么不在意了?
  还好有王绩在,他太了解岳山了,一看这种情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这是又有了新的发现,沉浸到自己的世界去了。
  他马上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文字研究院的人,让他们自己慢慢研究吧,不用等岳山了。文字研究院的人知道后也释然了,开始期待起岳山的新作了。
  王绩不光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文字研究院,还告诉了所有相关的人。意思很明显,没事儿别来烦岳山。
  岳山又要闭关写新书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开来,新学集体欢呼。古学派虽然很担心,但也有些期待他又会写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减少了召见岳山的次数,只有遇到特别大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派人过来咨询一下他的意见。
  岳山再次过起了家——书院两点一线的生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