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计

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计

小说: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作者:流觞大大字数:2102更新时间 : 2021-01-07 19:32:00
  南汉
南汉刘岩听闻后唐灭梁,大惧。
他那个地方天高皇帝远,与李存勖还隔着千山万山,千水万水呢,之所以会“大惧”,是因为李存勖太吓人了。
他的国号是唐,打朱温就是因为对方是叛逆,既然最大的叛逆被打了,下一步理所当然就该轮到其他的小叛逆了。
小叛逆是谁?十国的这些人都是,所以说刘岩十分害怕李存勖一路灭十国,最后灭到自己头上来。
既然怕,那就派人去探一探虚实吧,被派去的人是宫苑使何词。何大人去的时候带了一封国书:大汉国主致书大唐皇帝。
李存勖压根儿就没想到南边还有这么一个玩意儿,大汉国主,在哪里?但既然人家来了,还主动来依附,那就准了呗!
随后何词回到南汉,向刘岩汇报自己的出使心得:
“不用怕,过不了多久后唐就要内乱了,打不到我们这边来!”
有了这句话,刘岩安心了。
何词的判断和高季兴一样,他们都看到了后唐的败亡的前奏,这前奏具体表现在哪里,我们后文细说。
吴越
吴越的钱镠听说后唐灭了大梁,第一时间派人过来进贡。进贡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要求:给本玉册我呗。
玉册是啥玩意儿?这个东西是帝王专用的,作为天子受命于天的信物。你个钱镠进贡就好好进贡,跑过来要玉册,你想干啥?
后唐百官一致反对,郭崇韬反对的尤其激烈:“还给他玉册,给个锤子!”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扬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是来进贡的,玉册这玩意儿多少也就是个物件儿,信则有,不信则无,肯定没有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再说了,吴国有点不老实,还要指望着吴越的钱镠作为牵制呢。在战略意义方面来考量,玉册啥的就都不是事儿了。
李存勖大笔一挥,玉册给了!
这可不得了了,有了这个就可以称帝了呀。当然,钱镠还没胆子称帝,但靠着这个忽悠周边的小国还是可以的。
钱镠为着这玩意儿,在衣锦军盖了一座高楼,专门存放玉册、金券、诏书,然后自称吴越国王,派使者去册封新罗、渤海王,随后把海里边儿占岛为王的一群海盗也都封了王。
你敢封,人家就敢要,你要了这个名分,那就要听我的话。于是乎,钱镠在浙江那地儿的老大地位更加稳固了。

十国里面最难缠的就是吴国,为啥呢,因为他实力最强悍。甚至强悍到了能够和中原政权叫板的地步。
有实力说话也硬气,你中原政权想压着我,没门儿!
于是乎大梁存在的时候,吴国跟大梁斗;后唐现在建立了,吴国又要跟李存勖死磕。
李存勖最想打的就是这个愣头吴,他曾经吩咐属下:“我要去打吴国,你们准备准备。”
属下众口一词:“不能打!”
为啥不能打,因为黑云长剑仍在。
黑云长剑指的就是黑云都。这是一支实打实的王牌军,朱温当年都在这支部队手上吃了不少亏,李存勖也不得不好好思量思量。
恰在这时候,吴国服软了。服软的原因是因为谋士严可求的判断:
“唐主新得到中原,就已经志得意满,苛责属下,用不了几年就要内乱。我们不如服个软,保境安民,等他乱了之后再从中取事。”
当时后唐派使者到吴国,拿来诏书宣读,徐温不受。宣诏竟然没人接受,这面子栽到家了。没办法,李存勖改用敌国之礼与对方交流,派人拿去了一封“大唐皇帝致书于吴国主”的国书。
徐温这次收了,然后还写了一封回信:“大吴国主上大唐皇帝”表。
意思很明白:我可以做你的敌人,但不想做你的臣子。
就这样,唐、吴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这个平衡很不稳,但好在双方没有大打出手。
前段时间吴国也出了一件大事,吴王杨隆演,薨了。
这个人称王之前没死,称王之后却郁郁寡欢,薨了。
估计他心里很郁闷,因为这个吴王是徐温那帮子人逼他做的,人家打心眼里不想做国王。
为啥,因为这国王名义上是杨家的,实际上是徐家的。为别人作嫁衣裳,何苦来哉呢?
薨了也好,至少内心里不用再煎熬。
然而,杨隆演一死,需要有人来接位。
心思活泛的人就主动找到了徐温,对他说:“国王位子空出来了,你自己上呗。”
徐温勃然大怒,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我如果真的有这个想法,当初在诛杀张颢的时候就可以做了,何必等到现在!
我徐温身受杨氏大恩,此生定不相负,杨氏后代就算没有男儿,是个女儿我也要立她上位!再有人敢乱讲话,斩!”
于是迎立杨行密的第四子杨溥为新王。
由此看来,徐温之忠,不是假的,他还是一个有底线的人。

最后的一个国家就是闽国了。
国主王审知最近身体不太好,也懒得搭理乱七八糟的事情,当然,上表称臣是必须的,李存勖也收。
闽国的存在感不强,这个地方地处偏僻,也没人想打他,他也打不了别人,属于关起门来过日子的那种。
随后王审知病故(活了六十三岁),儿子王延翰继位,后唐随即给了对方一个节度使的位子,算是个安抚。
老爹是闽王(朱温封的),到了自己这一辈却成了节度使,怎么越混越倒退回去了?
王延翰不服,等到庄宗李存勖遇弑,中原战乱的时候,他就当着众臣的面把司马迁的《史记》拿了出来,说道:
“闽,自古以来就是王国,现在我不称王,更待何时!”
这话说得如此之直白,文臣武将都明白了,纷纷上书劝进,于是乎,王延翰顺应民意,建国称王。
新一代闽王就此诞生了。
上文提到过,十国的谋士大多认为李存勖这个皇帝当不长,今后必定会发生内乱,而事实上李存勖于公元923年灭梁,公元926年就死于兴教门之变,只在位三年,确实是死于内乱。
预言为什么会这么精准?因为有“种种迹象表明”。
我们从一个人的结局为切入点,来具体聊聊这个问题。
作为切入点的这个人就是李继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