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
国内的矛盾往往可以通过对外战争来解决,徐温主导的三次对外战争全都取得胜利,此人在吴国境内的地位也就牢不可破了。
地位虽然牢不可破,但是想要长久下去还要进行一番操作。
徐温的这番操作要比历史上其他人物要高明得多。
徐温让杨隆演给自己加封了很多官爵,这里面主要有马步诸军都指挥使、两浙招讨使、侍中、齐国公。
这些官爵加起来就一个效果:又贵又有实权,面子里子全齐了。
做完了这些之后徐温就到地方去上任,镇守升州——自己不在扬州呆了。
但他不在扬州,怎么挟天子令诸侯呢。
别急,还有下文。
徐温把自己的儿子徐知训调到了扬州,然后又走了一番加官进爵的包装流程,这样一来挟天子的这一系列勾当都由儿子来完成。
自此以后,吴国小事由徐知训做主,大事由徐温在升州遥控。
父子两个一个在朝廷,一个在地方;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拥军自重;一个控制百官,一个威慑藩镇。
我的个乖乖,简直是无懈可击,滴水不漏,把权臣摄政这项由来已久的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谁若想再撼动他老徐家的统治,简直是不可能的了。
这个“不可能”指的是在外部,无论再牢固的堡垒,在里面击破还是比较容易的。
里面的这个不安定因子就是徐知诰。
徐知诰现在还是很安定的,至少比徐温的亲生儿子们安定得多。
我们知道,徐知诰本来姓李,之前被杨行密收为养子,却遭到杨渥的排斥,杨行密不得已就把这个儿子给了徐温,让他好生照看。
于是,这个孩子成了徐知诰。
但凡是养子,如果想要和亲子们获得同样的待遇,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徐知诰却做到了。为此,他付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多。
徐知诰是个全才,他本就机智、聪敏,长大后还骁勇善战、擅长治政理民,徐温对他爱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每个全才的身后都是默默地汗水付出,徐知诰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孑然一身,想要受到重视必须做强自己。
卓越的才能是他所有的本钱。
然而只有才能是不够的,徐知诰对徐温的孝心也是出了名的。
日常生活谨遵父子之礼这些小事我们暂且不论,有一次徐温生病了,徐知诰日以继夜在身边侍候汤药饮食,一丝不苟,毫无怨色,这让徐温很是感动。
徐老爷子曾对自己的那些亲生子们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
“你们对待我,如果能有知诰那么好就好了。”
徐温治家是很严苛的人,能够说出这句话,可见他对徐知诰是真的满意。
有人满意就有人失意,失意的人是徐温的儿子(亲生的)徐知训。
徐知训是个骄横暴虐的人,他解决自己失意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杀人。
有一天,徐知训召徐知诰做客,在客厅旁边埋伏了武士,打算在喝酒的时候把对方干掉。
酒席间气氛很是融洽,古人喝酒吃饭是讲究套路的,需要有个行酒吏(倒酒的),现场的行酒吏是徐知训的心腹刁彦能。
这个刁彦能很看好徐知诰,在给行酒的时候暗中猛掐了对方一把。
无故被掐,徐知诰立刻警醒,借故起身离席,跑掉了。
但是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后来徐知训主政扬州,徐知诰从地方到首都去汇报工作,又被对方留下来饮酒。
酒席还没开始,救命的人又出现了,这次是徐知谏(徐温亲子之一),他拉住徐知诰说:“快跑,我哥要杀你!”
徐知诰惊出一身冷汗,心想你徐知训还有完没完了,想杀我还杀上瘾了不成!也来不及向徐知谏道谢了,转身撒腿就跑。
徐知训确实杀上瘾了,他给了旁边人一把剑,说:“去,追上去把他做掉!”
旁边人说:“没问题,等我好消息!”
肯定没有什么好消息,因为这个“旁边人”是刁彦能。
刁彦能拿着利剑猛追一气,追到半路上就回来了,告诉徐知训说没追到,然后这次又没杀成。
这次没杀成,以后也就没机会了。为什么没机会呢?因为徐知训快玩儿完了,他是怎么玩儿完的我们后面再说。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徐知诰确实福大命大。
徐温把自己从朝廷下放到润州之后,任命徐知诰为升州刺史,当时升州是被润州管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温对这个义子的看中。
徐知诰也不含糊,丢掉刀兵拿起算盘开始治政理民。理民的手段很简单,主要也就两项,简言之就是:严治吏,宽养民。
在治吏方面徐知诰带头做表率,厉行节俭,从不铺张浪费,更不吃拿卡要。
他自己这样做了,要求手下官员也要这样做,谁不这样做了就找来谈话,谈拢了还好,谈不拢就不好意思了,人家徐刺史可是武将出身,你懂的。
在治理劣吏的同时,他还通过外部吸收引进、内部发掘提拔的方法积累了大批优秀人才,打造了自己的行政班底。
这个班底绝对是当时的豪华阵容,里面的人才有宋齐邱、王令谋、王翊、马仁裕、周宗等人,这些人也是后来南唐的主要朝廷要员。
官吏管好了,那就开始惠民。
轻徭薄赋啦,修明制度啦,与民休息啦,宽简施政啦之类的,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民心稳了,地方定了,财政也富裕了。
升州治理政绩斐然,让徐温给知道了。
作为上级领导,他就带人到升州考察工作,这一番考察下来可不得了,徐温“大惊”。
为什么惊呢,因为升州太好了,府库充实了,城墙也修整翻新了,民心也稳定了,行政班子也廉洁高效了,不惊不行啊。
这样一来徐温就不想回润州去了,他想留在升州,把节度使的治所从润州迁到这里来。那润州让谁去呢,徐知诰呗,父子俩也不是外人,对调一下吧。
徐知诰一脸黑线,虽说是父子,但也不带这么玩儿的吧。
我费心费力把升州给治好了,你来捡现成的,还把我踢到润州那个地方去,谁不知道润州已经被你折腾坏了呀,我去了不还是劳心劳力的命吗。
不行,我要升职。徐知诰给徐温汇报,想要到宣州去做节度使。徐温回复就两个字:“不行!”
让你去你就去,不去也要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没办法了,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去吧,徐知诰怏怏地赶到润州去上任了,成了新的润州刺史,完成了一次光荣的平调。
在这期间,楚国与南汉又打起来了。
双方大打出手的原因是为了争夺容州(宁远军治所)及高州。
这两个地方既不是楚国的,也不是南汉的,但两国都想把这两个地方收归国有,所以矛盾就产生了。
宁远军节度使是庞巨昭,高州防御使是刘昌鲁,这是两个狠人。
具体有多狠呢,就这么说吧,黄巢够狠了吧,黄老先生搞起义的时候碰上了这两位狠人都绕着道走,不敢在他们的辖区过,你说狠不很。
两个人狠人对于楚国和南汉擅自打自己主意的行为表示十分不满。
虽然说弱国无外交,但你们好歹也要跟我们交流一下嘛,连声招呼都不打你们就直接杠上了,考虑过我们的感受没。
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没有考虑过两个狠人的感受,特别是南汉的刘隐,他认为能用拳头搞定的问题何必动嘴呢,所以这家伙抡着拳头就上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地位虽然牢不可破,但是想要长久下去还要进行一番操作。
徐温的这番操作要比历史上其他人物要高明得多。
徐温让杨隆演给自己加封了很多官爵,这里面主要有马步诸军都指挥使、两浙招讨使、侍中、齐国公。
这些官爵加起来就一个效果:又贵又有实权,面子里子全齐了。
做完了这些之后徐温就到地方去上任,镇守升州——自己不在扬州呆了。
但他不在扬州,怎么挟天子令诸侯呢。
别急,还有下文。
徐温把自己的儿子徐知训调到了扬州,然后又走了一番加官进爵的包装流程,这样一来挟天子的这一系列勾当都由儿子来完成。
自此以后,吴国小事由徐知训做主,大事由徐温在升州遥控。
父子两个一个在朝廷,一个在地方;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拥军自重;一个控制百官,一个威慑藩镇。
我的个乖乖,简直是无懈可击,滴水不漏,把权臣摄政这项由来已久的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谁若想再撼动他老徐家的统治,简直是不可能的了。
这个“不可能”指的是在外部,无论再牢固的堡垒,在里面击破还是比较容易的。
里面的这个不安定因子就是徐知诰。
徐知诰现在还是很安定的,至少比徐温的亲生儿子们安定得多。
我们知道,徐知诰本来姓李,之前被杨行密收为养子,却遭到杨渥的排斥,杨行密不得已就把这个儿子给了徐温,让他好生照看。
于是,这个孩子成了徐知诰。
但凡是养子,如果想要和亲子们获得同样的待遇,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徐知诰却做到了。为此,他付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多。
徐知诰是个全才,他本就机智、聪敏,长大后还骁勇善战、擅长治政理民,徐温对他爱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每个全才的身后都是默默地汗水付出,徐知诰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孑然一身,想要受到重视必须做强自己。
卓越的才能是他所有的本钱。
然而只有才能是不够的,徐知诰对徐温的孝心也是出了名的。
日常生活谨遵父子之礼这些小事我们暂且不论,有一次徐温生病了,徐知诰日以继夜在身边侍候汤药饮食,一丝不苟,毫无怨色,这让徐温很是感动。
徐老爷子曾对自己的那些亲生子们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
“你们对待我,如果能有知诰那么好就好了。”
徐温治家是很严苛的人,能够说出这句话,可见他对徐知诰是真的满意。
有人满意就有人失意,失意的人是徐温的儿子(亲生的)徐知训。
徐知训是个骄横暴虐的人,他解决自己失意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杀人。
有一天,徐知训召徐知诰做客,在客厅旁边埋伏了武士,打算在喝酒的时候把对方干掉。
酒席间气氛很是融洽,古人喝酒吃饭是讲究套路的,需要有个行酒吏(倒酒的),现场的行酒吏是徐知训的心腹刁彦能。
这个刁彦能很看好徐知诰,在给行酒的时候暗中猛掐了对方一把。
无故被掐,徐知诰立刻警醒,借故起身离席,跑掉了。
但是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后来徐知训主政扬州,徐知诰从地方到首都去汇报工作,又被对方留下来饮酒。
酒席还没开始,救命的人又出现了,这次是徐知谏(徐温亲子之一),他拉住徐知诰说:“快跑,我哥要杀你!”
徐知诰惊出一身冷汗,心想你徐知训还有完没完了,想杀我还杀上瘾了不成!也来不及向徐知谏道谢了,转身撒腿就跑。
徐知训确实杀上瘾了,他给了旁边人一把剑,说:“去,追上去把他做掉!”
旁边人说:“没问题,等我好消息!”
肯定没有什么好消息,因为这个“旁边人”是刁彦能。
刁彦能拿着利剑猛追一气,追到半路上就回来了,告诉徐知训说没追到,然后这次又没杀成。
这次没杀成,以后也就没机会了。为什么没机会呢?因为徐知训快玩儿完了,他是怎么玩儿完的我们后面再说。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徐知诰确实福大命大。
徐温把自己从朝廷下放到润州之后,任命徐知诰为升州刺史,当时升州是被润州管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温对这个义子的看中。
徐知诰也不含糊,丢掉刀兵拿起算盘开始治政理民。理民的手段很简单,主要也就两项,简言之就是:严治吏,宽养民。
在治吏方面徐知诰带头做表率,厉行节俭,从不铺张浪费,更不吃拿卡要。
他自己这样做了,要求手下官员也要这样做,谁不这样做了就找来谈话,谈拢了还好,谈不拢就不好意思了,人家徐刺史可是武将出身,你懂的。
在治理劣吏的同时,他还通过外部吸收引进、内部发掘提拔的方法积累了大批优秀人才,打造了自己的行政班底。
这个班底绝对是当时的豪华阵容,里面的人才有宋齐邱、王令谋、王翊、马仁裕、周宗等人,这些人也是后来南唐的主要朝廷要员。
官吏管好了,那就开始惠民。
轻徭薄赋啦,修明制度啦,与民休息啦,宽简施政啦之类的,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民心稳了,地方定了,财政也富裕了。
升州治理政绩斐然,让徐温给知道了。
作为上级领导,他就带人到升州考察工作,这一番考察下来可不得了,徐温“大惊”。
为什么惊呢,因为升州太好了,府库充实了,城墙也修整翻新了,民心也稳定了,行政班子也廉洁高效了,不惊不行啊。
这样一来徐温就不想回润州去了,他想留在升州,把节度使的治所从润州迁到这里来。那润州让谁去呢,徐知诰呗,父子俩也不是外人,对调一下吧。
徐知诰一脸黑线,虽说是父子,但也不带这么玩儿的吧。
我费心费力把升州给治好了,你来捡现成的,还把我踢到润州那个地方去,谁不知道润州已经被你折腾坏了呀,我去了不还是劳心劳力的命吗。
不行,我要升职。徐知诰给徐温汇报,想要到宣州去做节度使。徐温回复就两个字:“不行!”
让你去你就去,不去也要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没办法了,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去吧,徐知诰怏怏地赶到润州去上任了,成了新的润州刺史,完成了一次光荣的平调。
在这期间,楚国与南汉又打起来了。
双方大打出手的原因是为了争夺容州(宁远军治所)及高州。
这两个地方既不是楚国的,也不是南汉的,但两国都想把这两个地方收归国有,所以矛盾就产生了。
宁远军节度使是庞巨昭,高州防御使是刘昌鲁,这是两个狠人。
具体有多狠呢,就这么说吧,黄巢够狠了吧,黄老先生搞起义的时候碰上了这两位狠人都绕着道走,不敢在他们的辖区过,你说狠不很。
两个人狠人对于楚国和南汉擅自打自己主意的行为表示十分不满。
虽然说弱国无外交,但你们好歹也要跟我们交流一下嘛,连声招呼都不打你们就直接杠上了,考虑过我们的感受没。
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没有考虑过两个狠人的感受,特别是南汉的刘隐,他认为能用拳头搞定的问题何必动嘴呢,所以这家伙抡着拳头就上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