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
氏叔琮是上一次攻打晋阳的主角,这一次和朱友宁一起领兵,要完成之前没有完成的任务。
氏叔宗善于带兵,更善于用计。
当时李嗣昭正在攻打临汾,晋军(黑鸦军)的战斗力可不是盖的,氏叔宗感觉很有压力,所以开始用计。
他在军兵中选了两个“深目而胡须者”,也就是说眼窝很深,长有胡须的人。
这样的面部特点跟北方的沙陀人(晋军)很像,氏叔琮让这两个人在晋军必经的道路旁放马。
晋军很快就来了,见到这两个人后以为是走散的袍泽,喊了一声:“赶快归队!”
就让这两个人混进队伍里去了。
这两个人也真是胆大,跟着晋军走了一路,等待对方懈怠的时候,活捉(挟持)了两名真正的晋军回了梁营。
晋军很是惊恐,一来怀疑对方有伏兵,二来怀疑自己队伍里有奸细。
他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感觉看谁都像是敌军派过来的卧底。
大军人人自危,人人自疑,这还能打什么仗,赶快走了了事。
李嗣昭从临汾撤走,退到了蒲县。
敌军退了,要么追,要么等,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氏叔琮和朱友宁发生了分歧。
朱友宁认为晋军战斗力很强,还是等一等摸清了对方的虚实之后再进兵。这是中规中矩的打法,不能算错。
氏叔琮认为要乘胜出击,趁他病,要他命,在对方军心不稳的时候下狠手。
氏叔琮夜击晋军,晋军大败,退回晋阳。
朱温闻讯后大喜:“破晋阳者,非氏老不可!”
氏叔琮、朱友宁乘胜进军,连下对方汾、磁、隰三州,兵围晋阳。
朱温高兴得要跳起来了,心想李克用啊李克用,现在你的晋阳都被包围了,还不投降吗。
李克用很苦恼,他这几年流年不利,从天下第一的位子上跌落下来,从打别人沦落到被别人打,现在竟然连晋阳都让人给围了,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候的李克用处境很是艰难,军队都派出去了,来不及收拢力量,而梁军攻城甚急。
城外的氏叔琮欺人太甚,他学起了三国时候诸葛孔明的派头,临阵指挥也不穿铠甲,而是褒衣博带的装束,以示悠闲。
李克用的鼻子都快气歪了,召集众将商量对策,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等将领说道:
“儿辈在此,必能固守。请大王不要忧心,否则人心思变,危矣!”
李克用沉吟不语。
这时候常败将军李存信献出了一计:逃跑。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打不过就跑,战略转移(逃跑)有时候还是蛮有用处的。
李克用深以为然,逃跑这项运动他以前也干过,当年被赫连铎为首的**军赶出了云州,跑到鞑靼的地盘上放了几年羊,最后还不是王者归来了。
所以李克用认为这次再上演一次大逃亡,应该还可以活蹦乱跳地回来。
如果事情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五代十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之后再也没有李克用,也不会有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更不会有后来的后晋、后汉。
这时候改变历史的人物出现了,这个人是位女性,她姓刘,当时被封为秦国夫人,是李克用的妻子。
…………………………
李克用想逃跑,这是件大事,习惯性地向刘氏征求意见。
刘氏不动声色,问道:“是谁给大王提出逃跑这个主意的?”
李克用说是李存信。
刘氏大怒:“李存信只是代北一个放羊的小子,他能知道什么!大王您当初还曾嘲笑王行瑜,说他不应该弃邠州而走,最后成了别人的刀下鬼,难道现在要效仿他的做法吗?
当初大王您逃亡到鞑靼,是因为天下大乱,所以才有机会回来。现在我们屡战屡败,军兵逃亡所剩无几,一旦再舍弃晋阳,谁还肯跟随大王,到时候恐怕还没有赶到塞北,已经沦为朱温的阶下囚了吧!”
李克用大悟,点头称是,又问道:“依夫人的意见,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刘氏:“现在的形势是有进无退,大王就是一面旗帜,当死守晋阳,召集逃亡的士兵,和朱温决一死战!”
李克用依言而行,在外逃亡的士兵果然向晋阳聚集。
李克用的弟弟李克宁之前被任命为忻州刺史,带着军队去走马上任,走到半路上听说晋阳被围了,这位弟弟立马掉头往回赶,回到晋阳,并对手下人说:
“晋阳城就是我战死的地方,离开此地,我还能到哪里去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听了李克宁的话,晋阳城众心大定。
晋兵实力渐渐恢复。
李克用与城外氏叔琮、朱友宁死战,取得几次胜利,对方稍稍退却。
恰在此时,梁兵中爆发瘟疫,病死者甚众。
朱友宁立刻向朱温汇报,请求退兵。
上次是大雨,这次是瘟疫,朱温仰天大哭,心想老天爷咱不带这么玩儿的好吧,你也太眷顾李克用了,凭什么不让我灭了他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老天爷,当时双方连年用兵,战死沙场的士兵肯定不在少数,而进军讲究速度,很多战士的尸体也来不及掩埋,再加上前期刚刚下过大雨,爆发瘟疫也属正常。
怪只能怪朱温只顾着打仗,环境卫生没有照顾好,吃了自然规律的亏。
既然爆发了疫情,那就要减少人员聚集,不能再玩扎推儿攻城的游戏了,梁军陆续退回。
进军容易退军难,因为撤退的过程中人心不稳,很可能变成溃退。
考验将领能力的时候到来了。
氏叔琮为了快速班师,下达了一道命令:“但凡染上瘟疫的人,就地烧死,不用回去了!”
此令一出,病者惶惶,叫苦叫累的声音没有了,病得奄奄一息东倒西歪的人没有了,大家都很健康,都声称自己没病,谁敢说自己有病就跟谁急。
既然都没病,那就走呗。
氏叔琮将帅旗竖立在高岗上,营垒遍插旌旗,并留下精兵悍卒殿后,大军徐徐后退。
晋阳城里的人被打怕了,见到对方山岗上的帅旗,以为有伏兵,不敢追击。
梁兵于是可以全师而退。
梁兵退了,晋兵就不会闲着,按照上一次的套路,大军由周德威率领,轻车熟路地又把汾、磁、隰三州取了回来,然后整顿军备,打算发起反攻。
反攻不返攻的朱温已经不太在意了,他现在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开展多线作战,李克用想打,他就陪着对方打。
在防备李克用的同时朱温还想做点别的,所以他把目光瞄上了李茂贞。
…………………………
李茂贞离朱温的辖区比较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个长安,朱温不好动手。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茂贞把皇帝给接(掳)到凤翔去了,而率兵勤王是各大诸侯的义务,现在朱温很想尽一下自己的义务。
李茂贞感觉大事不妙,立刻让昭宗皇帝李晔给朱温下诏:
“朕在凤翔待得挺好的,爱卿就不要来了。”
朱温不听,说皇帝你已经被李茂贞挟持了,这诏书肯定是身不由己才写出来的,所以我不能奉诏。
你诏书下得越多,我就越要打李茂贞。
李茂贞没脾气了,既然对方这么想打,那就打吧。
朱温派朱友宁为前锋,率兵西进,在兴平与李茂贞遭遇,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也不答话,闷着头就打了起来。
李茂贞的军队可以称雄关中,但是遇上汴州的百战之师就不够看了,岐军大败,退走。
朱温大喜,决定给李茂贞来一下狠的,改任大将康怀英为先锋,朱友宁为副,双双领兵西进。
李茂贞在武功设防,康怀英击之,杀岐兵万余人,李茂贞再走。
朱温抚掌笑道:“地名武功,真乃武功也!”
意指康怀英以武建功,赐之以名马。
接下来康怀英、朱友宁乘胜突进,朱温帅大军在后面压阵,李茂贞数次出战,都以失败告终,最后退回凤翔城里不敢出来了。
朱温说你不出来我就不打你了吗,前两次捏晋阳没捏动,还硌了手,现在捏你凤翔应该没问题了吧。
凤翔城也不好捏,李茂贞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儿,他在坚守城池的同时还向外界求援,求援的对象有很多,作出反应的有三个。
第一位是李克用,他接到求救信后立刻出兵,进犯大梁辖区,朱温派出侄子朱友伦带兵退敌。
朱友伦领兵三万,屯扎在樊石山,扼守住晋兵前进的道路。李克用一看朱温有备,也不硬攻,回去了。
第二位是保大军节度使李周彝,率领鄜坊兵救援李茂贞,屯兵三原界。
朱温一看,小鱼小虾也敢来凑热闹,对康怀英说你去解决他,教教他“死”字是怎么写的。
康怀英驰击三原界,李周彝退走,康怀英本着送佛送到西的精神,不依不饶带兵追击,打到对方首府,还占领了对方的翟州,然后问李周彝你服了没,李周彝说我命都快没了,怎么敢不服呢,我现在服得狠!
康怀英一听,放心了,既然朱温交给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那就班师回府吧,继续参与围攻凤翔的活动。
第三位是王建。李茂贞的求救信送到王建府上的时候,朱温的信使已经在那里了,他给王建带来了朱温的一句话:
“我打凤翔,你少掺和!”。
李茂贞的信使说好巧啊,你也在。朱温信使说不巧,你来晚了,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其实白跑不白跑的,这件事情的决定权在王建那里,王建是个老油条,他对朱温的信使说:
“回去转告梁王,我就守着四川这一亩三分地,其它的事情是不会插手的。”
朱温信使心满意足地走了。
王建回头又对李茂贞的信使说:
“回去转告你家主子,谁打凤翔就等同于打我,我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李茂贞的信使也蹦蹦跳跳回家了。
王建是个无赖,他这样做的目的我们下文会进行说明。
总之,李茂贞的求救行动失败了,王建根本没有出兵,而出兵的李克用和李周彝也都没起到实际作用,凤翔被围得更紧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