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建国大明!
国号在历史上可谓是极为重要,作为一个王朝的名字,国号的命名可谓是建国开元的头等大事,在现有的历史记载中,中国古代少说也有几十个国号,其中有很多国号被用了很多次,比如说“汉”,刘邦与刘秀一脉相承,但仍区分为西汉和东汉,后来五代十国还有后汉、南汉、北汉,元末还有个陈汉。
这些国号彰显了古代皇帝称帝建国在选定国号时的一些思考和想法,甚至还包含着对国家的期冀和王朝兴盛的愿望。
夏商周秦汉,还有周代分封的那些封国中的秦晋齐楚燕等都是三国及三国之后帝王建国选择国号的依据,在这些国号中,除了商和战国七雄之一的韩没有被后世再选为国号外,一些知名的国号都再次成为国家之号。但是从元朝开始,三个统一王朝的国号似乎就不遵循这条规律了,毕竟元明清三朝的国号都是前无古人的。
演员苏有朋饰演的张无忌
其中,明朝的国号因为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的演绎而被不少人认为因为朱元璋本是明教成员,朱元璋借明教之势夺取天下,所以定国号为大明,历史真的如此吗?非也。但不得不说,大明这个国号或许也不是朱元璋所倾心的国号。
朱元璋以农民起义起家,后来迎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占据着东南这块宝地,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先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又自立为吴王,随着陈友谅、张士诚等主要对手被消灭,朱元璋的实力已经雄视天下,吴二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建国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在朱元璋称帝建国前,历朝选定国号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夏商周时期象征权力的鼎
以族为名。夏商周三代原本都是部族的名字,随着部族的成功,他们的族名演进为国家的名字。
黄门侍郎崔宏曰:“昔商人不常厥居,故两称殷、商,代虽旧邦,其命维新,登国之初,已更曰魏。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也,宜称魏如故。”从之。—《资治通鉴》
君臣商议。北魏的国姓拓跋氏与代国一脉相承,但道武帝在重建国家时采纳了崔宏的建议,选取了“魏”为国号,理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以封为名。秦朝的国号来自于秦国,秦国乃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随着秦国一统天下,秦成为了一个统一大帝国的国号;其后的汉帝国的国号来自于项羽分封时封刘邦为汉王;魏、晋、宋、齐、梁、陈、隋、唐等,他们的国号都来自于前朝的敕封。
演员周一围饰演的豫章王(原型刘裕)
以地为名。这个地一般指的是家乡或者龙兴之地,古代帝王对这两处地方都是十分重视的,比如刘裕虽然是刘邦之弟刘交的后代,但他以家乡彭城为宋国故地,故而以宋为号;赵匡胤夺权时,以自己曾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宋州),此地为龙兴之地,故而定国号为宋。
追溯祖先。认祖宗这种事古代是常有的,后汉的刘知远、南汉的刘龑都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代,故定国号为汉;南唐先主李昪虽本姓李,但认徐温为父,改姓为徐,后来称帝建齐,不久又恢复本姓,认李唐宗室为祖先,故改国号为唐。历史上这种认祖宗的事还是不少的。
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元史•世祖本纪》
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总而言之,历史上国号的确定基本上是在一个主线之下,综合多种因素而最终确定的。但到了忽必烈时期,他一改之前追祖溯宗或者生搬硬套的定国号之法,也不想像北魏道武帝那样选一个已有的“神州上国”为号,在刘秉忠等人的建议下,忽必烈决定建国号“大元”。
国号上加大字,始于元,及明因之,以别于小明王也。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国尊称之词,近见新安刻《历祚考》一书,于汉唐宋及司马皆加大字,失其初矣。—朱国祯《涌幢小品》
在明代内阁首辅朱国祯所作的《涌幢小品》中讲述道,从元朝开始,国号都会加上一个“大”字,到朱元璋建国时,依旧遵循了这条成例,当然后来的李自成、皇太极在建立新政权时也如此而为之。“大”字很好解释,那么“明”又如何解释呢?
现代还原的朱元璋画像
首先,明教在历史的确存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确实在元末的农民起义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朱元璋挂靠的东家韩林儿号称“小明王”,确乎与明教的“明王出世”有关系,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朱元璋曾经是明教教徒,他的发家轨迹在史书中记载比较清楚,这一点应该是金庸先生所撰写的小说的演绎。更何况明太祖在选定国号时,最初选择的并不是“大明”。
明祖将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续文献通考》
在《续文献通考》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国号时想要定国号为“大中”,这个国号听起来相当霸气,也正合了《谕中原檄》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但是这个国号最终没有被朱元璋使用,他在祈天后决定了用“大明”为国号,如此神秘的包装其实是皇帝为了显示自己是君权神授,这在古代可谓屡见不鲜。
对于朱元璋来说,“大明”这个国号确实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安抚旧臣。朱元璋的创业队伍中有不少过去曾是“小明王”的人马,其本人也曾效忠于小明王,以“大明”为国号既彰显自己不忘本,又能使得曾经效忠于小明王的旧臣心怀安慰。
光明世界。朱元璋曾出家为僧,“明王”乃是佛教之典,无限光明之意,以此为号,可以向全天下百姓宣示自己的得位之正,乃是真正带来光明之王。
意蕴无穷。“大明”之意无穷,文人能附会出大好大美之意。
总而言之,朱元璋虽然没有选择自己倾心的“大中”,但“大明”也很不错,响亮、大气。另外,在一些小说和影视剧中还曾说朱元璋群臣中还提议定国号为“大濠”,其原因与宋太祖定国号为“宋”大致相同,濠州和宋州都属于龙兴之地,但尚未有史书可以印证,大抵是影视剧或者小说的一种杜撰,不过也不能否认当时可能确实有臣子如此提议,毕竟这也是符合古代建立国号的原则的,只不过“大濠”明显比不上“大中”和“大明”霸气。
演员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明史•太祖本纪》
朱元璋虽然起于淮右布衣,但他的确是一位出色的帝王,他懂得时时刻刻根据国家的统治需要改变自己的立场,比如建国时北伐中原说“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但在国家安定后又命宋濂修撰《元史》,依旧认可元朝的正统地位,并对元世祖忽必烈大加推崇;在起义时,明教和白莲教是起义军的重要信仰和组成部分,而国家安定后,立刻宣布明教和白莲教为非法,严肃禁绝。这些措施都彰显了明太祖朱元璋高超的统治手段,也是他能在那个乱世脱颖而出的关键。
蔚鸾文章溯源说:笔者曾经很喜欢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不得不说那真是儿时的经典,这么多年,版本虽然越来越多,但最爱的还是那一版,当逐渐长大,了解到那一段恢宏的历史后,自然也就发现了身边真的有不少人认为明朝乃是因“明教”而来,毕竟金庸先生的小说是太多人的经典回忆了,传播如此之广自然也是理所当然,遂作此文,愿与文友共磋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这些国号彰显了古代皇帝称帝建国在选定国号时的一些思考和想法,甚至还包含着对国家的期冀和王朝兴盛的愿望。
夏商周秦汉,还有周代分封的那些封国中的秦晋齐楚燕等都是三国及三国之后帝王建国选择国号的依据,在这些国号中,除了商和战国七雄之一的韩没有被后世再选为国号外,一些知名的国号都再次成为国家之号。但是从元朝开始,三个统一王朝的国号似乎就不遵循这条规律了,毕竟元明清三朝的国号都是前无古人的。
演员苏有朋饰演的张无忌
其中,明朝的国号因为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的演绎而被不少人认为因为朱元璋本是明教成员,朱元璋借明教之势夺取天下,所以定国号为大明,历史真的如此吗?非也。但不得不说,大明这个国号或许也不是朱元璋所倾心的国号。
朱元璋以农民起义起家,后来迎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占据着东南这块宝地,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先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又自立为吴王,随着陈友谅、张士诚等主要对手被消灭,朱元璋的实力已经雄视天下,吴二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建国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在朱元璋称帝建国前,历朝选定国号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夏商周时期象征权力的鼎
以族为名。夏商周三代原本都是部族的名字,随着部族的成功,他们的族名演进为国家的名字。
黄门侍郎崔宏曰:“昔商人不常厥居,故两称殷、商,代虽旧邦,其命维新,登国之初,已更曰魏。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也,宜称魏如故。”从之。—《资治通鉴》
君臣商议。北魏的国姓拓跋氏与代国一脉相承,但道武帝在重建国家时采纳了崔宏的建议,选取了“魏”为国号,理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以封为名。秦朝的国号来自于秦国,秦国乃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随着秦国一统天下,秦成为了一个统一大帝国的国号;其后的汉帝国的国号来自于项羽分封时封刘邦为汉王;魏、晋、宋、齐、梁、陈、隋、唐等,他们的国号都来自于前朝的敕封。
演员周一围饰演的豫章王(原型刘裕)
以地为名。这个地一般指的是家乡或者龙兴之地,古代帝王对这两处地方都是十分重视的,比如刘裕虽然是刘邦之弟刘交的后代,但他以家乡彭城为宋国故地,故而以宋为号;赵匡胤夺权时,以自己曾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宋州),此地为龙兴之地,故而定国号为宋。
追溯祖先。认祖宗这种事古代是常有的,后汉的刘知远、南汉的刘龑都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代,故定国号为汉;南唐先主李昪虽本姓李,但认徐温为父,改姓为徐,后来称帝建齐,不久又恢复本姓,认李唐宗室为祖先,故改国号为唐。历史上这种认祖宗的事还是不少的。
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元史•世祖本纪》
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总而言之,历史上国号的确定基本上是在一个主线之下,综合多种因素而最终确定的。但到了忽必烈时期,他一改之前追祖溯宗或者生搬硬套的定国号之法,也不想像北魏道武帝那样选一个已有的“神州上国”为号,在刘秉忠等人的建议下,忽必烈决定建国号“大元”。
国号上加大字,始于元,及明因之,以别于小明王也。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国尊称之词,近见新安刻《历祚考》一书,于汉唐宋及司马皆加大字,失其初矣。—朱国祯《涌幢小品》
在明代内阁首辅朱国祯所作的《涌幢小品》中讲述道,从元朝开始,国号都会加上一个“大”字,到朱元璋建国时,依旧遵循了这条成例,当然后来的李自成、皇太极在建立新政权时也如此而为之。“大”字很好解释,那么“明”又如何解释呢?
现代还原的朱元璋画像
首先,明教在历史的确存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确实在元末的农民起义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朱元璋挂靠的东家韩林儿号称“小明王”,确乎与明教的“明王出世”有关系,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朱元璋曾经是明教教徒,他的发家轨迹在史书中记载比较清楚,这一点应该是金庸先生所撰写的小说的演绎。更何况明太祖在选定国号时,最初选择的并不是“大明”。
明祖将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续文献通考》
在《续文献通考》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国号时想要定国号为“大中”,这个国号听起来相当霸气,也正合了《谕中原檄》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但是这个国号最终没有被朱元璋使用,他在祈天后决定了用“大明”为国号,如此神秘的包装其实是皇帝为了显示自己是君权神授,这在古代可谓屡见不鲜。
对于朱元璋来说,“大明”这个国号确实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安抚旧臣。朱元璋的创业队伍中有不少过去曾是“小明王”的人马,其本人也曾效忠于小明王,以“大明”为国号既彰显自己不忘本,又能使得曾经效忠于小明王的旧臣心怀安慰。
光明世界。朱元璋曾出家为僧,“明王”乃是佛教之典,无限光明之意,以此为号,可以向全天下百姓宣示自己的得位之正,乃是真正带来光明之王。
意蕴无穷。“大明”之意无穷,文人能附会出大好大美之意。
总而言之,朱元璋虽然没有选择自己倾心的“大中”,但“大明”也很不错,响亮、大气。另外,在一些小说和影视剧中还曾说朱元璋群臣中还提议定国号为“大濠”,其原因与宋太祖定国号为“宋”大致相同,濠州和宋州都属于龙兴之地,但尚未有史书可以印证,大抵是影视剧或者小说的一种杜撰,不过也不能否认当时可能确实有臣子如此提议,毕竟这也是符合古代建立国号的原则的,只不过“大濠”明显比不上“大中”和“大明”霸气。
演员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明史•太祖本纪》
朱元璋虽然起于淮右布衣,但他的确是一位出色的帝王,他懂得时时刻刻根据国家的统治需要改变自己的立场,比如建国时北伐中原说“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但在国家安定后又命宋濂修撰《元史》,依旧认可元朝的正统地位,并对元世祖忽必烈大加推崇;在起义时,明教和白莲教是起义军的重要信仰和组成部分,而国家安定后,立刻宣布明教和白莲教为非法,严肃禁绝。这些措施都彰显了明太祖朱元璋高超的统治手段,也是他能在那个乱世脱颖而出的关键。
蔚鸾文章溯源说:笔者曾经很喜欢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不得不说那真是儿时的经典,这么多年,版本虽然越来越多,但最爱的还是那一版,当逐渐长大,了解到那一段恢宏的历史后,自然也就发现了身边真的有不少人认为明朝乃是因“明教”而来,毕竟金庸先生的小说是太多人的经典回忆了,传播如此之广自然也是理所当然,遂作此文,愿与文友共磋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