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佛跳墙的火候
10月9日,星期一。
等我打完一通电话已经快到中午12点了,办公室里的同事走得没留下几个了,我也正准备把屉子一锁,回家吃饭。
突然听见莫总的声音:“小吕,还冒走啊,走,一起呷饭去!”我回头一看莫总和几位客人一起从他的小办公室里出来。
“好的!”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这可是我难得的接近领导的大好学习机会。
我于是先走几步,上前去按好电梯等着,然后跟着他们一起坐车到了“三明佛跳墙酒家”。
进到一个叫金包银的大包厢里,大家坐定后,莫总对我介绍说:“这位是大名鼎鼎的万众武馆的刘校长。”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省台里天天可以见到“常德万众武术馆,汉寿军山铺!”的广告,那可是我们台的大客户嘞。
万众最早打此类广告的学校,因此颇有社会影响,听说报名的人数众多,学校效益很不错,因此刘校长连续几年都在省级电视台上不惜血本的做广告。
广告宣传和采访报道里面把个学校校长兼总教练刘万众说得个神乎奇神的,他得过很多全国总冠军,桃李遍布天下,简直就是霍元甲重生,精武门再世。
今天总算见到刘总教头真身了,他中等个头,短发,被西服紧包得跟粽子似的身躯显示出身上还是满壮的,像是个练家子。
刘教头的酒量很好,但他身边的那一位小秘却更是女中豪杰,莫总和另一位作陪的女同事覃秘都是不太端杯的;覃姐并不是秘书,只是她一天到晚围着莫总转,感觉上是兼了生活秘书一职,所以大家都半开玩笑的这么称呼她。
席间我不断的敬酒陪酒,害得我第一次吃佛跳墙,什么滋味也没品出来。
大家高兴,话就慢慢多了起来,刘教头的“德语”(常德话,在现今的楚南大地是流行的“官话”)一串串的,总的意覃思是大家要尽兴,这餐饭他来买单,感谢莫总这两年来的大力支持。
“想当初我是穿得土里土气的穷小子,兜里揣着借来的几千元钱起家,到电视台门口保安还不让进……莫总不嫌弃我……”
“刘总太客气了,应该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频道的厚爱啊。话说回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给武术学校打广告的可是开风气之先啊;再说您那时候手里的资金并不是很多,敢于到卫视来大投入做广告也是需要魄力的呀!”
“刘总的胆识让人佩服啊,我提议大家为刘总干一杯,祝愿武校生意兴隆。”同事覃姐积极的表现,让我比较烦她,她基本上只喝雪碧,当然海量了。
包房门开了,和服务员一起进来的还有酒楼的经理。他是进来敬酒的,“莫总,今天又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过来也不先打声招呼。”
“我怕你们不欢迎我嘞,每次来我都不喝什么酒……呵呵。”
“哪里,哪里,您这样说是要害我们挨批评的来。您是请都难得请来的贵客啊,欢迎您常来指导工作。”
“今天这位刘总才是贵宾,李经理你要好好敬他两杯。”莫总笑着说。
“那是应该的,您不吩咐我也要敬,来的都是客嘛”,说着给在座的除莫总外的每人都递上了她的名片,一边说着,一边端起桌上的金六福酒的瓶子给刘总满上:“一看您就是大老板,也欢迎您常来关照我们,我先干为敬。”然后又敬了大伙一杯。
刘总酒喝得兴致挺不错的,硬要拖着李经理坐下来陪着一起吃,“我是乡下人,头一次到贵店来,你要给我讲讲你们这的招牌菜……这名字怎么来的啊?”
“为您介绍当然没问题,不过我们工作时间是不能坐的”,李经理站在边上微笑的说:
“莫总,我要是说的不好,您要帮我补充啊,您是这的老朋友了……我们店的招牌特色想必各位看店名就知道了,佛跳墙是一道非常有名的闽菜,是满汉全席里的重头戏,相传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记得关于这道菜的创始,说法颇多。据费孝通先生说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乞丐们拎着破瓦罐,每天四处要饭,运气好时也能讨口酒喝,有一天他们发现破瓦罐中剩酒与各种剩菜倒在一起,会有不同凡众的香。一位饭铺老板因此而得启悟,以各种原料杂烩于一瓮,配之以酒,创造了这道菜。
梁实秋先生曾在《雅舍谈吃》中也讲了一个古老的笑话,说是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忍不住想吃荤腥,他偷偷地买回了几斤猪肉,夜里趁众僧熟睡以后,将猪肉放入釜中,用佛堂里燃剩的蜡烛头点火炖之。为了不使肉的香气溢出,老和尚将釜密封,使之不透气。大半夜下来,一罐蜡烛头已经烧完,打开来看釜中的肉也完全酥烂了。由于这肉嫩软肥腴,鲜美异常,因此便被命名为“蜡头炖肉”——这大概才是“佛跳墙”这个名字和佛教结缘的最早蓝本吧。
先不论这个菜的原代码专利是属于丐帮还是少林这两大门派,但比较正宗的说法,“佛跳墙”的最终形成还是如酒楼菜单扉页上的介绍那样,是近代的事。
乘着李经理侃侃而谈的时候,我自己有空看了一下菜单上的介绍文字:据说清朝道光年间福建州官钱局一位官员设家宴请布政使周莲,席间其内眷亲手做的一道菜上桌后香飘四溢,是用鸡、鸭、羊肘、猪蹄、排骨、鸽蛋等混合在一起以慢火煨制而成的,成菜鲜美异常,香气扑鼻。周莲品尝后赞不绝口,命家厨郑春发仿制。郑曾在京、杭、苏、粤从厨深造,手艺极高。他对此菜进行了改造,原料多用海鲜,少用肉,并起名为“坛烧八宝”。
后来郑到福州东街上开了一家“三友斋”菜馆,继而又更名为聚春圆。郑春发不断改进此菜的配料,并正式起名为“福寿全”,为聚春圆的第一菜。许多美食家、文人墨客都慕名远道而来,品味此菜后,赞叹不已。在一次文人聚会的筵席上送上此菜,文人们品后纷纷叫好,有人即席赋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了,并一直享誉至今。
其实我觉得味道远没有吹的那么神,我对此菜唯一感触深的,是觉得这个菜准备的功夫远大于烧的功夫。
此菜以十八种主料,十二种辅料制作而成。其中原料有:鸡肉、鸭肉、鲍鱼、鸭掌、鱼翅、海参、干贝、鱼肚、水鱼肉、虾肉、枸杞、桂圆、香菇、笋尖等等。调料有:蚝油、盐、冰塘、加饭酒、姜、葱、老抽、生油、上汤等。三十多种原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绍兴酒坛中。
坛中有绍兴名酒与料调合,先以荷叶封口,而后加盖。用质纯无烟的炭火(旺火)烧沸后再用微火煨五、六个小时而成。
其实这暗合人生的道理,所谓厚积而薄发。人们往往只看眼前现成的美味,知道吃到嘴的时候很好吃啊,却很少有人问前面做菜时琐碎和辛劳。
喝汤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自己的人生要如何完成这个厚积的过程?也许本来就快不起来,要的就是这个过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