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
那位叫天德的军官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元军长途奔袭而来,肯定是疲惫不堪。滁州西边虽没有高山密林,但湖泊纵横、芦苇丛生。我们来取滁州的路上,我早就看好了几处十分有利的伏击点。
我们不妨一边派出探子密切注意元军动向,一边组织人马设伏,这次定让元军有来无回。”
此话一出口,我才想起来,这一路上只顾着赶路,并没有注意观察沿途的地形地貌。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滁州城西百里之内的确是湖泊纵横、芦苇丛生,还真是一个适合打伏击的地方。
看来,朱元璋的成功,并不只是他一个人厉害,而是他有一个十分厉害的团队。这个叫天德的军官必定也是个厉害的角色,我们得对此人多些关注。
朱元璋沉思了一番,也没表态,估计是当着我们的面,他不想暴露他的作战计划。
许久,朱元璋才转过头,对柳怀镜道:
“你们这一路赶过来,肯定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现在元军正从西边而来,你们也不方便现在立刻向西回定远县。不如就在滁州城内多盘桓几日,待我们迎头痛击元军后,你们再回定远县也不迟。”
柳怀镜回道:“多谢朱将军美意,我们并没有打算在滁州多作停留,也没有打算立刻回定远县,而是准备向东去和州。”
朱元璋听了这话,来了兴趣,问道:“去和州?你们去和州干什么?”
这一问早在我们意料之中,我们早就商量好了应对之言。
柳怀镜答道:
“朱将军也不是外人,我们也没必要说假话。
我们去和州是为了去拉私盐。自从江浙一带方国珍和张士诚先后起义以后,咱们定远这边的食盐供应一直吃紧。咱锥子山上的兄弟更是不可能吃到官盐,只能找盐贩子买私盐。
但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私盐也不好买。
好在我们锥子山二当家有个结拜兄弟是贩私盐的,这次从苏州那边给我们运了一船盐到和州码头,我们是准备去接货的。
到时候我们回来,还得从滁州地盘上经过,少不得还要麻烦朱将军。”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两眼放了光,估计他的部队食盐也是吃紧。
这也难怪,安徽这一带不产食盐,作为统治阶级的对立方,在那个盐铁官营的时代,这两种物资肯定吃紧。
朱元璋问柳怀镜道:“你们这次有多少盐?”
就这句话,就能看出朱元璋的政治水平。
朱元璋听说我们有私盐,他肯定是想要的。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问我们能不能给点他们。
水平高一点的人,肯定会说卖点给他们,或者他们用什么物资跟我们交换。
但朱元璋是什么人?
他是水平极高之人。所以他只问了一句“你们这次有多少盐?”。并没有其他多余的话。
这就给他接下来的操作留下了很多余地。
我本来和柳怀镜商定的时候,估计他会说买我们的盐的。就准备做个顺水人情,送个两百斤盐给他,毕竟要从他的地盘上过。
没想到他没说出后面的话。
这下,柳怀镜就不知如何作答了,只好扭头看看我。
为了掩饰身份,不让朱元璋起疑,我也不能接过这话头,只能朝柳怀镜微微点了点头。我的意思就是让他放心大胆说,不要有什么顾忌。
柳怀镜也是个聪明之人,立刻会意道:
“盐也不多,毕竟从苏州那边过来,一路要过很多关卡,肯定得损失不少。
如果朱将军刚占领滁州,食盐也是吃紧的话,只要朱将军不嫌弃,我们还是可以赠送一点的。”
朱元璋听到这里,微微一笑道:“那我朱某人就不客气了,先在这里感谢诸位兄弟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去和州?”
柳怀镜答道:“事不宜迟,我们准备明天一早就动身。”
朱元璋道:“那也好,你们先跟着汤总管下去休息。待会儿我们备好酒宴,来为各位兄弟接风,也算是饯行。”
柳怀镜一抱拳道:“那就多谢朱将军了!”
接着,汤和则带着我们去了一个小院子,也就是为我们准备的休息之地。
一路上,我们也是扯了不少闲话,我对刚才那个叫天德的将军很感兴趣,总觉得他不是一般人。
我问汤和道:
“汤将军,刚才朱将军口中所称的那名叫天德的将军是什么人?
我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跟汤将军你是不分伯仲啊。
朱将军有你和这天德将军二人当左膀右臂,不愁大业不成啊。”
这话虽然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也是有几分真实性的。
先说汤和,虽然不是名留青史的一代名将,但也算得上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号厉害人物,那位名叫天德的将军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纵使汤和这等人物听了我这话,也是十分受用。
咧开嘴笑道:
“这位兄弟过奖了,我和朱将军是发小,所以朱将军对我倒是十分信任。
那位叫天德的将军也是咱濠州人,姓徐,单名达,字天德。
因为大家都是濠州人,徐将军比朱将军又小几岁,但徐将军作战非常勇猛,因此朱将军也非常器重他,经常叫他的表字天德。”
此话一出,我心里又是一惊。
原来这人就是徐达,这可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比我那位结拜二哥常遇春还要厉害那么一丁点儿。
为了不让汤和看出我的内心变化,我立即笑了笑道:
“原来是徐将军啊!
真是人才,如果说朱将军象刘备,那徐将军就是关云长,那汤将军你肯定是非张翼德莫属了。哈哈!”
虽然是忽悠,但汤和听了也是十分高兴。虽然他没读过多少书,但刘、关、张的故事在民间还是流传得十分广泛,他肯定也是知道的。
汤和又跟我们扯了几句淡,说是让我们先休息,他还要去朱将军那里,晚宴时会来请我们。
我们也是跟他客气了一番,就送他出了院子门口,回到房间休息去了。
汤和走后,我召集大家又谈了一些具体事宜,我们分析,汤和急着回到朱元璋那里,肯定是去商谈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去了。
我告诫大家,晚上赴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这朱元璋可不是一般人,还有那汤和、徐达也不是一般人。
我就只能说这么多了,我总不能说,将来朱元璋要当皇帝,汤和和徐达都是后来明朝的开国功臣。
晚宴安排了两桌,我和柳怀镜还有另外两个年长一点儿的兄弟坐在朱元璋、汤和、徐达这一桌,另外九个兄弟由朱元璋的一个部下作陪坐了另一桌。
席间,双方也是共忆了美好的过去,展望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其实双方都是各怀鬼胎,谁心里都防着谁。
随着三、五杯酒下肚,本来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但还是要装点醉态出来。说几句大话,讲几个段子,闹几个笑话,出几个洋相,大家乐呵乐呵,也就过去了。
反正明天一早,我们得赶路去和州,朱元璋他们得去部署伏击元军的事宜。
多年以后,朱元璋当皇帝以后,今晚的境遇也成了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吹吹牛逼,当年跟朱元璋一起吃过饭、喝过酒,讲过段子、出过丑。
忽然,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象刘邦、朱元璋这种平民皇帝,为什么后来都要大杀功臣呢?
应该和他未成名时结交的人都是这些下等人有关。
他们当年一起干过太多不能放到桌面上讲的事情。
为了维护他自己的权威和形象,就只能向这些昔日的兄弟下手了,让自己这些昔日的兄弟永远地闭上嘴巴。
他们可容不得这些有损自己形象和名声的事情在民间流传。
比如,三国时的许攸,为曹操击败袁绍,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他因为年少时,和曹操是好友,当后来曹操手握大权时,他还是口无遮拦,不注意维护曹操的形象,最终被曹操杀害。
散席后,我们回到住处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整装待发,汤和来为我们送行。
因为和州在滁州东边,汤和直到把我们送出东门约五里地,才和我们挥手告别,也算给足了我们面子。
从滁州到和州的路程比定远县到滁州的路程还要近一些,但因为没有急着赶路,也是五天时间到的和州码头附近的联络点。
我们到的也正算是时候,罗仁他们正把大哥沈万三派人送来的一船盐都从码头上卸下来后,装到了马车上,足足装了二十辆马车。
本来罗仁只带了十辆马车过来,陈元贵又临时张罗了十辆。
每辆马车上拉了六大包盐,每包一百二十斤。就是说每车七百二十斤,这一趟总共一万四千四百斤。
这还只拉了一半,还有一半放在了陈元贵的仓库里。
罗仁他们原本打算第二天就出发,因为我的到来,就暂时先在和州再待几天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元军长途奔袭而来,肯定是疲惫不堪。滁州西边虽没有高山密林,但湖泊纵横、芦苇丛生。我们来取滁州的路上,我早就看好了几处十分有利的伏击点。
我们不妨一边派出探子密切注意元军动向,一边组织人马设伏,这次定让元军有来无回。”
此话一出口,我才想起来,这一路上只顾着赶路,并没有注意观察沿途的地形地貌。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滁州城西百里之内的确是湖泊纵横、芦苇丛生,还真是一个适合打伏击的地方。
看来,朱元璋的成功,并不只是他一个人厉害,而是他有一个十分厉害的团队。这个叫天德的军官必定也是个厉害的角色,我们得对此人多些关注。
朱元璋沉思了一番,也没表态,估计是当着我们的面,他不想暴露他的作战计划。
许久,朱元璋才转过头,对柳怀镜道:
“你们这一路赶过来,肯定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现在元军正从西边而来,你们也不方便现在立刻向西回定远县。不如就在滁州城内多盘桓几日,待我们迎头痛击元军后,你们再回定远县也不迟。”
柳怀镜回道:“多谢朱将军美意,我们并没有打算在滁州多作停留,也没有打算立刻回定远县,而是准备向东去和州。”
朱元璋听了这话,来了兴趣,问道:“去和州?你们去和州干什么?”
这一问早在我们意料之中,我们早就商量好了应对之言。
柳怀镜答道:
“朱将军也不是外人,我们也没必要说假话。
我们去和州是为了去拉私盐。自从江浙一带方国珍和张士诚先后起义以后,咱们定远这边的食盐供应一直吃紧。咱锥子山上的兄弟更是不可能吃到官盐,只能找盐贩子买私盐。
但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私盐也不好买。
好在我们锥子山二当家有个结拜兄弟是贩私盐的,这次从苏州那边给我们运了一船盐到和州码头,我们是准备去接货的。
到时候我们回来,还得从滁州地盘上经过,少不得还要麻烦朱将军。”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两眼放了光,估计他的部队食盐也是吃紧。
这也难怪,安徽这一带不产食盐,作为统治阶级的对立方,在那个盐铁官营的时代,这两种物资肯定吃紧。
朱元璋问柳怀镜道:“你们这次有多少盐?”
就这句话,就能看出朱元璋的政治水平。
朱元璋听说我们有私盐,他肯定是想要的。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问我们能不能给点他们。
水平高一点的人,肯定会说卖点给他们,或者他们用什么物资跟我们交换。
但朱元璋是什么人?
他是水平极高之人。所以他只问了一句“你们这次有多少盐?”。并没有其他多余的话。
这就给他接下来的操作留下了很多余地。
我本来和柳怀镜商定的时候,估计他会说买我们的盐的。就准备做个顺水人情,送个两百斤盐给他,毕竟要从他的地盘上过。
没想到他没说出后面的话。
这下,柳怀镜就不知如何作答了,只好扭头看看我。
为了掩饰身份,不让朱元璋起疑,我也不能接过这话头,只能朝柳怀镜微微点了点头。我的意思就是让他放心大胆说,不要有什么顾忌。
柳怀镜也是个聪明之人,立刻会意道:
“盐也不多,毕竟从苏州那边过来,一路要过很多关卡,肯定得损失不少。
如果朱将军刚占领滁州,食盐也是吃紧的话,只要朱将军不嫌弃,我们还是可以赠送一点的。”
朱元璋听到这里,微微一笑道:“那我朱某人就不客气了,先在这里感谢诸位兄弟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去和州?”
柳怀镜答道:“事不宜迟,我们准备明天一早就动身。”
朱元璋道:“那也好,你们先跟着汤总管下去休息。待会儿我们备好酒宴,来为各位兄弟接风,也算是饯行。”
柳怀镜一抱拳道:“那就多谢朱将军了!”
接着,汤和则带着我们去了一个小院子,也就是为我们准备的休息之地。
一路上,我们也是扯了不少闲话,我对刚才那个叫天德的将军很感兴趣,总觉得他不是一般人。
我问汤和道:
“汤将军,刚才朱将军口中所称的那名叫天德的将军是什么人?
我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跟汤将军你是不分伯仲啊。
朱将军有你和这天德将军二人当左膀右臂,不愁大业不成啊。”
这话虽然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也是有几分真实性的。
先说汤和,虽然不是名留青史的一代名将,但也算得上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号厉害人物,那位名叫天德的将军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纵使汤和这等人物听了我这话,也是十分受用。
咧开嘴笑道:
“这位兄弟过奖了,我和朱将军是发小,所以朱将军对我倒是十分信任。
那位叫天德的将军也是咱濠州人,姓徐,单名达,字天德。
因为大家都是濠州人,徐将军比朱将军又小几岁,但徐将军作战非常勇猛,因此朱将军也非常器重他,经常叫他的表字天德。”
此话一出,我心里又是一惊。
原来这人就是徐达,这可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比我那位结拜二哥常遇春还要厉害那么一丁点儿。
为了不让汤和看出我的内心变化,我立即笑了笑道:
“原来是徐将军啊!
真是人才,如果说朱将军象刘备,那徐将军就是关云长,那汤将军你肯定是非张翼德莫属了。哈哈!”
虽然是忽悠,但汤和听了也是十分高兴。虽然他没读过多少书,但刘、关、张的故事在民间还是流传得十分广泛,他肯定也是知道的。
汤和又跟我们扯了几句淡,说是让我们先休息,他还要去朱将军那里,晚宴时会来请我们。
我们也是跟他客气了一番,就送他出了院子门口,回到房间休息去了。
汤和走后,我召集大家又谈了一些具体事宜,我们分析,汤和急着回到朱元璋那里,肯定是去商谈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去了。
我告诫大家,晚上赴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这朱元璋可不是一般人,还有那汤和、徐达也不是一般人。
我就只能说这么多了,我总不能说,将来朱元璋要当皇帝,汤和和徐达都是后来明朝的开国功臣。
晚宴安排了两桌,我和柳怀镜还有另外两个年长一点儿的兄弟坐在朱元璋、汤和、徐达这一桌,另外九个兄弟由朱元璋的一个部下作陪坐了另一桌。
席间,双方也是共忆了美好的过去,展望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其实双方都是各怀鬼胎,谁心里都防着谁。
随着三、五杯酒下肚,本来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但还是要装点醉态出来。说几句大话,讲几个段子,闹几个笑话,出几个洋相,大家乐呵乐呵,也就过去了。
反正明天一早,我们得赶路去和州,朱元璋他们得去部署伏击元军的事宜。
多年以后,朱元璋当皇帝以后,今晚的境遇也成了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吹吹牛逼,当年跟朱元璋一起吃过饭、喝过酒,讲过段子、出过丑。
忽然,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象刘邦、朱元璋这种平民皇帝,为什么后来都要大杀功臣呢?
应该和他未成名时结交的人都是这些下等人有关。
他们当年一起干过太多不能放到桌面上讲的事情。
为了维护他自己的权威和形象,就只能向这些昔日的兄弟下手了,让自己这些昔日的兄弟永远地闭上嘴巴。
他们可容不得这些有损自己形象和名声的事情在民间流传。
比如,三国时的许攸,为曹操击败袁绍,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他因为年少时,和曹操是好友,当后来曹操手握大权时,他还是口无遮拦,不注意维护曹操的形象,最终被曹操杀害。
散席后,我们回到住处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整装待发,汤和来为我们送行。
因为和州在滁州东边,汤和直到把我们送出东门约五里地,才和我们挥手告别,也算给足了我们面子。
从滁州到和州的路程比定远县到滁州的路程还要近一些,但因为没有急着赶路,也是五天时间到的和州码头附近的联络点。
我们到的也正算是时候,罗仁他们正把大哥沈万三派人送来的一船盐都从码头上卸下来后,装到了马车上,足足装了二十辆马车。
本来罗仁只带了十辆马车过来,陈元贵又临时张罗了十辆。
每辆马车上拉了六大包盐,每包一百二十斤。就是说每车七百二十斤,这一趟总共一万四千四百斤。
这还只拉了一半,还有一半放在了陈元贵的仓库里。
罗仁他们原本打算第二天就出发,因为我的到来,就暂时先在和州再待几天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