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宋军神 >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秋慰问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秋慰问

小说:大宋军神作者:旺家家字数:3097更新时间 : 2015-03-28 23:54:52
  到了晁家庄,负责后勤的杜迁已经在等候队伍了,见来了新人,当即过来。

  “哥哥,还有众位兄弟,一路辛苦了,营中已经备好饭菜,大家都在等你们呢。”杜迁说。

  晁盖道:“给孙安和冯升安排的房子可妥当了?”

  杜迁道:“早已经安排好了,全新的房子已经打扫完毕,一应家具都已经齐备,随时可以入住。”

  军中头领并非人人来了都分房子,一般都是住军营,方便管理,但是也有例外,就是带家眷的,这样就会给分房子。

  公孙胜带领大队人马回军营,晁盖、焦挺、庞万春、杜迁带着孙安和冯升的家眷来到晁家庄新村,虽然名字叫晁家庄新村,但是住的并非晁家庄里人,而是军官的家眷。规划的都是独立的小院子,虽然不豪华,但是肯定够住的。

  村口有一个岗楼,两个士兵站岗,笔直挺拔。大路有拒马拦着,旁边有小路可供行人自由出入,看队伍来了,士兵拉开了带轮子的拒马,放众人进去。整齐的道路能供辆马车行驶,路两边是绿化树木,移栽的树木虽然还没有长好,但是可以预见将来的美丽。青砖红瓦的院落看起来朴实耐用,院子里正房、配房、灶房、马厩、厕所一应俱全。

  杜迁说:“就这两栋院落,前后左右都有邻居,这样住起来热闹,不至于闷的慌。”

  庞万春一看,这孙安安排到自家前院了,没事的时候可以来找孙安探讨一下武艺。不过庞万春的这个家很少回来,庞万春的妹妹庞秋霞忙着教育学生,庞万春整日里在军营,哪里有时间回来。

  晁盖对孙安冯升说:“二位先去看看,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咱再换。”

  孙安看都没去看,对晁盖拜道:“败军之将,承蒙晁团练收留已经是感恩戴德,如今又为家眷安排住所,孙安感激不尽。”

  旁边冯升道:“我冯升是个粗人,不会说话,但凡以后冯升就跟定哥哥了,听从军令,勇敢作战。”

  晁盖道:“二位不必如此,这都是应得的礼遇。本来杜迁已经在营地为二位还有项忠、徐岳准备了接风宴,不过我想二位的家眷一路鞍马劳顿,正是需要人照料,今天的接风宴就不办了,推迟几天再办。今天二位好好安顿一下新家可好。”

  孙安道:“一切按晁团练意思。”

  当即,晁盖安排孙安、冯升先住下。

  军营里秩序井然,焦挺安排亲兵轮流休养,长途跋涉的马匹也要休养,虽然蒙古马耐力强但是并非铁打的,也需要休养生息。

  晁盖倒是没感觉到累,毕竟晁盖的身体比普通人好太多了。

  晁盖问:“焦挺,万春,你们两个累不累?”

  焦挺道:“还成,一路都是骑马,就是磨的有些腿疼。”

  “那还叫不累啊,你不习惯骑马,还需要时间熟练,你也休息吧。”晁盖道。

  庞万春骑马习惯了,也还行,比焦挺强些儿。

  第二日就是八月十四,晁盖带着庞万春、武松一路,公孙胜带着几个道童一路也去派送月饼,至于吴用正忙活着新军的训练、朱武忙碌壮丁的运输,协调水军和商队等等诸多事宜。

  庞万春参加过这样的活动,武松倒是第一次参加,给困难户派送月饼这样的事情还是很新奇的,一路上跟个好奇宝宝一样。

  武松道:“哥哥,我最近可是听说咱们郓城县今年天王米大丰收,平均亩产也有八百斤,仅仅是这一项百姓也富的流油了,再加上什么稻田养鱼,养鹅、养鸡、养鸭、养山羊的,这么多项目还有贫困的百姓吗?”

  晁盖笑道:“二郎最近整日在军营训练,没有外出。你刚刚说的这些项目基本都很成功,当然了,最厉害有三项,第一是天王米,凡是购买了天王米的农户平均亩产八百多斤,除掉种子钱,一亩比普通粮食增产四百斤以上。第二个项目就是牛、马、毛驴的赊销,去年他们赊回去的大牲口,提高了劳动的效率,节省了劳动力。有的今年就已经下崽了,这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巨大的收获。第三个就是稻田养鱼,一亩稻田平均收了一百五十斤鲜鱼,卖给烤鱼厂,一下多出净收入二百多文,家里十几亩地就是二三十贯了,这钱足够娶媳妇的了。”

  庞万春也由衷的叹道:“稻田养鱼让郓城变成了鱼米之乡,卖钱不卖钱姑且不论,大家伙吃鱼方便了,大街上的百姓也不是面带菜色的了。”

  “这三个项目得利最大,至于鸡鸭鹅养殖普通农户养的都很少,虽然多有获益但并不太显著。”晁盖说,“今年的贫困户比去年少了很多,除了老弱病残,一般人哪怕养五十只鸡也能混口饭吃。”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前面的一个小山村,村里有两个需要帮助的对象,一个是七十岁老汉,山老头。

  晁盖等人到拿着月饼、点心等等慰问品很快就找到了山老头家,这院子不小也能有个半亩地那样,院子里几十只鸡正吃东西呢。晁盖敲响了柴门,问:“这里是山大爷家吗?”

  没一会儿,山大爷从屋里出来了,道:“谁找我啊。”

  山大爷年纪虽然七十了,但是起色很好,身体棒棒的。

  “我们是郓城团练的,这不是过中秋节了啊,我们送来了一些月饼、点心等等。”晁盖说着让武松把慰问品拿了过来,晁盖办事还是很实在的,慰问是真的慰问,并不是虚情假意的拿那么一点点的东西瞎胡闹的。

  山大爷道:“来来,院子里坐。我正想给你们反应这个事情呢。”

  晁盖等三人做到了院子里的木头墩子上面,道:“山大爷,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能帮你办的肯定帮你办。”

  山大爷说:“端午节、中秋节、过年的慰问品我都不收了,你给县里好好说,我老头子已经每个月拿三十斤粮食了,再收这慰问品浑身不舒服。”

  “这个,山大爷为什么不舒服?”武松问。

  “你们看看哈,我虽然七十岁了,种不了多少地了,但是有半亩菜地和一亩旱地。旱地种小麦和天王米,今年光天王米就收了八百多斤。平时这些粮食也吃不到,我就用来养鸡,养着五十只鸡,这么多鸡每天都下二十多个蛋,隔三差五的有小贩来收鸡蛋,鸡蛋变成钱我也存了点零花钱,所以我不用慰问品了,还是给那些更加需要的人去吧。”山大爷说。

  像这样的情况在郓城县还是很多的,许多人家里日子过得还行,已经不需要慰问品了。看来冬天时候要从新核实情况了。

  一天走下来,送了十几家子,武松这样的壮汉都累的腿发酸。

  也有些因为地势偏僻,土地贫瘠的村子,整个村子都比较贫困,但是由于背靠大山,草多,就因地制宜发展山羊养殖,山羊虽然个头小,又没有绵羊长的快,但是抗病强,善于爬山,更适合山地放养。每家每户的养个十头八头的日子也能凑合过了。荒山僻野的开垦一下还能种耐贫瘠的花椒、金银花、丹参等等,这类的东西居然比粮食还贵,收益总是有的。

  武松道:“看来只要县衙和村里的工作做得到位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过得去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晁盖等看望了困难户,然后又去慈幼局、养老院等地方去转悠了一圈,不过这些地方都不需要送慰问品了,他们那都有东西。

  看到郓城飞速的发展,武松很高兴。但是庞万春有一种深深的忧虑。

  今年郓城粮食、畜牧、渔业都发展良好,比去年增加了将近一倍,最近今天时文彬血压都是高的,每天乐的合不拢嘴了,黄澄澄的天王米实在是太好了,不仅仅能实用,更能酿酒、加工饲料等等,用途太多了,浑身是宝,就连秸秆都是养牲口的好东西。

  郓城县除了农业大发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商业大发展,钢铁厂、木器厂、防治厂、造船厂、制药厂、香料厂、饲料厂、瓷器厂等等,虽然大部分的工业都是晁盖办的,但是在晁盖的的带动下许多有些钱人家也开始陆续办了一些手工作坊,诸如瓷器、印刷、木器等等,品类挺多。商业上郓城的商贸城的设立给郓城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天南地北的商人齐聚郓城,共同探讨商业的发展。同时商业的繁荣又促进了工业生产的积极性。

  中秋节就要到了,整个郓城齐欢腾,其乐融融。但是也有人不高兴,宋江就是一个。最近晁盖风头太盛,不管是衙门还是江湖,都压的宋江喘不过气来了。这天宋江下班正往会走,打算回去让阎婆惜做个小菜喝点酒呢,正走着突然一个带着斗笠的汉子拦住了去路,低声道:“宋押司吗?”

  “是我?你是?”宋江问。

  “我们当家的让我给你送来点东西,还请你收下。”这人说着就带着宋江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然后从身上拿出一个包袱,道:“我是青州的山里来的,上次二当家的多谢你救命,送来了白银五百两。”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